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社会的逻辑缘起及基本特征
2022-03-23吕锦芳
卢 霄 吕锦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指出要“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让城乡环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打造居民宜居环境,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让人民群众有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还百姓以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绿色家园,才能使人民群众获得充足的生态幸福感,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一、生态文明社会的逻辑缘起
工业文明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和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诸多困扰。由此,人类开始警醒,开始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唤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急剧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的遏止。但总体上看,当前环境破坏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环境问题严重损害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民众幸福指数的提升。因此,有效遏制环境恶化,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迫在眉睫。
1.人民对美好生活新要求的逻辑缘起: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正确把握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研判是我党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深刻把握主要矛盾一直是我党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的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注重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和制定相关政策。
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了正确研判,就是对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的正确把握。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国家综合国力的高速增长,也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由解决“吃饱”问题的生存需要到“吃好”“住好”的享受需要再到发展需要;需求的范围与内容也不断丰富,从衣食住行发展到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党的十八大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了全面部署并制定了战略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针对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批示和讲话,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掀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质量紧密相关,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民生。生态文明社会是一种能够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状态,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以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目标,以环境承载限度为基础,以绿色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社会能够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人民群众生活在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环境中享受生态幸福。生态文明社会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生态文明社会不仅是指人对自然态度的转变,而且是在人与自然和谐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文明,是一种多向度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社会关注人的发展状况,主张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鼓励人们追求绿色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为了解决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是追求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形态的经验总结,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体现,同时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2.中国道路逻辑缘起:中国式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推动中国式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的应然要求。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以系统思维去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符合其本身的内在逻辑。生态文明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良好,居民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社会和谐有序、居民健康幸福。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助于提升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增强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发力点。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人类保护地球这个共同的绿色家园的责任担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展开了一系列生态理论创新与生态治理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成效,良好生态环境展现了我国良好的形象,同时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生态基础。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利于积极引导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引领全球战胜生态危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道路国际话语权,解构了西方生态思想的话语霸权,贡献了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3.人类文明新形态逻辑缘起:对现代资本文明的根本性超越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历程,探索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道路。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资本主义现代资本文明的根本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追求,这与资本逻辑主导下的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文明价值追求形成强大反差。〔3〕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资本的“效用原则”和“增殖原则”,决定了资本对自然界的利用和破坏具有逻辑必然性及永久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在限制和发挥资本逻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将资本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及生态安全。因此,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和谐共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自然是维持人生命生活的物质来源,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以自然环境为条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社会—自然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子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这些子系统简单机械相加,而是使这些子系统以及构成子系统的要素之间以一定的速度、顺序和比例协调发展,既要有侧重点,又要兼顾各方,做到协调统一,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其逻辑必然性。
二、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形态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具有较高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道德风尚
社会公众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体,普遍具有较高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生态公民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社会的精神层次,是推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因此,公民具有较高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生态文明社会注重公众的生态意识培育,使公众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素养,即具有较高生态道德意识、生态责任感和正义感、生命共同体意识。生态意识素养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更是在这种思维方式和观念指导下的行为取向。
生态文明社会公众生态意识培育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教育、生态宣传、生态参与。生态文明社会公众生态意识培育的三个要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了培育生态文明社会意识功能。其中,生态教育为生态宣传、生态参与奠定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生态宣传补充扩大了生态教育的影响范围,积极地推动了生态参与的实施;生态参与则强化了生态教育和生态宣传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价值观落实到了实处,三者密切联系,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广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4〕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显著特征。生态文明社会要求人们的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以绿色技术为支撑消除或降低生产与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打造生态智慧城市和美丽乡村,使人们生活更加绿色、舒适、便捷。生态文明社会倡导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利用先进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广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5〕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6〕绿色发展理念以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将环境保护优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7〕
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既需要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需要公众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绿色生活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将绿色理念转变为绿色行动,把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绿色化”装点生活。绿色生活方式倡导人们确立新的需要观和幸福观,倡导推广绿色消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广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3.人民群众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有充足的生态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8〕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生态执政理念。生态幸福是人们对所处生态环境满意度的一种价值判断。生态幸福感以生态幸福指数为衡量标准,生态幸福指数既包括生态安全,即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基本权利、必要资源(饮用水、食物安全、空气等)、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衡量这种主观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幸福指标数值,也应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客观评价结果。〔9〕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喝的水、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人们就会缺少生态幸福感和生态安全感,进而导致社会群体性事件,威胁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使人民群众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有充足的生态幸福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打造居民宜居环境,创建舒适的生态人居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要把舒适宜人、低碳环保、绿色能源的生态人居理念贯穿城乡居住环境的总体设计、建筑规划和社区管理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创建舒适的生态人居,让人民深切体会到建筑之美、人居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创建舒适的生态人居,就是让人民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的环境之中,使人民充分地享受生态幸福,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满足人类渴望拥有健康、美观、智慧、环保的居住环境的愿望。蓝天、碧水、净土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要求,居民宜居的生活环境也要以良好的外界生态环境为前提。
4.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具有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法治之“治”则具有管理、治理的动态执行之意。生态文明社会不仅需要规范性的制度引导,更需要强制性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任务。生态文明制度是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与准则的总和。构建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关键,也是难点。必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生态文明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系统完整的生态制度体系。所以,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显著特征。
结语
我国生态文明社会是对西方现代文明和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新性结合的结果,是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不同于资本主义人与自然异化的中国式生态文明社会的现代化,为解决全人类共同的生态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能够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升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话语权,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生态文明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有利于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