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体育运动兴盛的形式、价值及原因探析

2022-03-23园,刘

关键词:投壶马球蹴鞠

桑 园,刘 伟

(1.安徽省公安教育研究院 警体部,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1603)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其经济发展水平、科教文化事业到达空前的繁荣。陈寅恪更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可见宋朝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发达程度。宋代发达的经济水平也为宋人休闲娱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这种休闲娱乐运动的流行在宋朝社会是上下一致的。宋代体育运动的繁荣兴盛,在中国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探讨宋代体育运动的兴盛及其原因,对于当下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宋代体育运动兴起于宫廷之中,而后又在上流统治阶层的推动和“上行下效”的作用下,随着政权的逐渐稳定,在民间普通市民阶层中广泛流行开来。宋朝开国皇帝吸取前朝灭亡教训时,认为前朝亡于地方军事力量的强大,于是收地方兵权,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文化上的高度发达与军事上的病态薄弱,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面对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军事上的节节失利,不得不又唤起上流统治者“尚武”的念头,但国策已定,断然不能轻易更改,于是体育文化在宫廷中孕育而生,并得到皇权的支持。从皇帝到百官,无不喜爱体育运动。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其兴趣爱好也会间接地改变社会风气。除了百官的争相追崇,这种上行下效的风气也影响到了民间。随着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民阶级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原有社会的人员构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与社会风气,使得宋代社会的休闲文化得以兴盛起来”[2]。市民阶层物质生活富裕,便有追求精神生活和谋求社会地位的需求。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自然受到广大的市民阶层的追捧,特别是这种风尚与宫廷统治者一致。

一、宋代体育运动兴盛的表现形式

宋代的体育项目门类众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竞技类体育项目和观赏性体育项目两种。由于两者种类繁多,为了突出二者特色,笔者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项目,竞技类体育项目如蹴鞠、捶丸、马球、投壶等,观赏性体育项目如水秋千、武术、相扑、马术等进行论述。

(一)竞技类体育项目

竞技类体育项目具有激烈的对抗性,竞赛结果的优劣能够直观地展现出运动员的水平,同时也能彰显出中国古代的体育竞赛精神。

宋代,蹴鞠展示了中国古代体育最为耀眼的成就,从皇帝、大臣一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喜欢蹴鞠,整个社会为之倾动。[3]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记载每年宋徽宗生日时,都会有蹴鞠军人登场比赛,场面十分壮观。[4]蹴鞠不仅成为宫廷御宴高雅的娱乐表演项目,还发展至民间,形成了专门从事蹴鞠表演的艺人。每逢重大节日的时候,蹴鞠艺人就会登台表演,增添节日氛围,深受民众的喜爱。此外,宋代蹴鞠比赛十分成熟,不仅有完备的比赛制度,还有专门的比赛服装。蹴鞠的竞赛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设球门的(又称筑球),一种是不设球门的(又称白打)。设球门的比赛,两队有规定的人数,球门设在场地中间,与现代的球门不同,“球门柱高三丈二尺,球门径二尺八寸,阔九尺五寸,网中有风流眼”。[5]踢过又高又小的风流眼,踢过一次记一筹,多者胜。获胜队伍有赏,输的队伍要获罚,赏罚均由球头一人承担。不设球门的比赛较为随意,以踢出花样判输赢。蹴鞠竞赛花样繁多,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追捧,甚至出现了专业的蹴鞠“俱乐部”,其风靡程度可见一斑。

捶丸与欧洲的高尔夫球十分相似,都是用棒将球打进洞穴。在宋代,上至宫廷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青睐于捶丸。捶丸竞赛以击球入窝多者为胜,“在捶丸比赛的时候,可以进行分组,也可以不进行分组,参加的人数最少为两个人,也可以多人参加比赛,比赛的胜负根据得到筹的数目来定,筹的数目一般有大筹(20),中筹(15),小筹(10)三种”。[6]此外,捶丸还有一系列规则及惩罚条例,例如不许换球、不许重捶,犯规者本人和同组皆输,借棒给他人、帮他人击球都算输,凡此种种,输方都得将筹赠与对方。[7]诸如此类的竞赛规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体育竞赛追求公平公正的比赛精神。捶丸虽不似蹴鞠竞赛那样激烈,但其受欢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蹴鞠,“尤其是在民间,捶丸逐渐成为青年男女休闲娱乐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8]

