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理论在大学生营养与食品类课程中的应用
2022-03-22何邱平李燕明
曾 婧,任 研, 何邱平,李燕明,杨 梅,向 兵
大学生在饮食营养与健康方面存在着一定盲区,营养过剩与营养失衡等问题并存,大部分学生缺乏合理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也有待改变,急需普及营养知识[1]。在大学生中普及营养与食品知识极为重要。营养与食品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大学生可以增加对营养与食品相关知识的学习,追求营养均衡,选择安全食品以保障自身生命健康;通过学习食品营养知识,在信念和行为上做出改变,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家人和朋友,以此来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
为探索出一套适用于高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营养与食品类课程的评价体系,本研究拟通过以营养与食品课程为试点课程,以行为改变理论(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为基础,构建多元化考核模式以及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营养与食品知识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切实地帮助大学生群体改善营养与健康水平。
1 大学生营养与食品类课程现状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营养与食品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观[2]。但在营养与食品类课程的传统考核评价体系中主要以知识评价为主,其他能力方面较少涉及,具体表现为评价流程封闭、考评体系单一、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因此,需要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能否合理膳食,是否具有正确选择食品的能力,也可以促进营养与食品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2 行为改变理论模型(TTM)
目前,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模式较多,TTM是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模型之一。这种模式是综合性和一体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结合行为改变理论和心理治疗的比较分析。TTM通过时间维度,即变化阶段,从不同干预理论中整合变化的过程和原则,又称为跨理论模型,是美国心理学教授Prochaska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的[3],包含了许多行为干预模型的基本原则,并且把方法融入其中。人的行为转变在该理论中被认为是一个复杂、渐进、持续的过程。其可分为5个阶段:①前意向阶段;②意向阶段;③准备阶段;④行动阶段;⑤维持阶段。该模型将改变过程与改变阶段相结合,提出在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帮助,使得目标人群的行为发生改变。
行为改变是一个长期、由浅入深的过程,不是一次就能改变的。常规的一次性行为改变干预往往使参与者停留在某个初始阶段,而干预过程需要一次性做出较大改变,这种要求会导致很多参与者选择直接放弃或拒绝改变,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若将常规的一次性行为干预转变为分阶段干预,在这种循序渐进的干预过程中行为慢慢得到改变,并且呈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并养成良好的行为,达到行为改变干预的目的和取得较好的效果。
3 TTM理论应用领域
TTM理论最早应用于戒烟领域,在戒烟过程中吸烟者行为变化的各个阶段被详细描述,并且每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也包含在内,目的是为了减少吸烟行为。心理治疗中也运用TTM理论改良问题行为、减少不良嗜好的发生,之后TTM理论应用范围扩大,如控制体重、乳腺健康监测及锻炼等一些健康行为,心理健康行为的研究中也涉及到TTM理论。
3.1 TTM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
TTM理论在促进健康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扭转不健康行为,如戒烟、戒酒、戒毒等成瘾行为,控制体重、减肥、习惯久坐的生活方式,以及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等。第二,引导公众树立健康的行为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如健康教育、加强体育运动、预防骨质疏松、营养均衡、健康饮食行为、定期乳房检查、安全性行为等。
1992年,Marcus等[4]进行了身体活动干预研究,并且首次以阶段变化模型为基础,让更多的受试对象参与锻炼,采取了行为干预措施。Adams和White[5]在2003年对以TTM为基础的16项体育活动行为干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阶段对应式行为干预在6个月以内的短期锻炼行为的参与度和后续进展方面比统一行为干预有更显著的效果。多项研究基于TTM模型在成人超重和肥胖管理中得以应用,如通过其产生可持续的体重减轻状况,从而评估饮食和身体活动干预的有效性。在成人超重和肥胖管理中得以应用,如通过其产生可持续的体重减轻状况,从而评估饮食和身体活动干预的有效性,并将跨理论模型应用于超重人群的定期适度运动中。除此之外,在身体活动干预、成瘾行为[6]、体育锻炼[7]、预防骨质疏松[8]、健康饮食行为[9]、压力管理[10]诸多方面均有应用。
国内关于TTM理论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有学者将TTM理论应用于社区居民健身习惯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发现健身行为越规律、生活质量越高[11]。其他的相关研究领域也均有所涉及,如戒烟[12]、控制体重[13]、体育锻炼[14]、习惯久坐的生活方式[15]、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16]、健康教育[17]等。
3.2 TTM在疾病管理领域的应用
在疾病管理领域,对疾病行为及相关病症的研究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主要应用于慢性病自我管理和临床医疗护理等方面。慢性病自我管理包括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临床医疗照护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癌症、抑郁患者等。
国外的相关研究显示,使用TTM模型可促进慢性疾病患者的行为改变,如对糖尿病人的管理。Tseng等[18]基于TTM模型的健康饮食干预,将健康素养和糖尿病知识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联系起来。饮食知识显著地激励参与者进入行为改变的后期阶段,改善了血糖控制。Kirk 等[19]探讨了老年人群的身体活动与TTM组成成分的关系,在身体活动、自我效能感、更积极身体活动的好处和5个改变过程上,研究结果支持TTM理论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使用TTM模型在促进慢性疾病患者的行为改变、老年临床人群的身体活动、健康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食用水果和蔬菜的干预方案制定中取得良好成效[20]。除此之外,该理论在对慢性疼痛患者、癌症患者以及肌肉骨骼疾病患者的防治上也有所应用。
国内的相关研究表明,通过TTM理论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21]、建立和维护健康的饮食行为[22],以及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运动的好习惯[23],帮助尿毒症患者控制钾的摄入,从而更平稳地控制血糖和血钾水平[24]有显著的效果。除此之外,TTM模型还应用于冠心病[25]、慢性阻塞性肺病[26]、癌症[27]的自我管理和护理当中。
3.3 TTM在课程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教育和课程教学方面,TTM理论也得到了相关的应用。国外研究包括TTM理论在青少年学业表现中的应用[28]、在跨专业教育方面的应用[29]。国内有运用TTM理论评估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30-31]。结果表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学习动机分析的TTM评估量表能全面细致地分析和评估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更准确地分析学习动机所处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建议还可以巩固已改变的学习习惯。
4 TTM理论应用于大学生营养学类课程的全新探索
本研究通过对TTM理论的文献分析,探讨TTM理论应用于营养学类课程,通过评估学生各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动机,以TTM理论为基础进行教学并及时进行考核评价。根据TTM理论可将考核评价体系分为5个部分:①无意识期:以测试题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营养与食品的相关认知、行为和营养健康状况,找准薄弱环节。②意图期:自评报告,以自评促进内省,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之处,评价自身营养健康状况。③准备期:提供行动改变的详细计划及预期达到的效果。④行动期:营养行为状况在线动态检测。⑤维持期: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通过线上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学生的行为变化情况。
在实践上,TTM理论运用于营养与食品类课程也存在着可行性。在课程教学方面,已经有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运用TTM理论实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评估。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分阶段对学生在营养类课程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估,不仅在过程中评价而且在结果中评价,二者相结合。在传统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类课程由知识、态度到行为的动态实际变化过程,并通过持续的行为监测,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营养与食品类课程的效果,从而克服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教学状况。
5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TTM逐步走向成熟,国际上TTM理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TTM理论应用于营养与食品类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并探讨其应用的可能性,促进大学生营养与食品类课程由知识、态度到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提高大学生的营养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