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育解决现代审美问题的三个维度
2022-03-22刘悦钧袁一渟
刘悦钧 袁一渟
摘 要 在市场经济的商业逻辑之下,“文化商品”的繁荣虽然丰富了文化商品的数量,但也使得“审美对象”的认知难以分辨,干扰了人们的审美知性。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之中,审美多元化也同样出现,各种对美的赋予都有正当化理由,反而贬低了美的价值。此外,“认知”和“理由”的双重危机,使得社会的审美判断力出现了“镜像化”“虚拟化”的倾向,美的受众安于“审美镜像”中进而沉湎于欲望满足这一最低的要求之中。作为学校教育的美育,可以摆脱商业化逻辑而更为全面地呈现“审美对象”,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逻辑不断培育人在审美之中对各种价值观的理性选择能力,进而建构起涵括家国之大美、个人之小美及二者之辩证的审美判断能力体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校美育须要丰富和拓展美育资源,提高学校美育课程教学者、教学管理者的美育素养,更要以媒介创新方式准确将大美之义理表述清晰,使处于成长成才阶段的学生能够向着更高的审美目的而努力奋斗。
关 键 词 学校美育 知性与理性 审美判断力
引用格式 刘悦钧,袁一渟.学校美育解决现代审美问题的三个维度[J].教学与管理,2022(09):13-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由此看来,要实现全面立德树人的目标,必须把握美育的环节,塑造学生正确的审美认知与审美价值观,进而实现审美的价值目标。就现代社会的艺术商品化、审美多元化以及审美镜像化的整体环境而言,美育面对的社会审美风气尚且不容乐观。我们既要注意到现代社会给美育提出的问题,分析其成因,也要注意到学校美育活动对于解决审美问题的重要作用,去解决问题,发挥优势。
一、现代社会审美的知性危机、理性危机和判断力危机
关于美的定义,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的概念,康德认为:“对客体符合目的性的审美判断,它不是建立在任何有关对象的现成概念上,也不带来任何对象概念。”[2]康德的观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指出了美的以下三种特征:首先,美并不是客体作为对象的自身性质,而是人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判断,这种判断的形式是把理性之中的愉悦和知性之中的表象结合,以某一对象表象为“使……愉悦”的;其次,审美活动是一种判断活动,从原则上看它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人与人在知性和理性结构上的相似性,因此美也就变成了一种基于“共通感”而普遍成立的一般判断;最后,康德对美的定义使得知性与理性这两个哲学的领地以审美判断力获得了初步的关联,因此审美活动也就既有知性的认知要素,还有理性的道德要素,这样审美就必然是既要强调知识掌握,也要强调德性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然而,现代社会在创造了大量的美的同时,也使得这一概念被泛化和异化,尤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性危机:文化商品干扰美的认知
现代社会的审美危机反映在对象也即客体上表现为:现代社会产生出了大量的人造物,因此,我们所能认知的对象在数量上骤然激增,干扰了我们在知性上对审美对象的认识。海德格尔将“物”区分为“纯然物(Ding)”(也即自然涌现的物)、“工具(Zeug)”(也即由人赋予“纯然物”以“使用价值”的物)以及“作品(Werk)”。稍微通俗地说,对象在发生学的意义上分别有全然出于自然而涌现出来的物——“纯然物”,也有涉及了人的创造的物——“工具”与“作品”,而后两种物虽然都涉及人的创造,但是工具是要服务于使用价值以达到某种改造世界目的,并且在使用中产生新的工具并且消解自身。反之,作品则并非要具有什么使用价值,同时它在存在方式上也并非通过使用来进行自我消耗,进而在劳作中消耗殆尽,而是在不断被人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之中不断地被赋予价值。海德格尔对物的三重区分指出了作品是承载美的东西,是供人欣赏和不断被赋予价值的对象,因而工具和作品是泾渭分明的存在。
