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策划图书选题 助力建设生态福建
——以菌草系列图书出版为例

2022-03-23陈冬磊

海峡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菌草食用菌福建

陈冬磊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福建 福州 350001)

1 背景

山海画廊,人间福地,多山、多水、多绿、多福的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抓的建设。希望福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念好‘山海经’,种好‘摇钱树’,做好‘水文章’,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1]。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省建设。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极具前瞻性地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开启了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接力棒”,一任接一任扎实推进。绿色发展,为福建高质量发展铺就最亮丽的底色。2016年,福建省被列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省建设进入提档升级新阶段,不断探索总结出水土流失治理、河长制、林权制度改革等先进经验做法。

进入新时代后,出版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出好书、出精品书”成为了编辑出版的终极目标。精品图书的关键在于“精”,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内容质量。就科技图书而言,选题质量应该反映某一科技领域最高的水准,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能体现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贡献和市场影响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2]。作为地处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出版单位,福建出版社更应在生态出版领域上先行一步,从学术出版、大众出版等各个角度丰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内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2 策划实践

2.1 思路启源

一个优秀选题、一本有影响力的好书绝不是编辑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就能“打造”出来的,而应是亲临其境,深入市场、深入基层,通过调研、提炼、打磨才有可能策划出来。

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展开了各种食用菌人工栽培,种植食用菌成为当时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很快,福建便成为了全国著名的食用菌种、产、销大省,总产量占全国的l/3,同时涌现出一批食用菌种养专业户、科技人才,创新、推广了多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地方科技出版社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当地工农业生产服务的重任。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敏锐捕捉到食用菌栽培技术图书出版的社会意义和市场价值,陆续挖掘古田县食用菌种植“土专家”作者姚淑先、丁湖广,推出多种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图书。这些书不仅印数可观,而且还获得多项荣誉,其中,《银耳瓶栽技术问答》荣获全国优秀农村读物二等奖,《黑木耳袋栽新技术》《优质香菇—花菇培育新技术》获全国农村青年最喜爱的科普读物。农业编辑同时也关注到包括林占熺教授在内的学院派专家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科研动态,由此推出的《香菇绿色高效栽培新技术》《羊肚菌绿色高效栽培新技术》等图书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这些从“三农”需求出发的农技类图书简明、实用,对现代农村的生产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农民增收致富、摆脱贫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同时,由于早期的食用菌人工栽培多采用砍伐阔叶林、毛竹加工成木屑做培养基,“菌林矛盾”日益凸显。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及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诸多农业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探寻能够替代林木的食用菌种植原料、饲料和肥料。经过不懈努力,林占熺教授发明的菌草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并逐渐成为其科研方向。长年耕耘在食用菌科研、技术推广和教学第一线的林占熺教授,就此成为了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关注的重要作者。

2.2 经营作者

自1987年林占熺教授的第一本实用技术图书《毛木耳》出版后,其工作重点开始转向菌草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开辟出了菌草生态治理新途径,并创建了菌草技术新体系。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密切关注林占熺教授的科研、技术应用新动态,及时提醒他总结成果,不断推出新专著,使菌草技术成为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及水土流失治理、矿山修复、防沙固沙、荒漠崩岗治理、盐碱地改良等各类生态治理的有效手段,成为支援西部大开发、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消除贫困的“中国经验”走出国门等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利器。

2.2.1 普及先行

1983年,福建省长汀县民众希望依靠种植香菇脱贫致富,但砍树种香菇造成当地水土流失、生态恶化,反而加剧贫困。为了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找到一条既能保护生态又能脱贫致富之路,林占熺教授潜心寻找林木栽培食用菌的替代方案,探索出了菌草技术,“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从根本上解决了菌业生产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为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现代生态农业实用技术支撑。

