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多元化创新素养培育体系

2022-03-24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技能素养思维

本刊编辑部

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需要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那么,如何从素养出发,为不同学生提供合适的创新素养发展机会,建立多元化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据此,我们邀请专家学者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对创新素养培育体系的建立有所启发。

创新素养“进课堂”,需分层分段落地

◎ 《教育家》:创新素养培育如何“进课堂”,在课程和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卢晓东:创新素养以方便大众理解的方式表达,首先就是培养发散性思维。它不太寻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尝试对同一个问题做出全新的解答。但是,我们的教育和评价模式,过于注重对趋同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总是把所有思想都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加上考前反复的练习,不断追求标准答案,使学生离创造性越来越远。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声音,而这也要求我们在评价作业和考试模式上做出改变。鼓励学生在做题时寻找多样的思路、在考试中解出不同的答案,这无论是对出题者还是阅卷老师而言,都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注意的是,一味地追求创新,导致孩子们不知道基本标准也是不行的,所以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之中把握。

比发散性思维更进一步的应该是挑战性思维。日本就常用挑战性思维教学,看起来像是故意刁难学生,老师常常讲到中途就放下粉笔,让学生自己思考。他们的期末考试平均分虽在30分左右,但依然很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我們要在课堂之中允许这样的教学方式出现,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挑战性思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出台“双减”政策的必要性。在“双减”之前,学生和老师都相当依赖扫一扫就能获得标准答案的题库。倘若没有“双减”,继续允许这样的题库存在,那孩子们的创造力就会被消灭。

侯明飞:学生的创新素养是在识别规则、理解规则并最终突破规则的更迭中,基于自主探索、自信实践的内在驱动下发展出来的。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然发生思考,这种自主性的探索是独立思考的关键。我们对学生的思考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思考”的功能指向三个方面:面向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社会(工作),组织协调合作的综合能力;面向认知(学习),支持抽象、逻辑迁移的学习能力。作为教育者,应均衡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从独立性角度来看,我们洞悉了学生“主动—探索—试错—经历—经验”的内驱力五阶循环系统,学生的主动行为即探索,探索即试错,试错的过程又成为可回忆的经历,进而形成可调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向、积极的自我认同和构建强大稳定的信念系统。我们通过设置富有趣味的进阶式课程及创设自由开放、游戏化育人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的内驱力与主动性。从思考力方面来说,一方面研发了脑动力系列课程,包含汉字游戏、心智多米诺等多门逻辑课程,有效提升学生的系统抽象认知水平,延长学生思考长度、提高学生思考复杂度;另一方面,通过图像、图形、结构、符号、概念这五个抽象认知层面的次第发展,让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心智发展咬合,实现游戏思维向知识学习思维的迁移。

◎ 《教育家》:在您看来,培养创新素养的侧重点应该是什么?

董辉:对于幼儿和小学生来说,培育和保护他们对事物天然的好奇心和广泛兴趣尤为重要。家长和教师在育儿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孩子的游戏、玩耍以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活动,通过适当的环境创设和引导帮助,让孩子体验到探索的快乐、累积真实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过度的介入和干预可能对他们的好奇心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持一种支持而不干扰的育儿或教学关系很关键。对于中学生来说,伴随他们知识汲取的增速和学科观念的浮现,创新素养的培育可以向思维方面拓展。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依托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体验式、服务式和项目式学习,仍然是创新思维培育的主要形式。需要在实践中关注的问题是,避免让双创教育流于浮华、陷于功利,应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下,积极寻找“专创”融合的联结点,让创新素养的培育在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中扎根。

卢晓东:第一,要给孩子内心的自由,鼓励他们生成多样性的兴趣。当孩子内心自由,有一些与大人理解的理论不同的新想法,那就是创新,这是最简单的理解。如果孩子们看事物时过于被现有的理论影响,就遮蔽了直接发现原始真理的可能性。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主生成不同于大人思想的想法、新的理论观点、新的看待事物的方法,而不要过度教育。反复教一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种过度;教育者跟学生相处得太久,是一种过度;教师的手伸到小孩的内心深处,也是一种过度。现代教育学提出我们应该保护孩子自我的心灵的完整性,这与我们以往提倡的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生、进入到学生心灵的深处不同。所以,孩子们应该经常换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每个老师喜欢的孩子、喜欢的习惯不同,换老师也是给孩子重新调整自己的机会。更好的情况是换班级,因为环境变动会使孩子产生紧张情绪,孩子的脑子自然而然就动起来了。有的校长在同一所小学工作二十年,这种情况下,校长个人风格的固化会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不能让孩子被一个人遮蔽太久。

