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产业融合:助推湘潭乡村振兴建设

2022-03-23何黄琪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韶山湘潭红色旅游

何黄琪

(湘潭大学商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5)

近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红色革命老区发展,不断强调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来发展红色旅游,并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建设的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十四五”时期,综合考虑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优势和乡村建设短板,旅游业是加快农村发展建设的重要抓手,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巩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促使其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主要以其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在红色资源开发、扶贫脱贫、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巩固红色文化教育功能以及扩大文化辐射效应,是促进红色旅游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必要路径[1],只有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红色旅游发展才能够在旅游行业中提升吸引力。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的结合,能够从村委会有效治理、村民高度参与的角度,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对乡村生态进行保护,对自然资源进一步整合,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的重要作用[2]。

进一步地,“红色+绿色+古色”等多业态融合也是未来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特色休闲旅游综合发展,将休闲农业、绿色产业、特色工业制造业等多产业融合,“红色旅游+”给予红色旅游产业融合更多可能性,红色旅游发展在当地区域特色基础上,更应创新融合,从而实现“融和”和“融活”,调动起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共生共融的积极性、激发红色旅游发展的活力。

一、湘潭红色旅游与产业融合现状

湘潭作为一代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著名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伟人诞生地,是革命的摇篮,拥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旅游产业由此成为湘潭特色产业之一,其红色文化资源无与伦比。随着爱国教育、红色文化弘扬的关注度提升,相关活动增多,湘潭在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在《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红色旅游”搜索热度数据排行榜中湘潭居于首位,韶山市毛泽东纪念园更是受到年轻游客群体的青睐。

近年来,湘潭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了湘潭主要产业之一。根据湘潭市文旅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春节假期,湘潭共接待约34.3万游客,韶山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约17.28万,超过全市各景区游客一半比例,其举办的“文旅惠民活动”和“最忆韶山冲”文艺演出吸引了6000余人参与,展现了文旅融合巨大的游客吸引力和经济发展推动力。

不过,在产业融合方面,湘潭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湘潭本地农业产业在“红色旅游+”产业融合中并没有发挥明显特色,湘莲产业作为湘潭代表性农业产业之一,在红色旅游景点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而且湘潭缺乏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支撑和带动经济发展。其次,湘潭红色旅游与工业融合起步晚,大规模企业少,知名度低,比如湘潭食品工业在市场中产品种类比较单一,明显竞争力不够强,没有在红色旅游景点中展现特色。第三,虽然湘潭非常重视文化与红色旅游产业的融合,但是文旅活动与相关项目的开展缺乏宣传,线上推广强度不够,没有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文旅融合。最后,湘潭红色旅游景点之间缺少顺畅的交通、物流运输网络,“一日游”的旅游线路上交通方式较少,韶山景区内的公共交通方式不够便捷,对于短途游客不够友好。

综上,尽管湘潭红色旅游发展和产业融合仍需要改善,但其在全省、全国都具有非常大的旅游吸引力和红色文化魅力。湘潭通过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加快了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不仅完善了基础配套产业,改善了生态环境,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乡村休闲农业、运动养生、企业会议、高校研学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当地居民收入和就业都有所增加,使得更多村民富裕了起来,“红色旅游+”产业融合确实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建设。

二、湘潭“红色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方式

(一)韶山村:依托伟人光辉,村委带领村民改善乡村生活。湘潭现有红色旅游产业主要集中于韶山市,且其发展情况以及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状况相对湘潭县、湘乡市等其他地区更好,对游客旅游选择、企业投资等来说更具有吸引力。韶山旅游区目前具备了红色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一定经验。具体而言,如韶山市旅游区建造了融合现代农业开发的韶之红航天农业科技园,打造了融合新型工业的毛家食品,并开通了“韶山伟人”号飞机航班、“中国梦·韶山情”长沙至韶山专列、红色旅游公交巴士等服务,而且农家乐的发展也带动了农副产品业、餐饮业和娱乐业的融合,展现了韶山市在开展“红色旅游+”发展以及其他产业融合的部分成果与产业优势。

