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实践*
——以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为例

2022-03-23林文芳谢粤斌林文雄

海峡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浦城再生稻特派员

林文芳 谢粤斌 林文雄

(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福建 南平 353400)

科技特派员制度始创于1999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解决南平农业农村工作的科技服务问题,打通农村经济瓶颈提出的重要举措。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深入总结基层实践并科学深化提升后在全国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创新机制。该制度实施20多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和服务“三农”,是乡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扶智的有效途径[1],同时也让高校教师等涉农科技人员的科学研究更接地气,更快实现成果转化,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1 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蓬勃发展,形成多种机制和模式,如福建省创立“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工作机制,宁夏自治区探索“立足科技项目,突出科技创业;实施体制创新,注重金融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实行三线联动”的宁夏模式[2-3]。为了更好地提高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技能,各省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科技特派员培训[2],涵盖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新技术、市场营销技巧等方面。钟智利等针对新时代科技特派员能力与素质提升展开研究,并对如何有效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的骨干科技特派员培训提出建议[4]。有关科技特派员的技能要求、能力提升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让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更加规范[5]。但是面对农村地域广、农业从业人口多、农业问题多且杂的实际问题,要服务好“三农”,做好农村科技服务仍然存在挑战。

1.1 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和服务覆盖面受到限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推广,分为省、市、县3级,通过严格筛选,最大程度满足科技服务需求,但仍然存在很多盲区。首先,有些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没有对接人员,更别提个体农户;其次,“三农”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异性,需要针对性解决问题,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研究领域有时与农企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匹配,无法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再者,出于利益考虑,部分农企在未看到成效之前对科技特派员存在不信任问题,只有让他们看到成效才能真正将科技服务送到农企手中。

1.2 科技特派员服务时效性和延伸性受到限制

科技特派员大多是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专职教师、研究人员中选拔,他们具备最新科研技术,对于农业问题具有敏感性且善于解决。但由于地域和交通问题,多数科技特派员只能定期定点开展技术服务,这使得服务对接时长有限,农民遇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现场勘查解决以及跟踪成效,最终影响科技服务的时效性,这个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科技服务模式至关重要。

1.3 科技服务人员断层不容忽视

由于农技工作主要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打交道,真正愿意从事并且能深入开展的专业人员十分有限。以浦城县为例,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的2个县农技站站长年龄都超过40岁。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地方农技人员技术指导的补充与提高,本土农技人才的缺乏更凸显科技特派员的重要性。同时,如何构建可延续性开展科技种植指导的队伍也迫在眉睫。

1.4 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规划实施能力有待加强

乡村振兴战略涉及方方面面,要将各项工作有机统一,实现多产联合,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成效。要合理规划,不仅要深入了解当地情况,更要在深度解读政策、研究成果案例后,在更高站位上做出规划与决策,这需要当地政府和科技特派员等多方共同发挥作用。但目前选派的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比较集中在某种作物或某项产业指导上,如何发挥其规划设计及实施技能是实现多产联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2 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工作模式

面对当前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林文雄教授指导的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为例,阐述新时期科技特派员如何开展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林文雄教授主要从事农作物栽培和农业生态研究,长期耕耘在乡村生态和产业振兴工作一线,多年来秉承“推广一项技术,深耕一个产业,对接一类农企,服务一方农民”的理念深植水稻产业。该团队的再生稻种植技术成熟,其中“再生稻高产高效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团队在福建省各地推广指导再生稻种植,并推动浦城建成福建省首个以水稻为对象的“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

2.1 针对服务对象需求,做好科研攻关

南平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它也是福建农业的中坚力量,而浦城素有“福建粮仓”的美誉。但由于劳动力转移和种粮效益低,以往种植双季稻的产区都改种单季稻,发展机收再生稻产量低、效益差,给粮食安全带来挑战。基于粮食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需求,该团队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浦城再生稻种植指导和推广。

结合当地种植难点、痛点,该团队持续开展机收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创建了“全程机械化再生稻丰产高效品种筛选及其‘三保两促一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攻克机收再生稻低产难题。

