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22-03-22赵彩宏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而群文阅读既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热点,也是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部编版语文教材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入选文章有限,选文存在一定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而“1+X”教学方式可以立足于语文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以教材为“1”,依据教材进行课外“X”拓展阅读,从而基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故“1+X”教学方式是实现群文阅读的重要途径,其价值在于可以连接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且组合方式灵活,有利于教师进行阅读教学实践。
关 键 词 “1+X”教学方式 群文阅读 初中语文
引用格式 赵彩宏.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22(09):98-101.
中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设置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但教材内选定的文章具有单一性,无法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阅读需求,教师需要不断地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因此,“1+X”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将学生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宽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弥补了教材的单一性的局限。教师在实施“1+X”群文阅读时,需要注重课内阅读“1”的讲解与课外阅读“X”的选取,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实践具有可操作性,才能高效完成阅读目标,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1+X”群文阅读的内涵
“1+X”教学方式中的“1”指的是核心,即聚合思维;“X”指的是边缘,即发散思维。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关于“1+X”的提法很多,如2013年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及其团队提出了的“1+X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改变课程结构,“1”代表国家课程,“X”代表个性化课程,最终学校确定了40来项“清华风物及学生个性化课程”[1]。窦桂梅及其团队提出的“1+X”主要针对课程结构而言,而本文的“1+X”主要针对的是阅读教学。
最早把“1+X”理念运用到阅读教学领域的是温儒敏先生,他建议教师在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采取“1+X”的方式,所谓“1+X”即讲解一篇课内文章,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2]。此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把课外阅读纳入到教材体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1+X”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是一种阅读网状结构形式,将单篇文章与多篇文章联系起来,以一篇文章带多篇文章,找到其共同点,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集合。
吸收和借鉴温儒敏先生的观点,对“1+X”群文阅读理解为:以新教材课内的文本为“1”,课内对“1”进行深入地讲解分析,让学生掌握认知层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再从“1”提取核心议题,组织相关性的“X”文本,使学生在课内“1”的基础上,把所学知识、方法技巧等在课外“X”文本中加以实践、验证与延伸。
需要注意的是“1+X”群文阅读并不是单篇与多篇的简单相加,不是数量上的堆砌,而是质量上的转变,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时候教师要找到文本中的连接点,使这一模块的文本在核心议题的引领下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具有内在逻辑系统,使学生横向可以拓展阅读视野,纵向可以提升阅读思维。所以,“1”的课内生成与“X”的课外拓展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准备设计,使得“+”真正起到连接作用,“1”与“X”产生化学反应,最后的结果“1+X”大于单独“1”与“X”的效果。
二、课内阅读“1”的讲解策略
部编版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是有限的,想要凭借初中六册语文教材达到课标所要求的260万字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就要求教师发挥自身作用,在传授学生认知性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能在课外阅读中,开拓自己的阅读之海。因此,课内“1”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围绕教材内精选的文章“1”进行细致的讲解,注重学生在课上的积累,课上的生成性。但在教学中,教师对每篇课文进行拓展讲解是不太现实的,也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进度,学生也会难以接受课程的强度。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文章进行取舍,进行选择,选出具有经典性、代表性、最优选的“1”,真正发挥“1”的统领和灵魂作用。教师想要发挥“1”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产生迁移反应,在课堂上就应该做到深入文本解读、聚焦主题探究、注重能力生成。
1.深入文本解读
教师要做好课内“1”的讲解,应先做好文本解读。教材中選取的文章都是经典文本,流传度高,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解读,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资料与教学辅助资料进行解读,应当有自己的见解,解读教材文本时不能浅表滑行,而要深层探究,挖掘文本的内隐知识。教材中有些文章通俗易懂,一看便能了解大致意思,似乎教师没什么好讲的,学生没什么好学的。但正是这些自以为是的想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了“语文味”,如果教师能够深入解读文章,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于一个标点符号都大有天地,可以从文本层面上升到文学层面再上升到文化层面。只有教师解读到位,学生才能紧跟步伐进行正确的阅读。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但只有教师这个“掌舵者”引航正确,学生这艘“航空母舰”才能驰骋。
部编本教材从2016年秋季才开始投入使用,很多教师还没有完全熟悉自己的新伙伴。所以,教师应当快速熟悉教材,不仅仅熟悉自己所教学期的教材,更应尽快掌握初中三年六册语文教材的内容,这样才能从宏观上了解教材编写特点,利于从微观层面进行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新教材改变了之前人教版教材不分课型的情况,区分了教读课与自读课,为教师选择课内精读精教的文章“1”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在教读课上,教材设有导语提示、预习提示、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阅读提示等板块。这些板块的内容都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深入理解文本。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每章每节每个模块都熟悉,学会利用教材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但同时也不能被教材所局限,放不开手脚,失去创造性的解读。