马球发展至宋代,更讲究规则的规范化。据《宋史》记载:“比赛开始时,由裁判掷球,两队争击。每局比赛以各进12个球为满。球门两旁放着24面绣旗,另设旗架待插。两个队,谁进一球就插一旗,直到插完24面旗”。[9]马球也有两种竞赛形式,一种是单球门,偏重娱乐性,另一种是双球门,对抗性更激烈。

马球同样存在于宫廷与民间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出于军事目的,马球还在军事训练中开展。由于马球要骑在马或着驴上才能进行打球运动,因此,马球的运动程度更为激烈。

投壶不仅是上流社会的礼仪运动,也广泛存在于军队、乃至民间。投壶的产生最初是做为一种射礼衍生而来的,通常是在设宴时举行,如大到宫廷设宴、小到平民百姓家酒席,皆爱在酒席上进行投壶比赛。投壶做为一项高雅的娱乐运动,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如司马光、欧阳修、黄庭坚等人,无不热衷于投壶。关于投壶竞赛的规则,司马光在《投壶新格序》中写道:“壶口径三寸耳,径一寸,高一尺,实以小豆。壶去席二箭半,箭十有二枚,长二尺有四寸,以全壶不失者为贤。苟不能全,则积算先满百二十者胜,后者负。俱满,则余算多者胜,少者负”。[10]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投壶竞赛已经十分成熟,比赛形式简单,不似蹴鞠、马球需要特定的场地、道具,仅需壶和箭两样物品就能进行比赛。寻常百姓也会在闲来无事时进行投壶游戏,妇女、孩童,人人皆可参与。

(二)观赏性体育项目

观赏性体育项目主要用于表演、娱乐、欣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水秋千是一种水上的运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水上杂技表演。进行此项运动的人需要在一艘大船上,从船上立着的秋千上荡出去,紧接着在空中翻跟斗,最后入水。水秋千的动作与我们今天的跳水运动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跳水的支撑点是空中摇摆不定的秋千,而并非今天固定的跳水版,跳入的地方往往是自然的湖泊、河流,而不是已知深浅的泳池,因此,水秋千的难度系数、危险程度,都远远高于现代的跳水运动。“当时的水秋千往往与龙舟竞渡一起进行,从帝王后妃到平民百姓都能同时观看”。[11]由此可见,水秋千在统治者的推动下,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并且还体现着与民同乐的思想。

武术在宋朝蓬勃兴起。由于宋朝自建国起就饱受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因而武术在军事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军事训练采用统一的“教法格”,对不同类型士兵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使用器械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制定了上、中、下三个等级的考核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士兵将会被淘汰。与此同时,民间武术结社也十分普遍,“街头巷尾常有使拳、踢脚、弄棍、使棒、掉刀、舞剑等武术表演,还有练少林拳、五虎棍的,并有了枪对牌、剑对牌等对练套路”,[12]可见民间武术种类多样、受欢迎程度之深。另外,武术表演在两宋也是十分普遍的,通常在瓦舍内设有专门表演的舞台,一些靠卖艺为生的武术艺人,就会在此进行花枪花棒的表演,诸如此类的表演多为花拳绣腿,并无实际攻击性可言。

相扑是摔跤的一种,在宋代也十分受人追捧。大到宫廷、军队,小到民间瓦舍,都能见到相扑表演者的身影。在宫廷宴会、重要的节日时,都会让专业的相扑手(又称内等子)进行表演,以为节日助兴。在军中,相扑技术的优劣,甚至能直接关系到一名军人的升迁,因而军中也能时常看到相扑比赛。民间的相扑手众多,例如“王侥大、张关索、撞倒山、刘子路、卢大郎、铁板沓等”,[13]其中很多人以在勾栏瓦舍中表演为生。另外,民间还组成了专业的相扑社团,即“角抵社”,其中成员大多是城市手工业主或商人,每逢重要节日时会在“百戏”场上组织相扑表演。

马术在宋代可以说是到达了顶峰。马术表演盛行于北宋都成开封,表演者主要为军中习演百戏的军人。除了大规模的军事演练时会有马术表演外,重大的节庆店里也会有马术表演活动。马术表演者的技艺十分高超,“除了骑马射箭的项目外,还有‘旋风骑’,即把十面小旗装在马背的轮子上,骑着背身骑坐”;[14]此外,还有“立马”、“扁马”、“跳马”、“拖马”等等,花样百出,十分精彩,皇帝、大臣及百姓都会争相观看。

