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器乐教学
2022-03-22田穗民
田穗民
器乐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当今普及音乐教育过程中,器乐教学已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没有器乐教学的音乐教育绝对是不完整的教育。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很好的音乐实践,又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选择适当的乐器教学,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音乐能力的提升,促进情感体验,提高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探究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及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在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乐器的选择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教学不是单纯的学习演奏方法和技巧,而是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要从简单易学、携带方便入手。如何选择乐器,作为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乐器。一般先以打击乐器为主。如:木鱼、碰铃、铃鼓、三角铁等。让学生通过敲击,拍打、摇动等方法,使乐器发出声音,指导他们为课本歌曲配上简单节奏型的打击乐。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相互协调的能力。随后可逐步加入有固定音高的竖笛、口风琴等简易乐器,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能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其次,要考虑经济价格,适合普通人群接受能力。象钢琴、弦乐,由于它们的演奏技巧偏高,需要较长的学习周期,携带也不方便,价格也偏高,班级推广较困难。要选择竹笛、口琴、排笛、口风琴、葫芦丝等,入门门槛较低,演奏简单易上手,学习、教学周期较短,成效较快,便于普及推广。
二、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兴趣教学必将失败,作为教师要教好乐器,就必须引导学生喜欢它。在课堂乐器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一开始很喜欢这些乐器,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无趣,甚至是讨厌。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放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改变教师的观念,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引导。乐器的教学开始是很枯燥的,刚开始就学习奏曲,一遍一遍地教,学生反反复复的练,这样通常会很难,学生也会失去信心。不妨,先学一两个音阶,然后结合教材歌曲配上简易伴奏,进行音乐体验,这样通过体验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劲头。对学生课堂乐器的体验活动多鼓励和赞赏,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成功感。通过多媒体播放教材歌曲,让学生用乐器加上简单的伴奏,在歌曲的长音后面加上两拍,简单的节奏型伴奏,充分地感受音乐的快乐及学习乐器的成功喜悦。这样,每学习两个音就进行伴奏体验,大大提高了学习器乐的欲望,给学生以新鲜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他奏”为“他要奏”,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积累多了,就可以演奏简单的旋律。这样由易到难,情趣不断增加,学生总有一种求学的动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器乐教学与歌唱教学的紧密配合
器乐教学在教学之中和歌唱教学比,要轻一些,它很大程度上是要为唱歌服务的,器乐教学必须与歌唱教学紧密结合,器乐学会一两个音时就与教材歌曲结合伴奏。待乐器演奏能力有所提高就可以把歌曲之中的简单一句练习演奏,作为歌唱的前奏和间奏。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效果。器乐促进歌唱教学,歌唱又推动器乐的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乐器还增强了歌唱之中学生的音准问题,化简了教学难点。歌唱教学的目的是能用准确的音调和节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这里的准确主要是唱歌时的音和节奏要准确,如果发挥课堂乐器的学具作用,用课堂乐器强化音准和节奏,会给歌唱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改变唱歌教学中“重复演唱”的机械与枯燥,充分的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集中与分散练习
多数课堂教学中是以歌唱教學为主,每节课中适当加入些器乐训练10分钟左右即可。课堂乐器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的演奏难度,主要以趣味性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演凑一个小短句或训练一两个音,循序渐进,待到有了进步和提高时,也可以进行一节课的集中练习训练,演奏一首完整的教学歌曲。有旋律、有伴奏,充分体现音乐技能,用乐器演凑表达情感,在演奏中体现合作意识,熟练程度较高的学生演奏旋律,其他可以加几个简易伴奏,演凑简单的副旋律,还可以加些儿童打击乐,这样学生在奏奏打打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充分体验,从而使器乐教学后劲十足。我们要结合课本但不能拘于课本,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
五、齐奏和伴奏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以后,可以进行一起演奏和为歌曲伴奏 。齐奏时力度速度旋律的表现,节奏的掌握,是对学生合作表现的重点培养。为歌曲伴奏往往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学生通过不同的伴奏方法,从中选择最佳伴奏,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伴奏这一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如在歌曲伴奏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选择一种乐器伴奏,再用两种,最后尝试用乐器合奏。做到人人动手参与,从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最佳的伴奏方法,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
总之,作为音乐课堂乐器教学,应该是音乐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音乐活动如: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而不是分离开来的,要摆正器乐在音乐课堂中的位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心态的变化,让学生不要有畏难心理。此外在音乐课中贯穿乐谱、演奏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乐器教学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也将会起到是事半功倍的
16735005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