2.2 因地制宜,优化资源,探索“再生稻+”种植模式

为了打破稻田种植单一、化肥用量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育秧大棚闲置、农民收入低等局面,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提出“再生稻+”低碳高效节能新农业模式。

“再生稻+”指的是“再生稻”+“应季蔬果”。该模式在资源利用上,农田3月至7月进行头季稻种植,8月至11月进行再生季稻生产,11月至次年2月开展冬季农业,温室大棚2月至4月进行水稻育秧,4月至次年2月种植应季蔬果;在投入产出比上,“再生稻”+“应季蔬果”提高了人力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碳排放上,冬季作物还田,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碳排放和水稻生产的碳足迹。此外,“再生稻”+“应季蔬果”丰富了作物产业链,可开发七彩油菜花等冬季观赏农业,便于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2.3 多方联动,多种模式,全面开展农技服务

为了解决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的时效性和延展性受限问题,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着力培养驻院研究生,加强与当地农技人员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农技服务。

2.3.1 科技特派员入户指导

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成员有9人,以林文雄教授为首席专家,依托团队再生稻种植科研成果,定点定时,特别是水稻种植关键时期,入户入田开展科技指导工作。

2.3.2 科技小院“四零”服务

团队成立福建首个建立在水稻产业上的“福建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由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常驻开展“四零”服务,即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解决服务时长和时效问题。针对农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种植问题开展研究、进行指导,消除农民疑虑,在培养能研究能下田的“新农人”的同时实现技术对接。

2.3.3 疫情下的“三方联动,线上线下混合式”科技指导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科技特派员专家组、浦城县农业农村局与科协、对接农企三方通过“慧农信”和微信平台开展工作。专家组根据视频和照片,结合实时气候因素进行线上指导,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线下指导农企开展春种,农企配合实施。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准技术指导,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助推乡村振兴。

2.3.4 农户受益后辐射带动

“再生稻+”低碳高效节能新农业模式推广运行过程中,由团队直接对接和指导的农企受益后,辐射周边农户或带动其他务农亲戚,这种口口相传、手手相授的模式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2.4 人才培养,保证服务时效性和延续性

针对科技特派员人数有限和科技服务人员断层的问题,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着力培养本土科技人员和博硕士“新农人”等新生力量。一是通过对涉农干部、农企和种植大户的室内生产技术培训及在田间地头开展的生产实践指导提高涉农人员的理论和应用水平。二是针对对接企业及种植大户开展长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在再生稻种植的关键环节实地指导和培训,将其培养为本土专家,以点带面辐射指导更多农户。三是着力培养常驻小院研究生。一方面,对研究生的培养有利于就农业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造就懂农业、会技术的“新农人”,提高涉农研究生的双创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延伸,他们是连接科技特派员、当地农技人员和农企农民的纽带,在科技服务时间和空间上更有保障,能为农企农民提供面对面服务。

2.5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

规划探索多功能生态农业产业,进行全产业链构建与延伸。一产增产增收,二产创品牌立精品,三产深度挖掘本地化自然生态知识对接外部研学教育需求,并进一步多产联合,开发寿养、康养和医养项目,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3 服务成效

3.1 再生稻高产稳产,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再生稻种植技术再次攻克机收产量低问题,2021年南平再生季稻产量创全国再生稻新高,再生季亩产量突破600公斤,实现连续六年亩产吨粮,获得媒体极大关注,光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2021年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首次入驻,即获亩产超400公斤,谢联辉院士对再生稻种植的重要性做出正面评价。“再生稻+”模式拓宽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促使从农人数增加,种植面积上升,农业投入增大。例如,浦城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再生稻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0亩增加到2022年的2700亩,并且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种植机收再生稻面积近1.2万亩。

