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LIL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2-03-24蔡霞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舞狮英语课绘本

蔡霞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英语的课内外阅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英语教学中积极探索,并且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英语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能,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CLIL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内容的有效性和原语言现象结合,从孤立片面的语言教学向学科知识学习转变,从而实现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掌握,帮助其提升运用目标语言来深化学科知识的能力。

一、CLIL教学模式概述

CLIL是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简称,也就是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它的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欧盟,CLIL是一种既包含知識,也包含语言教学的教育策略。CLIL这一理念主要应用于使用外语来进行学习和教学,主要面向对象为具有一定学科性专门知识的学习者,使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语言的同步发展,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CLIL理念是对专门用途英语和内容依托式教学的结合,是二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二者又存在不同之处。CLIL主要包含了语言的工具性和目的性,将语言作为媒介进行学习和讨论,同时还需要语言学习环境的设计,逐渐引导学习者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因此其可以看作是英语学习的初级或者准备阶段。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模式对于授课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LIL理念的出现,在欧洲的各级学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践,无论是从小学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CLIL理念在英语教学中都能得到广泛地应用,并且逐渐成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渠道之一。而这一系列的实践,也使其有效性得到了广泛验证。首先在语料选择的适用性上,研究者认为,将语言与学科知识的结合,能够有效消除学习英语过程中缺乏真实语境的困难,也就是说CLIL教学理念真正意义上保证了语言的输入,也符合语言可理解输入的标准。其次,有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CLIL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基于CLIL教学模式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强化。总而言之,在欧盟国家,对基于CLIL理念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基本细化,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之相比,我国对于CLIL教学模式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级起步阶段,但也有一些研究者已经发现了基于CLIL教学模式对我国英语教学的意义,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二、我国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的现状

对于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学习困难。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校和教师逐渐重视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生理、心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英语阅读中的技巧,使其在英语阅读中存在限制,也不利于英语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同时在英语阅读中可能会存在大量的单词或者语法内容,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聊,当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短语或者句法结构时,就会选择自行跳过,这也不利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丧失英语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只能涉及有限的阅读范围,且所接触到的阅读作品较少,并不能够真正理解阅读背后的含义,所以很难激发阅读的兴趣,也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更不利于教师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最后从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整体进行分析,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除英语学习外,还包括语文和数学等其他科目的学习,学生对每一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视,因此在课余时间还会对其他学科进行补充学习,这就使得分配给英语阅读的时间较少,阅读时长不够,也会影响其阅读质量。

三、CLIL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中的实践

CLIL教学模式有四个必备要素,也就是内容(Content)、交际(Communication)、认知(Cognition)、文化(Culture)。这四个方面之间相互作用,最终构成了CLIL这一有机整体,同时也为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一般是以Content为基础;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则需要遵循Communication原则;教师要想为学生营造互动课堂,则必须要生成Cognition前提;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则必须要以Culture为背景。所以基于以上内容,笔者将CLIL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中,以《英语》(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探究。

(一)内容(Content)

在CLIL教学模式中,内容的选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对内容的学习。将其应用到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前者主要是对课内文章的阅读,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综合阅读项目,既可以是带有主题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而后者则主要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和材料、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自身的交流互动。

笔者选择的基础性文本是《英语》(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其核心词汇有come to school、cold、headache、her、may、cough、fever、take care;核心句型是“I have...”“Hello, this is...speaking. May I talk to...?”“I’m fine.”在明确了基础性文本的核心词汇、核心句型等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引入了课外阅读材料《今天不上学》)的绘本。

在本节课教学中,绘本材料是从《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四年级下)中选择的一本故事类的绘本读物。它主要讲述了小主人公Tom的上学经历,中心是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道理的验证,同时也告诉读者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所选择的绘本内容与单元主题内容相符合,折射出了单元主题中互相帮助和照顾他人的内涵。

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是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的。首先是第一部分,小主人公Tom早晨起来发现自己发烧了,但是其内心仍然想着学校今天会举办的舞狮活动,并且希望去学校参加这一活动。Tom的母亲向学校老师打电话请假,而高烧的Tom恳求父亲能够让他去学校,并且Tom向父亲承诺明天会在家休息。但是父亲告诉Tom,生病了就应该在床上休息,这让Tom感觉到非常地失望和沮丧。接下来是第二部分,经过休息以后,Tom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但是因为错过了舞狮活动让他非常地难过,并且他表示自己不想到学校去了。最后是第三部分,当Tom来到学校以后,他发现同学们都很兴奋,Tom感到疑惑不解,原来是舞狮的人来了,Tom并没有错过舞狮活动。

