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写出优秀的高中考场议论文

2022-03-24李玲丽

课外语文·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考场议论文高中

【摘要】“表达与交流”是语文学科素养之一,写作训练是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当下很多高中生惧怕作文,文章写出来平淡无奇、味同嚼蜡,在测评中难以获得理想结果。如何写出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是一个值得长期深入探究的命题,既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又要追求结果的高效性,相关技法的总结、提炼与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议论文;高中;考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3-123-03

【本文著录格式】李玲丽.如何写出优秀的高中考场议论文[J].课外语文,2022,21(03):123-125.

语文学科素养是在具体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多样的实践活动表现、展示出来的。其中,“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叙述表现、陈述阐释、解释分析等内容。而写作正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写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内隐思维、情感和言语的生发和生成过程,对人的思维与表达能力都有一定要求。考场作文有别于传统写作,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表达,而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测评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空间(考场)和有限时间内表达对同一则材料的见解和思考,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考场作文是一种测评方式。测评与考试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和现有水平,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写好考场作文,既符合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必要性,又吻合测评与评价的迫切性。

然而,当下高中生怕写作文。一方面,是怕思考。面对考题无所适从,习惯性接受知识,而缺乏发散思维、深入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怕表达。想法千丝万缕,情绪百转千回,可一旦以文字表述出来,好像又总不对味。

须知,考场作文因其特殊性,具有较强的技巧性。本文将从写作实践角度,以议论文为例,探究如何写出优秀的考场议论文。

一、何谓议论文?何谓考场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讲究议事论理,以理服人,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等特点。

议论文必须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充分而准确的材料,和严密而有力的证明观点的过程,即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写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议论文的经脉。而论证则是说理过程的体现,是议论文的血肉。

考场议论文必须符合议论文的标准,但又有其独特性。

一是中心观点受限制。高考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在主题设计上较多积极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发掘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生活,综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考场作文通过材料限制主题,学生需要通过审读材料确定立意。材料中往往暗含命题者的价值引导和情感倾向,对学生的观点表达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是文字数量受限制。考场作文要求学生写800字左右的文章,在有限的字数内完成观点的输出与阐释。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呈现思维的亮点,而不能面面俱到。在文字量的限制下,学生还要有谋篇布局的意识,控制好文字的分配,找准写作重点,而不能洋洋洒洒、随心所欲。

三是写作时间受限制。高考语文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学生往往从中分配大概50分钟的时间给写作。学生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快速完成审题、构思和创作。时间的限制性要求其必须能够快速成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何谓优秀的考场议论文

因受材料限制,优秀的考场议论文必须做到准确扣题,甚至是精准扣题。以2019年江苏高考题为例,材料为:“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该材料强调“调和共生”,以此为中心的立意才是扣题的。而很多考生审题失误,将中心立意确定为“味道”或是“百味人生”等,偏离题旨,显然是不能及格的。

另外,学生在创作时,要保证思想的正面积极,观点的明确、深刻、新颖,这几个词对观点的要求是逐渐提高的。全国卷的作文题,从高度上来说,考查的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是否完成;从宽度上来说,考查的是社会生活中很多真实的问题;从深度上来说,则是要求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展现包括道德情操在内的个人素养。学生必须能够通过文字表达出对问题的独特见解,而不能人云亦云,千篇一律。

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会出现观点不明、论据贫乏、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文章质量的重要因素。优秀的考场议论文必须避免此类问题,要具备丰富又鲜活的论据、有表现力的语言,经得起推敲的逻辑,和严密的说理过程,这些都是避免平庸,走向好文章所必备的亮点,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所必须强化的能力。

三、如何写出优秀的考场议论文

(一)打磨论点,体现深邃思想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章的生成依赖于思维的运作。写作过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思”。若感到无从下手,归根结底是因为不会思维或是思维不到位。

要想表现深邃思想,必须打磨好观点。好文章的观点不能拾人牙慧,最好能表现写作者的独特见解,让人深受启发,或是耳目一新。学生需要往深处想,往远处想,而不能停留于对现象的描述,或是用万能观点套作。

一方面,学生可以提示自己多角度发散思维,习惯追问“为什么”。以2020年新高考Ⅰ卷作文为例,要求学生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文章,学生若只是谈完距离谈联系,未免浅陋。此时需要追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疫情中会产生距离?为什么又会产生联系?此处的距离与联系有何逻辑关系?当学生试图追问这些问题,文章的思维就展开了。学生可以从哲学角度认识自我或是认识世界,从生命角度感受生命价值和人文关怀,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心理分析和精神剖析,从文化角度关注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甚至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探究人的社会属性或群体属性。

另一方面,学生需要有观照现实的意识,从现实出发,对现状进行分析,既能提高文章的针对性,又使自己的观点有现实意义。学生既可以看到当下的亮光,如国家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不断提高,也可以反思阴影,对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躺平哲学”、“内卷文化”等做出病理分析。

(二)精选论据,增强说服能力

有些学生写议论文,论点鲜明、正确,论据也很充分,但在论据和论点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结论看起来不那么可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对论据做深入的分析。还有的学生不会使用论据,只求堆砌,牵强附会,偏离主题,导致论点与论据缺少联系。

