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2022-03-22范延丽
□范延丽/文
特殊教育中的盲人学生音乐是重要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方面之一,针对盲生音乐教育的基本素养探讨也很少。近年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力度和扶持力度日益增强,盲校在对视障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已将音乐教学纳为一项必修的课程。因此本文对盲校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基本概念进行概述,进而全面的分析培养视障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对策。
特殊教育由培智、听障和视障教学三个板块组成,当中盲生由于数量少和关注度少,导致学术界一直针对盲人学生的研究成果较少,使得对盲校视障学生在培养音乐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相对于正常学生来说,视障学生在视觉方面的功能感知是十分缺乏的,使得视障学生在对艺术欣赏时对于一些直观的艺术欣赏活动的参与是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视障学生在进行艺术的教学和欣赏上可以从听觉以及触觉等角度来进行培养,以此来代替视觉上的缺陷问题。所以本文在对盲校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分析的过程中,根据盲校音乐教育中视障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基于音乐教育在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对盲校培养视障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相关对策[1]。
1 音乐教育及核心素养相关概述
1.1 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
我国在历经了几年的实验与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最新的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为中国未来的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也对艺术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现代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相当好的,因为儿童的思维能力也受现代音乐教育熏陶、儿童的智能开发受现代音乐教育熏陶、而儿童的思维与人际情感上的历练也受现代音乐教育熏陶,所以现代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启智发展还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国内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等领域大家也都相当认同。
为提高儿童对声乐艺术的兴趣,必须多学多训练。例如:通过老师编创多姿多彩的声乐课堂内容、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声乐实验比赛,不断地体验、了解、探索、求知声乐的潜移默化的特殊吸引力,如此,发展儿童的快乐精神,熏陶良好的心情,发展的良好个性将是大有裨益。儿童通过掌握歌曲知识的基础乐理,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建立丰富的艺术思想,拓宽美术眼界,在歌曲的表现力与创造性方面得到提高,建立初步的音乐核心素质。
1.2 核心素养内涵
对于核心素质的理解,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上主要是在借鉴大量的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提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现代化高等教育国情的核心素质管理体系。这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OECD的有关核心素质理论的影响[2]。这种管理体系应该构建在科学合理的认识“素质教育”基石上来。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在进行过程中提倡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水平,并不是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绩,进而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
2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2.1 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情感及核心素养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由音乐老师将曲子的作者、曲子所讲述的内容和曲子作家自己的写作背景讲述给学生。学生也能够通过音乐课堂教学的环节,全面地投入到音乐课堂当中。音乐教师应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中心,把音乐课堂当做学生认识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平台,音乐教师和学生在音乐课堂进行音乐知识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的同时,也进一步地增加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同样,在音乐课堂教学的活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情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2.2 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以合理的歌曲教学方法,为学生分享乐曲带愉悦。音乐老师在训练学生的歌曲节奏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一些自己所喜爱的音乐,充分体会歌曲所产生的节奏感,体味各种歌曲旋律之间表现的差异,从而让学生的歌曲节奏感得以有效训练。
2.3 注重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有效培养
音乐能够培养人的品德情操,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提升,尤其是在其道德情操的树立和培养上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演奏中常常能够包含人类的真实情感,也能够通过音乐实现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要着重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让学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4 提升学生自身的音乐创造力
在音乐教学上,音乐老师可以选择有利于学生音乐练习的方式,使学生自己的创造性得以自由地发展。音乐中学生的差异必会造成学生的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导致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也存在差异。这样,音乐老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现实条件,启发学生去做出自己的思考,之后再加以沟通和互动,使创意的火花在学生的沟通中碰撞。
