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苹果产业发展方向

2022-03-23丁欣欣李秋煜杜昂轩郝燕燕刘群龙

落叶果树 2022年5期
关键词:果园栽培苹果

丁欣欣,李秋煜,杜昂轩,郝燕燕,刘群龙*

(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2.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山西万荣 044200;3.万荣县农机发展中心,山西万荣 044200)

1 品种类型向多样化发展

世界苹果栽培区域广,栽培品种有100多个。近年来,面积扩大最快的苹果品种是富士和嘎拉,增幅最大的新品种是粉红女土、布瑞本等[1]。品种是提高苹果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优良特色品种是生产优质苹果的基础,品种的区域化是实现苹果产业化的关键,加快品种更新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目前,中国果树根据生态条件进行了大的区划,条带和点相结合的布局已基本形成,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非适树适栽的盲目性问题,许多地区忽视挖掘利用自身优势树种,而盲目跟风的现象还很普遍。目前富士占市场份额的69.6%、其次是元帅系占9.2%、秦冠占6.8%,嘎拉等其它品种占6.3%。苹果晚熟品种比例近80%,中熟、中晚熟品种占19%,早熟品种不足1%,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早熟品种的需求[2]。新时期的规划,调整品种区域布局,首先应着眼于大区域的品种区域布局战略规划。两大优势产区(环渤海湾、黄土高原)突出优势、特色发展战略;其次是小区域优化品种结构,主产县(区)的主产品种和配套品种,采取多样化发展[1],突出‘一主多元’的发展区域布局。

2 区域布局向优生区发展

中国目前苹果种植面积232.38万hm2、产量4 388.23万t,分别占世界的48%和54%,规模为世界第一[4];已形成了环渤海湾、黄土高原两个优势产区和黄河故道重要产区以及西南冷凉区、新疆等特色产区,优势产区明晰。其中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区栽培面积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38.8%和42.2%,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3.4%和35.4%,未来中国苹果产业的聚集区将进一步向两大产区的核心地带集中,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3]。其他产区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如沈阳地区寒富苹果发展态势良好,但总体栽培面积可能出现下降趋势;陕西苹果面积将逐步趋于稳定,但近年向延安以北扩展的趋势明显;甘肃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新兴区发展势头强劲,有后来居上的态势;山西、河南、新疆、宁夏等地,近年新栽面积有上升趋势;云贵川高原等特色产区的局部区域,苹果栽培面积会有较大增长,但对全国栽培总量不会有大的影响。总体来看,中国苹果生产、贮运和加工齐头并进,在集中产区逐步形成苹果产业集群,苹果生产区域重心呈现“西移北扩”“低海拔区向较高海拔区转移”的明显趋势[3]。

3 土壤管理向生态化发展

土壤是果树的载体,土壤肥力高低是果树增产提质的基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评价果园基础地力的核心指标[6]。世界果树生产先进国家的果园都实行生草制,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7%,如荷兰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20 g/kg以上,日本和新西兰等国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40~80 g/kg[6];而中国大多数果园实行清耕制,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7],与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要求仍有大的差距。

长期以来,化肥的大量施用以及有机肥施用不足,导致土壤出现板结、透气性差、酸化,且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大量发生,元素失衡引发的生理性病害也日趋严重。这些迫使人们开始进行反思,并探索了适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新模式——生态果园。这是构建生态上合理、经济上高效、环境上优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断扩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果业新体系[5]。

4 果树栽培向矮密化发展

为破解果园管理中日益突出的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涨的难题,实施矮砧密植集约化栽培是现代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最近5~8年,中国的苹果矮砧密植发展速度较快,面积已占全国苹果栽培总面积的18%左右,全国各产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山东等地。

与乔化栽培相比,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具有栽培周期短、根系浅、树冠矮小,易成花、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佳、效益好,果园管理省力、省工,便于肥水一体化、机械化操作和标准化生产等特点。据了解,在意大利、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果园机械和配套设施齐全,每公顷矮砧苹果园用工约为45~75个(按8 h工作量计),而且主要用在修剪和果实采收上。据赵政阳对陕西部分苹果园的初步调查,中国盛果期乔化果园每公顷生产用工约在450个以上,是欧美发达国家的6~10倍。乔化栽培果园用工量大,适宜“家庭式”小规模经营,一般每户不超过0.67 hm2(10亩)。矮化栽培果园,一般农户栽培规模在0.67~3.33 hm2(10~50亩)[3]。

5 水肥管理向一体化发展

中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污染及浪费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9]。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比例高达62.4%,但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 0.5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0.70~0.80[10],实施高效节水农业对缓解中国水资源紧张具有重大的意义。肥料在中国农业生产上对于维持地力,提高土壤肥力作用重大[11],目前国内不合理施肥问题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酸化、板结、污染,且肥料利用率极低[12]。水肥一体化是按需供肥水的高效水肥利用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中国现代农业和植物营养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的发展方向[13]。

刘思汝等研究发现,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果树增产的幅度为2.84%~114.3%,节水节肥效果平均可达30%以上。由于其自动化控制管理,大大减少劳动成本的投入,增加农户收益,平均每666.7 m2增收4 433.68元,劳动力可节省399.7元[14]。田歌等研究表明水肥一体化不同处理嘎拉苹果,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均有显著差异,且各指标均表现为渗灌施氮>滴灌施氮>撒施。其中,撒施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和氮含量较低,分别为45.16 cm2、25.13 cm2和1.8%;滴灌施氮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和氮含量显著高于撒施处理,分别为 48.34 cm2、28.04 cm2和2.2%;渗灌施氮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和氮含量最高,分别是撒施和滴灌施氮处理的1.24和1.12倍、1.19和1.11倍、1.28和1.07倍[15]。

