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的副语言表达

2022-03-23张臻慧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语言表达受众

张臻慧

(作者单位:成都广播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

1 现场报道副语言的定义

美国语言学家特拉格在1958年首次提出副语言这一概念,他认为,伴随人际语言交流产生的,可适用于不同语言中的语音修饰成分组成的语言系统即为副语言。副语言由音型、音质和发声三要素构成。自特拉格之后,不断有学者和语言工作者加入对副语言的研究和探讨中,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分类。

总的来说,笔者比较赞成将副语言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研究大范围。狭义的副语言是指伴同语言产生的韵律特征、突发性特征及次要发音特征。广义的副语言是指在交流过程中,除开语言本身,所有有声的和无声的辅助交际手段。有声的辅助手段就是狭义副语言的研究内容,而无声的辅助手段主要是伴随语言表达的各种非声特征,如通过交流时的表情、眼神、体态、姿势、服装等来体现。

具体到电视传播中对副语言的研究,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创立者张颂,比较早地提出副语言,他认为:“副语言是语言的副产品,伴随着语言,附属于语言,辅助语言共同完成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任务。”但这也只是针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镜头表现而言。而对于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副语言研究则少有人涉及。

因此,笔者试探讨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副语言表达,从副语言的广义概念出发,分析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除语言本身外,各种负载了信息、诉诸观众感官的辅助语言、类语言技巧、体态姿势、表情眼神、服装搭配等非语言符号。

2 现场报道中记者副语言表达现状

在现场报道中,可以简单理解语言表达和副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指记者说了什么内容,而副语言表达是指记者怎么说。美国学者艾伯特梅·瑞宾认为,在人类的全部沟通中,语言只占了7%,而剩下的93%全靠非语言,这当中,音调的高低变化占38%,而面部表情所占的比重最大,足足有55%。由此可见涵盖了音调变化、面部表情的副语言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实际新闻传播活动中,没有对出镜记者的副语言表达予以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导致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出现副语言表达不恰当、屏幕表现不规范等问题。

2.1 对副语言表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电视传播学界对副语言研究不多,或者简单认为副语言附属于语言,所以相关院校的教学和研究大都集中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技能培训上,甚少有专注研究、教授副语言表达的课程。而目前各媒体的出镜记者大都是中文、新闻、编导等专业出身,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几乎没有接触过副语言表达,进入媒体工作后,媒体内部培训更注重记者挖掘选题、写稿采访等语言表达内容上,很少会培训记者如何在镜头前表达和表达的方式。不少记者对副语言表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甚至有记者认为表达的意思观众能听懂就好了,更不去学习和研究副语言[1]。

对于这一点,我国优秀记者型主持人敬一丹曾不止一次告诫传播专业学生和年轻记者,要重视副语言表达:“我们应主动运用副语言,因为副语言诉诸视觉,是一个更容易传达的沟通方式。”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在优秀出镜记者看来,副语言与语言本身同时都在传递信息,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更不能厚此薄彼。

2.2 副语言表达方式使用不恰当

笔者通过观察、记录从央视到地方媒体主要新闻节目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认为目前大部分出镜记者的副语言表达存在一些不恰当、不规范的问题:

其一,语调过高,节奏、语气单一,停连、重音不当[2]。一般情况下,现场报道因为连线时间有限,时间紧迫,很多出镜记者的报道节奏会不自觉地趋向紧张,从而使得记者语气散乱、局促,明显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和受众观看的舒适度。而在一些盛大嘈杂、高亢激动的特殊报道环境中,多数出镜记者又会不自觉地拔高嗓门,甚至出现破音。

其二,眼神游离飘忽、身体来回晃动、缩脖耸肩、单位时间内手势频繁、表情紧张生硬、服饰复杂花哨、采访时手臂交叉在胸前、与被采访对象距离太远或太近等不符合出镜记者素养的体态语,干扰内容传播[3]。

