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3-23张春玲

广州化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基础化学教学内容考核

张春玲,王 华,尚 蓉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酒泉 735000)

化学是一门是实用的学科,其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化工类技术专业一直是高职专业中的热门专业[1]。而《基础化学》课程作为化工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始终以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进行完善,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基础薄弱,职业类学校生源大多是中、低分段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高,学习习惯自由散漫,普遍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同时也影响到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法改进更新缓慢,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制以及学院相关的高科技教学设备和器材的缺乏也阻碍了先进教学方法的引入和推广。导致目前大部分教师仍旧以讲授为主,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相关手段,大大地限制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结果是教师费了很大力气,但学生在理解理论方面有很大难度,从而导致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高职院校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3)教学内容陈旧,部分课程内容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际应用需求严重脱节。同时在教学中将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并未有效地结合,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吸收与消化所学知识和技能。

(4)实训课程依旧多为验证性试验,缺少综合设计类实验,学生只需按部就班照做,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1 职业技能紧跟行业发展

《基础化学》课程开设以来,课程教学团队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经过不断迭代、改进与提升,形成了“职业技能紧跟行业发展,信息技术全方位渗透,创新、创业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

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多次参加各类化学及环保类学术年会,其中多人成为专业委员会委员,为及时了解国家生态环境相关政策方针和行业发展方向及动态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与多家分析检测公司、化工类企业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企业平台,师生与企业进行交互式学习,以能力培养与实践技能提升作为重要目标,为学生职业生涯注入强大动力。

2.2 创新、创业与实践紧密结合

学院成立环境治理服务中心,与多家分析测试公司和化工类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及社会服务项目,完成了多项环境监测类任务和环保类科研项目,同时发表了多项化工类专利。

2.3 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

《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教师有效利用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项目教学法将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有机整合,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吸收与消化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2.4 信息技术全方位渗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模式,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等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设备发放学习资料、利用实训室配备的相关设备进行现场演示讲解,小组利用网络设备和实验室设备合作实施方案,小组代表利用投影和移动网络等设备展示实训结果,在观看他人视频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课后利用学习通等平台完成模拟测试,仿真训练等任务,不断巩固学习内容,强化知识点、技能点,做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实践操作技能为本课程重点考核内容,分为前期预习,中期做中学、学中做,后期互评、总结反思三个过程,对每一过程制定详细的考核方式及标准,激发了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预防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惰性,逐渐摒弃了简单套用模板的做法。

2.5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本课程成绩构成为: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20%)+专业基本技能的考核(40%)+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的考核(40%)。

(1)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20%)

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要求、考核方式、课件、微课、拓展资料和作业等信息,学生既可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及时参与课堂的预习和课程过程考核。成绩权重类型主要有签到、微课、课程任务点、小测验、课堂讨论、作业、访问数等[2]。

(2)专业基本技能的考核(40%)

以“项目贯穿,任务驱动,能力递进”为指导理念,首先确定每节课的学习项目,然后将此项目分解为具体学习模块,再按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多阶段,分层次的考核。

模块1预习:将本节课理论知识点和实验的目的、原理、设备仪器、操作步骤、计算、安全、相关操作视频和课外拓展视频等作为预习的模块,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后,紧接着进行相关测试,成绩合格后即可进行实际实验操作,否则需再次学习,直至考核合格。

模块2操作:将课堂纪律、实验习惯、试验具体操作等作为第二模块。学生首先进行分组,同小组成员互相进行试验操作过程的视频拍摄,完成后上传至学习通,小组成员之间可进行互评,取平均分为互评成绩,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并将点评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及时发送到讨论区引起学生注意,这样化解了老师不能同时兼顾多名学生的困境。

模块3记录:将实验报告作为第三模块。包括前期的书写预习、操作过程记录、数据记录、结果数据处理和心得体会等内容。

(3)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的考核(40%)

考核方式采用闭卷形式进行,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基本技能和实践综合能力等,将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相结合,融入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为其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

3 课程特点

该课程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以项目贯穿引领、任务驱动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动态、多样化考核方式进行课程设计。

(1)项目贯穿引领课程学习全过程,形成职业技能与职业行为一体化,提升学生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团队合作,综合应用各种知识技能的能力。

(2)充分利用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明确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任务[4],课程内容由易到难发布了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程的要求[5],针对性更强,学习效果也更好,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3)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用各级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参与实施,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习选择性和自由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分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协作能力。从最开始讨论方案的制定,方案的具体实施,到最终的提炼总结,都在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5)将“教、学、做、评、考”一体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评、考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形成分层次的项目教学内容,并逐步细化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技能。

4 结 语

不断通过探索思考、改革创新、大力发展三个阶段的持续改革,针对课程进一步开发完善基础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教材建设等,进一步完善录制核心操作视频、教学视频等,保证资源的持续更新[6]。将企业所需求的职业技能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实现互惠互利。形成一个使用促进建设、建设促进使用的良性循环,在同类课程中不断扩大影响力,在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普及和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基础化学教学内容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论西部地区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高职基础化学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础化学》课程调研分析及建设思路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