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雨内涝后城市排水规划管理的策略研究
——评《水利工程概论》

2022-03-22相广芳

灌溉排水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城市排水内涝概论

相广芳

(平顶山学院 旅游与规划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全球气候变化,暴雨内涝成为现阶段威胁城市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是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探寻暴雨内涝产生的原因,规范城市排水管理措施是当务之急。《水利工程概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该书以现代水利工程基本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工程的应用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安全分析和工程运行等内容,旨在使学习者初步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主要范畴、工程的组成及作用,了解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趋势,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全书共分10 章,内容包括概述、挡水和泄水建筑物、引调水建筑物、水电站及水电站建筑物、河道治理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灌排设计与节水技术、城市水务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等。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岩土、土木、资源等专业学生的入门教材,可作为水利工程一线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同时也为暴雨内涝后城市排水规划提出可行性建议。

城市暴雨内涝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气候变化异常。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降水量时空分布的不均匀,特别是在夏季,大部分城市都容易遭受暴雨甚至特大暴雨袭击。例如,2011年3月,首都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市中心地段以及石景山、丰台等地区在2 h 内降水量达178 mm,造成机场、地铁、高速停运,数百辆汽车被淹,数10 人员伤亡以及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其次,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表硬化面积增加。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了混凝土,从而使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即同样的天气下,城市比郊区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加之城市比郊区有更多的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产生的热量,热岛效应更加剧烈。同时,随着土地硬化面积的增加,地表的摩擦力下降,径流系数增加,导致汇流速度加快,地面截流能力下降,排水压力过大。而现存的城市排水系统大多老化,泄洪能力不足,难以承载短时间内较大的降雨量。

对城市排水规划管理的探讨与建议。根据《水利工程概论》第二章《挡水和泄水建筑物》中提到,城市水循环系统包括雨水、污水、自然水、水处理和回用等环节,城市暴雨管理需兼顾各个水循环流程的同时,减少地表硬化面积,即将硬化地面变成“透水地面”。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选用透水材料铺设城市地面,使雨水直接渗入地下。在有植被覆盖的区域,可以修建排水管道,绿地建成凹槽状,使雨水排入这些区域,利用植被发达的根系将雨水输送至地下,减少地表径流。其次,市政部门做好汛期前的检修和保养,保障管道的畅通也十分必要。本书第三章《引调水建筑物》中提到,排水建筑和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是保障排水系统稳定的前提。各地由于气候不同,汛期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有的流域有双汛期,如珠江、钱塘江、汉水等地。各地应根据汛期提前规划,检修、清理地下管道,必要时可进行排洪抢险演习,提高重视程度和应对反应速度。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使公民提高环保意识,不随意往排水建筑内倾倒生活垃圾,并做到人人监督、爱护身边的环境。同时,要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普查,进一步推动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实施。不仅是在汛期到来之前进行检修,日常的维护也十分必要。相关部门要实时掌握管线的具体位置、埋设深度、断面尺寸以及修建时间等,对新建管线和原有管线做出合理的规划,不断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此外,要进一步推动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的实施,确定排水体制和排水标准,就整体工程提出可行性方案。特别是针对涉及内涝的重点区域,要综合地方排水条件,提出超标暴雨的应对措施。这与城市地貌的分析是息息相关的,地理位置的高低直接决定排水压力的区位,特别是低洼地区,承担了过多的排水量,是内涝的重灾区。经设计,要将排水压力分散,使之不集中于某一区域,才能发挥最大的排水功能。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概论》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水利工程建筑、防洪工程、农田水利、水库管理、引水和输水建筑物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理论结合实际,对暴雨内涝后的城市排水规划管理策略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城市排水内涝概论
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在城市排水规划中的应用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
城市排水防涝的管理性措施研究
我国城镇内涝防治:由理念到标准体系建立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在城市排水规划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