2.3 网络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对副语言表达更关注

网络数字媒体时代,传媒机构、各种群体以及个人发布的海量易得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海量信息使得传播主体和接收主体更青睐碎片化的传播,近几年异军突起的各类短视频网站、视频软件也是在这种传播环境中被推向风口。仔细研究这些网站中点击率奇高的骑马舞、海草舞等视频,会发现这些视频有很明显的共通点,如片段化、分散化、直接诉诸感官、吸引眼球的瞬间细节、有某种显著的非语言信息、不注重逻辑性等,而这些恰恰表明在网络数字时代,副语言信息更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受众对副语言信息接收更敏感[4]。因此,在这样的媒体语境下,受众对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副语言表达比以往更关注,要求也更高。

3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副语言表达的不足及对策

3.1 重视并掌握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技巧

人在说话过程中的音量、音质、声调、语速等要素,是构成语言表达的一部分,起到辅助作用,称之为辅助语言。而在语言表达中还会出现一些叹息声、哭声、笑声等有声无义的功能性发声,称之为类语言。辅助语言和类语言都是伴随语言表达出现的,虽然它没有明确的文字意义,但是却能增强表达效果,使得沟通更具交流感,能帮助受众更准确获取信息。虽然不可能要求出镜记者像播音员主持人那样花上好几年时间系统学习和培训这些课程,但是重视并掌握基础的一些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技巧,平时多做语音训练,在现场报道中能正确运用,可以保证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够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地表达新闻内容。

3.1.1 节奏、语速

需要出镜记者做现场报道的新闻一般都是突发新闻,这类新闻因为事发突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往往伴随巨大灾难、危害等,而这类新闻事件与受众心理的关联程度、信息的重要性等都带给受众紧张、急迫的心理节奏,再加上现场报道连线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出镜记者要利用有限时间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所以外部节奏加上记者内在要求,导致突发新闻现场报道节奏偏紧、语速偏快。

3.1.2 语气、语调

(4)囊性卵巢癌总计6例,肿瘤壁厚度不一,肿瘤内实质性的成分和乳头状结占比较多,T1WI及T2WI均呈现低信号、等信号及等信号、高信号混合的信号。

表达说话人感情和态度的声音形式被称为语气,比如悼文,一般用肃穆低沉的语气播报;国庆、春节等节庆类的新闻,一般用热情喜悦的语气播报。而语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虚实等。语调是语气最直接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为了增强交流感,现场报道记者应该用平常说话的方式、交谈的语气和平缓的语调。不过,也不是必须如此,还是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和传递信息的不同以及记者报道情绪的变化而有所调整[5]。

笔者以央视2018年5月16日就川航3U8633紧急备降事件新闻发布会后,出镜记者蒋林做现场报道为例。这段现场报道相比常见的突发新闻现场,报道背景和画面刺激性、指向性都较弱,所以对出镜记者的表达功底要求更高。蒋林的报道主要分为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介绍发布会晚半小时召开的原因,第二个内容是讲述机组紧急备降的整个惊险过程。总体上,蒋林采取了交谈的语气和平缓的语调来报道,以增强和观众的交流,但当开始讲述机长回忆紧急备降的内容时,蒋林的语气语调发生明显变化,语速更快,语调更高,语气表现得更激烈、更紧迫,手势增多,而这一变化就是出镜记者根据传播内容进行的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1.3 重音、停连

说话时要着重强调的词或者词组被称为重音,重音通过音强、音长、音高、速度等进行对比来强调,它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是让语意更准确、感情更鲜明、逻辑更清晰。一般情况下,在现场报道中,重音要少而精,建议记者从以下4种词或词组来选择重音:一是陈述事实的核心词语,二是抒发情绪感受的词语,三是体现逻辑关系的词语,四是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语流中停顿和连接被称为停连,停顿和连接本来是人在口语表达中要不断换气的自然生理过程,但是语言工作者们发现,适当准确的停连不仅能满足人调节气息的生理需求,更能反映一定的语法意义和思想感情,诗歌朗诵和话剧表演中的语言表达最能体现这一点。但是,因为受到现场报道节奏偏紧、语速偏快的直接影响,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应该减少停顿的次数,缩短停顿时间。

