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牧民族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营造的自然智慧
——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

2022-03-23阿拉衣阿不都艾力ALAYIAbudouaili刘滨谊LIUBinyi

住宅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游牧民族人居民居

■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ALAYI Abudouaili 刘滨谊 LIU Binyi

0 引言

我国草原面积约4 亿hm2,占国土总面积的2/5[1]。多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草原人居环境建设的政策,始终把建设可持续草原人居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伊犁河谷原始草原总面积约339.84 万hm2,约占伊犁河谷总面积60%[1],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0.85%。历史上的新疆伊犁河谷草原游牧民族“以畜为本、以草为根、逐水草而居”[2],以此作为生产生活的基础,营造出特色草原传统人居环境。它不仅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产物,有着传统人居环境超强的生命力,更能体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观[3]。新疆伊犁河谷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营造自然与人类的集合智慧,无论对我国传统人居环境的保护,还是现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 指导理论

本文中的“游牧民族”是指草原游牧民族。新疆伊犁河谷游牧民族是指至今仍以草原畜牧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方式的3 个民族,即蒙古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从古到今,伊犁河谷游牧民族一部分从事游牧业,一年四季游牧[4];一部分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等,定居在城市和乡村。

人居环境理论研究以三元论哲学为前提,将其分为人居背景、人居活动和人居建设三大构成要素,三者耦合互动,缺一不可[5](图1)。三元论的人居环境观是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指导理论[6]。本研究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游牧民族草原传统人居环境的人居背景、人居活动、人居建设等方面的调研,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分析,解读“背景—活动—建设”三元耦合互动构建的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自然智慧,以期为草原人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指导。

图1 人居环境学三元论示意图

2 合理有效利用草原人居环境背景

伊犁河谷草原传统人居环境背景是由高山、溪流(河流)、草原、森林、牧场组成的草山林生态系统,呈现“高山间是草原,草原上有河湖,河湖边是聚落,聚落周围是牧场”的景观格局(图2、3)。

图2 伊犁河谷那拉提空中草原

在大陆上,人类历史从采集狩猎阶段向前发展,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农业,一是游牧业。选择哪一种发展方向,既取决于生产工具,也取决于自然条件。从草原的自然环境来看,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地形和土质都不适宜大规模的农耕种植。因此,当人类生产工具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游牧成为必然选择。

生活在草原的游牧民族根据人居背景资源条件,选择逐水草而居的人居方式、游牧的人居活动,以天人互益的思想理念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享受自然资源;同时,因其只了解表面现象而不了解事物的本质,也更加敬畏自然。

刘滨谊等认为,地球上人居环境的实体是一个从自然到人造的连续体,划分为3 个基本类型:原野、乡村和城市[6]。杨锐等认为,原野一般是指自然过程占主导、人类干扰度低、人工开发度低、面积足够大、能提供孤独体验且具有多重价值等特性的野性自然区域[7],主要分布在荒漠、戈壁、草原、森林、高山地区及极地。游牧民族一年四季移动式地居住和活动在高山草原和平原草原,因此,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移动式人居环境算是一种原野人居环境[1]。游牧民族是草原原野中的原住民,他们跟草原之间保持着一种互利互融的关系,对自然保持低干扰、低人工开发及保护的态度,因此,这种移动式(原野)人居环境的营造是草原人居环境中最大的自然智慧。

为了顺应自然,游牧民族选择了与草原环境相互适应的一整套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如果仅仅从游牧民族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特别是从生活的舒适度来看,这种游牧的生活方式是不适宜的。但从生态保护和人类生存的长期意义来看,这种适应迁徙的生活方式是有科学基础的。游牧民族周期性的迁徙活动在保证牧群多样性的同时,满足了它们对食物量的需求,还保护了草原植被的覆盖面。因此,从相对脆弱的草原背景特征来看,不是游牧民族自愿选择“迁徙—适应”,而是环境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举动[8]。

草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自然观,并在长期发展中成为他们独特的生态文化[9]。早在遥远的过去,游牧民族的先民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共同关系,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生存方式中的生态智慧。

3 与自然协调生存的草原人居活动

游牧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凭借天然牧场饲料资源进行畜牧繁殖和再生产,是一种基于对自然环境适宜利用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方式[10]。为了与自然协调生存,在草原人居环境出现了动物驯化活动、游牧活动、转场活动、精神活动等人居活动。

