APP下载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3-24李名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咸宁一村人才需求

李名钢,曾 方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全面转移,乡村振兴各领域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要求都在增加,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的特点,按专业招生、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培养涉农人才的做法,难以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如何针对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构建专业群、对标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成为涉农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简称“一村多”)是2016年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向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获湖北省委人才办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支持的一项乡村人才培养项目。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按照从农村来回农村去的原则,面向4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职业农民,通过单独招录和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订单、定向、免费为咸宁农村培养2 000名农民大学生。2018年,湖北省将“一村多”作为一项长期的乡村人才培养项目在全省推广,并指定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省内高职院校分别承担各市的培养任务,打造湖北省“永久牌”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

咸宁市“一村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咸宁农村培养基层组织接班人、乡村致富带头人、电商创业合伙人(简称“三种人才”)。因此,学校对照“一村多”培养目标,根据本校办学实际、区域产业特点、咸宁乡村人才需求,坚持在产业链上培养人、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人、在乡村治理中培养人的育人理念,开设了现代农业技术、休闲农业、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农村电商、乡村治理六个专业及方向,组建“一村多”专业群培养乡村人才。六个专业及方向隶属四个专业大类,分属四个院部。

二、专业群课程体系定位

“一村多”是面向职业农民的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其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从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导向、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一村多”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与传统专业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与乡村振兴契合度不高、教学过程资源共享难、农民基本素养课程缺失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需要探索建立基于专业标准、体现“一村多”特色、适应地方乡村发展,具备跨专业、多领域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一)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遵从国家政策导向

近年来,国家对高素质农民培养、乡村人才培养、涉农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中都强调: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完善招生机制,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职业教育,为广大农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精准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战略决策和理论。《关于以生态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2020—2022年)》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振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乡村治理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

2.服务咸宁乡村振兴

《咸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指出:咸宁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够强;二是农产品销售渠道联结不畅,产品结构不够优,优质产品比重低,知名品牌数量少,竞争力不强;三是创新动能不够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速度不够快;四是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够协调;五是农村专业人才缺乏,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储藏、加工、营销、物流等产后服务人才;六是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七是生态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咸宁乡村振兴目标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崛起,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建设,推动鄂南秀美乡村和幕阜山生态屏障建设与修复工程,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增长极和咸宁版“富春山居图”。乡村振兴不仅体现在经济振兴、人民生活富裕等乡村振兴的重要外显标志上,还包括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乡村振兴内涵建设上,重在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全面振兴。而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一批具有乡村情怀的知农、懂农、爱农的创新复合型人才[3]。“一村多”是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乡村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项目,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面向咸宁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集中优势专业和优势课程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培养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咸宁乡村振兴。

3.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核心定位是爱农业、爱农村[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和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乡村振兴的“一村多”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市场导向和需求导向,满足“三种人才”的目标定位,满足乡村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市场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就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

(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为解决按专业招生培养人才与区域乡村振兴契合度不高的弊端,满足复合型、创新型、个性化乡村人才培养定位,选择当前流行且契合乡村人才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模型[5-6],根据“一村多”专业群“三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咸宁乡村人才需求,遵从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标准,构建“一村多”专业群课程体系。

三、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在《悉尼协议》理念指导下,通过对“一村多”学生特点、咸宁人才需求、咸宁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一村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打破专业壁垒,构建“一村多”专业群“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课程体系。

(一)乡村人才需求分析

为弄清咸宁农村产业、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需哪些技能、需具备什么样的文化素养?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方式、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将“一村多”学生精准培养成为服务地方乡村振兴的人才?2020年,学校围绕“三种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咸宁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下农村服务管理岗位、农村一二三产业生产岗位对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需求,到咸宁市6个县市区的农业农村局和组织部开展了6次座谈、18次访谈和问卷调查,访谈对象包括全市镇长代表、组织部代表、村支部书记代表、农村中小企业代表、学生代表、农业农村局代表,调研结束后形成“‘一村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此次调研为“一村多”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1.学生来源

“一村多”学生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和同等学历、年龄在45周年以内、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志于服务乡村建设的青年农民,包括农村回乡青年、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创业成功人士。经统计,在2017-2020级学生中,村干部、自主创业、农民工分别占33%、24.17%、18.45%。

2.咸宁市乡村振兴规划人才需求

根据《咸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规划分析,咸宁乡村人才情况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集体公益参与度不高;人才需求个性化突出,综合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迫切;具有新思维、新技术的品牌打造和营销人才奇缺。

3.咸宁市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咸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隔代教育、乡村恶习和人才缺乏;农村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垃圾治理和生态环境整治。当前咸宁建设重点是乡村规划、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乡村人才培养和基层组织建设。咸宁优势和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是果蔬种植、观光农业、水产养殖、竹产品加工、茶产业。咸宁迫切需要的是基础治理人才、农业产业技术人才、乡村规划人才、电商销售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

4.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分析

具体见表1。

表1 “一村多”专业群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分析

续表1 “ 一村多”专业群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分析

(二)课程体系构建

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导下,参照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模型,构建“一村多”专业群“基层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课程体系,“基层共享”构建现代农民基本素质课程平台,“核心分立”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平台,“拓展互选”构建个性化技能拓展课程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村基层党建结合、农村社会管理与农业生产结合、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构建满足“一村多”学员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选择,具有实用性、定向性和区域性,能体现新时代咸宁“三农”工作、农村一二三产业生产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具体见图1。

