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2022-03-24徐兰慧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互联网+素养

徐兰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得以诞生,并且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在这一全新时代背景下逐渐成为课改的一个重要主题。因此农村初中教学应创新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农村教学资源有限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提高农村语文教学质量。而教师作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理念的主体,必须有效地发展及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方可夯实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一、“互联网+”与信息素养

(一)“互联网+”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产物,可以理解为“互联网+传统行业”,即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与信息技术来强化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及利用互联网的各种优势为传统行业创造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及优化升级,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大众为了适应全新社会发展形势所需的必备能力之一,其主要涵盖了信息意识、文化素养与信息技能三大方面,即可以判断何种时候需要信息,以及如何获取信息或者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及评价等,提高信息的处理及应用能力。信息素养本质上也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综合运用技术、人文、经济等学科知识来对信息进行获取、评估及使用。

二、“互联网+”时代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意义

(一)顺应全新教育形势的必然要求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教育”可以突破当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屏障,促使语文教学向高质量发展。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着更高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双减”等全新教育政策及方针的贯彻落实,对农村初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减”政策是为学生“减负”而提出的一项教育政策,既要求缩减学生的作业量和时长,也要求缩减课外培训的时间,旨在为学生预留出更多时间来发展“五育”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高质量教育”强调回归教育本位,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与现阶段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符。同时“高质量教育”还强调教师应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即要借助校本课程开发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更高的语文课程教学要求和更短的教学时间之间的冲突及矛盾更加显著。为了更顺应这种全新的教育形势,有效利用“互联网+教育”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提升信息素养,确保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突破农村教学困境的必然要求

相较于城镇初中,农村初中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方面都比较薄弱,但是教学条件不足,并不意味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就可以降低教学质量或放低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其同样面临着“高质量教育”以及“双减”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教学要求。为了使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实施“高质量教育”,需要切实解决当下教学资源有限且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农村初中教师必须要根据本校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力求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教学资源整合力度,深入挖掘语文教学素材及内容,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同时在通过互联网挖掘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及素材过程中,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顺利地搜集相关教学资源,进而突破现有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困境。

三、“互联网+”时代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

作为信息素养培养及提升的基本条件之一,信息意识能够影响初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此处的信息意识主要是指初中语文教师要懂得灵活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意识,以及对互联网的强烈兴趣与敏感度,尤其是要具备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来服务课程教学及贡献社会的愿望。

“互联网+”时代,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善于灵活应用网络或者其他信息技术来对工作或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信息意识则会对他们捕捉、评估及应用信息的自觉性产生极大影响,并且信息意识的敏锐度与广度会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乃至人才培养等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敏锐的目光,能够从互联网海量的数据中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对教学资源及信息进行有效的研判,从而借助搜集到的相关教学资源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敏锐的信息意识,那么他们对信息的认知及利用能力也相对较弱,无法及时获取及甄别语文教学资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内容和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抓住网络优势将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内容之间进行有机整合,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丰富教师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主要体现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所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这是夯实他们信息素养发展及提升的重要基础。设想一下,如果初中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信息知识,那么就无法将信息化教学有效地融入语文课堂,最终会直接影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项培训及教育:一是要明确信息技术在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或作用;二是要了解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理论和模式,树立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全新教育理念;三是要熟练地操作信息技术设备,如钉钉、微课等相关软件,创建初中生感兴趣的沟通平台,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三)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提升的核心是信息能力,也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发展的核心教学能力之一,主要表现为借助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获取、过滤、筛选、处理、传播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信息知识和强烈的信息意识,还需要具有过硬的信息能力。信息意识是培养初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先导,信息知识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而信息能力则是发展及提升初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具体的培养策略如下:

1.信息獲取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师不仅可以从档案资料馆或者图书馆来获取文献资料,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获取所需资源,尤其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包括语文在内的所有学科都建立了专门的资源网站,这为丰富语文教学提供了便捷的路径。而为了从网络上高效地获取教学资源,教师必须具备检索网络信息及资料的能力,夯实信息化教学基础。

2.信息筛选能力

虽然现阶段网络上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其内容良莠不齐。所以网络上这些既有的教案或者课件等教学资源是否符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需求,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筛选。

3.信息处理能力

在对语文课堂教学素材及资料进行初步筛选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及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处理和加工,使其更好地辅助教学,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4.信息应用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应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中,以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增强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紧密结合语文教学目标,科学制订教学方案。

总之,信息素养是“互联网+”时代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增强信息意识,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从而为实现信息素养的顺利提升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农村初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D/2020/02/2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互联网+素养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