韶山景区积极开发“红色旅游+”饮食、住宿、农副产品、文创、红色教育等多种融合方式,有效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居民就业逐渐从农业向服务业转变,人均年收入从2000年17000元大幅增长至了2020年的38000元。韶山村还对参与“红色旅游+”建设的居民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修建外墙项目中政府补贴了90%费用,为居民大大降低了创业和运营的资金压力。

另外,韶山景区附近的大酒店形成了依托景区的“红色旅游+”饮食—住宿—购物—会议—教育培训的“一条龙”产业链,承包了多个外地企事业单位的党性教育、培训、会议等大型项目。韶山景区的发展能够依托伟人光辉,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参观游览量,其周边“红色旅游+”产业链相对完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散客饮食、购物的需求,满足了团队住宿、教育、培训的需要,也能够增加当地居民创业和就业,改善居民生活,推动了韶山村乡村振兴建设。

尽管韶山红色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也能够为其他红色旅游景区所借鉴,但其仍具有发展空间,还可以针对不同游客群体提供休闲、科技等更多产业的融合,增加更有特色的红色活动,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游客多次前往、长期住宿。

(二)乌石村:增添军事特色,吸引人才资金投入乡村发展。彭德怀故里位于湘潭乌石镇乌石村,将军事元素完美地融合进了竹树环绕、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中,既营造了庄严肃穆之境又不失秀丽怡人之景。该景区以党性教育为主要活动,持续推进与某大型旅游集团的合作,共同打造了彭德怀故里“红色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之路,借助当地文化特色和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以军事、国防教育为主题,以体验式旅游为主要形式,建造军事操场、国防教育公园、营房等一系列军事文化教育基地,更贴合乌石镇发展目标。

为了扩大红色旅游发展及“红色旅游+”产业融合对周边乡村的辐射作用,彭德怀故居景区将进一步联系村民,支持村民就近创业,增加“红色旅游+”融合餐饮业、住宿业、交通运输业以满足景区教育培训团队的饮食住宿需求,并融合手工业搭建36手工坊以保护和宣扬乡村民俗文化。另外,为了寻求差异化融合道路,体现彭帅故里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景区还将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增加娱乐性、体验感更强的旅游服务项目,诸如军事题材的体验式CS、剧本杀等活动,更符合年轻游客旅游需求和兴趣。

饮食业在该景区的发展较为稳定和可观,村民会选择在旅游淡季务农,在旺季经营商店、饭店等,得益于景区与村庄紧靠的地理位置优势,村民从事饮食业收益大有增加。但由于前来的游客大多不作长期停留,住宿业发展相对一般。

彭德怀故居景区在湘潭市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与吸引力,其“红色旅游+”军事、文化、国防带动餐饮、住宿、手工业等多个行业齐头并进的创新之举值得期待和借鉴。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以自身独特性吸引更多游客。

(三)泉湖村:集结旅游资源,依托新兴产业规划乡村建设。陈庚故居位于湘潭湘乡市泉湖村,来访陈赓故居的游客中,沿红色旅游线路而来的短途、省内、团队游客居多,尽管与韶山景区游客量无法比肩,但陈赓故居以其大将名气、免费游览等有利条件在湖南省内仍具有一定吸引力。

另外,陈赓故居主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接了国防科大、民兵、离退休干部群体等组织的党性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一系列教育工作,以其文化保护单位的性质而言,所拥有的社会效益远超于经济效益。

由于缺少充分的场地,无法建造大型纪念馆,游客参观游览的时间和场所有限,游客通常只会在此短暂停留,而且宣传力度不足,尽管陈赓故居景点有一定吸引力,并且受到政府部门一定的重视,但在散客中知名度不够高,对外宣传手段不足,缺乏商业发展空间。