3.1 动物驯化活动

根据考古研究,游牧民族祖先经过了长期艰苦的驯化,才终于将草原上生活繁衍的野马、野牛、野绵羊、野骆驼等野生动物驯化成今天的马、牛、羊、骆驼。驯化动物的出现是狩猎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变的标志,被驯化的动物繁殖起来,逐渐发展为畜牧业[11]。

图3 草原传统人居环境

根据不同的畜群和习性,游牧民族对驯化后的动物进行移牧、轮牧和游牧,以充分利用各类牧草资源[12]。除了水面、高山峻岭和高大沙丘之外,整片草原都是游牧民族的可用之地。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利用了不能耕地的土地资源。

3.2 游牧活动

“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8],这句话生动地总结了游牧民族四季游牧的原因。游牧民族的自主性服从于畜群的生存需要,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放到次要位置[13],保持着“人居—草地—畜群”之间的联系,以保证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

3.3 转场活动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始终过着一年至少4 次转场,迁徙距离约为400~ 1 000 km 的游牧生活,这是一种生活空间的移位(图4)。游牧民族通常有固定的夏牧场和冬牧场,在春秋季节,会在夏牧场与冬牧场之间选址放牧而定居[14]。对游牧民族来说,草原五畜是他们的一切,因此,找合适的牧场是其首要问题。

图4 放牧与转场

在发现某个牧场水草供不应求时,游牧民族就要搬迁到其他牧场。转场时,游牧民族有各自的转场路线。转场路线的选择以保护草原为目的,有着一整套缜密的组织管理知识[15],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游荡。这些路线就是早期的草原道路,其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游牧民族在驯化动物、游牧、转场过程中,长期与草原、牲畜互动而共同构建了动态平衡的草原生态系统;并经过时间的积累,最终形成了一套放牧家畜、利用草原、管理游牧社会的知识体系,以协调生存的态度对待生活环境[16]。这正是他们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保护好草原传统人居环境的自然智慧。

3.4 精神活动

在草原独特的自然资源背景下,游牧民族创造了他们独特地域文化。此文化的根在于草原,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是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17]。

游牧民族的精神活动受到草原人居环境背景的影响,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拜。面对各类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他们会因无法理解而感到恐惧,于是用对自然的崇拜来求得牲畜、生命的安康以及战胜各种灾难、疾病[18]。另外,游牧民族热情、豪放、勇敢等性格的形成也受到草原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他们热情接待远方来客,获取最新消息。他们受草原的馈赠而活,并保护着草原,其顺应草原的观念和态度,是草原人居环境的自然智慧。

4 用朴素而适应自然的营造技术建设草原传统人居环境

游牧民族草原传统居住环境的建设是低成本、朴素实用的。它以自然生态为导向,兼顾生产、生活要求,并考虑到地域文化,体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具体体现在草原传统聚落营造、草原传统民居建设等方面。

4.1 草原传统聚落营造

游牧民族的传统聚落主要有游动式聚落和定居式聚落两种模式。这两种聚落模式延续至今仍同时并存。游牧民族传统聚落的选址与草原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一般先看牧场,再看地势,需同时满足生产活动与对外交通便利等。聚落与聚落之间是广阔的草场,聚落中的个体是相对独立的。草原聚落的空间形态有时候为了最合理化利用草原,呈现为离散分布型聚落;有时为了促成几个游牧家庭合作,形成较集中的聚落空间[19];有时为了靠近水源地或共享基础设施,呈现为块状集聚型聚落;或者受地势、山水、道路等线状因素的制约,呈现为带状延伸型聚落。总之,聚落空间是适应地域性的规划布局,其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放牧的需要,从而形成有层次的人居环境空间,充分体现了适应自然的营造技术。

4.2 草原传统民居建设

游牧民族的传统民居根据其移动性,可分为移动式建筑和固定式建筑两类;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分为木屋、石头屋、土屋等。传统民居建设所体现出的自然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 简便而原始,融入自然

传统民居毡房和蒙古包是根据草原四季分明的特点建造的,建筑结构简单,建造方便且省时(图5),是以移动式游牧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在长时间生活经验下创造并发展的重大创新,堪称“行走的宜家”。