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应当具有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是所有解读的起点与基础。比如,在解读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时,注重的是父子之间的亲情,教师需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感恩家人。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讨论父亲跨越铁轨是否违反交通规则。其次,要注意语文视角,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在文本解读上,既要重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关注字、词、句、段等语言文字的运用,更要重视人文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两者之间不可偏颇,否则就会出现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上成汉语课等现象。最后,教师应对课文進行个性化解读,从作家角度、教学角度、学生角度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适合课堂教学的最优解读。
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应当转化为教学实践。教师解读文本并不是单纯地提高其探究能力与学术能力,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其实践能力,将解读内容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中。首先,教师应当设计良好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期望。其次,课堂讲解要精彩,设置良好的情境,为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阅读。最后,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实践化,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2.聚焦主题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文章时应设计多个主题,只有拥有主题才能向外延伸,而不是漫无目的随意进行“X”的拓展。这里所说的主题相当于群文阅读的构成要素之一的议题。学生原汁原味地阅读时,是一种自由状态下的阅读,会有自己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期待。每个学生由于学习情况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不同、接受程度不同等原因,会形成不同的阅读结果。教师需要把控教学节奏,突出教学难点,形成相关主题,引导学生重点解读核心知识。
群文阅读议题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如从文章内容确定主题、从表达方式确定主题、从人文内涵确定主题等。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总结出自己的见解。在“1+X”群文阅读中课内“1”的主题确定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语文工具性主题,如从语言风格确定主题、从表达技巧确定主题、从体裁题材确定主题等;另一方面是人文性主题,如从思想性确定主题、从文化性确定主题、从审美性确定主题等。
教师在进行主题探究时,除了主题的确定,还应研究主题表现的特征,是否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多元包容性、可讨论性和丰富的差异性等特征。如果确定了主题,才可操作,那么主题的设计与研究也就有了意义。
总之,通过课内“1”的主题探究,可以使“1+X”群文阅读有了核心,有了可以出发的根本,真正起到“1”的统领作用。
3.注重能力的生成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由于学业压力大,可自由支配时间少,且没有阅读策略,一般只是盲目地选取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与课内所学的知识联系不是十分密切,课内所学的内容,阅读方法技巧等不能得到及时巩固。如果采用“1+X”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内所学,将课内所学知识,在课外相关文章中得到实践验证,提高学生的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课内要形成相关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之中。
首先,具有提取信息的能力。在课内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文本,了解文章的大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与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作批注等方法,使学生可以在最快时间内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节省阅读时间,这样在课外“X”的阅读中,就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其次,具有推理分析的能力。在课内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主思考,找到文章的矛盾,再从矛盾入手解读文本,使学生具有辩证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思索的习惯。这样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自己就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真正阅读。再次,具有比较归纳的能力。在课内教师组织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及时总结,引导学生们互相沟通,共同建构知识体系。这样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就能把知识点简明扼要地总结出来,并进行归纳分类,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提升学生阅读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在课内学生不仅要掌握认知性的知识,也要学会运用过程性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课前课后阅读的好习惯,将阅读的预设性变为生成性。
三、课外阅读“X”的选取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中提出学生要具备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3]。目前,学生的阅读总量远远达不到课标所要求的400万字,如果采用“1+X”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就可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迹可循,教师在课内授之以渔,学生在课外可以捕获更多的鱼,遨游在书籍的海洋。课外阅读“X”的选择并不能盲目随意,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选取出最适宜学生阅读的文本。
1.尊重学生的兴趣
