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疫情防控的地铁站客流疏散仿真研究
2022-03-23康元磊蒋海龙
康元磊,蒋海龙
(1.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为行人日常出行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新冠疫情的安全防控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在地铁站内闸机、楼/扶梯等人群极易高度集中的区域。一旦有感染者进入地铁站内,将会产生灾难性的病毒传播链。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对地铁站内客流的疏散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不仅可以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也为行人规避风险提供了一种科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铁站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地下多层的空间布局使得行人上下通行变得频繁。地铁站内进行真人可控实验的条件变得愈发苛刻,而人群动力学模型的出现为地铁站内客流运动模拟提供了便利。采用微观社会力模型[1-4]作为行人运动的底层模拟方法,可将行人运动时的心理作用、周围行人和环境的作用考虑进来,可较为准确地描述出行人个体的运动规律。本文通过仿真实验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对行人疏散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相关客流管控建议。
2 社会力模型介绍
式(1)中:mi为行人i的质量,vi(t)是行人在时刻t 的实际行走速度。f0i由式(2)所示,fij由式(3)表示,fiW由式(4)表示。
式(3)中,Ai=2000 N,Bi=0.08 m。dij表示两位行人重心间的距离。,ri、rj分别代表行人i和j的身体半径。= (ri-rj)dij,ri为行人i所在的位置,rj为行人j所在的位置。=(vj-。kn=1.2×105kg⋅s-2,kt=2.4×105kg⋅m-1⋅s-1,g(x)=
式(4)中,diw是行人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3 仿真场景设置
选取青岛某地铁站为仿真场景,此地铁站是一座典型的岛式车站,车站附近有众多大型购物商场,客流量充足。
为了使仿真结果更加真实,实验设置更加合理,本文对地铁站内的行人属性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参阅文献[5],确定了仿真过程中行人的具体参数。根据地铁站的结构布局对仿真实验中的行人数量、行人属性等参数进行了设置(见表1)。
表1 疏散客流管理中仿真实验参数设置
为了对行人疏散时的具体特征进行更详细地分析,本文将行人的疏散路径分为5个路段(见图1)。
图1 行人路径分段示意图
4 结果分析
图2 给出了行人在疏散过程中的速度分布情况。从图2 可以看出4 种初始密度下行人的速度分布主要集中在F 速度服务水平,这说明大部分行人的逃生速度相对较小。在100s~150s 左右,处于E、F速度服务水平的行人比例会出现明显的增加,这是因为楼梯的通行能力是固定的,即单位时间内疏散的行人数量是有限的,而此时行人在站台楼/扶梯口处产生了拥堵,滞留行人随着时间的累加越来越多,行人会陷入低速状态。此外,随着初始行人密度的增加,处于A速度服务水平的行人比例逐渐降低,即行人在疏散过程中的整体逃生速度将会降低,进而可能增加行人在疏散过程中的接触时间,加大了行人在疏散过程中感染病毒的风险。
图2 处于不同速度服务水平下的行人数量随疏散时间的变化图
图3展示了不同疏散场景下地铁站内单位区域的行人聚集情况。从图3中可以看出场景B1下行人会在楼/扶梯口和闸机处产生严重聚集的现象,场景B2下闸机和楼/扶梯口的红色区域要大于场景B1 下的,但在其他路径上并未产生严重聚集现象。而场景B3、场景B4下的行人聚集现象更为严重,行人不仅会在楼/扶梯、闸机处高度聚集,在其他的疏散路径上也会产生严重拥堵。这表明随着站台初始行人密度的增加,疏散过程中站内某些关键位置处的行人聚集现象也会增加,这将给地铁站的疫情防控带来严峻挑战。
图3 疏散过程中行人在地铁站内单位区域的最大行人数量
图4进一步给出了不同初始密度下每位行人在疏散过程中通过各路段的用时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路段1用时较多的行人在整个疏散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同时,随着站台初始行人密度的增加,路段1、路段4的整体用时也随之增加,这说明人数的增加加剧了路段1和路段4的拥挤程度,进而增加了疏散的总用时。
图4 不同场景下行人疏散时在各路段的时间花费情况
图5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站厅各区域累计通过的行人数量情况,从图5 可以看出行人累计数量较多的区域往往集中在楼/扶梯口、闸机等通行空间较窄的地方,这些区域是疏散过程中的瓶颈区域,行人极易在这些位置处造成拥堵。
图5 不同疏散场景下的站厅各区域累计通过的行人数量
5 结语
本文选取青岛某地铁站为仿真场景,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对地铁站的行人疏散问题进行了相关仿真分析。通过对站内行人疏散仿真实验的研究发现,行人在疏散过程中会在楼梯口、闸机等瓶颈区域产生大量聚集,且随着疏散人数的增加,其聚集规模会越大。现有的地铁站内客流管控策略无法避免行人被感染的风险,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