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古代文献中桂意象之比较研究*
——看《万叶集》中的桂意象

2022-03-22唐更强

大众文艺 2022年5期

唐更强 周 瑾

(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在中国或日本,树木并非仅实用一途,还具有独特的意象。比较中日古代树木的意象,或许可了解中日两国人民如何感知身边树木,从而能更深入理解各自的文化。

《万叶集》收集了日本仁德朝至淳仁朝的和歌约4500首,作者广泛,从皇族、贵族到平民,是日本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本文拟将《万叶集》与中国唐代以前文献中的桂意象做个比较。

一、中日先行研究

篇幅所限,只能对中日先行研究非常简单地叙述一下。

在中国,严绍璗、高文汉、王琢、尹允镇、徐东日、张晓希、孙明君、马歌东、李均洋等诸先生的中日古典文学比较相关著作都值得参考。也有不少学者直接考察研究《万叶集》。谈及其与中国古典文学或汉文学的关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与《玉台新咏》的关系、其含有的道家思想等等。在论及与桂、桂花、月、神树等相关民俗文化、民间传说、咏桂诗的论文中,偶见一二唐代以前桂、桂花意象的陈述。另外论及含桂诗词之时也偶见引用唐代以前含桂诗词。

在日本关于《万叶集》的研究可说是古典研究中最为广泛、深入的。明治以来注释《万叶集》的学者就有不少。其注释书皆是很好的参考。此外,《万叶集》文本的研究者也很多,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著名学者较早的有小岛宪之、中西进、白川静等。晚近一点的有辰巳正明、孙久富、胡志昂、佐藤美知子、芳贺纪雄等,相关著作都值得参考。关于研究《万叶集》中植物的研究者也很多,不一一列举了。在伊藤高雄、樱井满合著的《樱井满著作集》第七巻第二部分“万叶的植物”中还特别讲到了桂。再看与拙论联系紧密的研究。佐藤美知子的论文中谈及《万叶集》的第2223首和歌。山之内正彦的两篇论文中较详细地考察了中国唐诗中桂的含义共十四种。虽然和拙论考察年代不同,但也是很好的参考。谈及《万叶集》的七夕诗往往会提及第2223首和歌,如胜俣隆、宫崎路子的论文。谈及与月有关的传说、信仰的论文中也偶见含桂诗句的引用与比较,如许曼丽的论文。

或是笔者学力不足,在考察《万叶集》相关中日先行研究中,未发现较为详尽地把《万叶集》与中国唐代之前诗、文中的桂意象进行比较的研究。

二、《万叶集》与中国唐代以前文献中的桂意象

在日本诸多词典中可看到与发音“katura”对应用的汉字是“桂”,但第一项释义都是指日本原产的可以长到高达30米左右的落叶高木,后再释为中国传说中的月中桂树。在《古事记》“天若日子的派遣”篇,能看到“枫”字也读为“katura”。按武田佑吉、次田真幸、西宮一民、山口佳纪、神野志隆光等著名学者的注释,这里的“枫”字是借字,应读成“katura”而非字典上的读音“kaede”。也就是说,“天若日子的派遣”篇的“汤津枫”和同书的“火远理命走访海神国”篇的“汤津香木”同为“桂”。

在《万叶集》中可看到五处“katura”的用例。

第一,第632首汤原王的和歌“目二破見而手二破不所取月內之楓如妹乎奈何責”,其“楓”字训读为“katura”,从歌意看,汤原王把爱恋的人儿比作了只能远观而无法触及的月中之桂。和歌中,同《古事记》,“katura”用了“枫”字表记。汤原王是奈良中期的歌者,生活年代离《古事记》成书年代很近。

在中国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就可看到月中有树。双阙迎谒、伏羲女娲画像(东汉、四川郫县)、月神羽人画像砖(东汉、四川彭县)、伏羲女娲画像砖(东汉、四川崇庆)、月神羽人画像砖(东汉、四川新都)等。从实物可知,或许在汉代桂与月就结合在一起了。学力所限,找到的在中国文字记载中桂、月结合的最早例子是在东晋。《太平御览》引东晋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以成形,桂树后生焉。”今本《安天论》中也有记载。另外《艺文类聚》中引南北朝诗句中亦有不少桂与月关联的诗句。有些更是明显写道“月中桂树”,如《公主》引魏温子升《常山公主碑》有“公主禀灵宸极……直置清高,类姮娥之依桂树……”,《乐府》引梁元帝《关山月》有“月中含桂树”,《灯》引梁吴筠《灯诗》有“桂树月中生。”等等。