首先,要思考自己选用的论据能不能佐证观点,该论據与观点的连接点在哪里。其次,切忌以叙代论。议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讲道理,而不是讲故事,过多的叙述性语言会折损考场议论文的说理浓度。再次,叙述论据不能面面俱到,过于烦琐细致,而要围绕论点剪裁论据,根据论点的不同,对论据进行加工。最后,为求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脱颖而出,还需要舍弃耳熟能详的事例,选用新颖别致的论据。此外,除直接引用论据外,还可以借助化用、类比、对比等手法,让论据活起来。

以2020年全国Ⅲ卷为例,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从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中选择令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人发表感受和思考。有学生调动论据,形成对比,以达强调作用:“范仲淹曾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可却偏有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打破世俗的普遍认知,选择了甘默而生。他便是那亲荐管仲,甘居其下的鲍叔。”有学生巧妙类比,延展广度:“无数个夜晚,他也许因屈辱、怨恨想杀管仲而夺回尊严,可是野心与格局让他明晰何为追求,何为价值。这样的夜晚,也是司马迁、勾践等人所经历的,也正是这种心灵的抉择与锤炼让他们坚定地迈向了更为辽远的天地。”对论据的仔细筛选、灵活调遣和精细加工,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三)严密论证,融合缜密思维

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难题是,难以提出一个正确的论点,更遑论新颖、深刻;不知如何论证,仅仅是简单罗列、堆砌论据,以例代论。“不会论证”已成为学生写作过程中可怕的“拦路虎”。

议论文的任务就是“说理”,如果写作者的思维不到位,就很难把“理”说清、说透。有效的说理方式很多,可以运用包括举例、对比等在内的丰富的论证方法,可以打开视角,联系古今中外,也可以往深处挖掘,追因溯源,探求根本。

依然以2020年全国Ⅲ卷为例,学生需从管、鲍、桓三人中,选择一人作为对象阐发认识。有学生从鲍叔的大格局、大胸襟入手,形成以下说理内容:

“众人皆见管鲍之交,赞管仲之才,讼鲍叔之贤,却唯独忽略了齐公子小白。审其势装死以避祸,是隐忍明智;信叔牙良言进忠,是广纳兼听;用管仲不计其仇,是虚怀若谷,以天下为疆,诸侯为宾,是眼底有山河,手中有乾坤;成就了属于齐的盛事与盛世,那更是王者不止于此的睥睨之态。齐桓公的峥嵘,是属于领导者的格局与气度,是君王的胸襟,也是成事之人当有之心态。”

该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比较,通过整饬而有表现力的语言,清晰又深刻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建议

(一)主题明确,一课一得

教学讲究效率,每节课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很多一线教师明白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却又对方法与效果无能为力,因而长期采用品读范文的模式。长此以往,学生或会觉得作文课“水”,学不到东西,或会更加抗拒,因为教师是在用极少数优秀的文章要求每一位学生。作文教学只能一点一点地教,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求全责备。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拆解使学生能够一课一得。比如,教师可以按照“审读材料”“提炼观点”“选用论据”“强化说理”“润色语言”“完善结构”“巧设标题”等主题设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困惑,脚踏实地地提升写作能力。

(二)以评分细则作为指导

科学合理的教学形态应呈现为“教、学、评”三位一体。几乎每位一线教师都深谙“教”与“学”的重要性,而忽视“评”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在日常写作教学中,评价往往是教学之后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检测教学的效果和给学生提供一些反馈。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只针对写作结果而脱离写作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写作学习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须知,评分规则的设定为作文的评判确定了标准,也为写作指明了方向。教师需对评分规则做深入研究,并让学生对其熟悉,以评分规则来引导学生学习和反思。让学生跟踪自己在学习主题上所取得的进步,是教师能提供给学生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反馈方法。学生通过与评分细则的比照,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知识学习的收获或存在的不足,从而可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三)鼓励练笔,反复琢磨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蕴含的朴素道理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好作文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反复修改才能渐趋成熟和完善。然而,现实却不太理想。一方面,学生没有耐心做重复的工作,甚至不愿意花费时间修改作文。另一方面,只要学生写,教师就必须改,沉重的工作量也让人望而却步。因而,训练频率低,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可以大胆鼓励学生练笔,及时反馈、及时展示,将优秀的修改成果与学生共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采用语段练习和小组互评的模式,使训练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经过反复修改、反复琢磨,文章呈现出越来越好的状态,学生就会更加充满斗志与信心。同时,当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能写出好作文的,并且知道自己的好作文是何风貌,在成功体验的激励和引导下,更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四)当面交流,关注个性

有些教师或许读书太多,取法乎上,往往不留意地要培养中学生当小作家,不由自主地拿学生习作和名家名篇作比较,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让学生丧失了作文趣味,这样的情况是必须杜绝的。教师不能盲目地对学生有高期待,也不能轻易提高要求,而需要增多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通过面批作文的形式,一对一谈话,了解学生个体存在的个性问题,对症下药,答疑解惑,才能更准确地找到适合学生个体的有效路径。

写作的路蜿蜒崎岖,但沿途的景美轮美奂。写出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是每一位学生的追求,教会学生写好考场议论文也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写作之路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梁秀华.谈议论文论点的提出和论据的使用[J].林区教学,2011(3).

[2]齐君霞.思维方式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

[3]李华.议论文写作中论据处理的误区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18(9).

[4]周子房.评价规则在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2020(3).

[5]王栋生.对学生作文要求要适当[J].中学语文教学,2020(3).

作者简介:李玲丽,女,1993年生,江苏淮安人,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

猜你喜欢

考场议论文高中
议论文阅读专练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