第二,要让孩子使用劳动工具。当下中小学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尤其是让孩子一步步掌握多样化的劳动工具。孩子只有用了,才会追问这些工具从哪来、是怎么造出来的、拆开看是什么样的、可以怎么改进等等。一旦有了问题,脑与手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劳动教育对创新素养培养的重要推动作用。

协同育人,建立创新素养培育体系

◎ 《教育家》:教师应该如何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方法?学校要给予哪些支持帮助教师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董辉:当前国家着力打造的“新师范”教育,将教师定位于高素质创新型人群,呼唤教师具备批判思维、创新素养乃至企业家精神。对于职前教师的创新素养培育,一些高校在打造教师教育特色的“专创融合”课程和教学体系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而改变职后教师已成习惯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的确不易。对此,需要从多个方面来汇聚改变的合力。

首先,外部的教育政策和学校组织需要为教师参与教育创新和变革创设更为支持性的制度环境,这种环境“磁场力”会对身在其中的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不容忽视的“牵拉”作用。其次,教师观念和行为的真正改变,来自教师自身和专业群体内部。教师从教的初心、对自我的信心、对变革和创新的决心,需要在教师个体与群体间不断唤醒、强化和提振。最后,构建由教师、专家以及其他专业人士所构成的专业创变共同体,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能力支撑。尽管教育的变革一定不会立竿见影,但通过“给空间”“赋权能”“搭支架”等相应做法,相信教师的改变还是可期的。

侯明飞:教师要在深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并理解学生的认知,在教学中有目的调节、切换思维互动方式,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需具备统计学思维,这种思维可以引导教师在发展评价中确立标准量进行观察和动态调试,为学生成长提供过程性评估。

学校层面,需提升教师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力、对角色的思考力、对学校课程的领导力。我们创新校内教研方式,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通过对经典书籍的深入研读和经验分享,不断更新教師认知边界和认识层次,形成与时俱进的理性判断力和理解力;举办思考风暴论坛,培养教师的审辩思维,切实提升思考能力;开展集体研究性学习,提升教师运用教育理性认识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对学校课程和教育理念的实现形成持续的领导力。此外,为了帮助教师具备培育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我们着力培养教师的逻辑思维、统计思维、科学思维。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共研校本课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学习能力奠基的思维课程,促进教师对科学思维的深刻理解;师生共同进行脑动力课程,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考路径和思维陷阱,从而更好地指导和辅助;共建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全方位刻画学生的知识图谱和能力画像,重新建立教师知与行的共生关系。

◎ 《教育家》: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助力创新能力培养?

卢晓东:第一,让博物馆、美术馆等“进课堂”。例如:教师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以让学生轮流去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亲眼看到青铜器等;可以让学生在美术馆里动手、动脑,不局限于校园课堂。

第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要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特别是体验先进劳动工具的机会。劳动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应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和学校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比如,北京海淀区、深圳等地可以与华为、小米等企业联合,各级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协调引导企业、工厂和农场等社会资源开放实践场所。

侯明飞:学生能力的发展主要指基本能力与技能发展相结合,对于不同的技能来说,其能力根源可能是相同的。例如,弹奏钢琴与拉小提琴是两种不同的技能,但其能力根源都是演奏者所具备的音准与节奏两种基本能力。我校坚持先涵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当学生形成完善、稳固的基本能力后,再以技能学习为触发,实现学生多维技能的发展。我们锚定“社会资源+创新技能培养”的路线,选取具有鲜明技能特征的体育、劳动和艺术三个领域,在学生的创新基本能力上“嫁接”出多种创新技能,尝试破解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质量不高、劳动实践单一、艺术培养负担较重等教育难题,赋能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体育综合育人。我校在充分涵养学生体能、协调性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与专业的体育运动机构合作,开展攀岩、柔道、滑雪等多项进阶式技能培养,通过身体发展助推认知发展,通过运动进阶实现能力进阶。二是劳动综合育人。与农作物研究机构、浑南区文旅局等合作,开展了农作物种植、小兔子养殖以及各类商品义卖等实践活动。在种植饲养中,学生体悟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发展生命情感、社会情感,提升生活技能与科学思维。义卖活动中,学生自主制定销售策略,开展了定点、巡回、试吃、半价半量销售等多种营销方式。三是艺术综合育人。我校与专业艺术培训机构合作,同时挖掘校内教师艺术专业人才,开设电子琴、古筝、非洲鼓、舞蹈等多门艺术技能进阶课程。曾受邀组织100名学生参加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庆典活动,用匈牙利语、塞尔维亚语演唱歌曲。我们让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表达力。

责任编辑:米娜  谷珵

猜你喜欢

技能素养思维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拼技能,享丰收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