二、宋代体育运动兴盛的社会价值

(一)休闲娱乐,增强体质

宋代体育运动种类丰富,竞赛形式多种多样,表演内容精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宋人的日常生活。上流统治阶层组织培养了一批职业体育运动选手,例如内等子。每逢重要节日、宴会,宫中设宴必会有蹴鞠、相扑表演助兴,以增加宫廷生活的休闲性。

军队中开展的体育活动也十分丰富,例如相扑、蹴鞠、骑射竞赛等,这些体育活动不仅起到放松、娱乐的作用,也促进了士兵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在选拔和考核将士时特别注重其体育运动能力。选拔军事人才时,主要通过武举,武举考察对策和骑射,招募士兵则看其长跑、跳跃、投掷、射箭等项目。在军中除了基本的田径、骑射、刀枪训练,还开展马球、蹴鞠、相扑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诸如此类的体育项目,一方面发挥了增强士兵身体素质的功效,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愉悦士兵军旅生活的作用。

宋代的体育运动项目,并非官方所独有,民间也能随处可见,瓦舍内表演的“百戏”如歌舞、杂技、蹴鞠、相扑、武术等。此类表演极大地丰富了平民百姓的休闲娱乐生活,为世俗生活增添了色彩。另外,民间体育组织团体的成立与发展,为民间体育竞赛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例如蹴鞠的“园社”就发挥着“制定规则、团结同仁、召集比赛、切磋技艺的重大作用,发挥了行业组织的多项功能”。[15]在此类组织的领导下,民间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精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体育竞赛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民间世俗生活,也使人们在竞赛的督促下,加紧体育训练,从而起到了增强体质的效果。

(二)彰显女性的社会地位

宋代理学兴起,程朱理学倡导“三纲五常”,要求女性要以夫为纲,强调节烈,女性不再似唐朝那样自由洒脱。好在宋代宽松的文化环境,可以使部分女性有机会接受教育,也使部分女性能够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尽管受着理学的种种束缚,女性依然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来,不论是上流皇室宗亲,还是底层女性,都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大显身手。在上巳节,女性可以外出踏青,在寒食节、清明节还可以玩秋千,在端午节则可以进行斗百草比赛。这些传统的民俗节日,提供了普通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充分展现了女性本就可以展现自我、表达自我。

在宋代体育项目中,时常能见到女子的身影,例如女子蹴鞠、女子投壶、女子马球、女子水秋千、女子相扑、女子捶丸、女子射箭、女子围棋等等。例如,在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有一段文字记载:“女弟子队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16]由此可见,女子蹴鞠场面十分浩大,不仅仅是单独的参与蹴鞠,还具有专门的服装,成立了规范的女子队伍,蹴鞠技艺也十分高超。此外,女子相扑在宋代还是宫廷宴会的表演节目,“据《梦梁录》记载,临安城女子相扑手有赛关索、器三娘、黑四姐及乾淳教坊乐部,女厮扑手,张椿等十人”。[17]可见女子相扑已成规模,且能载入史料,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特别是惊险的水秋千项目,表演者大多为女子,从中也可以窥探出女性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胆量丝毫不逊色于男性。

女子既可琴棋书画,也可参与激烈的体育竞赛,几乎男性所参加的体育项目,女性也能够参与。女性能够自主地参与到丰富的体育运动中去,有利于女性宣泄情感、表达诉求,展现女子的才能,彰显女性的社会地位。

(三)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

宋朝文化发展可以说是到了我国古代的顶峰,既有士大夫文人的高雅文化、又有民间的通俗文化。宋代体育运动的蓬勃兴起与发展,从宫墙内院走向民间,丰富了宋代市民的民俗文化。

相扑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力量的向往与欣赏,射箭体现了人们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武术则展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蹴鞠、捶丸、马球等竞赛,在竞赛制度逐渐规范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公平公正的竞赛文化,同时体育竞赛也激发出了人们团结的力量。蹴鞠、捶丸、水秋千、马球、投壶、武术等体育项目,充分彰显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文化。人们通过参与或者观看蹴鞠、马球、捶丸比赛,获得娱乐、放松,在欣赏水秋千、马术、相扑表演时,也丰富了世俗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另外,还促进了服饰文化的发展,蹴鞠、马球、相扑等均有特定的比赛服装。例如蹴鞠竞赛的服装就很有讲究,男子比赛时的服装分为两种,“左军球头戴长脚幞头,身穿红色棉袄,着牛皮软靴,其余人戴卷脚幞头,穿红色棉袄;右军则都穿青色棉袄”。[18]女子在蹴鞠运动时一般穿窄袖、对襟的中长款褙子,穿旋裙,搭配开叉裤和弓鞋。体育运动促进了服饰朝着简便、舒适的方向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宋代的服饰文化。

