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研究

2022-03-24王心怡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民俗文化渗透策略

王心怡

摘 要:民俗节日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民族的宝贵财产。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蕴含着极大的丰富性和内涵理念,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从幼儿时代起,就应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能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便以幼儿教育为例,分析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探讨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策略,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者提供参鉴。

关键词:民俗文化;幼儿教育;幼儿园活动;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8-0052-03

【Abstract】Folk festivals are the treasures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ecious property of our n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with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great richness and connotation concepts,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piritual culture. From childhood, they should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e able to inheri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take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culture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penetration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culture in kindergarten activ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Keywords】Folk cultur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indergarten activities; Penetration strategy

传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文化的继承。幼儿园时期各种传统民俗活动的教育可以让幼儿了解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了解中国56个民族不同的习惯,理解并体验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感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运用有效的方法,以传统幼儿园民俗文化为中心,使幼儿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爱国思想,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意义,以教育幼儿为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的幼儿,并培养幼儿优秀的道德文化品质,让幼儿成为继承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青少年。

1.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在世界文化互相影响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民俗节日在人们口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枯燥无味,很多民俗节日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外来文化的渗透,导致我国很多传统文化都出现模糊化、边缘化的问题。所以,从幼儿阶段就要抓紧传统文化教育,这也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措施。那么,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哪些裨益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可促进幼儿传统美德意识的形成

民俗节日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和时代背景,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借助民俗节日向幼儿传达相应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现代幼儿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发扬几千年的美德和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这对幼儿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中,蕴含着很多与德育相关的故事和传统习俗,如“七夕节”赞扬了美好而忠贞的爱情;“重阳节”传达了亲情、友情的重要性;“端午节”是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发扬了屈原的爱国精神;等等。德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将民俗节日中的德育元素有效地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相融合,可丰富当前幼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受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逐渐形成良好的美德意识。同时,民俗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及道德认知的必要因素,在传统民俗节日的渗透影响下,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我们的民俗节日,去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构建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传统文化的内容学习也是提高幼儿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幼儿园应重视传统节日的相互作用,采用丰富的传统节日形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幼儿简单易懂地介绍传统节日,从而提高幼儿的认知,促进其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2)可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的培养

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年纪尚小,心智刚开始发育,还不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需要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情感能力进行引导,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而民俗节日是中华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髓,是先人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不只是先人的智慧,还有先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寄之情,因此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在日常的幼儿园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民俗节日的知识,可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其在日常活动中就能够感受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魅力,从心灵和情感上受到熏染,从而逐渐获得情感能力的发展。

(3)可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培养

幼儿社会性能力主要指幼儿将来适应社会所必需的一些能力,如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劳动能力、合作能力、模仿能力等。中国人向来注重“仪式感”,在每个民俗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会为此举办各种文化特色的社会性民俗活动,以此来体现节日到来时的重要性和纪念意义。将民俗节日渗透到幼儿活动中,幼儿可在幼儿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民俗节日的庆祝过程,可以感受到与平时非节日时的不同气氛,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可借此了解到每个民俗节日的特点,丰富幼儿对生活、对节日的认知,由此可提升幼儿的经验,拓展其认知视野。众所周知,从古至今,每当民俗节日到来时,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会聚在一起庆祝,通过节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去传递美好的祝愿。可以说,传统民俗节日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和亲密关系的桥梁,因此,将民俗节日融入幼儿园活动中时,幼儿在参与节日的过程中,会与幼儿教师、同伴进行节日的交流与互动,这样不仅能拉近幼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还能为幼儿创造更多表达的机会,使其不知不觉在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中获得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从而使个人的社交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2.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策略

(1)创设良好环境,提升幼儿对民俗节日的认识

教育部出台了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提出:“要建设有利于幼儿向环境学習和互动的条件,促使幼儿在与环境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认识到各种事物,并能够获得不同的感受。”在节日到来之前提前做好关于节日的环境准备,能够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节日活动当中,去了解有关民俗节日的发展历史和深刻内涵。幼儿园也要合理地构建和创造节日活动,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幼儿融入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当中,有助于幼儿获取节日信息,同时为幼儿营造科学的教育氛围,使其完全融入传统民俗文化的学习当中,以此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将自己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中的感受向其他人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印象,还能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该挖掘出活动的深刻内涵和优点,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与幼儿园活动全面结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这样对幼儿的成长道路也有更好的帮助。

