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2-03-24肖海峻朱建晨孟利前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思政案例

肖海峻,朱建晨,田 璐,张 晋,孟利前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为此,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多元的德育教育途径,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4]。

“生物化学”是高职院校生物、医学、食品及环保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教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发掘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担当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物化学”专业教师需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肩负着传授科学知识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及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等,都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5]20。因此“生物化学”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一)提升德育意识和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书育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因此专业课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增强课程的理论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到课程中[5]20。“生物化学”教师应立足学科优势,从专业概念、理论和案例中发掘思政要素,发现思政要素投射点,在专业课程内激活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6]。另外,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也是育人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以身作则,把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用家国情怀、人格魅力与渊博学识赢得学生尊重,成为学生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

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依靠教师自觉意识的养成,同时对教师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物化学”教师要结合该课程所服务专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利用好重大科研成果的发现过程、科学家故事等素材,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责任感、爱国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思政元素,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此外,“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引入相关案例,对某些疾病产生原因加以解释说明,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具有内容庞杂、抽象、偏重理论等特点,对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并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库,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设计环节上,需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采取探究式、体验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发挥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功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在启发中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实现润物无声[7]。在教学组织和设计中,切忌对所挖掘的思政元素进行“说教”“生切”“嫁接”等简单化处理,必须把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上的有机统一,达到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

二、“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路径

(一)“生物化学”科学发展史蕴含的思政元素

“生物化学”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见表1),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或化学奖,其中也包括我国科学家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这些示例,向同学们介绍这些重大发现的科研历程及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作用,不仅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认识到,科学研究工作需不断转变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和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表1 “生物化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二)“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较多,从这些知识点中发掘爱国主义、团队协作及健康生活习惯等思政元素(见表2),激发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有助于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表2 “生物化学”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

(三)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生物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见表3),在教学过程中,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疾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看待某些现象,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同学们体会到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表3 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相关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四)实训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训内容基于企业职业能力构建形成,在培训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融入职业道德、科学严谨、诚实守信、责任与担当、团队合作、探索精神等思政元素,对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见表4)。

表4 实训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三、“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在收集整理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按照“生物化学”课程思政融入路径进行教学实践探索,通过精心教学设计,采用案例分析、课上课下相结合、体验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接受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和深化。

(一)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

责任和担当意识是爱国主义的精髓所在,也是青年学子的高尚品格,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电视剧《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烈士在狱中用米汤书写并传递情报,收到情报的同志怎么解读情报的内容呢?这其中蕴含着碘遇淀粉显色的知识点,也是淀粉酶活性鉴定的实验原理。在讲述该实验原理时,引入上述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蕴藏的知识点,同时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方志敏烈士的相关资料并说明当今向方志敏烈士学习的历史意义。通过这样的发掘与设计,使同学们对该知识点印象深刻,理解到位,同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讲解,再现方志敏烈士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使同学们理解责任和担当的内涵,启发同学们思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体现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在“生物化学”绪论部分,引入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和1983年完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这两个案例,使同学们认识到我国科学家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因为他们不畏艰难,具备敢于克服困难、勇攀世界高峰的精神;类似的案例还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摸索出用碘治疗地方疾病(粗脖子病),用含维生素B1的草药治疗脚气病,用猪肝(含维生素A)治疗夜盲症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使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化学”相关知识在治疗疾病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化学”的每个重大发现背后都是科学家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的过程。在DNA双螺旋结构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从网上收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并展开讨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由遗传学背景出身的James Dewey Watson和物理学背景出身的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共同合作研究的结果,在设计DNA结构模型的时候,他们不断进行更改、修正,最终构建了完美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他们的成功不仅结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并且汲取了前人关于DNA结构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既需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又需要借鉴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创新发展。关于创新的思政元素还可以在酶的化学本质中发掘,传统的观点认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但Thomas Cech和他的同事在四膜虫的26sRNA中发现RNA具有催化活性,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核酶,此后在酵母和真菌的线粒体中也发现了核酶,他们的发现改变了传统的观点,即酶的化学本质除了蛋白质外,还有核酶,这一重大发现,再次向同学们证实了创新精神对科学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

(四)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包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内容。为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在讲述蛋白质含量测定原理时,引入三聚氰胺事件,让同学们查阅资料分析三聚氰胺事件产生的原因并谈谈对该事件的认识。

牛奶或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可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即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推算出蛋白质含量。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氮的含量,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氮的含量,最终达到提高蛋白质含量的目的。婴幼儿喝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后,容易患肾结石,给婴幼儿的身心带来严重危害;国家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对生产毒奶粉的三鹿集团及相关领导做出了严厉的惩罚。通过对该事件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从事某项工作时一定遵守职业道德,否则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外,通过角色扮演展开相关主题讨论,如假设你是公司负责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工作人员,如何从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减少实验误差?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实验员,一定要养成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这既是对科学实验的敬畏,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五)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身心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身心不健全的人,其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容易产生偏差,对社会可能产生潜在危害。在讲到维生素这部分内容时,围绕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及缺乏症进行学习,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倡导同学们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学习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这部分内容时,引入大家关注的减肥话题,结合相关知识点针对减肥期间要不要吃主食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对减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予以纠正;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及其调控部分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代谢异常时糖尿病、脂肪肝、酮病产生的机理以及预防措施,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同学们掌握代谢的相关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珍爱生命,关爱健康。

(六)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团队合作是齐心协力、共同进步的桥梁,也是创建良好团队精神的重要基础。在讲解酶的结构时,以结合酶组成为例,它由酶蛋白和辅基(辅酶)组成,只有当两者同时存在时,酶才能发挥其催化功能,促使反应速度加快,仅有酶蛋白或辅酶存在时,酶的催化作用不能发挥。通过该案例的学习,使同学们不仅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从思政角度给大家启示,在创建优秀班级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是团队成员,需要大家团结合作,才能高效完成任务、实现远大目标。类似的思政案例还有酶的活性中心组成,酶的活性中心由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组成,两者同时存在才能体现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七)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才能透过复杂现象看到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当代青年学生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客观看待学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温度和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为例,在讲述相关知识点后,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其中蕴含的辩证思想即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这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同学认为“生物化学”课程难,特别是没有学过生物和化学课程的同学,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表现出信心不足,自暴自弃,通过酶促反应速度影响因素这个示例中蕴含的辩证思维元素,使同学们明白,一定要注意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就会发生质的飞跃。类似的案例还有脂肪肝的产生、蛋白质变性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些案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对教师而言,课程思政是课堂育人的继续、深化和提升,课程思政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属性。教师应立足专业,深度挖掘专业思政元素并积极付诸实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掘思政元素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功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实现润物无声,是每位教师都应该长期关注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思政案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样板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