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时代高校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研究:路径与要素

2022-03-24张应辉王娜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课程建设

张应辉 王娜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变革,在线教学成为教学常态,在线教学资源的平台经历不同时期的探索后,逐渐成熟和系统化。伴随在线教学的大量开展,平台也暴露出融合度不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利用现代技术在泛在学习理论的支撑下进行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发挥教师的课程资源建设主体性,建设教学资源丰富、师生互动交流频繁的在线教学平台成为高校教育技术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泛在学习;在线教学平台;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5-0049-04

泛在学习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基于任何计算设备获取所需学习资源,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的学习过程[1]。这种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具有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教学行为场景性、适应性等特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线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这是泛在学习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网络化、移动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大力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着力点[2]。尤其是以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英文缩写为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无论是源于外部以 MOOC为代表的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教学变革,还是基于高校内部课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建设性能稳定、生命周期长、资源丰富、功能完备的一体化在线教学平台,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3]。

一、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历程

在线教学平台是承载在线课程的平台,主要涵盖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课堂执行和在线教学评价[4]。主要目的是有效指导在线教学的开展及教学内容安排。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已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建设与应用相结合的体系。

(一)探索阶段

2003年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后,由学校统一为每门课程建设独立网站,课程负责人只需提供教学资料,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和学校信息学院负责开发课程网站。由于学校内部人员技术能力有限,教师无法直接修改网站内容,课程资源的更新和维护成为最大的障碍,该类课程网站被逐步弃用。

(二)整合阶段

为加快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与共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9年建设完成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教师可利用平台进行课程建设和在线教学,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课程资源建设、发布所选课程信息、布置作业、网上答疑、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平台可永久保留各项网上学习痕迹和数据。学生也可利用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提交作业、在线测试、讨论答疑等。平台由学校教育技术部门负责管理、维护、技术咨询服务和使用培训,教务处及研究生院负责推动使用,由教师上传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建设。2010年开始,学校的原有精品课程资源全部迁移到该教学平台,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优质课程等课程项目均依托此平台开展。

(三)创新阶段

为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拓宽自主学习渠道,学校于2017年对所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智慧教室14间,在沿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基础上,建成了智慧教学云平台,实现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到教学活动的全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功能有云录播、教学中心和互动课堂。云录播主要有在线巡课、直播授课、课程点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功能。教学中心主要在课前与课后使用,具有备课、发布教学资源、布置作业、教学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互动课堂主要有学生考勤、分组互动、双板教学、电子绿板、课堂答题、弹幕、学生评教教學资源查看等功能。

此外,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授课通”“雨课堂”“蓝墨云”等其他教学平台及虚拟空间开展在线教学,使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

二、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在线教学资源不足,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学校一直在加强在线教学资源建设,但资源数量与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不能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虽已汇集千门课程资源,但为完成任务而堆积教学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科学的教学设计和规范执行标准,普遍存在课程建设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等问题[5]。很多课程教学资源不全、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在线教学的需求。

(二)重建设轻应用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缺少持续性建设,很多早期建设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优质课程更新较慢,甚至不更新,教师内部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形成,重复性建设现象严重。很多课程建设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但往往止于建设和项目验收,缺乏建设持续性,更难以有效应用[6]。

(三)平台建设整体规划不足

目前,已部署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云录播、互动课堂以及图书馆课程资源、通识课程平台均由不同部门在不同时期搭建,缺乏整体布局,没有统一入口,平台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未理顺[7]。即使是同一平台也存在整体结构不清晰、模块设置不合理、名称不规范等情况,数据标准和格式不一致,导致数据繁杂、冗余严重。

(四)平台间的互通性不强

信息化教与学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但目前建设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由于功能有限、操作性差等问题,很少有学生使用;平台开放性不够,手机端课堂教学软件、“云录播”与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之间的对接没有得到良好解决;没有清晰的指导流程,教师在各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换、互通较为困难。边上课、边建设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无法方便快捷地实现课程资源更新。

(五)管理服务保障体制不完善

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管理,平台在建设、管理、应用推广上过于分散,管理上存在责任不清晰、无法有效沟通等问题,平台的建设缺少整体性规划和持续性建设,在服务保障体系方面缺少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素养的服务体系。

三、在线教学平台建设思路与策略

(一)建设思路

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与教育技术,新建或改造在线教学平台,对接不断智慧化改造的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等物理空间和多元化发展的“授课通”“互动课堂”“雨课堂”等虚拟空间,建立教学、学习和管理三个端口,发挥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性作用,建设教学资源丰富、师生互动频繁、“一网两空间三端口”的信息化在线教学平台[8]。

1. 一网

一网即物联网,物联网强调现实生活中各种物件的互联,包含物件之间、人与物件之间、人与计算机之间、人与人之间、物件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之间等各种“主体”的智能互联。物联网技术为人们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能很好地实现“泛在学习”的功能[9]。

2. 两空间

两空间即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者面临一个虚实结合的环境,即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在虚实结合的空间里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随时随地的支持,也可以进行潜在的学习,学习者未能察觉学习过程便可以获取知识[10]。

3. 三端口

教学端。对接不断智慧化改造的物理空间和多元化发展的虚拟空间,教师通过教学端方便快捷地从在线教学平台获取资源进行备课和教学,有序安排教学资源推送,便捷开展教学,教师能够随时进行学情分析。教师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实现创建课程、上传教学资料、分发测验、布置作业、汇总成绩、在线讨论交流等功能。日常批改作业、答疑、发布重要通知等都可以通过平台完成。