6 整形修剪向轻简化发展

70年来,中国苹果栽培制度历经乔砧稀植、乔砧密植、矮化密植3次变革,相应的栽培技术也发生很大变化[4]。整形修剪作为一项技术操作性较强的常规栽培措施,随着果品价格降低、劳动工资上涨、果农老龄化等因素,中国苹果生产栽培目标正由“费时、费工管理”向“省力化管理”方向转变,其中整形修剪技术是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乔化果园,树体结构呈动态变化,随树龄增长和群体结构(栽植密度)的变化,适时调减骨干枝(主枝)数量,合理配置大、中型结果枝组(群),保持一定的树冠透光率(20%以上)是实现“高光效”的基本要求,目前提倡的“自由纺锤形到小冠疏层形、小冠疏层形到小冠开心形、小冠开心形到大冠开心形”的树形改造方案,符合乔化密植果园不同树龄阶段树形结构逐渐变化的特点。矮化密植果园,树体结构趋向简约化,树形级次少,保持中心干(主轴)生长优势。以中、小主枝为基本结果单元是树形的显著特征,如目前广泛应用的纺锤形树形。无论是采用乔化栽培还是矮化栽培,选择的树形结构要与栽培方式相配套相一致,保证果树在生长和结果过程中对光能的高效利用[3]。

苹果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成为中国苹果种植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将对中国苹果产业带来技术革新[16]。修剪操作简便,省时、省工,已成为修剪技术革新的基本要求,冬季修剪以长放、疏枝为主,适量回缩,少短截。生长季修剪强调开角、拉枝、疏剪等简便、易操作措施,摘心、扭梢、拿枝、环剥等措施已应用较少。简而言之,疏枝、长放、拉枝等已成为现代修剪技术中最常用的手法[3]。

7 果园生产向机械化发展

中国苹果生产主要以土地承包家庭责任制为主,农户自主经营,果园地块小,多在丘陵山地,种植模式多样,果园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1]。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苹果生产从业者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实现果园生产机械化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现代苹果生产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新的苹果栽培模式和新的园艺技术在稳步快速推广,土地经营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变化,为果园机械化、省力化管理创造着条件,实施果园机械化是果树生产的必由之路。

根据笔者在万荣县果园调查表明,每666.7 m2苹果园打药药泵耗油与工资花费50元,集约化管理采用弥雾机施药的机械耗油与工资花费10元,每666.7 m2可以节省40元;人工挖槽施肥,666.7 m2人工费250元,用机械施肥耗油与工资35元,节省215元,以上2项管理运用机械化,666.7 m2可节省成本255元。

8 花果管理向简便化发展

在苹果生产管理中,花果管理与产量、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方面,劳动用工最为集中,人力、物力花费也最多,与欧美国家区别最大。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和成本上涨,中国的花果管理技术亟待向省力化、简约化方向转变,化学疏花疏果、免套袋栽培技术等将成为新趋势;同时,果园防霜冻技术及装备、专用授粉品种等的推广应用,也将成为花果管理技术关注的重点。

国内疏花主要以人工为主,多以小型修剪工具进行疏花作业,效率极低。2009年华南农业大学王泽槐教授发明了小型手持自动疏花机,蓄电池驱动微型电机带动旋转刀片进行疏花,每天可疏花1.3 hm2以上,相对于传统人工疏花可提高工作效率10倍以上。用常规技术疏果666.7 m2用工3~5个,用新的疏果机械用工0.5个左右,666.7 m2节约疏果工资300~400元;实行免套袋栽培,让花果管理越来越简便化,果实套袋成本666.7 m2按15 000个果计算,工本费2 000元,免袋栽培运用生物膜保护剂成本1 000元,节省成本1 000元。

9 病虫防治向综合化发展

在果园管理和苹果优质栽培中,病害、虫害以及病毒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制约中国苹果产量、质量提升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就病虫害防治而言,中国苹果产区气候条件多样,病虫种类繁多,危害程度各异,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措施。应遵循生态学的原理、以生态调控为基础、采用多项措施进行综合防治。这是在目前苹果“三大”病害(腐烂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和主要害虫的防控上的总策略。在苹果病毒病以及类病毒的防控上,加快无病毒苗木的繁育与推广,控制主要病毒病的扩展和蔓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

新时期果园规模化种植采用综合病虫防治技术,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对土壤的微生物及鸟类起到伤害作用,土壤生态环境与土壤的肥力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对农药增效减量是果园化学防治的方向。例如,杀菌剂搭配休眠态芽孢杆菌可减少杀菌剂用量的1/3,并延缓抑菌功效10~15 d。又如,化学防治搭配氨基酸寡糖素,可使农药增效减量,还可提高果树对病虫害的抗性,可提升果品质量。

10 果园管理向精细化发展

目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模式随意性大、规范操作难以控制,造成粗放管理,重栽轻管、重数量轻质量,造成果品质量差,经济收益低[3]。

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是解决粗放管理,果品质量低下问题的重要手段。是集中各种有利于增加果品产量、提升果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益的品种、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因素,加大对各种要素的管理和增加各要素的含量,实现果品生产的劳力、资金和技术的复合和密集,以及经营管理的集团化和栽培生产的规模化,改变粗放管理“高成本,低产出”情况,达到“低投人,高产出”目标。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到“精、准、细、严”。制定科学的栽培规划和方案,确定任务和目标,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技术措施,落实任务责任。如选用优良品种,引进先进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和设备,培养和有效利用专业技术人才等。保证果树栽培生产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管理的精细和到位,形成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猜你喜欢

果园栽培苹果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油麦菜栽培要点
秋天的果园
自然栽培的味道
我家果园丰收了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