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连二十四格国际青年电影节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
2022-03-22周世鹏
周世鹏 吴 丽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大连二十四格国际青年电影节(以下简称“电影节”)前身是二十四格电影节。笔者作为该电影节的主创人员之一、“对公办公室”主任及“监制”组长,对该项目培养人才的模式有长期的思考。
大连的文化底蕴是十分深厚的,但是并没有一个大型的、能够让在连所有高校全部参与进来、能够向下兼容的学生活动,由此,二十四格电影节于2017始办,并经过两年的沉淀与积累,2019年主创人员决定将二十四格电影节进一步扩大,于是决定与大连市政府合作,共同创办大连二十四格国际青年电影节。
第一年度项目结束后的复盘环节中,主创团队与后加入的其他成员决定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大连作为辽宁省最南端与最先开放的城市,承担着很多涉外文艺交流活动,因为大连没有一个很好的影视土壤,所以影视艺术人才流失极其严重,本土化的影视作品十分稀少,所以在项目成立之初,大连市政府就提出了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分析。相比于其他电影节,项目组弱化了对于参赛者的培养,转而重点培养举办者,更多的在于培养大连本地的艺术管理人才。
一、“电影节”对于文旅融合的特殊意义
“电影节”正与大连市政府一起打造一个全新的独特文旅融合项目。从项目本身的角度分析,“电影节”具有项目开展时间长、附属项目多、可参与年龄阶层庞大等优质特点。从旅游角度分析,正因为有以上特点,所以能够吸引更多人群参与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大连市的旅游经济。从文化角度分析,对于大连市来说,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旅融合项目,大连闯关东影视基地与大连市的本土文化并不能完美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二十四格电影节自告奋勇与大连市政府合作,由市政府牵头,沄澈影视公司以及大连二十四格艺术培训学校主办,将一个学生青年电影节打造成大连本土的文旅融合项目,并于2019年9月23日开幕。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电影节”喜忧参半的运营状况
“电影节”从举办至今共三届,第一届运营情况良好,并且正在逐步走向正规,但由于2020年突发疫情,使得第二届的准备工作陷入停滞,因为及时补充进新的子项目,所以使得准备工作可以继续进行。因为有了前两年的积淀,使得第一届“电影节”更加的圆满,共收到一百多部影片的参赛投送,其中包括少数民族电影、留学生导演影片、国内34所高校独立电影人及行业专家的影片,大连本土青年导演投送参赛的影片更是占到了参赛影片总数的三分之一。经过线上流媒体平台展映及线下大连万达影城展映,观片人次共计十万多人次,并将线上和线下展映所得全部捐献给“憨宝公益”。
正如前文所提“电影节”并非只有电影展映一个项目,在主项目下组委设置了行摄大连摄影展和行摄中国摄影展两个子项目,由于电影展映在年末举行,所以将两个子项目分别设置在春、夏两个季节,使得整个项目贯穿一整年,能够更好地实践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大连市委和“电影节”组委正尝试着走出一条属于大连市的独特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道路。
2020年是十分困难的一年,由于疫情的突然,组委不得不更改了筹备计划,将原本计划中的扩大参赛渠道改为定向征片,征片对象仅为大连市内各高校和中学。行摄大连摄影展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因为疫情涌现出一批更加优秀的作品,并得到了大连市相关领导的肯定。
截至文章写作日,2021年大连二十四格国际青年电影节由于疫情原因并未成功线下举办,但组委采用开展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的方式继续进行对于人才的培养。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电影节”各个项目对于人才的培养
(一)主体项目组中“以老带新”“监制”等人才培养模式
文旅融合背景下,“电影节”项目组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以老带新”“监制”等。
由于“电影节”的本质上依旧是青年电影节,所以组委的绝大部分成员是各影视高校的学生,其中不乏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组委成员,在进行本土化探索时可以更好地将影视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考虑,适当舍弃一些常规电影节所具有的子项目,如影片市场项目、大师讲堂项目和地区分会等项目。由于组委成员多为大学生,所以在主项目上主要采用“以老带新”“监制”等方法,将中国现阶段的影视制作的办法移植到项目的筹备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组委中除“对公办公室”由沄澈影视公司组成外,其他工作人员皆由在校学生组成,从第一年的几个人小团队发展到今日几十人的团队,由原国内的几所影视高校的学生参与扩展到省内其他高校的学生共同参与。“电影节”为省内高校中热爱电影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并实践自己爱好的平台,也使得这些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电影。这种培养不仅使得学生得到了在校内难以获得的工作机会,更使学生参与到本土化文旅项目的建设中。
