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措施

2022-03-23马姝洁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均值校本教材

马姝洁

随着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全面推进。学习能力是学生应必备的能力之一。高中英语教学要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学以致用的好习惯。笔者用所在教研团队开发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校本教材,通过“阅读圈”等方式探索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旨在以此为契机,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能力。

一、调查问卷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习能力的指向做了分類,具体分为兴趣与动机、目标与计划、意志与自信、资源与渠道、自主与合作。笔者就“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相关话题从本校实验班24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取李克特五级量表,用 SPSS对其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表1中“文化自信”“应试需要”“跨文化沟通需要”“需付出学习”均值都大于2.5,可见学生对用英语讲中国文化有一定兴趣,应试是最直接强烈的需求,均值最大(3.4),也愿意付出努力。对此,教师可以“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为桥梁创设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更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其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该问卷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校本课程的期待与提升能力的行动意愿”描述性统计如下:

由表2可见,学生对中国文化校本课程的期待、推荐读物的愿望、活动兴趣、行动意识都较高(均值都大于3)。这坚定了笔者推行校本教材,拓展资源,以便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学习渠道的信心。

表3中“教师渗透少”与“课堂补充不足”均值小于2,表明教师课堂上有意识进行了文化方面的渗透补充,但讲授方式相对单一(均值2.13)。所以教师尝试丰富课堂生态,提供必要支架,适度放手让学生在合作协商中提升能力。表3还显示了学生认为相关知识在教材中涉及不足(均值2.10),需拓展获取更多资源渠道。

二、对通过“阅读圈”等活动推行校本教材提升学习能力的实践与反思

本“阅读圈”课程实践活动以《用英语讲中国故事高中英语读写教程》为基础阅读材料,也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获取资源进行补充。校本教材

主要分为以下六个单元:中国风物、中国习俗、中国艺术、中国人物、中国成就和中国精神。每单元三课,每 课含“Topic Talk(唤起兴趣)”“Reading about the topic(主题阅读)”“Discussion/Post-reading/Voice your opin-  ion(读后输出)”“Culture Comparison(文化对比)”“Further Link(高考链接——语篇填空、短文改错、书 面表达等)”。

所教班级学生按照“阅读圈”分为六人一组,角色分别是:讨论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篇章解读者(对阅读材料进行提炼总结)、单词大师(解决阅读材料中重难点单词)、文化连接者(寻找对比东西方文化关于相关话题的异同)、生活连接者(从阅读材料中探寻与自身生活相关的现象或可能对生活带来的影响)和考题大师(帮助分析相关高考题)。学生可以参考教材中的相关板块,也可到阅览室进行信息搜索。课下根据各自角色进行阅读探索,课上组长组织各组讨论,组内交流后再由各组的同一角色组成新的小组进行思维碰撞。最后,各组总结一个海报展示,张贴于班级文化墙,所有学生可自由欣赏讨论。

学生由紧张被动应答到逐步建立自信,把学英语、讲中国故事变成了和自己生活有关的事情。如 Chinese Art这一章,学生们谈自己学过的传统乐器——古筝、民歌“茉莉花”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归纳、分享,其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以“阅读圈”形式进行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还将继续完善,最终促进学生善学、乐学、会学英语。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利用高中英语校本课程促进高中生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JCJYC2005033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均值校本教材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应用均值定理“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