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阿Q正传》中的哀与乐

2022-03-23沈伟伟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阿Q正传太爷阿Q

沈伟伟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叙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 的人生经历,揭露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保守和腐败。初读作品,人们可能会觉得阿 Q是一个可笑的人;再读作品,人们可能又会觉得阿Q是一个可悲的人。其实,阿Q是当时中国无数贫农的一个缩影,鲁迅先生通过刻画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批判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想要达到“揭开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目的。下面本文就来探究一下《阿Q正传》中的哀与乐。

一、哀与乐相互渗透

阿Q这个人物既可笑又可悲。读完小说,读者会发现阿 Q是一个既自大又自卑的人物。他时而让读者笑得前仰后合,时而又让读者感到悲伤。当然,鲁迅先生创作《阿 Q 正传》并不是为了博得读者对阿 Q 的怜悯和憎恨,而是希望让读者能从阿Q身上看到国民可悲的影子,从而警醒国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自尊自爱的人”。

在《阿 Q正传》中,哀与乐是相互渗透的。例如,在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后,阿Q也兴奋了起来。他喝了点酒,觉得自己也十分荣幸。因为他觉得自己和赵太爷是本家,都姓赵,赵家的光荣也就是自己的光荣。这种“情绪转移”体现出阿Q 的虚荣,也让人感到啼笑皆非。但是,阿 Q还没有“乐”多久,马上就转为“哀”了。他的攀附行为令赵太爷感到不满。因此,他被赵太爷狠狠赏了几个耳光,并被赶出了赵府。其他的人都在讥讽和嘲笑阿Q。哀与乐的相互渗透,既让读者看到了阿 Q 滑稽可笑、毫无自知之明的一面,又让读者见识到了作为封建乡绅阶层的赵太爷的霸道无理。

二、哀与乐互相转化

细读小说中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我们会觉得阿 Q是个喜剧人物;纵观阿Q 的一生,我们又会觉得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在作品中,這种“哀”与“乐”也是在不停地转化的。

例如,当阿Q被抓进大牢,需要画押的时候,他非常紧张,拿着笔整个人都在发抖。但是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中,他心里想的却是要努力把圆圈画圆。可是他太过紧张了,画的圆很是走样,但是他马上转而一想“孙子才画的圆呢”,彷佛自己画得不圆就非常厉害一样。此时,阿 Q被冤入狱,并且不知道接下来会受到什么样的刑罚。他本该感到恐惧,却被自己画圆圈的行为逗乐了,而且还心安理得地睡着了。阿 Q 凭借“精神胜利法”完成了“哀”与“乐”的转化。后来,阿Q 坐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迎接他的是一条砍头的路。他本该感到害怕,但是此时却泰然起来,觉得“人生天地间,未免都是要杀头的”;在游街的时候,他也是没有感到丢脸和抬不起头来,反而觉得游街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他甚至还不由自主、无师自通地喊出了一句从来没有说过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似乎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了。就这样,阿 Q 成功地将“面临死亡的悲哀”转化为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喜悦”。

鲁迅先生为阿Q立传,从表面上看是在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卑微小人物立传,实则是通过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将他的生存悲剧折射到每一位麻木的国民身上,揭露当时国民的劣根性。阿Q 的悲剧结局让人觉得悲哀。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便是如此,他完全没有能力跳出那个时代去看问题。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难以获得接受新思想的机会。自我麻痹、奴性、欺软怕硬等都是封建思想带给他的,他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畸形的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只能每天浑浑噩噩地讨生活。

总而言之,在《阿 Q正传》中,鲁迅先生通过塑造阿 Q这一人物形象,展现该人物的“哀”与“乐”,批判了黑暗落后的封建思想,期望能让国人清醒过来,走出“黑屋子”,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阿Q正传太爷阿Q
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阿Q和老A
“阿Q断子绝孙”考
客从何处来
画中迷雾
《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从文化因素的翻译赏析《阿Q正传》两个法语版本的翻译
浅谈鲁迅《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阿Q森林
去镇上喝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