整个主体项目中外联组的迭代速度要明显慢于其他部门,其他部门的迭代平均一届一次,但外联组至今只是扩大,并未迭代。由于外联的重要性,可以预见的是在外联组负责人毕业后才有可能进行迭代,这种长时间的人才培养,为进行异地展映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也为中国其他电影节输送了有经验的人才。由于疫情的突然,2020年收缩的展映计划中就包含环渤海展映计划,长时间的外联人才培养正是为了异地展映计划做的人才储备,正如大连市文旅局王局长在第一次筹备会议上所言:“我们不仅要立足大连,更要走出去,走到环渤海,走到其他的沿海城市去,将大连的本土文化展现出去。”所以组委一直在积极培养外联团队。
组委在项目开始时就提出“监制”机制,由沄澈影视公司与前任总负责人共同组成“监制组”,以帮助解决现任“电影节”所面临的困难,这种“1+1”的监制模式起到了难以想象的作用。由于每一年的情况不同,以及疫情的突然,2020年就是在监制机制下引入了行摄大连影展和行摄中国影展,并十分成功。
在主项目中除了相关的能力锻炼外,更加重要的是能够使得影视专业的学生在整个主体项目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实践出来并不难,但在行业内以一个较高的行业标准去实践,却是一个相对困难的事情。所以主项目在评审团中特设学生评审团,以年轻人的视角来审阅年轻人的影像表达,竞赛组下辖学生评审团、大众评审团、媒体评审团和专家评审团。竞赛组的组委承担着理解并解读专家组的意见,以便对下一年度的征片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宏观把控,这对于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性的培养。
(二)行摄大连影展项目的“申请——审核”培养模式
行摄大连影展项目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以“申请——审核”制进行。这个项目作为“电影节”的子项目,填补了“电影节”的时间空白,但与主项目所培养的人才方向有所不同,主项目旨在培养影视的相关人才,而该项目旨在培养大连本地的“青年策展人”。并且作为“电影节”的子项目,与其他普通摄影展有很大的区别,该影展不仅仅是图片摄影展,更融入了实验影像部分,组委将实验影像模块移植到影展项目中。由于摄影展不受场地的局限,所以摄影展可以在城市的很多地方举办,如商场的中央大厅、广场、图书馆等较为开阔且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场所举行。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该项目较其他摄影展有更多人次的浏览与驻足欣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行摄大连影展与主项目也不相同。主项目采用“以老带新”和“监制”模式。而该项目则采用申请——审核制度,会向整个大项目的所有参与者或相关兴趣者进行项目计划书的征集,通过对于项目计划书的遴选再进行选拔,最后挑选相关组成人员,并由沄澈影视公司中有策展经验的工作人员对新选拔出来的“青年策展人”进行培训。这种“申请——审核机制”与主项目的“以老带新”相比能够更加突出对于个人的培养,主项目的总负责人原则上是不能多于两届指导经历的,但影展项目的总负责人原则上则可以无限期连任。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加深对人才培养的深度,同时降低了准入门槛,相比主项目的高要求,这种带培训的选拔能够更加获得青年人的青睐,能够获取到更多元化的想法,能够更加丰富项目的内容维度。
(三)行摄中国影展项目对于参赛者“心”教育的培养模式
行摄中国影展项目旨在培养大连本土的具有发现世界的青年摄影师。该项目本质上与文旅融合中所提到的“游学”项目是结合的,但此项目并不面向中小学生,面向的对象仅为大连市内的高中生,目的是通过研学游学去发现旅途中的“美”。该项目至今共举办了两届,一届为以“穿越腾格里沙漠”为主题的活动,另一届为“寻找自我,穿越戈壁滩”为主题的行摄活动,在行摄的过程中发现世界感悟世界,是项目最重要的主题。
每一次出发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参与者丢掉自己内心的包袱,以一个全新的状态去体会这几天的行程,并且行程中的每一天结束休息前都要求大家进行分享,分享这一天中“我”看到的最令我“感动”的事情,并分享我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这种分享式的教育使得参与者在接受到摄影中的美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受到美德的教育,并使得参与者找回共情的能力。
项目选择无人区的原因,是希望向参与者提供一个没有人的慎独环境。在整个行程的最中心,会带着参与者徒步穿越戈壁滩或腾格里沙漠,在戈壁或沙漠里,参与者切实地体会到“陷入绝境”的感觉。经过调查,第一届徒步穿越沙漠的参与者接下来两年的生活中总能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面临挑战时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拼搏到最后的时刻,由此可以看出此项目是对参与者的培养。
(四)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