泉湖村以发展“红色旅游+”多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规划受到了湘潭市政府、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以及经过村委会动员谈话后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泉湖村在近年内除配合全镇以毛泽东求学之路—陈赓故居—谭政故居—东山学校等景点建立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外,还会根据泉湖村自身拥有陈赓故居这一红色资源,在附近修建公路,建造大型游客中心、研学基地,打造集餐饮、休闲农家乐等在内的商业街,依托地理环境资源优势进一步开发湿地公园、温泉眼,在陈赓大将后代的支持下创立无人机基地。由此,泉湖村近年将利用红色资源、自然资源在“红色旅游+”产业融合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有望带动泉湖村甚至是龙洞镇发展。

三、湘潭“红色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优化

(一)打造“红旅融合圈”,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托韶山市的红色资源禀赋和伟人光辉,韶山市逐渐成长成为湘潭市甚至是湖南省旅游业发展、尤其是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领头羊,不仅在游客量、旅游收入方面名列前茅,更是形成了由村委会带头,引导村民参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

扩大韶山市在湖南省旅游业的地位和辐射范围,对于韶山市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效用。打造“红旅融合圈”,以韶山市为中心,延伸红色旅游线路,在湘潭县、湘乡市等不同线路取向上构建不同的产业融合模式,能够在保持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的同时,增强红色旅游产业融合选择性、可能性。就湖南省出台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而言,湘潭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集中的利用,韶山市的“领头羊”优势无法辐射影响湘潭县、湘乡市旅游发展。当构建“红旅融合圈”,集中湘潭市红色旅游资源,集结自然资源、人才、资金等有利发展的要素,才能够将湘潭市14个重要红色旅游资源充分连结,打造在湖南省内、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二)整合区域资源,促进要素圈内自由流动。湘潭市红色旅游景区的当地居民多以自主创业的形式参与红色旅游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尤其以韶山市最为典型,当地居民开展了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型旅游相关企业的进驻,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居民在非农忙时节也能够增收,改善生活条件。

尽管如此,在韶山市、甚至整个湘潭市,当地居民获得更多是简单服务业的就业创业机会,就业创业渠道比较狭窄。因此,基于“红旅融合圈”的构建,居民可以不再拘泥于区域限制,在融合圈内可以实现更大限度地流动,依托于更便捷的交通渠道,当地居民在非农忙时节可以选择更广泛的空间和就业方式,在交通运输业、工业产业园、文化艺术馆等具有区域聚集特点的场所进行就业创业。由此,对于居民素质提升、技能培养更是一件易事,年轻群体从外出就业至留乡建设,人才的吸纳和聚集对于乡村建设和发展具有更大推动力。

(三)搭建合作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出台系列支持湘潭市产业发展和产业融合,加强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降低准入标准,提高企业办理手续的效率,从政府支持的角度吸引产业进驻湘潭“红旅融合圈”,为产业融合搭建合作平台,支持农村居民创业项目,使农产品生产、农业现代化与红色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建立农产品在融合圈内的专有销售平台和渠道,打造现代化的休闲农业旅游方式,用智慧化的手段和工具发挥红色资源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三产融合共生共融的合作平台,能够进一步推动要素整合和充分利用,能够提升资金、人才引进、产业延伸的吸引力,能够推动城乡同频共振、一体化发展。

结语

湘潭作为伟人故里,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地政府与景区的大力支持下,其发展前景必将一片光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湘潭市作为伟人故里,更应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展好红色旅游,促进“红色旅游+”产业融合,这将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因此,要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红旅融合圈”,加强红色旅游发展人才培养和要素流动,加快“红色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休闲服务业等产业融合,进一步打造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功能完善的产业融合圈,形成新发展格局,从而搞活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红色旅游+”产业融合,不仅仅是简单嫁接,更不是简单拼合,而是需要清晰分辨“融点”[13],使三产共生共融、城乡同频共振,实现“融和”,充分调动资源和要素,激发产业和经济发展活力,实现“融活”。

猜你喜欢

韶山湘潭红色旅游
韶山山歌的传承语境探究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名垂千古的“韶山五杰”是哪五人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湘潭是个好地方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湘潭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
沁园春·韶山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