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某医疗机构开展员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做法及体会
2022-03-23于雪露史洁周丽芸李卫鹏王明科杨积顺
于雪露,史洁,周丽芸,李卫鹏,王明科,杨积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超过2 年,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巨大威胁。截至2022 年6 月,新冠肺炎已造成超过5.2 亿人次感染和超过629 万人死亡[1]。尽管全球疫苗接种已超过119 亿剂[1],但新型冠状病毒的多次变异,尤其是目前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更快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特点,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挑战[2]。自2022 年3 月上海暴发疫情以来,医疗机构既要保障日常就诊,又要快速精准防控。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个案情况,从其暴露情况、活动轨迹、接触人员等信息中,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理清传播链,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本中心在此次上海疫情期间对多起散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到了精准处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主要做法及经验
1.1 “钉钉”平台的应用 钉钉(Ding Talk)作为本中心使用的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具有成本低、易维护、数据管理便捷、拓展功能强大等优势[3]。其中的企业通信录,方便查找员工信息、简略身份介绍过程,增加流调工作的配合度;电话视频会议功能,突破场地限制,方便流调人员培训、流调工作进展汇报等工作;DING 功能可以通过站内外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传达防疫相关信息。本中心借助钉钉工作台的番茄表单模块创建疫情日报告表单,统计员工疫情期间每日活动轨迹、体温、核酸和抗原检测情况、小区封控情况等,后台能随时掌握人员动态,以便及时发现健康状况异常的人员,将其纳入随访观察。同时,本中心在OA 审批模块拓展了疫情防控专栏,其中包括疫情期间应急情况报告、员工出入营审批、物资入营审批、外请专家入营审批。居家员工一旦被判断为核酸阳性、密接、密接的密接等情况,直接通过应急情况报告上报,相关信息直接发送至流调组值班人员,并抄送至疫情办公室等相关人员。发现可疑情况时,流调组第一时间对居家员工开展流调工作,排查营区内涉疫人员和地点,做出相应处置。疫情期间,中心科室实行轮岗制度,员工及外请专家出入营区,需通过审批功能填写48 h 核酸情况、近期健康状况、出入营区交通方式、小区封控情况、同住人情况等信息,方便流调人员信息汇总和活动轨迹摸排。物资入营需填报物资品名及数量、送货人核酸及健康状况等信息,申请信息由部门领导、外来物资管控组审批,并抄送疫情防控办公室,方便物资溯源工作。
1.2 启动网格化管理模式 疫情发生后,本中心第一时间建立疫情“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对人员实行全覆盖管理。“日报告”制度要求每日完成健康状况、核酸和抗原检测情况、小区封控情况以及居家人员外出情况等信息上报。报告人员除中心工作人员外,还包括规培生、实习生、第三方人员、流动人员等。所有人员每日上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写,由后台进行统计和处理,将体温异常者上报至流调组,研判下一步管控措施。“零报告”制度,指一旦被判定为确诊、密接、密接的密接、混采异常等特殊情况直接通过钉钉程序应急上报,方便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启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疫情防控办公室为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构建组长、副组长为责任领导,成员为二级网格员,各科室骨干、疫情储备人才为网格指导员的网格监管体系。从严、从细落实防控举措,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筑牢织密防控网络。
1.3 实战化培养备勤人员 通过此次疫情初期流调工作的开展,发现对临床科室、第三方人员了解得不够透彻,导致排查工作开展得不够彻底。本中心迅速启动流调人才储备计划,按照“网格管理、规范高效,快速响应、应调尽调”的原则,从各网格中抽调1~2 人作为流调备勤人员。通过远程视频、模拟演练、桌面推演、线上学习等形式组织培训,内容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技术、个人防护装备穿脱、个人防护要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管理等。备勤人员在疫情期间轮流参与到流调组的日常工作中,进行实战演练。散发疫情发生时,由各网格点备勤人员负责本网格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组负责流调质量控制和接触人员、涉疫地点的研判。以实战培养人才,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储备人才力量。
1.4 严判严管,加强筛查 奥密克戎变异株较之前的变异株在传播能力上有显著的变化,在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和上海市疾控要求后,对接触人员进行研判。密切接触者严格落实“14 d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 d 居家健康监测”管控,密接的密接落实“7 d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 d 居家健康监测”管控。在院内设置多个隔离点,无法由地方疾控机构转走的密接、密接的密接人员,在院内落实单间隔离管控。考虑到奥密克戎隐匿性强的特点,院内所有工作人员、隔离人员每天均接受新冠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以及时发现阳性病例。
1.5 分区管理,保障就医 院内实行“三区”管理:(1)黄区为门急诊,门诊实行线上预约制,分时段就诊,确保人员不聚集;急诊设置隔离病房,患者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过渡至普通病房;(2)绿区为安全区,包括住院部、病员食堂、医技楼,满足住院患者日常生活及诊疗。封闭管控期间,绿区人员不得随意跨区活动;(3)红区为阳性区域,一旦发现阳性病例,涉疫区域由流调组研判划分为红区,实行封闭管理。对于所有来院人员,严格落实中心入口预检工作: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码、行程码的核验。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由所属网格点进行信息汇总,以应对突发状况。