这种全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若能得到推广,必将满足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更将推动菌业的可持续发展。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注意到了菌草技术的实用价值,相继策划推出了林占熺教授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农业技术类图书《野草栽培食用菌》《菌草技术口袋书(共5册)》等,其中《野草栽培食用菌》获得全国首届“兴农杯”优秀农村科技图书三等奖。一系列菌草技术图书的出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仅加速了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了在食用菌菌草种植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促进了相关农业技术与先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对我国的传统菌业生产向生态农业转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2 提高站位

在福建省长汀县试验取得成效后,林占熺教授的“脚步”迈出福建到省外,从东部跨到西部,科学地将西北地区的生态治理和菌草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菌草技术用于生态治理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菌草技术为黄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适用技术,为防治水土流失和大江大河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开辟出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结合的最佳发展模式。

不断追踪、挖掘作者潜能,维护、拓展作者资源,是一个成熟编辑的重要工作。笔者不忘初心,持续关注着林占熺教授菌草技术在生态治理方面的研究动态,先后多次前往位于福建农林大学内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林占熺教授团队开展座谈、调研,反复研讨如何将菌草技术研究成果和菌草生态治理技术要点进行总结、整理,打磨图书框架,修改选题细节,进一步保证图书的学术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经过多次讨论,确定了图书的架构设计。纵向上,科学构建金字塔形架构,从上到下、从总到分、从理论到应用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定位;横向上,梳理菌草技术生态治理的研究、应用重点和未来可能的重大突破方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对菌草技术生态治理进行全面论述。最终,促成了《菌草技术与生态治理》《黄河菌草生态治理》等专著相继问世。这些专著铺垫、充实、构建了有关菌草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和菌草生态循环产业的理论体系,对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开辟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的新发展领域,开创菌草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新途径,促进形成新兴菌草产业,为现代农业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类选题深度契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对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具有积极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2.2.3 向外拓展

菌草技术的成功开发,赢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先后被国家商务部列为培训和援助发展中国家项目,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林占熺教授不仅在设立于福建农林大学内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年举办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还受联合国委托举办了多期高级别菌草技术培训班,应邀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南非、巴西等16个国家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培训中心,并辐射到106个国家。

培训需要教材、需要各种读本,笔者在与林占熺教授团队的交往中捕捉到了这一选题信息。也恰逢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倡“以书为媒”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世界读懂中国,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当代中国。为了更好地向全球传播造福人类的 “中国经验”,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菌草技术,经过与林占熺教授团队反复沟通打磨,由笔者策划的中英文双语版图书《菌草技术》《菌草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即将面世。这些菌草技术著作十分契合“推介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出一批反映中国科学研究最新成果、代表国家科技实力的外文版精品读物”的精神。同时,也在策划出版多语种版及视频版、电子版,让“菌草技术”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动听话题、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美旋律,推动生态主题图书“走出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更好地树立了中国援外减贫品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2021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他指出,菌草技术是“以草代木”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为促进当地发展和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通过菌草技术脱贫的“中国经验”已造福全球数以亿计的民众,成为中国和平外交的“植物大使”。

笔者还将继续与林占熺教授菌草技术研究团队一道,不断拓展菌草生态主题出版的新思路,助推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新的起点上续写生态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3 探索思考

从“生态省建设”的提出到被确立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省内出版社应充分借助政策优势、地域优势、作者优势,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发,策划生态主题图书,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进入新时代,编辑可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要作者等的选题调研,着重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方面,策划、水土保持科普丛书、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丛书、现代生态农业理论与应用技术丛书、保护生物多样性丛书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乡村振兴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好生态环境宜居,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守住绿色生态保护“红线”,坚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创新农村发展新形势,让生态美起来。出版社可由点及面、层层覆盖,引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导向,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现代生态图书策划编辑不仅要贯彻执行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多元化的出版发展战略,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行业、学科动态,宏观布局生态出版,打造生态出版品牌,开展生态知识服务,从出版维度丰富、充实、完善、拓展、提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理论内涵,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菌草食用菌福建
林占熺:用菌草造福世界
菌草是什么草
那个梦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