3.2 “再生稻+”模式初见成效,乡村振兴版图铺开

“再生稻+”新农业模式的运转,实现了“两减三提”,即减少生产成本,减少碳排放,提高土地和大棚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工效益,提高单位面积收入,实现作物种植现代化和产品多样化。例如,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首次在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指导下开展再生稻种植,亩产增收500元。再生稻种植后在大棚种植包菜15亩,花菜4亩、七彩圣女果2亩,在大田种植七彩油菜花5亩。其中包菜、花菜和七彩油菜花亩产收益2000元,因七彩圣女果果期长、单价高,每斤售价8~10元,亩产收益超5000元,七彩圣女果的大棚种植得到《浦城新闻》等的关注和推广。目前浦城临江镇结合朱子文化和丹桂产业,针对再生稻种植、大棚轮作、林下产业设计从一产种植,二产产品开发,三产研学、休闲采摘、文化旅游和康养的全产业链乡村振兴进行规划。

3.3 延伸科技服务广度和深度

相比于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农企,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发挥科技特派员、当地农技人员、常驻研究生及本土种植专家多方力量,通过培训讲座、田间指导,同时利用互联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多层次服务,成效显著,拓展了科技服务的时长和深度。此外,利用小院学生综合技能弥补农企技术薄弱点,例如利用统计学原理设计更合理的机收路线、为农企设计农产品外包装等。

3.4 科技推广模式实现信息化和立体化

为了适应互联网与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带来的产销模式改变,转变服务方式,实现信息化和立体化。在生产指导上,在传统田间指导的基础上,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利用“慧农信”、微信等平台对农企农户遇到的问题进行实时解答,通过小院学生回传的信息实时掌握水稻生产动态并做出生产调整;在科普宣传与知识普及上,针对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及抗病防病措施拍摄编辑科普视频,开拓自媒体科普新阵地,成效显著。

3.5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一是通过培训与田间指导,针对性地培养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科技小院依托企业浦城山农米业、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对接企业负责人马芳华2022年再生稻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促使农业增速发展。基于水稻种植成效显著,2021年马芳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带领对接团队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其中浦城县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头季稻—再生季稻—冬季农业”低碳高效节能新农业模式获得2021年南平市优秀科研项目资助。

二是研究生技能升级,独当一面。科技小院成立一年来有5名常驻研究生,已培养一名富有经验的博士后成为浦城再生稻种植的重要专家,其根据在小院开展的科研工作发表SCI论文2篇,目前在安徽农科所工作,在安徽地区的再生稻种植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他研究生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各有所长,除了进行常规的业务指导,还具备突出的视频拍摄和剪辑技能,善于制作科普视频,此外,其新颖的思维和执行能力在乡村振兴规划与开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依托科技小院培养研究生双创能力的项目获得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立项。

4 经验与启示

4.1 夯实特色产业,拓宽产业结构

从当地特色产业出发,深度挖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特色产业进化升级的路径。浦城再生稻团队就是立足浦城传统优势产业水稻,指导再生稻科学种植,提高水稻产能,促农民增收。发挥科技特派员科研优势,从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农业产品多样化和农民增收多渠道多角度考虑,实施“再生稻+”种植模式,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实现节能减排和农民增收。从全产业链角度看,综合多产,整合优势,让农业资源物尽其用,实现乡村振兴。

4.2 灵活开展科技指导,切实实现农户增收

科技指导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替农民开展生产活动,而是补农不足,急农所急,谋农所需,在信息整合、科学种植和产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关键性的指导,同时培养当地的科技人才。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考察了浦城农业特别是对接企业的整体情况后,紧跟国家政策,因地制宜,提出并指导实施“再生稻+”低碳高效节能新农业模式,切实实现农户增收和产业的多样化。

4.3 将乡村振兴与学生培养相结合,实现科技服务持续发展

科技特派员不仅要实现科技下乡,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增收,还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浦城再生稻优植团队将科技特派工作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通过研究生常驻科技小院、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临江野外试验站、浦城县博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四零”服务,不仅有利于农民素质提升,培养本土科技人才,也让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成为能做科研能下田的“新农人”,打造新型农民形象,助力农业经济,实现了“生农互利”教育生产模式。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国策,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上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更优的服务途径,多方位、多角度、多模式优化解决方案,实现更高的服务价值,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浦城再生稻特派员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中华诗词名家走进浦城
“南下干部’,在浦城
浦城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