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2-03-23赵明明董璇张敏琪刘丕利李杨张靖岩
赵明明 董璇 张敏琪 刘丕利 李杨 张靖岩
摘要: 目的 文中重点分析普外科急腹症诊治期间应用腹腔镜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针对我院普外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急腹症患者中10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以分组的形式展开治疗工作,借助腹腔镜的患者(50例)分在研究组,需要行剖腹治疗的分在参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情况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并做相应的对比分析,判定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临床效果方面研究组对比参照组具有明显优势性,两组统计数据具有很明显差异(P<0.05)。患者总满意率以研究组显高,参照组数据偏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普外科急腹症诊治期间应用腹腔镜的效果更好,有效优化治疗期间临床指标,促使患者各功能得到快速恢复,尽早出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广泛使用。
关键词:普外科;急腹症;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1
急腹症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1]。急腹症患者常常以腹痛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发病急,需要立即接受相应的治疗。若对该病治疗不及时,可至病情严重,给治疗增加难度。腹腔镜技术目前在临床多个学科应用,并获得不错的口碑。由相关研究指出,急腹症通过腹腔镜诊治后的效果非常理想。对此,文中重点分析普外科急腹症诊治期间应用腹腔镜的效果及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普外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急腹症患者中10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以分组的形式展开治疗工作,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为25-65岁,均数(45.37±2.18)岁,男性、女性各占比60%、40%;参照组患者年龄分布为25-63岁,均数(44.21±2.32)岁,男性、女性各占比62%、38%;统计学对所有研究资料中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
1.2 方法
参照组:通过剖腹探查,以患者腹痛部位为中心做切口,并逐层切开腹壁至腹部内。以患者临床腹痛表现为依据,来探查相关器官及组织,并将探查结果与临床表现想结合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具体诊断,同时以此为临床治疗标准,实施普外科的基础治疗操作。
研究组:通过腹腔镜探查,指导平卧位并在麻醉效果有效后用气腹针穿刺,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并在12 mmHg上下[2]。然后慢慢放入腹腔镜,用探头探入腹腔,仔细观察胃、胆囊、肝脏、结肠、小肠、盆腔、阑尾等部位。明确病变的实际位置, 并在诊断时结合患者临床体征和不同的症状,为此制定更符合患者实际病情的治疗方案。气腹建立之后,用腹腔镜对脐部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病变的具体位置选择其他手术孔[3]。
1.3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做相应的对比分析,同时判定措施的应用效果[4-5]。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检验用X2;计量用(),检验用t。文中所体现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深入处理,若显示P<0.05, 说明了有意义。
2 结 果
2.1 计算两组临床各项指标(n=50)
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研究组计算结果分别为(45.17±12.08)min、(104.18±25.24)ml、(3.98±1.02)d、(8.13±2.76)d、(3.51±1.04)d;参照组计算结果分别为(70.42±12.46)min、(189.61±24.21)ml、(5.30±1.18)d、(12.14±3.08)d、(5.16±1.25)d;两组计算所得数据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
2.2 对两组临床效果情况统计(n=50)
从显效、有效、无效三方面统计,并计算总有效率;研究组数据分别显示34(68.00%)、15(30.00%)、1(2.00%)、总49(98.00%);参照组数据分别显示18(36.00%)、19(38.00%)、13(26.00%)、总37(74.00%);两组统计数据具有很明显差异(P<0.05)。
2.3 统计两组患者对疗效的满意情况(n=50)
从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方面统计,并计算总满意率;研究组数据分别显示35(70.00%)、14(28.00%)、1(2.00%)、总49(98.00%);参照组数据分别显示19(38.00%)、19(38.00%)、12(24.00%)、总38(76.0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的体现可看出,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临床效果方面研究組对比参照组具有明显优势性,两组统计数据具有很明显差异(P<0.05)。患者总满意率以研究组显高,参照组数据偏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普外科急腹症诊治期间应用腹腔镜的效果更好,有效优化治疗期间临床指标,促使患者各功能得到快速恢复,尽早出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许兴.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健康之友,2019(19):83.
[2]刘霞,汤淼. 分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护理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0):75,79.
[3]郭志伟.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1).76-77.
[4]袁智勇.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9,(14).97-99.
[5]刘超,姚文平,刘莉.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非创伤性 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20).3245-3246,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