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理交融 彰显深刻

2022-03-23钱双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考

钱双萍

[摘   要]议论性散文是近年来学生乐于实践的一种文体。文章从“以事入理,拓展思想深度”“以物说理,融通人生之道”“以法布理,彰显独特构思”等视角切入,以更好地探究议论性散文的基本特质与写作规律。

[关键词]议论性散文;写作视角;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1-0004-03

近年来,高考作文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凸显思辨与彰显文采的议论性散文,因文风独特、情感丰富、思考深刻而格外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议论性散文,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典范议论文,更为灵活,值得学生学习与实践。

一、议论性散文的基本特质

议论性散文是介于散文和议论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借助散文的笔法发表议论,用议论的方式表达观点,显示出理趣与哲思。其本质上还是散文,常常借助文学性语言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说理,以情感染读者。

议论性散文的优点明显。一是写法灵活自由,打破传统议论文写作模式的束缚,让学生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学生或从生活事件入手,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形成自己正确的观念、判断;或借物喻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悟透人生大道理;或自我感发,由表及里,咀嚼思考,分享人生体悟。二是用文学性语言来说理,常常运用以形象思维为内核的片状结构语言,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

二、议论性散文的写作视角

(一)以事入理,拓展思想深度

先哲说,大凡辨事,必以理推。生活现象、生活事件等,都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它们往往会折射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写作中,学生可以去挖掘它们的内在意蕴,去探寻它们背后的大道理。如何以事入理?首先,学生要学会就事论事和透过表面看本质,提炼生活现象或生活事件内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形成自己的认知。其次,学生要学会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寻找生活现象或生活事件之间的联系点,掌握串珠成线的写作模式,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去挖掘生活现象或生活事件背后的生活哲理,并用精简的议论予以阐发。

例如,在以《寻找心灵的自留地》为题的议论性散文写作训练中,学生可以抓住“自留地”的特点,以小见大,由生活中的自留地联想到心灵的自留地。有学生首先以祖母精心打理自己的那块自留地为事例,写祖母从翻土到耕种再到收获,一个人在那块自留地里默默劳作,把田埂修得棱角分明;然后以小见大,参悟“祖母精心伺候的那块自留地,其实就是她心灵的自留地,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留地”这样的人生哲理;接着联想尘世漫漫,处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的人们是如何寻找自己心灵的自留地的;最后回到现实,以“每天疲于奔波,心灵慢慢进入了闭塞的状态。我们都应该寻找一个心灵安放处,珍存那清晰怡然的心灵自留地,珍存本真的自己”收尾,使得主题得以明晰与深化。

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思考时事,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言语激情。这是引导学生学会“以事入理”进行议论性散文写作的一个途径。

(二)以物说理,融通人生之道

纪昀在《清艳堂诗序》中写道:“凡物色之感于外,与喜怒哀乐之动于中者,两相薄而发为歌咏。”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文学创作往往是由于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相契合而产生的。用审美的眼光去关照我们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自然界的一花一木、一虫一鸟都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因此,学生在议论性散文写作中,可以物之微,融通人生大道理,让议论深刻而又言之有物。如何操作?抓住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点及物的比喻象征意义,由实入虚或者化虚为实,借物喻理。

如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这个题目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既不是从理性到感性,又不是从原因到结果。事实上,其包含三层辩证关系。“有字之书”,是指有影响力的印刷品。“无字之书”,是抽象的比喻,指的是可以给人们提供像书一样的文化养料的其他有价值的事物,如古董、某一个文化符号等,因此考生在说理时就需要化虚为实了。“心灵之书”,指能进入人类灵魂深处的人生之书,包括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考生在阐述这个层次的书时,更需要化虚为实,把“心灵之书”升华成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等,它可以是一本书、一个物品、一件文物、一处风景、一个人……

又如在写作《生活的味道》一文时,一位学生以“一碗清粥”来构思全文,通过回忆三个生活片段,由实入虚,提炼出“一碗清粥就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是一分挚爱亲情,是一分心灵慰藉”的哲理思考,把平淡的生活写得令人叫绝。

