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下研究型大学英语课程实践模式构建

2022-03-24罗永胜傅顺

高教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大学英语

罗永胜 傅顺

摘  要:形成性评价下的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践模式指在形成性评价的框架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所实施的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践形式。通过制定每个研究性学习项目实施环节的评估标准,将各个评价标准输入网络学习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评估相结合、师评和互评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个实施环节进行指导、评价与反馈,在不断评价中完成整个研究项目的学习任务,实现研究型课程目标。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6-0045-04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model of research-based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formative evaluation refers to the practice form of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mplemented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By developing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project for each procedure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n inputting each evaluation criterion into the e-learning platfor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evaluation, teacher evaluation and mutual evaluation, self-assessment and others' evaluation, each procedure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could be guided, evaluated, and given feedback. And in the continuous evaluation, the entire research-based learning project will be complete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research-oriented curriculum.

Keywords: formative assessment; college English; research-based courses; practice model

研究型課程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和应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研究型课程实践中,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1]。研究型课程既可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专题研究学习[2],也可表现为在各学科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2]。概括来说,研究型课程就是以问题为起点,以研究为中心,面向整个生活世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强调团队合作,重视实践体验的一门课程[1]。研究型课程对实施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学习过程的评价模式,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行为表现,如学习时长、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以此来提升学习效率。无论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还是《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都强调“评价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见,形成性评价在高等学校英语教育中已经形成了共识,已经上升为全国性的英语教学行为。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评价是教师制约和引导学习行为最重要的工具,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学生就会采取相应的学习活动,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意味着学生既要保持高质量的学习过程,还要保证高水平的学习效果才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

尽管形成性评价和研究课程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都非常重要,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仍然非常少见。也很少有学者关注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践模式研究,本文拟探讨如何在形成性评价的框架内,构建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践模式。

一、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现状

研究型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生必修课程[2],但是甚至在大学的本科教学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尤其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过多地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和功利性,以及四六级和四八级英语考试的导向性,研究型英语课程主体性话语体系在大学本科英语教育中尚未形成。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要求教师研究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要求英语学习应该服务于专业研究和学习[3],但是没有明确提出要在英语课程实践中推行研究性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没有专门提出“研究性学习方法”这一术语。在2018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研究”这一术语出现了23次,但是没有出现“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之类的字眼,更没有规定要开设“研究型课程和在各门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法”[4]。可见,无论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是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型课程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英语教育中推行研究型课程任重道远。

而事实上,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要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比如有学者在2002年就提出来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构建研究型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模式[5],还有学者在2006年提出了要在英语词汇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认为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可以从问题设置、个案分析、指导性设计、论文专题研究及成绩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操作[6]。此外还有人提出要在基础英语、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听力、英语阅读、综合英语和高级英语等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当然也有学者提出要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推行研究型课程[7],构建研究型英语专业培养课程体系[8],还有学者提出要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9],编写研究型大学英语教材。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型课程理念及其实践模式可以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与课程实践当中。但是,这些研究数量不多,影响力不够,系统性不强,并没有引起大学英语教师的广泛重视,至今在中国英语教育研究中,没有出现系统研究英语研究型课程的博士论文和专著,也没有研究型英语课程的教材出版,有关高等教育中英语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论文所发表的杂志影响因子也不高,引用率很低。

鉴于研究型课程和英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型大学英语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二、形成性评价与研究型课程的共性分析

形成性评价和研究型课程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两者都具有形成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所谓形成性,是指两者都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反馈和监控,即通过对每一个学习小循环的即时监控和即时反馈,来督促和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协商好学习任务以及学习任务完成的时间和方式,并事先确定好评价方式和标准。这样就可以把每一次学习的情况按照标准记录下来,并按照标准来监控、督促学生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以此来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的高效性。研究型注重的是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需要按照商定研究主题,发现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过程,找出研究结果,验证研究假设,讨论研究发现,撰写在研究报告,汇报研究成果,找出新的研究主题和问题等具体步骤,來培养批判意识、质疑精神、探究习惯、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是指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是不确定的,是随着个性化具体学习过程的推进而不断生成的。形成性评价中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调整。研究型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也不是自上而下规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与指导老师协商好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也是在研究问题基础上逐步确定下来的。研究结果更是开放的、没法事先确定的,往往只有把整个研究过程全部完成以后,研究结果才能出来。

