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3-24姜会雁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瓶口篇文章乌鸦

姜会雁

著名钢琴家久石让曾说过:符合逻辑的思考,依据脑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等,才能逐渐构成创作的血肉,这些都存在于逻辑思考的根本当中。由此可见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不仅如此,逻辑思维还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帮助我们通过逻辑纠正不合理之处,同时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知识,明确自己的思想。而对于小学生来说,逻辑思维需要从小培养,小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通过对《乌鸦喝水》的教学,来谈谈语文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

《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篇幅很短,只有100多个字。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找到一个瓶子,瓶子里面有水但是很少,瓶口又小,乌鸦喝不到水,它看到瓶子旁边有小石子,便将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终于喝到了水。故事很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着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哲理,是一篇十分值得学习的文章。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该如何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呢?

一、通过图片引出主题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新鲜的有色彩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要想引出文章的主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图片。

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可以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乌鸦的图片,然后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图片上的动物叫什么。在学生回答后,可以向学生继续提问,诸如: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

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一般会回答诸如与乌鸦有关的成语:鸦雀无声、乌合之众,或者乌鸦和狐狸的故事等。例如,当学生举手发言回答出“鸦雀无声”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讲解一下“鸦雀无声”的意思,“乌鸦和麻雀都没有声音”。教师可以对此进行补充:鸦雀无声指什么声音都没有,表示非常安静,在此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展。

此外,乌鸦和狐狸的故事也是一个童话,可以通过这个童话引出本次的课堂主题:《乌鸦喝水》这个童话故事。在这里需要讲解一下“喝”字,由于字体结构相对复杂,部分小朋友可能还不太熟悉,教师在这里就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下。“喝”字的偏旁是“口”字旁,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因为“喝”东西需要用到我们的嘴巴,所以是“口”字旁。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进行板书,加强学生对于“喝”字的记忆。

在介绍完题目后,就需要和学生一起来阅读该篇文章。通过这样的主题引入,可以引起学生对该篇文章的兴趣,诸如乌鸦为什么要喝水?乌鸦在喝水途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学生带着这样的猜想,就会有更多的兴趣去学习之后的文章。

二、细读文章、具体感知

教师在介绍完文章题目后,就可以带领学生具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与此同时,在与学生一同阅读文章时,要帮助学生了解生词的读音,理清文章的脉络。

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要求学生圈出不认识的词语,并让学生谈谈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在自由阅读之后,让学生自己举手在大家面前发言。例如文章的第一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以下几个生词:“口渴”“到处”“喝”。教师在学生进行朗读时可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例如“口渴”这个词语,口和渴都读三声,这里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口渴的感觉,学生回答的一般都是口渴的时候嘴里很干,所以很想喝水。这时教师就可以回答说,因为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另外是“到处”,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此处的“到处”又是什么意思?这里同样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回答“到处”的含义,以加强学生对词语的记忆。

接下来是第二自然段,乌鸦找到了瓶子,通过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有关瓶子的内容是“水不多,瓶口很小,乌鸦喝不着水”。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整个事件的逻辑关系,这里仍然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例如为什么乌鸦找到瓶子了却喝不到水?你们想象中的瓶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瓶口小,乌鸦就喝不到水呢?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做?

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个事件进行思考,从而对整个故事的逻辑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先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例如瓶口小喝不到水的原因是嘴会卡在瓶口,所以喝不到水。然后再与学生一同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可以得出第二自然段的脉络是乌鸦找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面有少量的水,旁边有许多小石子,但是瓶口小乌鸦喝不到水,所以乌鸦必须得想办法,并且它想到了办法。帮助学生理清该自然段的脉络,学生对文章就更加理解了。

最后是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的内容只有两句话“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衔起来,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师在对该自然段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乌鸦喝到水的方法。此外,在对该段进行教学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将更有成效,这里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下水渐渐升高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知到渐渐升高的效果。

在三段教学都完成后,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下乌鸦喝水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总结一下文章的三段主要都讲了什么内容。学生经过学习之后,可以很直接地得出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乌鸦喝不到水,找到水瓶开始想办法,以及最后喝到了水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逻辑顺序,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反思

《乌鸦喝水》这篇文章篇幅很短,但是十分经典。所以在教学文章时,笔者主张将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充分理解,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声音、色彩、图像等多种元素,将这个过程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逻辑概念,有助于之后的语文学习。

此外,生字词的教学也十分重要,例如对于“喝”“渴”两字的教学,由于这两个字都是与人体有关的词语,是我们人体会做的动作,结合我们本身的感官以及日常情况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字的写法,也为之后生字的记忆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师采用最多的应该是提问的形式,例如乌鸦为什么因为瓶口小就喝不到水?乌鸦是怎么想出办法的?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爱思考的好习惯,并且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发表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见解,这样既可以激發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热爱学习的心境,这样更有助于其之后的学习。

就该篇文章而言,文章的逻辑其实十分简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难易程度刚刚好,既具有趣味性,学生又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可以作为逻辑思维练习的一个起点,能够为学生之后更加复杂的文章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乌鸦喝水》这篇文章,重点教学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读懂生字词、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以及让学生谈谈对于乌鸦的行为的想法。在教学中,逻辑教学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所以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进行合理有序的教学。当然对于《乌鸦喝水》这篇文章的教学只是笔者个人的观点,更多关于该篇文章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瓶口篇文章乌鸦
神奇的瓶子
吸管钓鱼大赛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小蜗牛储物盒
乌鸦搬家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