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化学高考工艺流程题中与教材有关的核心反应
2022-03-24余讲兵
余讲兵
摘 要: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的核心,其他操作都是围绕核心的化学反应来进行组织实施的。在特定的工业情景下,把教材中的反应原理变成流程框图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和接受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反应;框图;转化
工艺流程题是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的命题形式,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题目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考查学生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1]。工艺生产过程由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和提纯三个部分构成,是将化工原料转化为化工产品的过程,也就是化工生产的核心过程。化学反应是工业生产的核心,其他操作都是围绕核心的化学反应来进行组织实施的。其中一种合成类流程题是从“含有核心元素的原料”到“含有核心元素的产物”的转化为主线,以除杂和提纯为辅线进行设计的。纵观历年高考工艺流程题的命题,多是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一、真题再现
例题1:(2021年湖南卷)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
C.“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l2 MgCl2+CO
D.“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l2
【答案】D
【题目考点】海水制镁
【对应教材】
海水 → Mg(OH)2沉淀 → MgCl2溶液 → MgCl2 ·6H2O →无水MgCl2→Mg
【解题注意】MgCl2溶液不能直接蒸干,否则得不到MgCl2,得到Mg(OH)2沉淀。
例题2:(2014年北京卷)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下图所示。
(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3)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4NH3+5O2 4NO+6H2O
(3)2N2O4+O2+2H2O=4HNO3
【题目考点】工业制硝酸
【对应教材】
1.第一阶段: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
2.第二阶段:NO2的生成和吸收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3.计算关系:NH3 → NO→ NO2→ HNO3
4.主要设备:氧化炉、吸收塔
5.尾气处理: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解题注意】常考点 3NO2+H2O=2HNO3+NO产物NO的循环利用。
二、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化学高考出现的流程题,既有对教材涉及的工艺原理的考查,也有对陌生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时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常规的主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也要对过渡元素的性质有一定了解。
三、高考涉及的几个典型工业原理流程图
工艺流程题是以实际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为背景,以生产流程为载体,用流程图呈现生产过程的一类习题。化学反应是工艺流程生產的核心,解读化学反应对调控化学反应的条件、反应物的选择、产品的分离等,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依据教材中出现的核心反应原理,完成工业流程的框图设计是对学生化学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工业制粗硅及粗硅的精炼
【核心反应】 SiO2+2C i+4HCl
(二)工业合成氨
【核心反应】 N2+3H2 2NH3
条件:温度:500?紫C; 压强:20 MPa~50 MPa; 催化剂是铁触媒。
(三)工业制硫酸
沸腾炉 → SO2气体的净化 → 接触室(SO3的生成)
→ 吸收塔(H2SO4的生成)
【核心反应】
沸腾炉:4FeS2 + 11 O2
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阶段
接触室: 2SO2+O2 SO3
二氧化硫转化三氧化硫阶段
吸收塔:SO3+H2O = H2SO4
三个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三种原料:硫铁矿或硫黄、空气、98.3%的浓硫酸
(四)海带提碘
海带 海带灰 → 含I-溶液 → 含碘水溶液
→ 含碘的苯溶液 → I2
【核心反应】 2I-+ H2O2+ 2H+=2 H2O +I2
(五)海水提溴
海水
【核心反应】 2Br-+Cl2=2Cl-+Br2 SO2+Br2+2H2O=2Cl- +2Br-+4H+ 2Br-+Cl2=2Cl-+Br2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通常以生产流程为载体,用流程图呈现生产过程。题目以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核心反应、分离提纯为三条主线循序渐进,以相互融合的结构体系,将工艺流程路线的设计和核心知识的学习应用相互结合、相互支撑。引导学生利用核心认知视角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论证能力、图表分析能力。教材中的工业反应原理是流程工业的核心,掌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我们解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永江.无机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8(12).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