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作为文旅融合项目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承载着培养大连本土优质青年电影人才的作用,作为“电影节”直接附属的子项目,其重要性甚至要高于两个影展项目。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是由大连市文旅局牵头由沄澈影视公司实际操作的项目,计划面向初高中、正在学习或者想要学习影视传媒类的学生或想参与影视作品创作的青年电影人而设立的扶持计划,以完整的影视工业化体系帮助青年电影人实现自己的梦想。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对于人才的培养相比其他项目对于人才的培养来得更加直接。
大连的特殊情况来源于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大连距离日韩非常近,并且大连的日韩企业也十分多,在这种情况下,大连本土文化表达的需求就显得格外的迫切。纵观大连的历史会发现大连除了闯关东影视基地外,是一个没有任何影视土壤的城市,但需要影视来表现大连的本土文化,所以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直接扶持历届“电影节”中的优秀青年电影人,使其能够走得更远,学到更多的知识,拍出更好地属于大连的本土电影。
(五)校企联合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
“电影节”、沄澈影视公司与辽宁省内的高校进行合作,如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或辽宁传媒学院等,这种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向影视行业输送行业所需人才。
在这种人才的培养方式当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对于大中专学生的定向职业技术培养,经过校企联合培养后自我选择是否进入影视公司进行工作,对于非大中专的大学生而言,“电影节”的晚会舞台则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也非常难得的实践机会。二是对于高中生而言,“电影节”对于大连市内高中生的影响力是十分可观的,并且,通过一系列项目可以使大连市的高中生学习到一些网络媒体上所接触不到的影视专业知识,从而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并对电影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认知到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的、是合适的、是本土的。
四、整体评价:培养模式的优缺点
(一)更大更宽松的执行空间
“电影节”项目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优点很明显,优点是人才培养深入,具有更宽松的执行空间。根据项目的特殊性,可以分析出培养人才模式的重点偏向,从项目与其他电影节对比的角度来分析,项目的重心在于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而其他电影节则是着重于对参赛人员的培养。从根源上来思考,其本体依旧是青年学生电影节,无论是主创、参与者、执行者都是学生,政府对于项目的把控较为宽松,政府在整个项目中只是起到一个指导和方向引领的作用,执行者们有着更大的自由度来执行这个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地起到人才锻炼的作用。
(二)“监制”制度的创新性
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是引入“监制”制度。笔者作为引入这个制度的决定者,正是出于对项目走向的担心才选择引入这个制度,将整个项目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监察和监督。这种创新是极其必要的,对于项目本身来说,由于其决策者和执行者全部都是刚成年、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所以要对决策者和执行者进行引导,并且项目具有十分宽松的执行空间,为了避免时间成本的浪费,监制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机制有效地减免了试错的成本。
(三)人才培养时间过长过于复杂
从“电影节”项目人才培养的模式来分析,缺点也很明确,缺点在于培养时间过长,培养过程相对复杂。对于整体项目来说,在一个发展周期内,主创人员并没有完整地将几次项目成果进行立体分析。针对培养人才时间长,过程复杂的问题,是否可以采用垂直整合的模式进行培养,通过采用各子项目负责人轮换式培养与各项目原有模式相结合的新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从而缩短培养周期,同时又将“以老带新”模式扩展到各项目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在以后的“电影节”项目中应用并验证其有效性。
结语
通过对“电影节”各个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各个项目正在对参与者进行深层次的培养。经过分析,“以老带新”“监制”“申请—审核”等模式是符合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时间长,培养过程相对复杂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负责人轮换等解决方案,但方案需要通过实践进一步证明有效性。“电影节”项目不仅为大连市培养了影视土壤,更培养了相配套的人才,更为影视行业培养了更年轻、更有活力、眼界更加开阔的青年电影人。在文旅融合大时代的背景下,应在保证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