学习端。学生通过电脑端和移动端从在线教学平台学习教学计划内的课程,支持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和风格进行自适应学习,支持学生跨时间、跨地域答疑讨论和互动交流。学生通过平台能够掌握自身学习效果。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查询本学期的课程资料、作业题目、提交作业,可以与老师进行在线交流,也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在线测验等[11]。

管理端。学校督导及管理部门通过管理端能够听课、看课、赏课,掌握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学校资源分布情况等。进行课程评估和教师教学考核以及教学大数据收集、分析等工作。

(二)建设策略

1. 建设满足教学、学习和管理需求的一体化在线教学平台

由学校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牵头,组织专家团队对学校部署的平台进行评估,充分听取一线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意见,结合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整体解决方案,建设适应泛在学习环境下集教师教学、学生自学、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在线教学平台。平台具备特色性、先进性、开放性和互通性。通过平台,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多模式的课程建设、内容展示,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在线测试、批改作业、跟踪统计、移动学习和评测反馈等[12];学生可以利用平台随时随地学习,将碎片化的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完成知识的积累和视野的拓宽;管理部门能够利用平台获取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资源的推送及课程的布局,实现更好地管理。平台须使用简捷、方便、实用,教学、学习和管理统一入口,模块布局科学合理,结构清晰明了。

2. 建设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

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牵头,制订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实施方案以及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组织院系和教师完成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并通过开展考核、督查和评优等方式对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逐步将课程基本信息、教学资源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并依托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介绍、课程质量标准、教学日历、教师信息等;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材、参考文献、教学视频、试题试卷、课后习题等教学材料。建议教师利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利用平台开展线上讨论、辅导答疑、布置批改作业、测试、考核等[13]。

課程教学与课程建设可同步进行,可边教学边建设,常建常新,课程建设、教学、学习和评价常态化,最终建成教学资源丰富、师生互动频繁的在线教学平台,实现教师随时可建、学生随时可学、管理者随时可看。

3. 建立“123”推广应用模式

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离不开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否则,又会成为教学资源不全、内容陈旧、弃而不用的信息孤岛。故建立有效推广应用的“123”模式,即一个总体推广策略、两种服务保障、三项推进机制,三者协同才能保障在线教学平台的持续性建设。

(1)总体推广应用策略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定建设与应用的总体规划,以“一流课程”建设和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为切入点,带动所有课程开展线上教学并普及课堂教学信息化。多层次、多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平台改进教与学,最终目的是让平台成为教师教学中的好帮手、好工具,成为学生自我学习的资源库。

(2)两种服务保障

一是做好平台日常的维护、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二是做好在线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保障。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专业多、领域广,技术性较强,尤其是课程视频资源制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录制、剪辑、PPT的编辑和美化,课程建设完成后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平台维护并提供技术咨询。因此,学校可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组建专业技术人员,构建在线课程建设中心,主要负责在线课程平台的维护和管理,从而为教师开展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提供服务。

(3)三项推进机制

政策和激励机制。完善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考评体系,应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让教师把课程资源建设作为教学履职的基本要求,把建设的质量和运行效果作为教学绩效的考核点,把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产出和成果作为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志。通过制定政策、项目推进、评奖鼓励、绩效考核等方式推进,吸引和激励教师利用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14]。

培训机制。分别从平台操作、如何利用平台进行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三个模块设计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形式上既有开放式培训,也有针对某项应用需求开展的专题培训。以教师发展专项培训为例,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人事处制订专项培训方案,改进培训方式,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教研活动和教育技术学术交流,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在建设过程中树立典型,开展示范,加强经验交流,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研究和创新机制。开展教师教育技术方面的学术交流,以教学需求为导向,挖掘平台功能新的应用点。关注教育技术的新要求和新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技术进步和学习理论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平台,不断推动平台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加快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课堂,迫切要求教育教学技术、方法、条件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支撑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5]。学校一直将在线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重点,启动实施了系列课程建设计划,推动了在线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了分层分类的在线教学课程体系。整合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满足教学、学习和管理需求的教学资源丰富的一体化在线教学平台,完善使用机制,并推广应用,是对泛在学习教育理念的充分实践。

参考文献:

[1] 杨现民. 泛在学习时代的资源建设——走向生成与进化[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3-5.

[2] 王刚. 面向泛在学习环境的移动情境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3(22):139-143.

[3] 陈路萍. 泛在学习理念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04):9-13.

[4] 李智,陈阵,张健. 高校多平台在线教学系统研究[J]. 科技视界,2021,29(30):69-70.

[5] 卜令瑞. 基于互联网新平台的泛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9):226-227.

[6] 周芸,康健,高秋燕. 基于大数据的泛在环境融合学习模式监督体系研究[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02):38-41.

[7] 魏建,桑学峰,杜坤. 泛在学习理念下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8(08):21-23.

[8] 杨玉宝,吴利红. 泛在学习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16,7(07):29-35.

[9] 陈栋.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泛在学习系统”设计初探[J]. 现代信息技术,2020,6(04):185-187.

[10] 陈栋. 基于学习环境变革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 现代信息技术,2020,5(04):114-117.

[11] 杨旭. 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管理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11(22):232-233.

[12] 原昉,乜勇. 智能时代泛在学习的基础和教学支持服务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9,29(05):26-32.

[13] 楊明,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的运用——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 信息记录材料,2021(10):126-127.

[14] 刘名卓,李雪,张泽治. 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学习行为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区在线学习平台数据为例[J]. 数字教育,2021,7(01):64-69.

[15] 董同强,马秀峰. 数据驱动下的新一代学习支持服务模型:新需求与新突破[J]. 图书馆学研究,2019(22):28-33.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课程建设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