笔者认为汤原王的和歌中讲到的月中桂树极可能典出中国。

在中国远在《楚辞》中就有很多“桂”的用例。《离骚》有“矫菌桂以纫蕙兮”,菌桂、蕙草皆为香物,从全辞含义看,当是喻自己良好的品行。《九歌·大司命》有“结桂枝兮延竚”,《九歌·山鬼》有“辛夷车兮结桂旗”,“辛夷,香草也。言山鬼出入,乘赤豹,从文狸,结桂与辛夷,以为车旗。言其香洁也。”《九叹·忧苦》有“葛藟虆于桂树兮,鸱鴞集于木兰。”王逸言“言葛藟恶草乃缘於桂树,鸱鴞贪鸟而集於木兰,以言小人进在显位,贪佞升为公卿者也。”从句义上看是指无辨好恶。那么这里的桂树正同恶草葛藟相反,代表美善。《九怀·株昭》有“步骤桂林兮,超骧卷阿。”从王逸言“驰逐正道,德香芬也”可知,辞以桂树之香芬喻有德、正道。

《晋书》之《列传第二十二·郤诜》有“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辞海》“桂林一枝”词条中写道“原为郤诜自谦之语,后比喻出类拔萃者。”“折桂”词条先引《晋书》郤诜列传后说“后因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由此可知桂枝可意指出类拔萃者。

从以上用例可知桂(香)代表了良好的品行、香洁、美善、有德等意。而桂枝亦可指出类拔萃者。在汤原王心中,爱恋着的人也应是香洁、美善、出类拔萃的吧。

第二,第1359首“向岳之若楓木下枝取花待伊間尓嘆鶴鴨”,歌中“楓”亦训读为“katura”。作者把爱恋着的少女比喻成青嫩的桂枝。少女的“少”或许与“青嫩”有关(未到桂花开时谓少女尚未成熟),而作者亦把爱恋的人比作桂枝。

第三,第2202首“黄葉為時尓成良之月人楓枝乃色付見者”,其也以“楓”字来表记“katura”。歌意是,金秋月光清朗皎洁,概因月中桂叶染黄之故,下界亦应到如此时节了吧。歌中虽提到了“月中桂”,但诵咏的似乎是秋季树叶会染黄的日本原产落叶高木,学力所限,未能在中国唐代以前文献中找到类似用例,或许是当时日本人的独特构思。

第四,第2223首和歌“天海月船浮桂梶懸而滂所見月人壮子”,歌意是天海中漂浮着月舟,我见到了划着桂木船桨以渡天海的月中男子。歌中同时出现了月、桂和月中男子,不由令人想起《酉阳杂俎》中吴刚的故事。而在中国文献中关于桂木船桨的描述,早在《楚辞》的《九歌·湘君》中就有“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怀风藻》中文武天皇的《咏月》有“月舟移雾渚。枫楫泛霞滨。”佐藤美知子在论文中赞同小岛宪之的观点,也认为《万叶集》第2223首和歌中的“月之舟”以及《詠月》中的“月舟”都把月亮比作舟船,认为广阔天空就是行舟之海。关于《万叶集》中的“桂梶”和《怀风藻》中的“枫楫”,佐藤也认同先行研究者的观点,在日本上代“楓梶”之类的,等同于“桂舟(桂櫂、桂檝)”之类。她认为“桂梶”之类的词,其文学性源头就在中国的《楚辞》。土佐秀里也说文武天皇的“枫楫”和《万叶集》第2223首和歌中的“桂梶”是一样的构思。

笔者赞同两位学者的观点。中国唐以前,除佐藤在论文中列举的例子外,还有在梁吴均《采莲曲》、梁简文帝《江南思》、梁沈君攸《桂楫泛河中》、隋炀帝《江都宫乐歌》中都可见到“桂楫”一词。而在齐江朝请《淥水曲》、梁庾肩吾《奉和泛舟汉水往万山应教诗》中可见到“桂棹”一词。恕学力不足,在笔者找到的诗句中虽有桂棹与月在同一首诗中的,如齐江朝请《淥水曲》、梁元帝《乌栖曲》,但是没有发现明月作舟桂木作楫(棹)的用法。