学会寄托和渗透,把道理与具体的物像相融合,借物说理,托物寓理,从而融通人生之道。这能提高议论性散文寫作的效率。

(三)以法布理,彰显独特构思

典范的议论文要有严密的论证过程和逻辑性。议论性散文,表面上看天马行空、形式多样,但实际上十分讲究章法结构和谋篇布局。

首先,得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叙事、描写、抒情等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以构成一线串珠之势。其次,得精心谋篇布局,以构思彰显理趣。一般有如下方法:

组合式(又名蛛网式)谋篇。围绕一个中心(网心),向四周伸展开去,把联想到的一个个片段剪辑聚合在一起,这些片段应尽量结构一致,且在每个片段之后或者在几个片段之后紧扣中心进行议论或抒情。比如高考满分作文《浅浅中国行,悠悠文化香》以“中华文化”为中心,以“浅浅中国行,悠悠文化香。那层层叠叠堆砌起来的砖瓦,是中国最美的符号”“浅浅中国行,悠悠文化香。那水泥路上的青石板,那贴着剪纸的门窗,是人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浅浅中国行,悠悠文化香。那精致的容妆、稳健的步伐,是人们对传统京剧最深的烙印”三部分来谋篇布局。整齐的结构、形象的画面、一唱三叹的吟咏,让读者陶醉在中华文化悠久而多彩的底蕴中,享受美好,触摸真情。

对比式谋篇。用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谋篇布局,可以对比两种不同的事物, 也可以对比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比如在写作以“如何看待诗歌全民化现象”为主题的议论性散文时,学生可以从“培养文学素养,追求高雅文化,让诗意深深扎根于精神土壤”等方面论述诗歌全民化的意义;再借虚假繁荣、不注重内涵、抛弃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等问题来警示大家不要让诗歌的时代昙花一现。

逻辑式(又名阳关三叠式)谋篇。论述部分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部分组成。这是一般议论文的创作结构。议论性散文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来谋篇布局,以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体现逻辑之美。如在《人生的作业》议论性散文写作训练中,学生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题面是一个比喻,指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做的各种努力。具体写作时,学生可以按照“人生的作业是什么—人生的作业谁来批阅—人生的作业有没有标准答案”这样的结构进行深入的思考,使逻辑严密、事理清晰。

三、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思考

(一)要正确处理议论与抒情的关系,让理性与情感齐飞

表达事理是写作议论性散文的首要任务。议论性散文是以散文的笔法,借助文学性语言来说理,强烈的抒情性是议论性散文的突出特点。因此,必须处理好议论与抒情的关系,做到情理交融。

如何操作?在巧用事例进行说理时,学生可以通过想象联想,描绘出动情的画面,然后再由这些画面生发议论,挖掘蕴藏的道理。比如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描绘了辛弃疾“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从自号稼轩,同盟鸥鹭,到成为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人生图景,从而得出“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的道理。学生还可以内心感受或者生活事件为线索,将若干片段的描写构成排比说理,实现情(事)中蕴理,理中融情。如某考生在《生命的高度》一文中这样诠释“生命高度”:“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喀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伪道德,选择了责任;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这段文字中叙事与说理同时进行,内容充实而不芜杂。此外,可以结合有效的句式结构(诚然……然而……;也许有人认为……但是……;不是……不是……而是……;表面上是……实质上是……)增强语言的思辨性;还可以综合运用排比、对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来描写渲染,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从而让文章在散发深远意蕴的同时又具有飞扬的文采。如“宽容自己并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不是刻意放纵自己的错误,而是一种冷静与理智,一种豁达大度,一种面对人生挫折的超然处之、坦然视之的良好心态。没有这种心态,没有这种冷静和理智,我们很难想象他能取得成功;没有这种豁达大度,我们很难想象他会宽容别人”。此段文字综合使用排比与固定句式等,不仅意蕴深刻,而且气势凛然。

(二)要处理好分点升格与整体写作的关系,让思辨与文采共舞

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性散文时,教师要处理好分点升格与整体写作的关系。先分几个专题进行议论性散文分点升格微写作训练,再适时开展议论性散文完篇写作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把握该文体的特质。