(2)借助教学讲解,深化幼儿对民俗节日的了解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也是构成华夏儿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民俗节日有着不同的代表文化和内涵,幼儿教师应对传统节日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去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和基本的认知能力,并将民族精神深深地铭刻在幼儿的心中。比如,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个以“元宵节”为主题的一日活动。幼儿教师可以事先为幼儿准备一些关于元宵节的绘本故事书,让幼儿通过绘本了解元宵节的由来,以及元宵节的活动特色;还可以为幼儿设计猜灯谜的游戏,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氛围中,凝聚个人的想象力,发散其思维能力;还可以带领幼儿去做汤圆,让幼儿体验到自己动手做食物的快乐。晚上是元宵节的高潮,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举办花灯会,让幼儿参与到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的快乐当中。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教师都要尽量为幼儿传达民俗节日的概念,帮助幼儿理解传统文化深层的内涵,这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幼儿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是幼儿最熟悉的教育环境。家庭的教育对幼儿的性格养成和个人品质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也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幼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幼儿牙牙学语还未进入学校这种比较系统的学习机构时,父母则是幼儿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父母的态度、品德、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幼儿学习的知识和每天的行动习惯,以及个人判断力都与父母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在幼儿阶段,人还没有形成判断力,根本无法感知一些事情的正确与错误,只会去模仿他人。因此,父母应更加注重给幼儿做好的榜样,注重家庭教育,改变传统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运用新颖、轻松、愉悦的家庭教育模式,为幼儿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其成长打好基础,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教师在《家庭教育》中写道:“民族振兴的希望就是家庭教育,它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国家命运的联系也是紧密的。”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茁壮成长,还能对幼儿精神、心灵、情感的培育产生深远意义。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家园共育的质量。父母和幼儿教师应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地向幼儿讲解中华民族文化,并制定实用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从中获得思想和智慧的启迪。

(4)利用情境模拟,让幼儿身临其境

在特定节日中,民俗文化的教学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幼儿教师可以打破这个空间的界限,通过构建虚拟情境讨论传统民俗节日,如春节活动丰富,幼儿教师就可以利用春节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的普及。由于春节是在假期中,所以幼儿教师可以构建虚拟的场景,带领幼儿去学习与春节有关的习俗知识。比如,向幼儿讲述“年”的由来,向幼儿解释为什么吃“饺子”,以及告诉幼儿春节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所代表的含义。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有的演“爸爸”,有的演“妈妈”,然后让“妈妈”用橡皮泥捏饺子,让“爸爸”去贴春联、放鞭炮。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爸爸妈妈”带着幼儿去拜年等一些日常的活动,让幼儿身临其中,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从而加深幼儿对传统民俗节日的印象。

(5)让幼儿利用手工制作,培养文化认同感

传统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意义,为了营造传统节日里火热的氛围,需要亲自制作各种节日道具。比如在春节,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制作大红花、春联、写福字、灯笼等,让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春节元素的意义和内涵,并让幼儿亲手在大红纸上写下“福”字,拿回家给父母欣赏。在端午节期间,幼儿教师可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各种粽子,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民俗节日,获得深刻认识,并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为幼儿讲解屈原的故事,增强他们对民族英雄的认知,由此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6)组织幼儿参与节日活动

实际上,在民间传统节日里,幼儿教师可定期组织幼儿参与节日活动,比如清明节到来前,可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组织制作白花,待到清明节时,幼儿教师组织幼儿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白色花朵,去烈士陵园扫墓,并为幼儿宣传扫墓的意义。扫墓时,幼儿教师亲自动手带领幼儿一起打扫陵墓的落叶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纪念节日、缅怀先人。之后,幼儿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英雄事迹,利用烈士故事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培养幼儿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资源,是传统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节日传统、节日内涵,其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具有非常大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活动中有效地渗透各种民俗节日,能让幼儿活动更加多彩丰富,也能让幼儿体验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渊源,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获得精神上的熏陶。同时,传统民俗节日中还包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行为,使其获得各种品德的培养与发展。在幼儿活动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还可让幼儿了解和学习到各种民间技艺,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生活经验,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琴.幼儿园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实施策略[J].中国教师,2018(S1).

猜你喜欢

幼儿园活动民俗文化渗透策略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谈幼儿园晨练活动中的图标的运用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幼儿园活动中提高幼儿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