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2-03-24钟少金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钟少金

摘 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保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今后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本文将对德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梳理与分析。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果;重要性探讨

引言

显而易见,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刚好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常常出现叛逆、自私、敏感等各种问题。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应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此敏感期。由此可见,班主任对于此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给予高低的重视,将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引入到自身的班级管理之中,以此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无形熏陶之下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

(一)坚持以人为本

初中班主任想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就需要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管理的根本,如此才能更好的以学生为根本,从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等多角度出发,最终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性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德育工作的价值内涵充分展现。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并将德育教育排在知识教育之前。

(二)遵循科学发展观

除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原则之外,还需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工作作为教育重点。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需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对德育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重点考虑。在协调发展与统筹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具备可行性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应以班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情况为导向,从而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此种教育模式最为强大的优势则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可以随时随地以及无时无刻对学生进行渗透。例如在课程学习内容上,在课间活动上,在竞赛实践上等任何情景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此种方式不会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说教教学的枯燥乏味,反而能在实践中深刻的感受到其德育教育的重大意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对自己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从而促使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人设努力,这就是德育教育最为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初中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其缺乏自控能力与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中无法有效甄别出信息的价值,因此导致一些不良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例如学生会对不良事件以及行为进行效仿,打架斗殴,抽烟酗酒,拉帮结伙等等。如果此时教师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这些恶劣的习惯以及行为在学生的思想上根深蒂固,从而成为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在班级管理中合理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的思想,从而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三)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对学生起到带头作用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道德品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隊意识,增强班级荣誉感,从而促使学生无论是在今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为了促使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顺利展开,则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与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起到积极地带头作用,如此一来,教师才能通过良好的行为提升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学生才能对德育教育观点更加的理解与信服,才有利于班级管理中德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综合素养

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首先就需要班主任将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并通过对相关先进管理方式的学习,来丰富自身的管理经验,并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此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最终将德育教育工作高效率与高质量的完成。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创建新型师生关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中,部分班主任为了提高对班级的管理效率与管理的质量,就会采取严厉的管理模式,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严的角色。长此以往,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疏远,甚至不敢在老师面前表达自己个人的想法。这种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对教育管理工作会造成一定的阻力。基于以上问题,班主任应该做的是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了解学生个人的想法,有效的运用沟通艺术来对自身的工作思想与方法进行改进,并不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以此来进行德育教育全方位的开展与推进。

(二)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如此才能确保德育教育有效开展。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与受教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所以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前提,初中班主任在对激励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深入学生生活学习之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与学习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依据学生发展特点,对德育教育有层次的开展,如此才能够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完成。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还需对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其更多的鼓励,从而推动学生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而对于部分存在问题的学生,初中班主任可以适当的采取物质激励的措施,当学生取得突出的进步之后,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对于德育教育的分层次需要具备极强的针对性,以此推动全体学生获得稳定发展,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三)实施班级积分、品行评价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所以也拥有极强的好胜心,而班主任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重要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竞争的方式对激励策略进行有效实施,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之中,最终全面推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对品德评价表进行合理制定,依据学生一段时间内的行为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并给予相应的积分,而表现优异的学生则需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如此一来,就能够确保学生对自身良好行为习惯有效培养,对优质班级德育教育氛围进行有效创建,最终全面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高质量开展。

(四)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对相关的德育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之外,还需在日常生活中将德育教育全面落实,如此才能够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基于此前提,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对相关拓展活动进行有效组织,从而确保学生能够依靠德育教育活动实现言行一致,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劳务标兵的拓展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对校园进行清扫,之后进行评比,清扫效果最好的小组,班主任教育要给予其表扬与奖励,通过对学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魅力。

结束语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敏感期,稍有偏颇就会对学生的思想建立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班主任的责任比较重大,班主任一定要保证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这样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将自己的优秀品质逐步渗透给学生,使得学生以班主任为榜样,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一个高素质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龙婉竹,雷江.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读写算,2021(22):49-50.

[2]张晓英.浅谈德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2021(17):224.

[3]李国红.谈德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21(03):70-71.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困境中的阳光
点燃智慧火花 照亮学生心灵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