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及躯体健康的作用探讨

2022-03-22张夏纯

健康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张夏纯

摘要:研究目的:进一步分析,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以及躯体健康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一年内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传统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传统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的康复护理,通过具体的结果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心功能水平和躯体健康。研究结果:通过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和躯体健康,明显要优于只接受传统的护理的患者。研究结论“早起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帮助患者心功能康复以及保持躯体健康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躯体健康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本身就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情况下都是心血管患者的症状发展到末期的一种表现,如果不对这种疾病进行第一时间有效的治疗,那么就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一般来说,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如果发生了心肌能量代谢障碍,那么就比较容易出现慢性的心力衰竭,所以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改善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来抑制心力衰竭。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早期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以及躯体健康的作用,与此同时将主要的研究状况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取1年内住院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确保患者基础数据一致,便于后期的对比研究和分析。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74岁。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73岁。这100例患者全部都通过专业的临床诊断,并且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且这些患者的年龄全部超过了60岁。通过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将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检验,发现这两组患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是完全可以放在一起对比的。

1.2纳入和排除本次研究的具体标准

纳入本次研究的标准为:首先,这100例患者全部通过临床诊断,被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其次,所有患者年龄均为18岁,基本在60岁以上,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最后,这些患者都不存在沟通交流,以及认知、心理方面的障碍,可以完全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展开各个方面的治疗与康复工作。

排除本次研究的标准为:首先,排除进入医院一天之内死亡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次,排除有其他并发症的心脏病病的患者,以及严重的心动过缓患者,危及到生命的病变患者,有血液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后,排除对本次研究所采取的所有康复和护理及治疗的方式过敏的患者。

1.3具体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研究组则采取早期康复护理:

除了要运用一些抑制药剂,还需要为患者选择对应的药物进行干预。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以用左卡尼丁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还需要仔细的观察患者是否对使用的药物或者是治疗方式,有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如果说患者病情较为稳定,那么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饮食方面的指导,其次,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需要指导患者每日在平坦的路面上行走锻炼。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逐渐提升运动的强度,在患者卧床休息的时候,需要指导患者进行上肢活动,每日三次,如果说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能够恢复到二级,那么就可以引导患者展开这一个级别的相关康复运动。如果说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异常情况,那么需要立即引导患者停下来,避免一些其他的病症出现。除此之外,对于心功能四级康复的患者,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一定要引导患者卧床休息,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可以一日三次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指导患者主动的去活动自己的关节以及呼吸功能,帮助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站立或者是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康复训练。如果说遇到了一些其他的异常情况,那么一定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采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展开对比分析,p<0.05,本次研究在统计学范畴内具有研究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发现,在患者接受了传统的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之后,通过观察患者的相关指标,我们能够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心功能水平和躯体健康状况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药物治疗也是针对心力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够采用必要的早期康复护理,那么也能够起到更加良好的作用。如果能够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那么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心脏功能的储备能力,而且也可以优化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而言,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通过很多临床实验证明,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以及躯体健康有一定的优化改善作用,所以说也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伴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提升,这也使得慢性心力衰竭这种疾病的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具体治疗这种疾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肌功能进行优化,改善,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这样一来,才能够促进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和躯体健康,促进患者的全身血液的循环,降低患者的疲劳感和呼吸困难,改善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而导致的静脉栓塞的并发症出现。相对于传统的康复护理来说,早期康復护理的应用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患者提供对应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级别,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对应的康复训练,进一步推动患者科学、合理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宋佳,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129.

[2]高硕,运动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5):653-655.

[3]罗翠华,黄幼平,区洁崧,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9,17(13):1582-1584.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