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丰富了宋人的休闲娱乐文化、世俗生活文化以及服饰文化,促进了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四)促进体育运动规范化发展

宋代体育较前代而言,体育运动更为兴盛,其发展朝着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前进。在宫廷中,为了供皇帝娱乐,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体育运动员,例如职业的蹴鞠队、相扑队、马球队等。皇帝还对这些职业选手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体育运动员的专业性。同时,还对体育竞赛的章程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关于马球的打法在《宋史》中有详细的记载,要求“有司除地,竖木东西为球门,高丈余,首刻金龙,下施石莲华座,加以采绘;通事舍人奏云御朋打东门。帝击球,教专作乐奏鼓球既度、颭旗、鸣钲、止鼓。帝再击之,始命诸王大臣驰马争击。旗下擂鼓。将及门,逐厢急鼓。球度,杀鼓三通”。[19]诸如此类的记载还有很多,可见宫廷体育的兴盛,促进了体育运动的规范化发展。

民间体育的发展也催生了大量的体育组织。这些体育组织的产生,使得民间体育发展更加职业化、规范化。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体育团体如齐云社、相扑社、锦标社、棋会等,此类体育组织往往承担选拔职业型选手、规范竞赛制度以及大型体育表演等重任。例如,齐云社“根据不同的比赛形式和赛制方式以及比赛场地设置,制定了蹴鞠运动统一的技术标准、比赛要领、赛事规程和组织比赛等各项任务,形成了《齐云入门》、《齐云社规》、《球门社规》、《白打社规》等一系列规则”。[20]由此可以看出,体育组织的出现,使得民间体育运动的发展更趋于规范化。

体育运动的兴盛,促进了整个社会体育运动的规范化发展,使得中国古代体育发展日趋成熟、经久不衰。

三、宋代体育运动兴盛的原因

(一)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公元960年,宋太祖发动陈桥事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混乱局面。北宋建立之初尚未完成全国的统一,就面临着辽国的威胁,后起的金、西夏、蒙古更是长期侵扰着宋,外部社会政治环境并不太安定。虽然有辽、西夏、金的侵扰,边境之患始终未能根除,但通过“开宝议和”与辽国签订和平协议,“澶渊之盟”换来了与辽国长达两百年的和平,“庆历和议”换来了与西夏短暂的和平,“绍兴和议”又换来与金二十年的和平。宋朝长达300余年的统治中,虽战争不断、边境之患始终未能消除,但这一系列“不对等的屈辱条约”却换来相对稳定的外部政治环境,使宋朝得以喘息、休整和发展的机会。

在对内政策上,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杯酒释兵权”集中军权,又通过“更戌法”防止武将专权,再将禁军权力收到皇帝手中,从而彻底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弊病;另外,宋太祖更是定下了不杀文臣的祖训,大量重用忠于朝廷的文人,使得内部统治环境稳定。

相对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社会政治环境,使得文化、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而给人们从事体育运动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统治阶级的推崇

皇帝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个人的爱好往往会影响后宫、大臣,乃至民间,正所谓“上行下效”便是这个道理。宋朝喜欢体育运动的皇帝不占少数,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就十分酷爱蹴鞠,时常与近臣一起踢球,宋末元初画家钱选临摹的《宋太祖蹴鞠图》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景。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对蹴鞠的喜爱丝毫不落后于宋太祖。“据《宋史·太宗本纪》记载:他曾在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与亲王、宰相以及淮海国王(原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钱俶)和他的近臣,一起进行了一场蹴鞠友谊赛”。[21]由此可见,皇帝不仅喜欢和近臣进行蹴鞠,还喜欢以球会友,开展外交活动。另外,十分推崇蹴鞠的还有宋徽宗赵佶,他将蹴鞠定为宫廷宴会时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还组织了一支专业的蹴鞠队进行竞赛,以为宴会助兴。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擅长蹴鞠的高俅备受宋徽宗喜爱而官居太尉,可见投皇帝之好的益处之大。除了蹴鞠之外,马球、捶丸、步打球、水秋千、相扑等体育项目也深受皇帝们的喜爱,宋仁宗还曾因为观看女子相扑被司马光上书“批评”,可见皇帝对体育运动的喜欢已经到了不顾纲常礼法的地步了。在皇帝的推崇和重视之下,从宫廷到民间,整个社会自然争相跟风而行。

