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模式激活互动课堂 用策略培养核心素养

2022-03-22冯婷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冯婷婷

摘要:“一三一”教学模式是基于我校校情、学情,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先进课堂教学模式为借鉴,致力于打造互动、高效课堂。这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研究目标不谋而合。本文将结合具体课例进行研究说明。

关键词:“一三一”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智能时代来临,未来 80% 的职业将因能被机器人取代而面临淘汰,唯一不可被取代的就是人的审美、情感以及创意。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亦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节点。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初中生形成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素养的重要课程。

“一三一”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三个环节(导、学、测的结构)、一个板书(板书设计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此教学模式为课堂的高效教学、互动教学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基于“一三一”教学模式激活互动课堂氛围,在“问题”情境下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找准两者的契合点。

一、精准定位,不断提升美术表现素养

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指出“形成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其关键是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择和获取知识,并学会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并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核心素养最有效的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中选择并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一三一”教学模式也十分注重“问题”导向。一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贯穿于“教”“学”“评”;课堂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依旧围绕“问题”展开。如果将“一三一”教学模式比作靶牌,那“问题”就是“靶心”。

因此,找准靶心,精准定位“问题”对于判断一节课的成败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后,根据教学重难点的不同设置。

在“描绘我们的校园”一课中,教与学围绕重点问题展开,问题的设计具有抛砖引玉的效果,将课堂知识的获取方式交还给学生。通过对比欣赏的提问:《村道》这幅作品的特点,使学生思考并探究平行透视现象的规律:一个消失点、都有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疏远密的特点。教师总结后,再次提问:我们的校园中哪里有平行透视现象。引导同学们回顾学校环境,将生活现象与透视规律进行知识链接。

本节课基于问题解决的多元评价依旧贯穿于整节课,以活动练习评价和课堂实践评价为主要形式。

二、三环相扣,逐渐优化审美判断素养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是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从中西绘画在构思的巧妙、构图的趣味、形式的新颖以及中国山水画中“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不同绘画语言独特的艺术美感。

本节课的知识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而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图像识读能力,整个教学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也紧紧围绕思维导图展开,在突破重难点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主线:

1.教育就是吸引

一节课的导入环节的设计,决定了整节课的基调。所以在导入环节,我选用了水墨画的示范方法,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学生们被好奇心所吸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的示范也是教师个人基本功的展示,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个人魅力的提升对于课堂效果的保障也是极为重要的,为后期教学环节铺垫好基础。

2.增强互动性,打破传统欣赏课的枯燥壁垒

欣赏课由于知识含量很高,极为考验艺术涵养,因此容易因为难度较高,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氛围相对乏味。为了打破这一壁垒,我做了如下尝试:

(1)开设小剧場,带领学生身临其境

在欣赏齐白石《青蛙》作品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画面中的趣味,开设“演绎情趣”小环节,请同学们发挥联想,演一演此刻画面中青蛙的对话。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趣味联想的同时,也更加将自己带入的画中,变成画中人物,去身临其境地体会画面的乐趣。

(2)创课堂情境,增强学生参与评述

为了打破欣赏课一言堂的情况,增强学生的参与,同时降低学生参与评述的难度,我做了以下努力。

第一、创设情境:创设特邀栏目“艺术宝藏”,请同学们作为艺术宝藏的守护人,发挥集体智慧,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第二、实物展示:提前分配小组,并固定相应的艺术作品,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将艺术作品的原大作品分配到小组中,让同学们可以看到实物,再进行分析,实物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真实感受。

第三、充分准备:艺术欣赏需要一定的方法,同时为了降低同学们欣赏的难度,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要的。根据每组分配到的不同艺术作品,每组的同学们都要求在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并打印出来,以供课堂需要。

第四、明确方法:欣赏评述的过程需要明确的方法指导,才能够向指向标一样,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提炼信息、进行欣赏、完成评述的整个过程。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条理、有逻辑地提炼信息,我认为是学生需要习得的重要能力。因此本节课的实践及展示过程,我以“欣赏评述表”的方式,让同学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删选、提炼信息,从而展示出自己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述成果。

三、特色板书,助力形成文化理解素养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文化理解素养着重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特色板书——思维导图的板书呈现,旨在将每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核心素养是教师设计和实施美术教学的行动指南,也是学生美术认知、艺术鉴赏、美育积累的成长基地。“一三一”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应用为教师展示教学智慧、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教师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以美术课堂为研究平台,以“一三一”教学模式为研究内容,以此创设一个有指导、有设计、有目标、有步骤、有层次的最优化美术课堂,全力加速学生的美术认知和艺术成长而助力。

191450052032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