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教育的“审美”与育人

2022-03-22王芙玮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育核心素养

王芙玮

摘要:当前的教育形势有了重大变革,比如“立德树人”成为新型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结合音乐科目而言,应加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本文介绍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音樂审美感知能力,从而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最大教育价值,使得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教育;审美

音乐科目是不可缺少的课程,因为它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这是一项必备技能,对于学生而言,可以令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所以音乐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音乐的节奏音色和旋律融会贯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这样就避免了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学生也不用机械的进行技巧训练。随着新课改的颁布,教学改革步伐加快,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这就体现出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接下来本文探讨运用何种策略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审美感知能力。

一、情景导入,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音乐能在情感方面给人传递力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教育作用,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享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教师还要将必备的音乐技能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将音乐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学生心田。

比如教师在讲解《我们的田野》时,可以先将这首曲目在课堂上播放出来,使学生产生初步的审美感知,然后在从情感方面激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当教学进行到识谱曲目的过程时,由于学生对曲目已经有了切实的感受,所以很快便能领悟曲目的精髓。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其难点在于提高学生曲谱视唱能力,这是因为识谱具有一定难度,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还有很多学生甚至对识谱存在抵触心理,对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平台,让他们围绕学习难点展开交流,强化他们对识谱的理解,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有时会产生共性问题,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切实的总结,让他们更好的解决学习困难。学生对于这种具有体验感的学习很感兴趣,对于表演有一种热切的期盼,能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了解音乐的真谛,此时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具备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引领作用,用长远的教育眼光看待教学,展现育人情怀,使学生乐学、会学、愿学,能够牢牢掌握音乐技能。

二、以生为本,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在于让学生具备音乐审美能力,但是教师要摒除以往的教学方法,不能仅仅是简单的为学生介绍词曲意思、作者以及曲目的创作背景等,这种音乐欣赏模式过于形式化,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毫无参与度可言。如此一来,即使音乐课程自身带有趣味性,也很难让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结合音乐核心素养而言,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效的问题,将核心素养渗透在教学每个环节,还可以采取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获得更多机会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多元的音乐渠道去感悟音乐,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音乐。在学习时能够自主积极,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如果课堂脱离学生的参与,光凭教师的个人努力很难获得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三、美育感化,在情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音乐不仅有很多美好的寓意,而且有良好的教育意义,要培养学生创造美,表达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这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追求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美有深刻的感受。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江我的家》时,里面的歌词非常生动,能让听者感受到长江的壮阔秀丽,能够透过歌词体会祖国的大好河山;再比如教师在讲解《我和我的祖国》时,里面的歌词非常生动,能让听者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发展。

四、多维评价,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音乐教学评价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因为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效果、学习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等,这些都是评判依据,是不可省略的环节。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音乐教师的教学评价非常注重知识,没有对学生的技能引起重视。而新课改理念则强调素质教育,这就和教师过于注重知识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为了跟进时代步伐,音乐教师要寻求新型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演唱水平得到提高,让他们在民主氛围中更好的领会曲目的意境。与此同时学生要通过演唱去了解曲目旋律特征,只有参透这一点,才能够更好的展现自己,才能提高实践体验值。

结语:随着新课改的颁布,教学改革步伐加快,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这就体现出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结合音乐教学而言,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他们具备审美感知能力,尤其学生可塑性很强,有无限的潜力,教师更要寻求有效策略,以便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将音乐的节奏、音色和旋律融会贯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朱春建.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8, 000(010):18.

[2] 桑彩虹. 浅谈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学实施策略[J]. 北方音乐, 2019(24).

[3] 林颖.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施策略[J]. 北方音乐, 2020, 000(007):127-128.

猜你喜欢

审美音乐教育核心素养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