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中国第二飞机制造厂
2022-03-22胡平原
● 胡平原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各地许多重要工厂企业纷纷搬迁到四川大后方,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又称“中意飞机厂”,以下简称“南昌厂”,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前身)也在此时迁移到重庆南川县丛林乡(今南川区丛林镇)海孔洞。在这里,中国老一辈飞机专家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架抗战军用运输机。
西迁南川 精英云集
1934 年,意大利为了在中国推销他们的飞机,扩大销售市场,派遣一个航空顾问团来华训练飞行员。
1935 年1 月21 日,中国和意大利签订合同,在中国成立一家飞机厂(即南昌厂)制造意式飞机。南昌厂聘请了约80 名意大利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设备从意大利购进。厂址坐落在南昌顺化门外。1937 年2 月,该厂建成主要厂房8 座和4 层高的办公大楼1 栋。其中飞机总装厂房最大,面积5000 至6000平方米,均有空调设备。
南昌厂除主要生产仿萨伏亚和菲亚特公司的飞机,以及制造布瑞达25 式教练机和萨伏亚S-81 式轰炸机,也承接飞机的维修和组装业务。1937 年7 月后,意大利将其航空专家从中国全部撤离。
1937 年8 月,在侵华日机轰炸下,南昌厂厂房基本被炸毁。为了保存中国长期抗战的工业命脉,1938 年初,南昌厂负责人开始率领全体员工,带着残存的机器、设备等,由南昌出发,向西南搬迁,乘木船经鄱阳湖、九江、武汉,最后到达重庆。经多方实地勘察,新厂址选在南川县丛林乡海孔洞。这是一个由石灰岩钟乳石形成的天然溶洞,洞内高18 至35 米,宽18 米,纵深210 米,洞壳厚40 至70 米,光线充足,场地开阔,交通便利。
不久,搬迁到海孔洞的南昌厂更名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以下简称“第二飞机制造厂”)。工厂在洞内建了一座1200 平方米的简易车间和一座机身库,海孔洞周围15 千米范围内划为特别警戒区。工厂设7 个处室24 个股,并设驻渝修理所、重庆市海棠溪办事处、消防队等机构。
迁移到南川后,第二飞机制造厂从美国进口发动机,由苏联供应仪表、物资,运往重庆后再转送到海孔洞。抗战期间,侵华日军获悉中国政府在南川县建有飞机制造厂的情报,先后5 次派飞机进行狂轰滥炸,但工厂隐蔽,日机无法找到目标,便在距工厂20 千米外的南川县城投下大量炸弹。
第二飞机制造厂全部建设在洞中。飞机总装车间居中,左边为机库和金工车间、白铁车间,右边为钳工、木工车间。焊接锻铸等车间都设在洞口外,大洞内有一小洞为库房,另外,还修建了一小洞,安装柴油发电机作发电之用。周围的生活区、医院、学校全配有防空伪装。厂内驻有一个营的部队,专门负责警卫、保护、安全工作。
生活区域的设施远离厂区,虽然简陋,但基本齐全。厂里有职工宿舍、医院、邮局、小百货商店,还有天然游泳池等体育设施,后来又修建职工俱乐部、托儿所等。至1942 年,全厂职工最多时约有1200 人(不 包 括200 名民工)。
抗战时期迁到海孔洞的第二飞机制造厂旧址
第二飞机制造厂全体技术人员合影
第二飞机制造厂首任厂长朱霖,曾留学意大利,在都灵大学航空系学习;第二任厂长钱昌祚,曾留学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学习,他还是空军机械学校校长,带来了一批航空学校高级班和正科班的毕业生,为飞机厂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技术力量,提高制造能力;第三任厂长黎国培,曾留学苏联,在航空学院学习;第四任厂长马德树,曾留学英国,是位飞机制造专家,参加过海军飞机“江风号”“江鸥号”“海宁2 号”的设计。此外,还有林同骅、高邦俊、顾光复、金祖年、陆孝彭等精英。可以说,第二飞机制造厂云集了全国各地著名的航空专家、学者。
造出第一批军用飞机
当时的条件较差,厂房阴暗潮湿,大白天都要开电灯。因为远离大城市,文化生活极为枯燥,大部分年轻人都无法解决婚姻问题,工厂被人们诙谐地称为“光棍俱乐部”。但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没有动摇制造飞机的意志,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研究制造飞机的各种问题,关心国家大事,阅读《新华日报》等进步报刊,在飞机制造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1939 年7 月,第二飞机制造厂完成了第一架飞机的制造。此飞机是依照苏联伊-16(N-16)制成的忠-28 甲型下单翼驱逐机,因为当时没有图纸,只好采用反逆向技术仿制,一边拆除,一边制造。
厂里除了飞机的主翼梁、起落架、轮胎不能自制,其余都是自制。当时金属材料很难找到,他们就用木料制作,硬壳机身用三层板胶合而成。该机采用功率为712 匹马力的美制瑞特R-1820-F 型发动机。飞机重量只有1556 千克;最大速度每小时可达到455 千米,比苏式原准机的性能还有所提高。由于种种困难,该机在性能上已经落后于日本新机种(如“零”式战斗机),所以只生产了3架。随后,技术人员又根据N-16 对该机进行修改,把单座驱逐机座位前移,增加1 个座位,这就是用于训练飞行员的忠-28 甲高级教练机,1940 年至1944 年生产了30 架。这期间,还仿制过德式H-17 型中级滑翔机30架,自行研制初级滑翔机6 架。这些飞机对当时中国抗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成功研制中国首架中型运输机