第五,17卷大伴家持《七言晚春三日游览一首并序》中有“余春媚日宜怜赏上巳风光足览游柳陌临江缛袨服桃源通海泛仙舟云罍酌桂三清湛羽爵催人九曲流纵醉陶心忘彼我酩酊无处不淹留”,其中“酌桂”的含义是斟桂酒,可知在日本奈良时代已有桂酒一说。

通观《序》之含义,是咏上巳日游览、饮酒之乐。从《后汉书》之《礼仪上·祓禊》及《艺文类聚》《岁时部中·三月三》引《韩诗》中的记载可以知道,三月上巳的活动本是中国古俗。《艺文类聚》另引西晋张华的《上巳篇》有“仁风导和气……置酒会众宾。”引西晋成公绥《洛禊赋》“考吉日,简良辰,祓除解禊,同会洛滨……列罍樽,飞羽觞。”可见西晋之时已有上巳节饮酒一事。“桃源通海泛仙舟”中的“桃源”或是出自东晋陶潜的《桃花源记》中描写的异乡,且又有“泛仙舟”一说,应说的是游玩在异乡仙境之中,而此时饮的酒是桂酒。

桂酒一说早在《楚辞》中就能见到。《九歌·东皇太一》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言“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九歌·东君》有“援北斗兮酌桂浆”,王逸道“言诛恶既毕,故引玉斗,酌酒浆。”可知桂浆即是桂酒。

《汉书》之《礼乐志》有“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注云应劭曰:桂酒,切桂置酒中也。颜师古注曰:八乡,八方之神。”《艺文类聚》的《乐府》中引曹植的《仙人篇》“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可见在中国汉魏之时桂酒就是神灵、仙人饮的酒了。

因此《七言晚春三日游览一首并序》中的“酌桂”极有可能也典出中国。

结论

《万叶集》中含“桂”的4首和歌及1篇序文里,3首可看到月与桂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有月中树、东晋虞喜的《安天论》中以及南北朝的诗句中能看到桂与月的结合。

2首和歌中可看到把爱恋的人比作月中桂或桂枝。在《楚辞》中桂的意象可指香洁、美善,《晋书》中桂枝又可比出类拔萃者。在歌咏者心中,爱恋着的人儿当然是美善的、出众的。

可知第632首、第2202首、第2223首和歌中月与桂的结合以及第632首、第1359首中把爱恋着的人儿比作月中桂或桂枝的用例很有可能出典于中国。

在咏上巳日游览、饮酒之乐的序文里,可看到“在异乡仙境中饮桂酒”一说。而在中国汉魏之时桂酒就是神灵、仙人饮的酒了。在西晋时已有上巳节饮酒一事。可见也极有可能典出中国。

总的看来,《万叶集》中桂的意象应是沿用了中国的。当然第10卷第2202首虽然也提到了“月中桂”,但诵咏的似乎是秋季树叶会染黄的日本原产落叶高木,“金秋月光清朗皎洁,概因月中桂叶染黄之故”或许是当时日本人的独特构思。

注释:

①研究者排序皆按相关著作出版时间顺。

②为让读者了解原文用字,文中引用的《万叶集》和歌保留了原万叶假名。

③文中引用的《万叶集》和歌及《七言晚春三日游览一首并序》皆引自:鶴久,森山隆;万葉集補訂版[M].東京:おうふう,1977.

④文中引用的《万叶集》和歌的训读皆引自:佐々木信綱;万葉集上巻[M].東京:岩波書店,1954.

⑤“枫”字在《万叶集》中也有训读成“kaerude”的(即现代日语中的“kaede”),如第1623首和歌(参见佐々木信綱;万葉集上巻[M].東京:岩波書店,1954:355)。指的是日本原产落叶乔木,借用了汉字“枫”,像中国的枫树,但不同。

⑥参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M].扬州:扬州古籍书店,1990.

⑦文中引用《艺文类聚》的内容皆出自: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⑧文中引用《楚辞》辞文皆出自: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⑨文中引用《楚辞》王逸注皆出自:王逸;楚辞章句(钦定四库全书)[M].北京:线装书局,2014.

⑩在日本古语中“梶”“楫”等指的是橹和浆的总称。

(11)本文引用汉魏南北朝诗皆出自:逯欽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此诗注有“《初學記》二十七及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二作梁元帝賦得涉江採芙蓉詩”。

(12)关于“桂棹及晚風”一句,注有“樂府作楫”。

(13)大伴家持(718?-785)是日本奈良時代的著名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