图1 “一村多”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图

1.专业群基础共享课程群

在教育部“意见”的指导下;根据“三农”工作基本知识和技能、现代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设置各个专业共同的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限选课和专业群基础课程,实现“一村多”专业群农民基本素养课程的“底层共享”。公共必修课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将思想政治理论、军事理论与军训、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信息技术、应用文写作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中“体育”课程通过在乡劳动锻炼等进行学分置换,“军事理论与军训”课程通过参加农村民兵训练等进行学分置换。公共限定选修课程:针对“一村多”学生特点,将党史国史、国家安全教育、演讲与口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等列入限定选修课,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公共管理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课程列入选修课程。专业群基础课:开设农村生态环境与保护、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产品加工实用技能、植物生产概论、畜禽与水产品养殖技术、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沟通技巧、电子商务概论等现代农民素养课程。

2.专业群核心分立课程群

各专业核心分立课程群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村社会管理实际,突出应用性和专业性,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参照专业标准、对照专业职业能力确定6~8门核心课程,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中层分立”。

3.专业群拓展互选课程群

拓展技能设置“N”个与乡村振兴各领域相关的、农村急需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专业技能课程,供专业群学生选择,培养学生个性化技能,实现技能课程的“高层互选”。课程主要面向当地农村基层工作、农业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电商、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装备、乡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特色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方面。

四、“一村多”专业群课程体系价值

重构的“一村多”专业群课程体系,不仅能提升学生作为农村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素养,满足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对复合型、个性化乡村人才需求,还有利于各院部、各专业教学资源的共享,更好地服务于乡村人才培养。

(一)课程体系兼顾农民素质提升和个性化技能培养

“一村多”专业群课程体系对接乡村振兴和市场需求,以课程体系的重构推进专业群建设,推动学校育人机制改革和涉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群基础共享课程满足学员的共性需求,拓展互选课程则兼顾了学员的个性化需要,既能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又能体现出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变化。如学生中的创业典型、咸宁市人大代表“黑猪西施”,她在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选择拓展课程的养殖模块和财会模块课程进行学习,提升自已的养殖技能和会计技能;创业典型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飞鸡哥”郑普雄、“蘑菇大王”李平华等,在完成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选择市场营销和企业发展模块进行学习。基本素养与个性技能培养相结合,有利于实施“学分银行”,有利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经历、技能水平与课程学习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促进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二)体现服务乡村振兴的跨学科、多领域融合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蕴含农业现代化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落文化现代化重建、乡村治理德法并用、发展成果城乡共享等方方面面,这要求我们培养的乡村人才要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且能扎根农村干事创业。“一村多”专业群课程设置对应乡村不同岗位群对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根据农村基层工作、农村企业管理等岗位群的必备专业技能,对应设置相应的核心课程;整合农业生产类课程和经营服务类课程,服务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对接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经营业态创新与管理模式升级,避免课程与行业产业脱节。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与乡村振兴跨学科、多领域的特点更契合,与复合型、个性化乡村人才需求更契合,更能满足具有村干部、企业经营者、农业生产者等多重身份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已毕业的“一村多”学生中,36.12%成长为村“两委”成员,34.51%成长为企业法人代表;15.3%的学生在成长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同时,还成为产业生产经营者。

(三)有利于专业群课程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

通过组建“一村多”专业群,以专业群重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群基层共享平台课程和拓展互选课程,有利于专业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基于共享特性,学校统筹各院部的合作企业、教学基地,建成了“一村多”专业共享的“乡村振兴学院—县市分院—现场教学基地”三级教学网络,由院所专家组成“百人专家团”、村企涉农能工巧匠组成“百人技术能手团”、校企创业能人组成“百人创业导师团”,建成了一支“农教融合型”师资队伍,为学生统一配备学业导师指导“三爱”(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养成、配备创业导师指导创业实践、配备技能导师指导技能养成。平台课程由乡村振兴学院组建教学团队,统一计划、统一教案、统一施教;拓展课程打破专业界限,由乡村振兴学院协调,供学生自由选择,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孔雀公主”谢良蕴、“别墅鸡”张亮、“闯王砂梨”郑亚娟、“通城两头乌”胡金三等一大批学生分别在“三导师”(技能导师、创业导师、学生导师)的指导下,发展了企业、提升了技术、完成了学业,获得各类创业比赛大奖,张亮的林下生态别墅鸡“135” 养殖模式被人民网、农民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五、结语

对照“一村多”人才培养目标,跨专业组群和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是职业院校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地方培养乡村振兴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农民大学生“三种人才”的一种尝试,可为高职涉农专业、涉农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借鉴。但对照培养目标跨专业大类组建“一村多”专业群构建课程体系时,专业基础课程的缺失对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保障机制建设对“一村多”专业群课程体系顺利运转的影响,课程体系与区域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契合度等问题仍然需要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咸宁一村人才需求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数读
衢州“一村万树”绿化模式好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虚惊一场
最幸福的三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