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2-03-22江苏省建湖县冠华小学王婷婷
江苏省建湖县冠华小学 王婷婷
语言作为人与人交往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思维性。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对他人文章进行理解、思考、感悟、吸收、观赏、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而写作是运用已经积累的阅读材料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写作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基础,参天大树是从小树苗成长起来的,只有打牢小学作文基础,在初中高中时面对更高难度的写作要求,学生才能游刃有余。明朝时期的书画家董其昌写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告诉我们要博览群书,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升文学素养;行万里路则体现了不仅要通过读书丰富自己,还要注重实践,也就是说要注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师要结合教材寻找促进读写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写作,真正把读写结合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一、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习惯左右成败,习惯改变人生。好习惯成就人生,坏习惯祸患无穷。孟母三迁是我们熟知的故事,小时候的孟子家穷,只能住在坟地附近。一次,孟母看见孟子模仿别人磕头流泪,觉得这样影响孩子,便搬到了集市上。到了集市上,又发现孟子效仿卖家吆喝,还和卖猪的学习杀猪。于是,孟母搬到了私塾附近,这下孟子经常和学堂的孩子学习知识。起初孟子贪玩,时常逃学,但在孟母的教导下悔过,逐渐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好习惯很难坚持,坏习惯一学就会,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有以下几种:
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单靠阅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对阅读持之以恒,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小学生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学习压力减轻了,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学生可以把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阅读课外读物。为了养成阅读习惯,可以每天利用半小时的时间读一些世界名著等有意义的书籍,久而久之,阅读习惯就养成了。
第二,相较于初高中学生,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一个温馨安静轻松愉悦的读书环境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是学生自己不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比如,学校图书室为提供安静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可以在图书室里借阅书籍;教师定期举办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围坐在一起,分享彼此读过的优秀书籍,分享读书感悟和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语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阅读习惯。
第三,“眼过千遍不如手动一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动笔积累的习惯,记录精彩的语言和优美的段落,还要标记书中重要的内容,为己所用。还要养成阅读后写观后感的习惯,表达阅读感受。例如,学完《楼兰的忧郁》,了解到我国仍然有许多地方环境恶劣,感悟到保护环境、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
第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的能力,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可以提问为什么叫紫萝藤瀑布呢?瀑布和紫萝藤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学生不仅要善于提问题,做好阅读笔记,还要把这些好习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通过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拓展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净化心灵的过程,也是陶冶性情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拓宽眼界、形成独立的思维、积累词汇,进而提高写作能力。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时期,教育资源非常落后,国际上已经走入培养孩子学前教育阶段,而我国很多家庭刚刚达到温饱水平,偏远地区的学生为了上学跋山涉水。教育物资匮乏,学生共用一本书学习,用一个本写字,涂涂写写直到作业本本涂坏了为止。即便面对如此艰难的学习环境,学生为了学习知识也努力坚持。可见,读书对学生来说有多么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面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几条建议:
第一,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要否定学生的喜好。上课时,面对单一的课本内容,可以找到节选的原文,让学生阅读原著,从原著着手,发现选段的意义,多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阅读内容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如果担心学生不认真阅读,可以布置小随笔任务,让学生写下阅读感受,做到读写结合。还要利用课堂时间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当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多样、丰富、独特的阅读教学,创造一个依托科技的教学环境。可以将课外读物和课本结合,将生活中的故事与教材相结合。例如,教师讲解课文时,可以多媒体技术为媒介找到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运用动画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鲁迅先生的观点是不管什么类型的书,只要在自己视线内,或者手能拿到,都要拿过来读一下。鲁迅先生还提倡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深入研究,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素养,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这也在提醒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找一些适合学生现阶段阅读的有益书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期刊、论文、新闻热点,拓宽学生的眼界。
三、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积累意识。以读促写就是让学生多阅读,通过阅读更多的文章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阅读内容包括教材和课外读物,有些课外读物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师要仔细甄别,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充分发挥阅读的优势。首先是课上阅读——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在学习的萌芽期比较贪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教材的编排相对来说简单易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故事,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讲解的生动性,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掌握写作技巧。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开篇直接表明主人公,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小柳树好看却没有果实,小枣树有果实却没有小柳树好看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寻找答案,最终分析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情况不同,进一步了解春天和秋天的区别。教师要在讲解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深层含义,进而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不同的手法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通过课文感悟内心的情感,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其次是课外延伸——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不足,是写不好作文的重要原因,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学生的写作需求,教师在检查学生的作文时,会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学生的作文像是在写流水账,没有重点;第二,在同一个主题的作文中,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同一个论据,例如一写勤奋学习的典故,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就连运用的写作手法都大同小异。这种问题的出现多是因为学生很少阅读,积累的素材不足。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灵活挑选课外读物,根据教学主题推荐课外读物。例如,教学《三国演义》,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明确写作思路,形成写作框架。
以写促读是改善学生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手段,阅读是目的,写为读服务,通过写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内涵,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写作时,可以结合阅读素材丰富作文内容。只有真正把阅读和写作当成一个整体,才能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小学作文教学还停留在阅读文本、研究文本、讨论文本的单一阶段,所以相对来说,以写促读的效果欠佳。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写,让学生先明确写作方向,进而确定作文主题。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作文主题并表达出来,才能写出较好的文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阅读和写作都是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所以在运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双管齐下,教师要让出主导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阅读思维。写作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还能锻炼学生的读与写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练习。比如,缩写、扩写、仿写、续写等教学任务,能真实有效地体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的综合能力。以仿写为例,仿写是指模仿范文写作,是我国最基础的教学方式,仿写要求学生在理解、把握范文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生活经历以及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写出在形式上与范文相似又具有个性的文章。仿写不是机械地模仿,更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吸收借鉴,发挥想象力写作。因此,在读写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范文供学生仿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通过讲述父亲在送自己上学的路上,笨拙地为自己买橘子的故事,用最朴素的语言描写最生动的画面,与传统的描写父爱如山的文章不够细腻不同,朱自清用平凡的小事把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可以仿照朱自清的写法仿写,把平凡的小事描写得活灵活现。通过多样的写作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除了课堂练习外,日常练习也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日常练习相对于课堂练笔来说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便于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例如,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如参观历史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参加大型音乐活动、参观动物园、到游乐场游玩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并鼓励他们把生活中的所闻所见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把丰富多彩的生活,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记录下来,也可以运用在阅读中积累到的优秀素材。写日记能放松学生的身心,好文章往往是作者在放松的基础上对情感最真挚的表达。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依靠课堂上练习和日常练习,还可以把科技作为支撑点,通过智能APP、微博热点、读书软件等媒介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活动平台。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加大对读写结合教育的重视力度。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更快地掌握写作技巧,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