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2022-03-22张院胜
张院胜
摘要:致力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语文的美,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
关键词:语文;课堂;快乐;学习
引 言: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富有人文性和工具性。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那么在平时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语文的美,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过去被动接受变为现在的主动探究,教学效率将会得到大幅提高。
一、尊重学生,让师生关系“和”起来
一直以来,大家都提倡“师道尊严”,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手捧着一本书,拿着粉笔和戒尺,在教室里来回踱着方步的古板形象,而学生则在教师面前唯唯诺诺,谨小慎微,“不敢出一言以复”。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如果在情感上不热爱学生,学生对教师也谈不上多少爱可言,甚至学生见了教师就好像老鼠见了猫,双方都有了距离,也就谈不上什么快乐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建议》中说的那样:“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新课改要求我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不能再课上课下体罚学生,也不可施行“软暴力”,对看不顺眼的学生冷嘲热讽,言语上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在成长中的不足,“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人比有才”。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每个学生都是各自家庭的未来,是一切希望的承载者,都是祖国的花朵,在上帝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教师在教学中,要乐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当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常以魏巍先生笔下的蔡芸芝先生為典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时与孩子多谈心,多关注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关注和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师生之间出现难得的和谐场景。
二、激发兴趣,让语文课“活”起来
传统语文课,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少有讨论,少有质疑,学生完全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课堂上则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跃。新课改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欲,让课堂真正”活“起来,那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近几年,农村学校也配备了班班通、智慧课堂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中,巧妙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教学情境。比如在朗诵时配上恰当的音乐;授课时课文的作者及创作背景都可以在屏幕上直观的显示;教师提问更便捷,更加有利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式学习。同时,网络上有海量的各类相关教学资源,十分有利于教师查找资料和备课。
其次,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要极力摆脱过去那种“填鸭式”教学,这样,教学就有了集体授课学习,又有了小组协作学习和学生个人自学,多种学习形式相互交织,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具体来讲,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学习竞赛、演课本剧、开展辩论会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有些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可以帮助学生战胜被动、害羞、依赖等一系列心理,他们跃跃欲试,都想自己显露一手,很多学生由此来挑战自我,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完善,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另外,还要把语文课堂引领到社会实践生活中,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了解社会。比如平时带领学生参加春游,亲近大自然。节假日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本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注重积累,让语文课“实”起来
语文课的基本落脚点还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在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是三维目标之一。在我们农村小学,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流动性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如何让课堂变“实”呢?
首先,要重视背诵。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而记忆力却处在人生的黄金期。而且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自古以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经常背诵能促使人的知识越来越充实,大脑思维越来越灵敏。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著名教育家斯霞教师说过:“请告诉孩子,要多读书,多背点古诗词,多背点好文章”。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背诵与朗读的训练要常抓不懈。除了教学好教材上的内容,课外还要选择适合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作品,补充适量古诗词和有营养的好文章,不能让学生感到是学习负担。实践证明,适当的背诵,学生是乐于接受的。
其次,要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只重课内轻课外是不行的,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析课文,是受学生以“渔”,也就是很传统机械的交给他们阅读赏析文章的方法。真正的阅读实践在课外,平时我们在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学生开展各种课外读书活动,让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写读书笔记,每周进行“阅读之星”评比,刺激学生阅读积极性,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积累语言,很多学生由此养成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再次,要重视摘抄笔记。教学中,要常常提醒学生,把看到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美文美诗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鼓励他们写写体会。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笔记,相互交流,由此可以养成学生重视平时积累的好习惯。同学们的语文基本功跟扎实,听、说、度、写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点燃激情,让语文课“美”起来
语文课是“美”的,这是在于语文课应该是激情四射的,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创造美、发现美,还要善于展示美。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怎么才能“美”起来呢?
第一,要创造美的情境。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基础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去创造美的情境。如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诵,本就是充满艺术美,教师教学时可以配乐、配图,可以取实景,可以有歌声,可以说故事,也可以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之后而会心一笑……再如课文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写出了桂林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为了创造美的情境,教学前,可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声画资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然后在朗读赏析中,让学生感受桂林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山水奇景之中,令人陶醉,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好的效果。
第二,要展示教师的人格美。在工作实践中,语文教师必须是美的。语文在台湾省称之为“国文”,语文教师身负“传道”之重任,不以自身崇高的“人格美”去熏陶感染学生行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良好的品行,如光风霁月;谈吐也应该是幽默的,常使人不禁莞尔;学识应该是渊博的,“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待人应该是亲切的,有亲和力,使人如沐春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传承国学、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一定是“男神”或者“女神”,学生一定会成为其“粉丝”的。
第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人情美。学生是美的,应为时间会宽容他们所有过错。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限的可塑性、无限的潜能都会让我们成年人羡慕不已。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乐于赏识学生之美,而不能总是关注学生的各种不足和缺陷。小学生最纯洁,少有争名夺利之心;小学生最真诚,珍视师友如亲人;小学生最阳光,对待世界的一切皆好奇;小学生最宽容,争吵过后,片刻即止,又如无事一般……正因为如此,我们师生同心,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打造最美是可行的。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到快乐和幸福,需要我们教师有冷静地教学机智和匠心独具的教学智慧,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宽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谭惟翰:《语文教学心理学》,安徽出版社
[2]钱小定:《让语文课堂变得轻松快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3年。
[3]赵梦游:《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
172350078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