3 盲校音乐教育中视障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面向视障学生的音乐教学,需要树立的基本宗旨是注重以音乐审美为内核,以兴趣爱好为发展动力,面对全体学生,重视个人发挥,关注音乐实际,引导音乐创新,推动专业综合,发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健全评估制度。目前,盲校在对视障学生进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其中优势方面,视障学生虽然在视觉方面没有优势,但是对视障学生的听觉等方面的感官却明显的增强,所以对视障学生进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的发挥视障学生听觉方面的优势。并且盲校在对视障学生的课程教学上相较于正常学校教学的内容上相对较少,给视障学生所留出来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可以让视障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外的活动之中,所以为视障学生进行音乐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而在劣势方面,盲校对视障学生进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较为明显的,比如教科书建设相对滞后以及学科综合很难实行等问题也影响这视障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4 盲校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思考
4.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尽管盲生在视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和常人那样观赏绚丽的大千世界,对美的了解也相对少,但是学校却能够通过实施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内外艺术活动,并有意识地把学校的人文内容渗透到艺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安静愉悦的气氛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并且盲校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的音乐教学之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器乐课程的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并且盲校的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亲身参加的歌咏、演奏、跳舞、表演、创编等,在表演环境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由此获得了自信心与团体自豪感;同时,也给盲生创造了展示学生艺术天赋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艺术水平。
4.2 提升学生补偿感官能力
视障人群由于“视觉缺陷”或“视力残疾”,认知范围与感知广度狭窄,必须借助听力、触觉、记忆等补偿感官获得相应的外界资讯[3]。所以,相对于正常人学习音乐,视障人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虽然看不到音符,但是可以通过盲文的形式来感受到音符,并且可以借助更敏锐的听力来学习音乐。在盲校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不断训练,通过模拟和感受,形成基本的音准概念。基于此,在音乐课程中老师可以加强讲授盲生基础音乐理论知识,使盲生在享受乐曲的进程中会敲击旋律、模仿练唱,能良好地感受乐曲的情绪与情感。比如:在听歌曲时,老师可以指导学习者利用听力来确定弹奏音乐的类型并了解乐器的声音,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控乐曲,从而了解该乐曲结构的对应知识。同时,通过歌曲强大的魅力与感染力,熏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从歌曲的韵律与旋律中与真实世界进行沟通,摒弃自卑,超越自我,认识人生的意义。
4.3 注重音乐教学与其他各领域学科的联系
盲校音乐课程内容与普校相互区分,包括五个领域:体验与观察领域、创作领域、表演领域、歌曲与相关文学领域,还有音乐康复领域。其中,音乐康复领域包括歌曲游戏、舞蹈与律动三个内容。在音乐教育康复过程中要和其他课程开展有机联系,交叉渗透,以便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见识。如将语文课的古诗词改写谱曲让学生表演、将算术课中的数理元素改写成以音乐游戏的方法教育、将英语教育课文编曲表演等。这要求老师把本研究的教育理论知识与盲生音乐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巧妙融合,建立独特的音乐教育康复训练教学法。
4.4 结合盲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盲校在对视障学生进行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也要必须结合盲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增加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增加祖国的传统歌曲文化,从而加强了民族意识并产生崇高的民族爱国主义情感。而另一方面,盲校音乐课程也应该融合当地特点,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在音乐课程中加入了一些地方剧种的内容,如绍兴戏、申曲、京剧、黄梅戏等。另外,在民族比较集中的地方还应该组织举办优秀民族歌曲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歌曲艺术形成文化认同感。如云南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共居的地区,有着丰富优美的山歌,在音乐课程的选择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音乐老师可把歌曲、器乐、艺术活动、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应用到民歌课程中,进而激起视障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喜爱之情。
5 结论
音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不分种族与国家,它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为了培育盲校学生的核心素质,对于音乐教育者来说,不但必须对音乐教育学科和教育加以努力探究,即思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样实现对盲生核心素质的培育,必须大力发展音乐专业教育的优势,结合盲校音乐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恒补偿感官能力以及注重音乐教学与其他各领域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音乐、体验音乐,深入音乐世界,从而更好地对盲校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引言
[1] 陈梦鸽.盲校音乐教育中培养视障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2):150-152.
[2] 姚志宇.核心素养视野下音乐教育教学实施途径[J].北极光,2019(11):27-28.
[3] 王莹.专注音乐能力培养,完善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