在“X”的选择上,教师应注意阅读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的年龄特征、学习情况、接受能力等,选择与课内所学知识紧密结合的适合学生特征的阅读文本,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课外阅读文本内容的深度、广度、数量的多少、篇幅的长短等都应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这样所选的文本才不会过于简单地与课内所学一致,使学生一读即懂,丧失阅读的兴趣;也不会太难,脱离课内所学,使学生难以理解,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丧失阅读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与节奏,在此时“X”的选择应当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涉及的内容应当广泛,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于以后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在此时“X”的选择可以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文本,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九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熟练地运用阅读方法,此时“X”的选择应当可以适当增加思辨性强,逻辑性强的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选取学生喜欢的阅读文本与阅读方式,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感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行为,才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2.注意选文的适配度
教师选取课外阅读文本“X”的时候,要注意选文的适配度,这里所谓的适配度也就相当于“1+X”群文阅读中“+”的作用,只有与文本相匹配相适应,“1”与“X”才能发生反应,否则拓展阅读“X”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课外阅读“X”选文要做到与课内文章相呼应,就应找到相应的连接点,实现课内外无缝衔接。比如,在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后,学生都体会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地怀念与愧疚之情。教师就应结合课内所学拓展人文性“X”阅读,让学生课下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有关庙的回忆》等相关的文学作品,使学生通过这些课外文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母子之间的深情,感悟到蕴含在文本中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
除了文本之间需要适配度,文本与学生之间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适配度。教师在选择课外文本“X”的时候也要留给学生可选择的空间,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选取的文章也要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教师可以扩大课外文本的选取,再让学生从中任意挑选出几篇喜欢的文本进行阅读,这样学生选择的范围就进一步加大。
3.注重选文多元性
课外阅读“X”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所以“X”的選择一定要丰富多样,切实弥补学生课内阅读单一的问题。教师想让选文呈现多元化,应采取多种的策略。
首先,应采用求同整合“X”阅读策略。可以围绕课内“1”的主题,选取与课内文章核心主题相同的一组文本,如同一题材的文章、同一体裁的文章、同一写作技巧的文章等等。例如,学生在课内学习了《陋室铭》与《爱莲说》两篇文章,学会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师就可以根据相同的表现手法,选取《石灰吟》《牵牛花》《白杨礼赞》《病梅馆记》《松树的风格》等一组文本供学生课外阅读。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就可从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其次,应采用求异扩展“X”阅读策略。这里所说的求异并不是完全的异,而是在课内“1”的共同点基础上求异。如同一作者不同风格的文章,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文章,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文章等等。例如,学生学习朱自清《春》一文后,教师可根据课文描写的对象,选取一组描写春景的课外阅读材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之怀古》《故园春》《北平的春天》《春赋》《满井游记》等。这些文章都是描写春景的,但它们的体裁不同,有诗歌、散文、文言文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本可以体会到不同作家笔下春天的魅力,也可以体会到不同体裁描写事物的特点与区别。
最后,应采用深化融合“X”阅读策略。教师应根据课内所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阅读“X”的探寻之中,选取各类不同的文章,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例如,初中第六册教材中,在学习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藤野先生》《社戏》《孔乙己》等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寻鲁迅的文本,并引导学生对鲁迅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而不再是孤零零的单篇文章的认识,而是更加深入地认识。
总之,教师在进行课外选文时,不能仅仅依靠课文数量,也要注重学生阅读的质量,使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是一个具有联系性,层次性的理性结构。教师在课内精讲“1”,课外精心挑选“X”后,要注意学生最后的落实情况并及时测评,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
“1+X”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出版社与教学辅助材料规定的课外阅读文本,也要发挥教学机智与教学智慧的作用,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只有这样,我们的“1+X”群文阅读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可以从1到2,从2到N,从N到整本书,从整本书到阅读思维的形成,从阅读思维到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整合完善知识结构,提升阅读素养,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施久铭.改造学习生产力——解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体系[J].人民教育,2013(08):18-26.
[2]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马骏骙,马长安.“1+X”关键在“1”:基于问题解决的群文阅读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34):31-33.
[5] 宋一凡.“1+X阅读”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作者:赵彩宏(1997-),女,山西临汾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石 虹】
356150058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