在本材料中,推动故事发展的是Tom因为疾病不能上学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材料中Tom的母亲在为Tom请假时,所用的句式是“Hello,this is...speaking. May I speak to...”,同时也使用了fever、cough、headache、cold等单词来向老师描述Tom的病情。

从所选择的绘本材料可以看出,绘本材料的中心与Unit 8 Howareyou?紧密结合,其中所涉及的疾病等话题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课本中也能够进行相关话题的学习。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下,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了解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学生对常见的疾病类词汇掌握较好,但是对电话用语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二)交际(Communication)

从本质上来说,交际就是认知和表达。认知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而表达则是进行语言的传递,所以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时,既要实现认知目标,也要实现语言目标。根据CLIL教学模式的要求,学生学习任务难度越小,学生则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语言的形式和表达;若是学生学习任务难度较大,那么就对学生有着更高的认知要求,学生的注意力就不足以完成目标。所以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安排了以下的阅读任务:

1.通过封面和标题,提取绘本信息

利用图片的展示,学生的好奇心能够被有效激发。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追问,学生就会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积极处理图片中所涉及的信息。教师通过介绍封面和标题,还能够引导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带着疑惑和问题进行阅读,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根据绘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在这一环节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组织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的关键句:“Hello,this is...speaking. May I speak to...”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认知(Cognition)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CLIL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的知识传授。但是若只是将其停留在文字符号的解码上,并没有实现认知的参与,那么学生学习的动机将很难被调动。通过设置多重的阅读任务,可为学生搭建认知的基础,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词义的理解和语法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1.词义理解

在讲授这则绘本故事时,开篇在对主人公Zoe进行描述时说:“She is lonely.”对于整个故事来说,lonely这个单词相当于全文的关键词或是文眼。对于不知其音、不懂其义的全新单词,很多学生采取的办法是:结合以往的认知,用与新单词相似的旧单词来代替新单词的发音,换言之,就是以旧带新。比如,会读home,就会读hone;会读lone,就会读lonely;在词义方面,学生会借助图片来揣测词义。比如小鸟、小猫、小象都有妈妈,只有Zoe没有妈妈,难怪她会孤独(lonely),她要找妈妈。

2.语法分析

在此节阅读课中,have/has的用法是教学的难点。《英语》(译林新版)五年级上册Unit 3“Grammar Time”板块中将一些例句专门罗列出来。笔者并没有将语法规则直接呈现出来,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自我总结:首先,要求学生对“Grammar Time”中例句进行阅读。接着让学生观察和理解have/has的用法,然后对have/has与人称的搭配进行讨论。最后,对搭配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在上述步骤完成之后,大多数学生基本已经对have/has的用法予以理解和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语言表达之中。

3.发挥想象

在绘本故事的结尾,Zoe并没有将自己的妈妈找到,而是把一头大熊当作“妈妈”。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使其尽情发挥想象,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释放,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四)文化(Culture)

对于CLIL教学模式来说,在四个环节中决定学生理解世界的方式就是文化,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文化蕴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不同文化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特色,包括品德、审美情趣、责任担当和人文底蕴等。文化拥有多元的存在形态,在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深入挖掘阅读材料中所蕴含的文化,语言交际离不开文化,认知发展也离不开文化。

对于本节课来说,通过这一绘本材料的选择,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Hello,this is...speaking.May I speak to...”等句型和fever、cough、headache、cold等单词,还需要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舞狮的图片或视频,了解舞狮这一文化传统的来源。对于有条件的课堂来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舞狮体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舞狮这一文化。

综上所述,基于CLIL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拥有非常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也能够更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為学生制定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习了英语知识,同时也发展了语言交际,加强了自身认知,了解了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舞狮英语课绘本
舞狮献瑞
泰州地区技术应用型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改发展方向研究
绘本
绘本
绘本
迷宫弯弯绕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后巩固作业形式和评价策略
水下舞狮
舞龙舞狮进校园
快乐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