议论性散文分点升格微写作训练可以围绕以下专题开展。

首先是拟题训练。拟一个简洁鲜明、生动形象的标题很重要。标题是“文眼”,是作者“思想的窗户”,是让读者“一见钟情”的关键。在引导学生研读历年高考优秀作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探究好的作文题目的特点并进行拟题训练。比如《一头白发,满山青翠》《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诚信满乾坤》《震灾无情,人间有爱》《渠清如许》《斜风细雨必须归》《勿以善小而不为》《忠心爱心孝心》……不难看出,拟题时,在围绕中心话题的前提下,可以引用或改编诗词名句,可以妙用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组合蕴含深意的多个意象等。要想写出吸引眼球的标题,学生需要有意识地联想、深入地思考,还需要有丰富的积累。

其次是首尾段的写作训练。既要巧妙处理开篇的“破题”,又要精心设计韵味悠长的“豹尾”。所谓“破题”就是在符合材料的前提下先声夺人、亮出观点。可以分为引材料破题、阐释核心词语破题、引用名人名言破题、使用修辞手法破题等。所谓“豹尾”就是短小精悍、韵味悠长的结尾,它需要照应开头、升华中心、启发思考。如何才能写好?可以运用回扣材料、巧妙发问、引用名言警句、采用比喻排比等方式写作结尾。比如学生作文《小王子之殇》的开头这样写道:“萨特在《词语》一书中发出这样炽烈的宣誓:我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也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它将和目睹了我的出生一样,目击我的死亡。而在时间的另一个维度,卡夫卡哭了,站在‘法律门前’的他感到绝望,童年阴影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由是观之,童年的收获,会成为人一生的坚守;而童年的缺憾,则会成为人一生的寻觅。”此段引用名人名句简洁精炼地引出观点“童年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既有文化色彩,又切中材料“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还顺势将写作视角指向环境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批评当下某些错误的导向。

最后是思辨性文段写作训练。议论性散文的“叙”有三种表现方式: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议论性叙述。记叙性叙述适合在突出单个详细事件时使用,描写性叙述适合用于画面、场景的想象和再造,议论性叙述适合用于展现思辨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时评写作训练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三种“叙”的表现方式,学会在情理交融中进行思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揭示本质法(现象—本质)、由果溯因法(结果—原因)、辩证分析法(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同一现象进行评论)等进行时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有这样一则新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双人3米板跳水决赛中,中国选手谢思埸和王宗源以总分467.82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勇夺第11枚金牌。”针对这则新闻,教师可以设计以“坚持”为主题的时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用描写性叙述描绘夺得冠军后,谢思埸哭得像个孩子的场景。其次用记叙性叙述简单回顾谢思埸因伤病无缘里约奥运会,在之后的五年,他精心保护自己避免伤病,细心研究技术,最终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的经历。再次用议论性叙述来展现谢思埸夺冠的意义和这一新闻报道的价值:坚持从来不是把路走绝,而是绝处逢生。从2017年世锦赛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无论付出多少汗水,付出什么代价,谢思埸对梦想的追求从未停止,最终他站在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这枚金牌他等了9年,坚持就是他脚里至今还留着的一颗铆钉。最后点明坚持之美不只在获得金牌。“奥运赛场上,我們把欢呼给予领奖台上的胜者,同时,我们也应该把掌声送给领奖台下那些为了梦想和热爱一直在努力的坚持者。”时评写作训练,既能让学生掌握“叙”的三种表现方式,又能使学生在情理交融中提高思辨能力,拓宽论述的深度与广度。

此外,文章框架和语言训练必须贯穿每次整体写作。学生既要学会搭建合理完善、精美新巧的结构,又要学会运用文采飞扬的语言。

总之,要想写好议论性散文,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做到的,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练笔,致力于一节课解决一个知识专题,让学生一步步积累,从而能用情感和理性点亮心灯,让思辨与文采在方格纸上轻舞飞扬。

[   参   考   文   献   ]

[1]  唐惠忠.议论性散文写作的五把金钥匙(一)[J].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2(31):4.

[2]  徐松.指导学生“分点升格”作文的实践研究:以议   论性散文写作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3(7):140-143,2.

[3]  韩延明.潜心耽佳句,蕴情更明理:例谈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7(12):14-16.

sdjzdx202203231647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