2 存在的问题
2.1 流调辅助手段单一 在此次疫情期间,本中心流调工作主要借助电话流调,尤其是居家人员的行动轨迹,完全依赖调查对象的回忆,准确性和完整性存在偏倚。在摸排涉疫地点时,若对调查对象的引导不够彻底,调查对象只对较为清晰的记忆给予回复,模糊记忆可能被本人忽略,回忆断续有遗漏,导致流调人员不能第一时间抓取关键信息,无法及时对疫情传播链抽丝剥茧。同时,院内监控存在一定的盲区,无法完善证据轨迹。
2.2 疫情初期流调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此次疫情初期,流调工作主要依托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人员组成主要为公共卫生及护理专业,欠缺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处理监控查找等。面对突发疫情,初期流调工作开展压力较大。此外,疫情初期流调组的人员配置中缺乏能够管控科室的医务人员及第三方人员的管理人员,导致多次排查相关人员时,花费大量精力核实个人信息。尽管及时启动了网格备勤人员计划,以实战培养人才后由各网格点负责初步流调工作,但部分刚接触流调的人员,流调思维不够清晰,溯源能力有所欠缺,无法独立完成对接触人员的判定,导致后期需要大量精力重复核查。
2.3 病例感染来源不明,防控风险面临挑战 此次疫情期间,本中心对于临床医务人员实行2 周轮岗工作制度,居家期间做到足不出户,轮岗前48 h 2 次核酸阴性方可返岗。
3 讨论与建议
3.1 简化工作流程,完善方案预案 随着临床医护人员等外援的加入,流调队伍逐渐壮大,流调工作中涉及的个案调查流程图、感染来源分析流程图、初步流调报告、密接人员管理等表格模板在不断完善,使参加流调工作的新人能够快速熟悉工作。尤其是作为军队医院,若涉及军人、文职人员等病例,要求4 h 内完成初步流调,24 h 之内上传流调报告,完善流调报告流程图和相关统计表格模板,协助流调人员理清排查思路,避免漏调补调,提高工作效率。
3.2 借助信息手段,提高流调技能 在此次疫情初期,本中心主要采用电话流调,流调对象大多数是中心员工,少数为中心患者,所以配合度较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可能会遇到依从性差的调查对象。因此,流调人员的问询技巧需进一步提高,要善于结合时间特征(节假日、周末、重要时点等)和调查对象活动的重要事件(聚餐、购物、娱乐等),以及客观活动记录(车票、消费记录等)等启发调查对象进行回忆,完善细节,补充行动轨迹空白,减少回忆不清或回忆偏倚。此外,新形势下的流调信息来源还可查看监控录像、医保卡、健康码、电子支付凭证、地铁公交APP、信用卡消费记录、运动轨迹APP、铁路交通、航空、打车APP 等[4]。流调人员按照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原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灵活结合“大数据”提供的客观信息,获取调查对象的行程轨迹和接触人员,也有利于调查对象回忆相关信息。
3.3 坚持实战演练,培养流调专业人才 流调工作的精准化离不开流调人员的专业化,培养高层次流行病学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流调人员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对流调人员的培养要结合实战演练,才能锻炼流调人员的思维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通过此次疫情,不少流调备勤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后续可着重培养其流调报告的撰写能力。流调报告是疫情处置过程的情景再现,有助于提高流调人员假设分析能力和综合研判水平。应继续以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形式展开培训,结合“学”与“战”,培养出能独立研判的高层次流调人才。
3.4 布设数字哨兵,严管外来物资 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出入口管理,所有进入人员均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规范佩戴口罩。全面落实出入口和重点区域的“场所码”“数字哨兵”的应用,实现外来人员扫码进入。对于进入院内车辆,做到乘车人员应检必检,守好“入口关”和“预检关”。出入口和重点区域需配备保安等核验人员,防止出现少数蹭码、借码现象,确保人人扫码和人人流调。外来物资也需严格管控,对所有入院物资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日后追踪溯源。
3.5 明确重点部位,全面监控覆盖 监控资料的缺乏会为流调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使流调工作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尤其是院内接触人员活动轨迹的调查,监控录像是重要的客观手段。医疗机构应根据疫情可能发生的重点区域结合现有监控点位,按照“全包围、抓重点、补漏缺”的思路规划全院监控设备配置,包括:(1)监控院区所有出入口,确保出入口100%监控设备有效覆盖,整个营区进行封闭,形成监控封闭圈。所有进出的人、车、物等目标均能获取清晰的影像;(2)监控人员易聚集的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出入口,形成多个相互关联的封闭圈,确保可多次捕获移动目标,尤其是食堂、各病区、停车场、会议室都应形成闭环监控网络;(3)监控重点岗位,对重点部位补建监控点位,保证各层封闭圈能够全覆盖,包括保安人员、保洁人员、厨房间等都应该覆盖监控,方便排查。
4 结语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是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医疗机构只有做到快速精准防控,才能保障疫情期间诊疗工作正常开展,而疫情精准防控的前提包括科学高效的流调,尤其是在传播性强的奥密克戎病毒株流行期间,对流调工作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一方面,平时应重视流调队伍建设,培养流调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改进流调技术;另一方面,应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为流调工作的迅速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疫情防控应做到“快封、快筛、快消、快开”,而快速有效的疫情流调工作是其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