个性化是指每一个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可以根据个性化的具体情况确定下来。形成性评价中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人生规划等确定下来。并且在每一次新的学习任务开始之前,可以根据前一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调整下一次学习任务量的大小,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以及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研究型课程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或者每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研究能力来确定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或者学生团队用不同的方法来做同一个课题,然后比较不同方法下的结果。因此,每个学生的每个研究课题都是个性化的,即便研究课题一样,研究方法和结果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形成性评价对研究型课程的作用

由于形成性评价和研究型课程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形成性评价可以和研究型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研究型课程的具体实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以形成性评价知学情。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来了解跟进学生的项目研究进度,了解学生的项目研究情况。评价的基本功能就是了解情况,对评价的对象做出价值判断,为下一步行动计划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实施进度的评估,可以具体了解学生项目的进展情况;了解学生在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接下来的想法。而学生通过评估,自己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后想要做什么。

第二,以形成性评价促进程。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来指导、监控、推进学生的研究项目。了解学生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可以为指导学生提供前提条件,同时也可以为调整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计划好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此外,也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和畏难情绪,坚持完成研究项目。

第三,以形成性评价为课程。即可以把形成性评价过程和项目研究进程统一起来,在评价过程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评价,同一过程既是评价又是研究。事实上评价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评价需要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本身既是一个根据概念和标准进行推理和论证的过程,又是一个提升认知能力的学习过程。换言之,可以从形成性评价的视角出发,来观察分析研究型课程。在形成性评价的框架下,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从而达到形成性评价和研究型课程的同步。

四、形成性评价下的研究型大学英语课程实践模式

研究型课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研究视角下的课程实际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探究性学习、生成性学习,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其直接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其间接目标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主要实践模式是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其实质是一种学习范式的变革。换言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自主研究、协作创新,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确定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方案、解决研究问题、体验研究过程、获得对社会和自然的认知。在研究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养成科学品质,增强人文素养,最终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采用研究型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采用研究型的实践模式来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大学英语课程也是如此。研究型大学英语课程就是按照研究型学习模式来实施的大学生英语课程。其基本思路是把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知识模块转化为研究项目,通过研究项目的实践来完成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

形成性评价下的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践模式就是在形成性评价的框架下开展的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在形成性评价的框架下,每一步都应该考虑评估因素,把评价和项目实施的每一个过程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从评价的视角来考量每一个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在研究性学习项目执行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事先确定评价标准。学生应该按照评价标准,与指导老师以及团队成员协商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任务、实施研究方案和报告研究结果;同时还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时刻想到用这些标准来规范每一次具体的研究行动,最后利用这些标准对自己每一次的研究性学习行动进行评价和反思。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先来看选题阶段。在确定研究主题阶段,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评估因素:选题的可行性、选题的价值性和选题的偏好性。可行性要思考以下评价标准:(1)选题是否可以明确界定?(2)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完成研究?(3)是否具备完成选题的客观条件?(4)是否有前期研究基础?价值性可以考虑:(1)是否能够促进英语学习?(2)是否能够提升英语水平?(3)是否能够获得新的认识?偏好性可以考虑:(1)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2)是否符合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学习规划?(3)是否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开始选题之前,教师可事先通过大学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结合问卷调查确定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以上评价标准来选择研究主题,组建研究团队。

评价方式为教师评估,学生自评和团队成员互评。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在线完成。评价倾向为正面评价,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选好适合自己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并且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把所选的项目完成。因此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的选题不能太难,主要应该是一些学习方法相关的课题,比如“如何利用构词法来提高四六级词汇记忆效率”“如何才能正确分析句子的结构”“主题句在阅读理解中有哪些具体作用”等等。不难看出,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确定选题的过程,即通过考虑各种评价标准来确定选题。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兴趣爱好、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与自己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使命。

