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探索语数外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2022-03-22尤凤娇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数基础课层级

尤凤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基础性地位,“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关键。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等的基本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依然普遍存在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学业评价一刀切、无法满足升学需求等问题,因此开展适应学生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是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升学通道的关键,对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瞄准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和人才需求,在加强中职基础性地位的背景下先试先行,2017级学生开始以语数英为试点,走班实践探索,探索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的3N分层教学模式,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3N”语数外分层教学模式

(一)分层教学原则:三结合

1.统一性与个性化相结合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要时刻遵循学生“职”的培养定位,实施分层教学要严格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对课程结构和学分的统一要求,在此基础上提供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教育。

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

学生分层走班并非一锤定音,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意愿兴趣、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周期调整,适度的优升劣退机制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但这种调整不易短期内过于频繁,一般学期末进行较为适宜。

3.全面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类型之一。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公共基础课首先要服务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开展等方面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同时兼顾学生的特长,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分层教学目标——三层级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调研,对应首都学生的多样化成才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明确了直接就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含职教本科、普教本科、艺体本科、海外本科)人才培养的三个层级,并以此为依据,制定1、2、3三个层级的语数外分层教学目标。

(三)分层教学班级组建——三结合

如何将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黄庄职高探索了“学生基础+学生意愿+家长意愿”的三结合组班形式。高一开学前组织线上宣讲,待学生确定未来发展出路后,组织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基础,包括语数英知识基础(中考成绩+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和抗压等心理健康状况(知识、能力、心理),最后结合学生和家长意愿确定分班名单,与家长和学生签署分班确认书。当然,每学期期末会各学科会根据学生成绩、任课教师反馈和学生家长意愿进行名单调整,学生有持续选择和调整的机会。

(四)分层教学资源配置——三要素

分层教学的重要保障,包括师资、教室安排以及教学资源配置。学校利用校内综合高中班优势,采取普职循环教学历练的形式培养了具备职普融通能力的语数外教师团队。各教研组根据学历、教龄、教学专长等,合理安排教师分层走班教学。第3层级教师除参加职教教研科研活动外,还密切跟进市区级普教进度,保证教学兼顾职高和普高的学业标准。

教室安排方面根据走班便捷化需要,兼顾疫情常态化管理要求,实施同一年级同一楼层同时走班的安排,同一层级同一编号的语数外班级固定在同一教室,便于班级规范化管理和教学常规检查。

各学科根据各层级目标,在完成中职国规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开展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设,逐步建立了3个层级的课程资源库。特别是第三层级的课程资源,依据普高和职高的课程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通过线上资源的补充,弥补了课时不足等问题。

(五)分层教学教法学法——三步走

对应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各学科将学习目标进行了三级划分:基本了解与应用、熟练理解与应用、灵活掌握与应用,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教学采取了“扶着走-领着走-放开走”的三步教学策略,学法采用“跟着学-主动学-创新学”三步学习策略。

(六)分层教学管理——三维度

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质量等管理问题一直是影响分层教学顺利运行的问题之一。学校借鉴我国自主研发的企业三维管理模式,即T(思考模式)、C(沟通模式)和A(行动模式)保证分层教学的顺畅实施。课程发展处、教研组长、任课教师、行政班主任及家长全员统一思考、统一沟通、统一行动。

(七)分层教学评价——三策略

评价是学生人人出彩的助推器。为了充分發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同层级的学生须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灵活掌握中职公共基础课多元化评价主体和多样化评价方式,如第1和2层级应侧重过程性评价和自评互评,侧重中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第3层级则应侧重终结性评价和教师评价,突出评价的选拔激励功能。分层教学评价还需采用一科多项、一试多卷、一分多录等多种具体的评价策略,如第3层级的考试成绩在学籍成绩录入、教师教学业绩比较、学生评优评先时,应按照试题难易度测算加权分数。

四、成效及反思

(一)分层教学助推多样化成才,多方满意“适合教育”

黄庄职高2017级学生作为第一届公共基础课分层试验对象,目前已毕业近一学年,毕业后追踪调查显示:90%以上学生基本达成入学时规划的发展目标,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高等院校总体满意度达85%以上。

第3层学生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如下,有效支撑了学生迈入高等学府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

(二)亟需顶层建立评价体系,保障学生学业质量

学生多样化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质量评价标准是先行条件。当前亟需从国家、省市级层面细化和明确中职公共基础课质量评价标准,加快具有区域特色课程体系。同时,区域统筹建设课程资源库,组织相关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分层教学试点学校的典型做法,推广经验模式,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在中职基础教育中重要作用,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价值。

猜你喜欢

语数基础课层级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7、8期合刊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2期合刊
小学校内语数社团的调查分析
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