图5 搭建毡房

木屋的选材只用原始建筑材料木头、石头、生土等,构造方法上采取嵌合技术,几乎不用钉子,保证了木屋材料的原始性[20](图6)。无论毡房、木屋还是土屋等,被废弃在草原以后,都会从一种文化景观逐渐成功转变为一种自然景观,融入自然。

图6 融于自然的木屋

4.2.2 整合兼容的多功能空间

在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贯穿着“开放、公共、共享”的概念[14]。其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中,没有明确的院落概念,也没有视觉遮挡的过渡性空间组织,进门就是客厅,突出的就是公共空间、开放性空间(图7)。

图7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毡房内部空间功能分区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的内部空间不仅仅是供人住宿、待客的地方,也是从事生产的地方,是护理病弱的羔犊的“医院”,是生产乳制品的“车间”;在隆冬时节,它更是抗御暴风雪袭击的“堡垒”[21];同时,还是孩子们上课的课堂和娱乐的场所。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内部空间也不丰富,但功能很齐全,只是不同功能区的分工不明显而已(图8)。虽然在现代也许会被认为是不太舒适的居所,但把单一空间利用成复合的居住空间,这也是一种智慧。

图8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木屋平面图

4.2.3 合理利用地域性建筑材料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特点是:①就地取材、用原生性材料和简易加工;②材料的使用与建筑使用寿命相适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自然性能;③报废的建筑材料易于处理或回收后循环利用,且对自然和人体没有或很少有损害[22]。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装饰用色彩的染料从草原上的各种花草土中提取;装饰图案也是来自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符号。这些都充分体现着游牧民族因地取材的营造智慧。

4.2.4 应用可持续的低碳技术

4.2.4.1 气候实用性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从建筑几何形状、材料、色彩的应用、建筑结构等方面表现出超强的气候实用性。例如,毡房曲面减弱风力,易于排水和积雪,对阳光有一定的反射性(图9);木屋和土屋顶部用草泥和草皮覆盖,因材料的特殊性,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图9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毡房外部受力分析

4.2.4.2 经济适用性

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决定了传统聚落与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方式隐藏着灵活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等优点。传统聚落内的生活空间并没有明显、严格的界限,其适应自然环境,由行为、活动范围来定位空间,是灵活、可变的空间场所[14](图10)。传统民居具有搬迁方便、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及不受季节、劳动力、地形限制等经济实用性特点[23];同时,传统民居把组成空间的要素进行分解和组合,灵活拆解或构成空间来创造一种节约空间的理念,即“折叠性空间”(图11)。例如,将达斯塔尔汗(桌布)一铺开,此空间就是餐厅;收起后,此空间即为客厅。

图10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室外空间示意图

图11 游牧民族传统民居毡房的折叠性及运动空间示意图

4.2.4.3 外部简单,内部丰富

在建筑装饰上,游牧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外表为了尽量体现与自然的融合,一般仅对原材料进行简单处理,而不做更多修饰;室内装饰则大胆采用各类颜色,制作各种刺绣艺术品装饰在炕上和墙体上,看上去仿佛是艺术殿堂。最关键的是,这些装饰品都是可以移动且多次被充分利用的,非常经济。

总之,游牧民族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有着朴素而先进的生态设计理念;同时,控制并减少对自然的索取,体现了古朴原始观念的生态性建筑理念[22]。在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力影响下,它与自然环境之间耦合形成一种理想状态下“和合共生”的环境生态伦理关系,既表现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理性,又体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精神[24]。

5 结语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游牧民族以天人互益的思想理念合理有效地利用草原人居环境背景,选择与自然协调生存的草原人居活动,用朴素而适应自然的营造技术建设草原传统人居环境,三元一体,耦合互动,决定着草原传统人居环境的发展。其演变与自然、生产、生活等条件紧密联系,早期简单生产关系形成的草原传统人居环境在新时期发生变化,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草原传统人居环境来说,不论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如何发展变化,游牧民族与自然之间紧密、和谐的生态关系是永远不会改变的[1],这是草原人居环境营造中自然与人类的集合智慧。草原人居环境的自然智慧是我们应保留并传承的宝贵知识,我们要掌握它,保护它,继承它,实现草原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平衡发展。

猜你喜欢

游牧民族人居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
自我的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