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探索

2022-03-24胡金娟

课外语文·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智慧课堂小学语文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理念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十分契合,为了引导生命个体的产生,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应该积极完善课堂教学路径,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感悟探究交流互动,在生本理念引导下,构建智慧化的课堂,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促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3-044-03

【本文著錄格式】胡金娟.生本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探索[J].课外语文,2022,21(03):44-46.

智慧课堂是学生灵感得以激发、思维得以培养、智慧得以生长的语文课堂,更是师生互动交流、生生参与融入的快乐课堂、幸福课堂,这样的教学氛围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应该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让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更加充实,情感更加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主体,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让教学情境化,创设教学氛围

语文从古至今都是文化的传承载体,为了真正让学生能够厘清语句逻辑等复杂关系,从简单的语言文字中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洞悉文章主旨,教师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更具情境化,从而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现语文知识到内在智慧的有效升华。

首先,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为了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情感体验,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应该积极营造饱满的语文情境。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地球上绿草茵茵、花儿绽放、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引导学生对美丽的地球产生无限的憧憬,同时在这样美丽的情境中,也能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融入进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体验;接着,教师再展示一组图片,那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污水肆意排放、大自然空气被污染、人们滥砍滥伐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在对比过程中陷入深刻的反思。通过学习资料的分析,让学生融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在这样多元的课堂情境中,有利于提升日常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体会当前保护地球刻不容缓,应该从自身做起的道理。

其次,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给予教学非常重要的启示,语文本身就是人们生活的一种缩影,让语文教学充满情境化,教师应该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在真实化的生活情境中,既能够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还能够真正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理解语文知识。以《匆匆》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用秒表给他们计时,这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既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到真实的紧迫感,还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了解“时光如流水”的大道理和大智慧,以此为契机,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思考,在学生畅所欲言中,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白应该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又有助于真正增强学生的学习智慧,让学生从简单的生活元素中提炼生活大道理,提炼语文大智慧。

最后,实现教学情境化,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互动共同活动的过程,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实现学生智慧的萌发,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每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我探索、自我研究的机会,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价值。教师在课堂上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身份,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在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时,就能够达到答疑解惑、师生互动的目的。这既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又有助于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创新创造发展,萌发个人智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教学趣味化,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启迪学生智慧,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应该重视让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寓于趣味性的教学因素、趣味化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幸福、愉快的学习体验,才能够真正引导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萌发学习智慧,实现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语文教学活动更加有趣,智慧课堂以互联网资源和信息技术作为后备力量。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能够为课堂融入更多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和因素,既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也能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方便。以《开国大典》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微课技术给学生展示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开国大典的历史影像资料,通过生动、有趣、直观的视频资料,促进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也让生硬的语言文字变得更加活泼生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看到语文课堂的焕然一新面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如,在《草原》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播放草原的魅力景色,即使学生坐在教室里,也有身临大自然与草原亲切拥抱的感受,既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情感体验,又能够真正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与幸福,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知识,能够使学习效率更佳、学习效果更好。再如,在《两小儿辩日》这一小古文的学习中,本篇文章本来就是文言文题材,且语言晦涩难懂,这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明白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教师可以重视电子白板的有效运用,借用不同时间太阳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用聚光灯功效,帮助学生理解两小儿的观点,这样既能够避免学生出现走神开小差儿的教学问题,又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这篇古文的认知,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立足于一篇篇的阅读教学,重视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充当学习的主人、思考的主人、探究的主人、扮演的主人,让一篇篇阅读文章成为活灵活现的舞台剧,既充分激活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学习欲望,又有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以《腊八粥》的教学为例,这篇阅读文章涉及了很多人物对话,并且对话中渗透着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整篇文章也将主人公对“腊八粥”这一传统中国食物的喜爱表达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为了真正让学生剖析文章主旨,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阅读中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对人物角色进行完美的演绎和诠释,既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中,又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同时,在这样将阅读文本变换成活灵活现的舞台剧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无比快乐,给予了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释放个人活力、个人魅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最后,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既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绽放个人魅力的舞台和途径,比如,在六年级学习《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这三篇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信息技术搜集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古诗,在课上展开“传统文化诗集我了解”的诗词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真正让学生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探究记忆和学习过程中,有助于他们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个人品质。

三、让教学合作化,提升学习能力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智慧得以萌发,能力得以提升。教师要重视日常教学过程的合作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能够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过程中成为学习的、探究的主人,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解决者、建设者,才能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与人思维碰撞、创新创造中,智慧得以萌发,能力得以培养,同时使教学合作化,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自己也是学生的合作者,除了实现生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还要发挥自己合作者的作用,在与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首先,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大潮下,教师应该重视发挥前置作业的重要性,立足于课前预习环节,引导生生之间展开合作和探究,促进他们在自己查询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在思维碰撞和意见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认识语文知识,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匆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自主学习本节课涉及的陌生字词;《匆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总结你所知道的有关描写时间的古诗词和名人名言;根据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上自己的理解,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以任务驱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文章的综合思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与学生互动合作,让整个教学过程合作化,促进学生课堂融入,提升其語文综合能力。以《两小儿辩日》这一小古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同学们,《两小儿辩日》这篇小古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文章中涉及的一些文字进行翻译吗?”以这三个问题为任务驱动小学生展开合作交流,这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课堂互动与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阐述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初步掌握《两小儿辩日》的基础知识。这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学生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在积极探究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智慧萌发。

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课后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在“家乡的习俗”这一习作课堂展开之前,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走访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并且通过合理的分工,有人记录,有人访问,对家乡的习俗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在习作课堂展开之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在课堂上畅谈自己搜集到的家乡习俗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思维的碰撞,当小组与小组之间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组内搜集到的家乡习俗应该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写作中,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一起分析写作思路,整理写作素材,有助于他们写出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丰富的作文,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积极探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智慧萌发,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四、结语

智慧课堂的构建,强调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与生本理念是相互契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扮演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让学生积极融入学习中,成为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建设者,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晓荣,邓越.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1(16).

[2]张艳玲.智慧课堂 情趣无限——简析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魅力[J].小学生(下),2021(4).

[3]韩婷婷.以留白艺术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3).

[4]王文舸.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家长,2021(3).

[5]陈姜红.以学定教,打造小学语文智慧课堂[J].新智慧,2020(32).

[6]廖慧萍.树立思辨意识 追求智慧课堂——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20(73).

[7]唐慧慧.浅析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0(11).

作者简介:胡金娟,女,1988年生,江苏溧阳人,本科,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为小学高段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智慧课堂小学语文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