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策略探寻
2022-03-22朱幼林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朱幼林(1984.01—),女,江苏省涟水县淮文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
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数学知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掌握数学学习技巧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耻下问、举一反三、交流讨论、合作共赢。而讨论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重点在于讨论,而讨论是需要多个主体共同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勇敢地发问和质疑,借此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一、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公式、图形等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所进行的数学思维活动,而交流讨论则是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通过数学语言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组建过程。
首先,学生只有对课堂学习内容中的数学语言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学生之间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时,则会运用数学语言来辩论或论证自己的观点,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集思广益,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共同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最后,学生如果能在交流讨论中逐渐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就能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灵活运用数学语言,进而快速梳理解题思路,提升解题的正确率。
(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讨论式教学注重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动,而互动是讲究技巧的,这里面的技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握。教师需要注意自身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和指导技巧。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教师在讨论式教学的设计和规划阶段扮演的是主导者的角色,因为教师要为学生的讨论式自主学习确定方向、目标和内容;在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需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并在合适的时机加入学生的交流讨论,为学生引导思路和提供学习方法;在讨论式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扮演的则是评价者的角色,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保证讨论式教学的质量。而学生需要掌握对知识的分析整合技巧和迁移技巧等。学生在参与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需要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独立地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链接,同时可以结合讨论的任务、实际问题和案例等,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思维,将相同的知识运用到不同的问题解答和生活应用中[1]。讨论式教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要开展高效的讨论式教学就需要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所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教学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开展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新型教育。数学的核心素养内容主要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模型思想,这些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和形成数学思維的源动力。讨论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意义。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不顺利,所以教师需要提升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质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索,进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讨论式教学落实深度不足
首先,生生讨论是讨论式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参与讨论就意味着学生之间需要分成各个小组,但是很多教师在分组的时候比较随意,缺乏分组技巧,导致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过多发言、过分沉默、跟风发言等现象,使讨论丧失意义。其次,教师在分配教学时间和讨论时间时不够合理,讨论时间不足,不能给学生更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学生的讨论无法深度落实,只能让讨论式教学流于表面。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主要表现,所以教师在选择问题的时候要有针对性,但在现阶段的讨论式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所讨论问题的选择不够重视,教师的随意选择导致题目过难或过于简单。问题选择的不合理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无法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另一方面也会直接影响教师开展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讨论式教学主体参与情况存在问题
学生是参与讨论式教学的主体,就目前讨论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来看,主体的参与比例并不均衡,主要表现在:首先,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有效倾听、接受他人的意见。学生确实参与了讨论,但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缺乏接纳性和包容性,不能将有效的知识和意见进行关联处理。其次,学生交流的问题并不是教师布置的问题,严重脱离讨论主题。从表面上看,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发言,但实际上有部分学生在讨论与问题无关的话题,这样学生自己不仅无法收获知识,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在交流讨论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成绩一般的学生和学困生大多在被动地倾听。这些现象表明学生主体在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时比例失衡,这也是教师应积极探索改进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討论式教学缺乏科学的引导
很多教师的讨论式教学的实践经验不足,对其认知也不够全面,认为既然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就应该让学生在讨论式学习的过程中彻底解放,对学生不加干涉,这样的思想其实是错误的。真正高效的讨论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要对自身的角色有明确的认知,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适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合作技巧、交流技巧、表达技巧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提问,有疑问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讨论,进而提升讨论式教学的效率。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技术指导方面的实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技巧的,引导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可以从另外的视角看待问题,给学生预留出思考的空间。但是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过于直接,不是帮助学生指明思考方向,而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个步骤应该怎样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也与讨论式教学的初衷和理念相悖。
(四)讨论式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掌握其中的时效性,而对时效性的掌握主要体现在及时的讨论、及时的指导和及时的评价。就目前讨论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来看,教师对及时的评价环节掌握得并不理想。教师不能在讨论结束后有效地对讨论过程、讨论态度、讨论效果等进行及时的评价,所以学生就不能及时了解自身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指点和鼓励,就会逐渐对讨论式学习失去兴趣。只有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收获和进步,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及时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进步的地方和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也可以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有目的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改正。而缺乏及时性的评价就无法有效发挥其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三、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提升对所讨论问题选择的精准性
对讨论问题的选择是讨论式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需要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讨论问题,让学生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讨论,并实现自我突破。比如,在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所以教师在选择讨论问题的时候要结合算理和计算法则,并且让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可以选择诸如这样的问题:“某餐厅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优惠套餐,A套餐39元,B套餐48元,C套餐69元,D套餐55元,咱们班有9个同学选择A套餐,10个同学选择B套餐,8个同学选择C套餐,6个同学选择D套餐,请同学们分别计算每个套餐订购需要花费多少钱。”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过程,然后对小组中探索出的不同的计算过程进行记录和分享,集思广益。在分享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或许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但这些都是讨论式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正确的是榜样,错误的也能警醒学生,通过有效的讲解避免学生再次陷入同样的计算误区。这样的问题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
(二)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结合
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灵活地将其他的教学方法融进讨论过程中,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讨论的积极性[3]。比如,在学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将讨论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趣味故事教学等相结合。教师可以在网络教育资源中搜索、截取一段动画故事,动画片段中要包含一些可以统计的数据信息,可以是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玩具的颜色和类型等,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与喜好,然后通过多媒体将动画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片段后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模式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样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讨论质量。当然,能够与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如儿歌教学、顺口溜教学、游戏教学、分层教学等,都是提升讨论式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讨论式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情和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客观的审视,进而推进数学教学的优化革新,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教学评价环节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教师需要给予评价环节足够的重视,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想法、合作意识等,从而保证讨论式教学法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比如,在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对面积的大小进行对比,就需要在讨论式教学中认真观察学生对面积大小的对比方法、学习技巧等,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讨论后对有独特想法、表现较好、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同时,也要明确指出观察发现的学生讨论中突出的问题,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和进步的同时不忘自我反省,进而促进学生的稳步发展。
综上所述,经过理论与实践的考验,将讨论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可行性。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改正,正确选择所要讨论的问题,丰富讨论式教学的开展形式,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指正作用,进而优化讨论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张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特色课程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53.
车芳馨.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252.
胡茂军.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12):57-58.
220650170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