3.2 服饰选择得当,非特殊情况尽量选择低饱和度的出镜服装

大方得体的着装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形象的基本要求。出镜服装款式上,笔者建议男记者和女记者都尽量选择成套西装,或者衬衣、有领的T恤搭配长裤,这样比较能适合各种突发新闻现场,同时也能展现记者职业、干练的形象。而一些特殊新闻现场,出镜记者更应注意适宜的穿戴,比如到工地采访,要佩戴安全帽;到生产车间、食堂、医院等采访,应该按要求带发套、口罩,穿工作服等。

而在服装的颜色上,笔者发现一些出镜记者喜欢选择高饱和度色彩的服装。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鲜艳。而在这些鲜艳的色彩中加上白色、灰色或者其他色调的颜色,使得颜色没有那么鲜艳,就是低饱和度颜色。由此可见,高饱和度色彩的服装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比如鲜红、纯蓝等,所以主持人、播音员喜欢穿这类颜色的服装,不少记者特别是女记者也喜欢在现场报道时选择这类颜色的服装[6]。但是,出镜记者不同于演播室主持人,新闻现场没有演播室的舞美设计和灯光布局,高饱和度色彩的服装很容易喧宾夺主,让受众忽视新闻现场本身。另外,从色彩心理学上说,颜色是能够传达情绪的,越是鲜艳的颜色,传递的情绪越明显,而低饱和度的色彩,不会对人的情绪有太多影响。所以,笔者建议非特殊情况尽量选择低饱和度的出镜服装。

3.3 根据传播内容,选择恰当得体的肢体语言

不过,因为大多数出镜记者没有经过专业形体和舞台、演讲训练,所以在现场报道中体态语容易出现下面的问题;

3.3.1 滥用或可以设计手势

手势应该紧扣语言表达的内容、节奏,在需要强调或需要受众特别注意的地方,自然而然地通过上肢动作来表现。一般来说,有两个误区,出镜记者应该注意:一是手势过多,幅度过大。在现场报道中,摄像师一般会用中景或近景来拍摄记者,手势过多,幅度过大,会让人眼花缭乱,给受众不好的收视体验。二是有出镜记者刻意设计或表演手势。为了有交流感,刻意为之,这样的手势大都会显得僵硬,流露出浓重的表演、设计的痕迹。

3.3.2 不恰当的体姿语

体姿语是指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所传递的信息。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沟通交流时的各种动作和姿势往往含有极大的心理暗示和参考作用。

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幅视频截图(见图1),这是央视《直播长江——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超级高铁”》中同一位出镜记者现场采访一位技术人员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采访姿势:第一种是右手持话筒,左手交叉在胸前,头稍微向后仰;第二种是右手持话筒,左手自然垂下,头稍微向前倾。仔细观察后,会不会觉得第一种姿势会显得记者和采访对象有距离感呢?其实这就是体姿语影射心理,在心理学家看来,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是一种保守或攻击心态,会给对方带来压迫和被轻视的感觉。相反,交流时身体稍稍前倾,或者时不时点头,会给人平和、亲切、被尊重的感觉。

另外,很多出镜记者为了增强报道可看性,会在现场报道中使用一些地图、照片等与新闻相关的道具。比如,图(2a)中的出镜记者正在给观众解读一幅类似地图的野生大熊猫热力图,可是他背对观众,几乎全用侧脸和后脑勺和观众交流,身体和手挡住了地图一半的面积,在指示地图时,用整个手掌在地图上频繁晃动,等等,这些不恰当的体姿语都严重干扰了观众对信息的接收。

反观图(2b),《天气预报》的主持人在解读类似地图时,身体几乎都是正面朝向观众、45°侧脸解说,手势指示定点定位,不乱晃手,身体和手所占的面积绝对不会超过地图的三分之一。

所以,在现场报道或采访中,出镜记者应该注意自己不恰当、不理想的体姿语,如坐姿或站姿后倾、手插在裤兜里或抱在胸前等。

4 结语

副语言表达有着不输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所以在现场报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但在实际工作和现场报道中,很多出镜记者对副语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运用不好,所以对于出镜记者来说,应该积极学习、训练自己,在现场报道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副语言表达,提高报道质量。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语言表达受众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现场报道的思考
提升新闻广播现场报道职业能力的思考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在现场”——突发事件直播中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现场报道的用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