其次,在研究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研究方法、研究客观条件和研究成员实际情况三方面的评估因素。研究方法需要考虑:(1)研究方法是否能够解决研究问题?(2)研究方法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研究客观条件需要考虑:(1)是否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场所?(2)是否具备研究所需的器材和工具?研究成员的实际情况需要考虑:(1)研究成员是否已经掌握了解决研究问题的方法?(2)研究成员是否会使用相关的研究工具?(3)研究成员分工是否合理?(4)研究成员是否具备主题相关知识?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说明研究设计是可行的,可以按照设计出来的研究方案开始项目研究。

在研究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事先把研究方案制定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按照以上标准来制定研究方案,制定完后还应该对研究方案按照标准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修改,并在与老师以及团队成员协商后,最终确定研究方案。整个过程应该在评价标准的指导下完成,或者说评价和方案制定交叉进行:先熟悉标准,然后按照标准制定方案,再按照标准评价修改方案,最后按照标准检查确定方案。

第三,在研究实施阶段,需要考虑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案的拟合度以及事实上的研究情况。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是否在严格按照研究方案开展项目研究?(2)研究进度是否和研究方案的安排一致?(3)是否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方案?(4)是否有详细记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5)小组成员之间是否有讨论研究进度和实施困难?(6)是否有对研究记录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学生研究过程,定期在平台发放问卷,定期收集学生研究记录和让学生定期汇报研究进展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项目研究,学生也可以在做问卷和汇报的同时完成研究项目。

教师在参与学生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评价标准来了解学生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根据进展情况及时反馈和指导,以保证整个过程能够顺利完成。学生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及时进行的反思和调整。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时间节点都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管理,平台自动把每个阶段的完成情况记录下来,作为成绩的依据。

最后,研究報告阶段。主要包括书面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口头研究报告的汇报。书面研究报告的评价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是否包含研究报告撰写的所有要素?(2)是否重申和回答了研究问题?(3)是否有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讨论?(4)是否有新的研究发现?(5)是否有明确研究意义?(6)是否有提出新的研究问题?(7)是否有用英语撰写?(8)是否符合格式要求?等等。口头汇报需要考虑:(1)口语表达是否流畅?(2)是否有语法和措辞上的不当之处?(3)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和研究意义是否陈述清楚?(4)衣着和肢体语言是否得体?等等。将以上问题作为评价标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按照这些标准准备研究报告,同时按照这些标准对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评价包括四个部分:教师评分、机器评分、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所有评分都通过网络平台来统计。

需要注意的是,指导老师和学生要事先协商好各个部分成绩的比重。不难看出,最后研究报告撰写和口头汇报的过程至关重要,可以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体现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因此,在最终总成绩中应该占有较高的比例。一般而言建议按照“一、二、三、四”的比重来安排。即选题占1成,研究设计占2成,研究实施占3成,研究报告占4成。这样,既体现了每个部分的重要性,又有所侧重,让学生不能够半途松懈,最终能够在寒暑假放假之前完成最重要的环节,该环节本身也是最能够提升和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部分。

五、结束语

形成性评价下的大学英语研究型课程实施模式就是通过制定每一个课程实施环节的评价标准,将各个评价标准输入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平台对每个实施环节进行指导、评价与反馈,直到完成整个研究项目。评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师评互评相结合、自评他评相结合等多元评价融合的方式。指导老师和学生互协作,在评价中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各个环节。评价即是项目研究的部分,项目研究即是评价的部分,两者相互支持,相辅相成,交叉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课程实施模式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也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研究和教学水平,同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现今生多师少,生师比严重失调,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的条件下,只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完成,只有把所有标准、评价方案、项目实施计划、实施过程,以及每次评价的结果、评价反馈等都通过网络平台来管理、统计、整理、汇总,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具体实施的平台和操作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严勤.对研究性学习的再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3:4.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研究性课程指南[Z].2011.

[3]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2017.

[4]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Z].2018.

[5]陈鸣鸣.研究型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2(6):6-8.

[6]蒯振华.英语词汇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3-104.

[7]郝玉荣,苏朱睿.OBE-CDIO理念下的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课程体系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9,24(3):67-72.

[8]蒋志娟.研究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践分析[J].文教资料,2014(22):174-175.

[9]李玉凤.符号与建模:大学英语研究型教材编写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大学英语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