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2-03-23闫卫红刘学国曾宪彩罗建成

广州化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思政

闫卫红,刘学国,曾宪彩,罗建成

(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立德树人背景下,高等学校要遵循“育才先育人”的教育理念,重视思政政治教育,不仅要做好思想政治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教学,还要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重视课程教学改革,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更好回答“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要根据课程内容有机融入思政教育。

1 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大学化学课程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化学、制药、视频、环境与材料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内容较多、课时较长等特点,教育受众非常广泛。因此,在高等学校落实“课程思政”背景下,也应当做好大学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此更好实施相关方面的思政教育。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描述物质变化的科学,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而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对化工生产、开发资源、日常生活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分析化学是多年来历代科学家辛勤劳动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德育功能,能为大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基础资源,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使之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大学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2 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

2.1 问题引导教学法

在新时期的分析化学中,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需要先分析与确定所能运用的教学改革方法。首先是根据建构学习理论,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也被称为PBL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与确定研讨项目,引导学生分组参与探讨,需要加强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2]。教师应当提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创设合作探究任务,渗透思政教育元素,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探讨。

比如,分析化学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地质普查、矿产勘探、临床化验、环境保护等。根据“绿色中国”的指导理念,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提出类似“如何更好实施环境治理”的问题,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运用所学分析化学知识,参与交流探讨,做好点拨指导。通过这种方式融入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

2.2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根据教育主题与教学目标,引入丰富的、具有说服力的案例,以此论证相关结论或者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分析化学的实用性较强,紧密联系生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引入相关实际案例,指导学生根据案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更好解决问题。

比如,根据分析化学运用到法医刑侦领域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刑事案件中运用分析化学进行法医检测的案例,进而分析与论证分析化学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价值,也可以渗透法治教育,培养学生法治观念,体现“课程思政”。

2.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的背景下,高等学校的课程教学不仅可以运用多媒体实施线下教学,还可以借助云平台、微课、线上资源等实施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认识到线上与线下教学各有优势和不足,因此要构建与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

比如,在大学分析化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分析化学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借助互联网可以搜索与筛选海量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引入或制作课件、微视频等,既可以实施线上教学,也可以在线下更好指导[3]。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实施爱国敬业、热爱劳动等方面的德育教育。

3 分析化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对策

3.1 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做好课程思政准备

大学专业课程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主导者,不同教师的政治素养、文化内涵、教学能力、人格魅力等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课程教学与德育渗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高校专业教师要通过持续学习、关注时事等,提高政治敏感度,提升立德树人思想意识,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课程思政的基础准备。

比如,对于分析化学专业教师而言,不仅要不断精进专业知识与教学嫩里,还要通过读书与参加培训等,形成敏锐的政治意识、深厚的人文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新媒体账号,使用“学习强国”软件,学习政治理论和了解时事,学习领会党中央最新的决策部署与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融合。尊重与关爱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探析与实践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

3.2 融合基础概论内容,培养正确价值观念

分析化学作为测量与表征的化学,重点是发展和运用各类理论、方法、仪器与策略等,获取相对时空内物质组成与性质的信息。教师要根据分析化学基础概论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4]。

比如,在概论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中国分析化学家卢佩章、陆婉珍参与科研的故事,使其感受他们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体现的爱国热爱与民族意识,以此培养学生爱国、奉献、不畏艰险与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结合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与辩证法相结合,使得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过程,要辩证看待分析化学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3 结合科学研究规律,融合辩证哲学教育

在分析化学的知识与研究中,渗透着哲学的辩证法,即对立统一规律。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内容的重要价值,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树立正确观念,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5]。

比如,从最基本的氧化还原的平衡概念,到元素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再到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受外因和外因的共同控制,无不体现出对立统一的规律和辩证关系,这些都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与现实生活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相联系,明确它是温室气体容易造成气候变暖,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元素,延伸到很多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要辩证看待。

3.4 重视发挥实验作用,启发社会责任意识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职责道德,形成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启发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这需要从化学实验中渗透课程思政,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获得可靠实验结果与数据。

比如,分析化学运用到环境监测中,经常会运用萃取分离与分光光度法检测自然界水中的重金属,包括铅、镉、汞等,并与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相联系,指导学生在检测时要严格按照流程,遵守职业道德,秉持为人民负责的态度,进行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检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启发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3.5 融合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环保观念

环保观念也是课程思政中的重要培养项目,特别是在“绿色中国”理念的指导下,以及在我国宣布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在分析化学中融合环境保护教育,更好培养学生环保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经常会做实验,会用到很多化学试剂,很多化学试剂与反应物对环境有污染,如质控标样中常常含有铅、铬、镉、汞、锌等污染物,气相色谱分析室内外空气质量时,绘制标准曲线要配制苯、甲苯、二甲苯等标准溶液,都是有毒有机溶剂。教师要指导学生适量采样、采样模拟标准物质、改进测试分析法、仪器分析替代原始化学分析、改进实验装置、进行无毒化处理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环境保护观念。

4 结 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当明确分析化学是大学化学、制药、食品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需要结合“课程思政”的理念,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根据当前分析化学教学状况,引入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探索,更好进行德育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无机及分析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