宋朝统治者推崇体育运动,除了自身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即是出于军事的考量。宋朝自建国到亡国整整300余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饱受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因此,出于加强军事力量的需要,统治者大力推崇体育运动。宋代统治者更认为蹴鞠锻炼士兵的腿部力量,马球能够有效训练骑兵、增强士兵的体魄,还可以供士兵消遣。因此,体育运动在统治者的推崇下,在军中也发展繁荣。

由于宋朝统治者的酷爱与推崇,因而宫廷、军营、民间自然受其影响,不论是为了得到皇帝赏识,实现官职晋升,还是碍于皇帝的权威,体育运动都在宋朝蓬勃发展。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宋实行“不抑兼并”且十分宽松的经济政策,商人的地位也得到提高。宋太祖建国初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农耕的措施,使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得经济作物得到广泛种植,从而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另外,商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也进一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首先,宋代户籍制度较宽松,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使得农民可以弃耕从商;其次,坊与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市场交易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城市经济更为活跃;再者,交子的产生,便利了货币的流通,从而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因此,宋代的商品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国家百姓物质充足、生活富裕,从而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去享受生活。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了城市的发展,“如北宋首都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都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早在北宋太宗时,东京汴梁已是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的大都市;宋神宗时,王安石提到开封府有20万户,也有百万人口”。[22]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大量的休闲娱乐场所。瓦肆是一种具有游乐性质的商业集散场所。瓦肆内积聚了众多百戏杂技艺人,有舞蹈、相扑、武术、投壶、蹴鞠、马术等体育表演项目,他们技艺高超,艺术欣赏价值高,满足了广大市民的娱乐休闲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宫廷贵族和普通市民追寻休闲娱乐、进行体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四)开放的社会风气

宋朝统治者重视文教、实行宽松的文化政策,对儒、释、道三家都持以支持的态度,允许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追求自我,从而给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土壤。从宫廷到民间,整个社会都充满开放、自由的风气,在这种风气下,人们敢于大胆地享受生活、表达情感,就连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也能参与体育运动。

宋以文治国,广开科举,平民百姓也能通过科举谋得官职,获得参政机会。宋代给文臣的待遇也十分丰厚,除了每月高额的工资外,还有各项补贴,官员一年还可以享用一百多天的假期,可以称得上是既有钱又有时间了。因此,宋朝的官员们有条件享受生活,他们可以说是休闲的人,从而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另外,对掌握军权的大将,“为了安抚这些人,宋朝一方面赐给厚禄,另一方面又用恩荫办法,即对入仕做官的人,其子孙亲属都可以做官”。[23]如此一来,社会上的“闲人”又增加了。还有一部分未考上科举的人,他们不愿返乡耕作,便留在城市中做起“闲人”来。此外,还有擅长某一项技艺的闲人,往往在瓦舍中表演技艺,或是攀附大家贵族。大量闲人的出现,促使各项休闲娱乐活动兴起,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自然受到了闲人的喜爱,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宋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加之优待文人的政策、经济的繁荣,人们有了大量的休闲时间,使得体育运动的受众基础十分广泛,且在他们的推动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宋代体育运动的兴盛主要体现在体育项目种类众多,参与主体广泛,上到上流统治阶层,下到普通市民阶层,男性、甚至女性都可以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体育运动的繁荣与兴盛又促进了休闲娱乐、体育文化、体育规范化的发展以及人们身体素质、女性地位的提高。宋代体育运动的兴盛也有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原因,对其兴盛形式的论述、社会价值的探讨和原因的解析,希望能够更深入的研究宋代体育,发掘其精华部分,进而对当下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投壶马球蹴鞠
蹴鞠
用藏品换投壶
用藏品换投壶
摄影作品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蹴鞠趣“史”
足球有一段渊源,叫蹴鞠
投壶的意蕴及演化
新疆发现中国最早马球实物
从古今差异探析我国马球运动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