1942 年,第二飞机制造厂在厂长马德树的指导下,开始研制中国第一架中型运输机。主设计师是林同骅、高邦俊、顾光复,他们和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仅用几十台陈旧的意大利造的手摇计算机,在没有样机参考的情况下,利用现有设备、器材,以严谨的科学精神,用两年时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架中型运输机——中运一号。这是一架木质发动机下单翼中型运输机,编号为中运-CT-1,也称“C-0101 号”。飞机采用美制450 匹马力的R-1820-F 九缸星型气冷式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曾用于伊-16 飞机的早期型号。机高11.95 米,翼展15.85 米,机重3147 千克;起飞重量4537 千克,最大时速324 千米,最小时速115 千米;实用升限为5334 米;巡航速度下续航时间为5.95 小时,巡航速度下航程为1696 千米。为试飞运输方便及防空需要,中运一号机身可装卸成前、中、后3 段机身,机翼分为左、中、右3 部分,中翼两边各用铬钼钢管焊接成发动机架,发动机用橡皮减震。中运一号机身、机翼和尾翼都是用珍贵的银松作为骨架,蒙皮用桦木三层板,机体表面包了蒙布,副翼和襟翼用铝合金制成。机翼共有4 个汽油桶,其中2 个装在中翼内,单个容积为80 加仑;另外2 个各装于左右翼中,每个容积为45 加仑。起落架为低压轮胎,加装比较复杂和先进的液压回收装置,可使起落架向后收起藏于发动机短舱内。机内设有11 个座位。机身用军用绿色漆处理,机腹则漆成天青色,装有淡蓝色窗帘,客舱灯呈乳白色,地板棕色打蜡,方形舷窗。
中运一号(正面)
中运一号(侧面)
中运一号试制成功后,由于工厂没有试飞跑道,只好分装到10 多辆大卡车上,运到200 多千米外的重庆白市驿机场组装试飞。这次试飞由总设计师之一的顾光复主持,李兴唐空军少校和其他试飞人员共10 人登上飞机。飞机平稳起飞,掠过重庆上空,飞越长江江面,穿过歌乐山山峰,中国自制的第一架运输机飞上了蓝天。
1944 年1 月,中运一号再次从重庆白市驿机场起飞,仅用58 分钟便在成都太平机场成功降落。重庆白市驿机场是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基地,目睹此景的不少盟军飞行员,都对中国人竖起了大拇指。
同年,第二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中运二号,1948 年2 月19 日在重庆试飞。中运二号是在中运一号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改进、设计试制的。机体结构与中运一号大体相同,但起落架、尾轮结构、机舱内设备等都有了进一步改进。它采用美国普惠公司R-985AN-1 九缸星型气冷式450 匹马力发动机,该发动机曾装在美制BT-13“勇士”基础教练机和0S2U-1“翠鸟”观测机(侦察机)上。该机还采用了成套美制P-40 式驱逐机液压起落架装置。飞机重量4400 千克,最大时速345 千米,最小时速111 千米。飞机外观光滑美观,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1948 年,第二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中运三号。中运三号在中运二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为全金属结构,重量3850 千克,最大时速358 千米,最小时速105 千米。后该计划流产,仅限于图纸设计。
从1939 年至1947 年,第二飞机制造厂先后生产出100 多架飞机,有军用战斗机,也有军用运输机,它们或装备抗战空军作训练之用,或成功试飞,均在中国航空史上留下飞翔的轨迹,为中国抗战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厂里的中共党支部
值得一提的是,1939 年至1945 年,第二飞机制造厂曾在丛林、南平、文凤、北固、西胜、水江、万盛等乡,招收知识青年100多人当工人,中共南川党组织安排党员和青年团员考入该厂,在厂里建立党支部,由中共中央军委系统直接领导,是县内较早的产业工人的党组织。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党的活动,1939 年冬,经中共川东特委安排,第二飞机制造厂工程师、共产党员俞乃禧(曾留学意大利,学习航空专业)与中共南川特支书记周应培取得联系,双方商定将联络点设在距海孔洞约6千米的南平镇俞乃禧家。中共南川特支派党员王昭余转学南屏中学读书并任联络员,以每周星期六或星期日找俞乃禧补习英语为由联系开展地下工作。
1940 年8 月,中共党员向国灵在第二飞机制造厂培养了一批青年工人积极分子,建立了党的活动据点,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9月,南川县稽察所所长程传洛查获第二飞机制造厂有中共活动情况,秘密向重庆军统局副局长戴笠报告。戴笠派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副督察长刘国宪带领武装警察到南川县,逮捕了中共党员陈志坚和积极分子刘鸣骥等人,将他们押囚于天主堂。经俞乃禧等人设法营救,陈志坚、刘鸣骥先后被释放。之后,中共綦南工委派中共党员李思源到第二飞机制造厂隐蔽下来,继续开展党的工作。1946 年夏,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回南昌。
1949 年,国民党决定把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往台湾,中共党组织发动群众坚决抵制,引领进步工人龙显奎、余成良、向国桂、向光远等进行公开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