但是,在现代社会大量涌现的文化商品之中,工具或商品,与作品鱼龙混杂,让人对美的认知产生了混乱。一方面,大量的文化商品并非都是由艺术家产出的,反而专业艺术家在生产作品的效率上远低于将作品视为商品的文化生产商。艺术家在对文化市场的观察以及对消费者意愿的把握上,远没有擅长技术思维的文化生产商那么敏感。正如海德格尔指出,“人比自然能量更原始地受到了促逼,也就是被促逼入订造(Besteller)中”[3]。在现代文化生产技术的促逼之下,艺术家已经无法在技术和商业的合围中与其进行抗衡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网络上的恶搞段子、搞笑短视频的生产,远比一部精雕细琢的话剧或者电视剧的生产成本更低,而在传播效率和受众规模上又要比后者更高更大。而另一方面,“商品—技术”的逻辑也对既有的审美资料进行侵蚀。例如对绘画作品进行商业化的二次创作,将经典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剪辑,把这些作品以更短小精悍、更符合市场规律地贩卖出去,让持留在作品之中的精神文明和审美体验被这些市场化营利取向的操作进行剪裁,把我们的审美认知对象分解为一个个的文化商品。因此,就我们目前面对的审美对象来说,究竟还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以及有多少已经变成了作为商业工具的文化商品,实际上已经变得无法判断,我们的知性在纷繁的文化市场之中已然受到搅扰。
2.理性危机:价值多元导致美的贬值
依照康德的基本概念,如果理性不出问题,那么我们面对这些现代文化商品大约只会一笑了之,我们不会对这些文化商品有理性的认同而仍会保持对艺术品的认信。但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多元化使得我们的审美理性受到了威胁,表现为美的贬值。雅斯贝尔斯认为:“(现代)艺术的本质表达是混乱的,其中生活所直观到的只是自己的生命力或对生命力的否定;而它所显示的却是另一种生活的幻觉:一种技术的浪漫主义、一种形式的想象、过度的享乐生活之满足、冒险和犯罪、充满乐趣的无聊和似乎在无意义的均衡中克制了自己的生活。”[4]马尔库塞指出:“异化了的艺术现在是站不住脚的。它们同厨房、办公室、商店的结合以及为生意和娱乐所发挥的广告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俗化……这是站在‘强而有力的社会一边来推行的俗化趋势,该社会可以比先前许可得更多。”[5]在雅斯贝尔斯和马尔库塞看来,现代社会的艺术是异化了的、被技术化了的东西,在其背后已经没有什么崇高的或者共同的價值观在支持。也即从以上二者的观点看,当代对什么是美的理性思考是多元的,哪怕是打着艺术旗号的领域也是如此,没有一种共同的美来约束人的审美理性,取而代之的仅仅是在价值多元的立场上对美的多元主张。
因此,现代社会的价值多元化也在影响着审美多元化。现代社会的包容度更高,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思潮也相对多元,这种多元化的道德认知让美贬值为一种纯然的非理性判断。一方面,正如康德指出的,审美本身就是把主体自身的意志去赋予对象,将一种自然的、无目的的对象赋予某种目的,那么在主体之间的理性多元的情况下对美或丑的赋予也会相应地因人而异。然而价值多元化并不能保证每一种价值诉求都是积极和崇高的。在雅斯贝尔斯的表述中的享乐或想象,在马尔库塞表述中的俗化和娱乐,都是一种可能的“价值动机”,这种价值动机在根本上就会导致对美的判断的低俗化。虽然相应地那种出于内省和反思的道德动机同样会进行美的判断,但是由于价值多元的出现,那些经过反思和考验的道德动机现在也仅仅变成了多元价值中的之一。另一方面,审美这一活动,在日常经验中体现为相对私人的领域,它和道德观也存在着一些差异,那些在行为上毫无指摘的、良善的人,可能在审美上的品位并不甚高,而那些在审美上可能相对高雅的人,可能在道德意识上则是欠缺良善取向的——这也就导致了审美和道德实践之间既有关联,也有差异。如果说国家可以对违反法律的或者破坏社会秩序的不道德行为进行惩治的话,那么这种来自外部的制度理性却对审美问题束手无策。例如我们可以因为某一个短视频之中表达了非法的内容对其进行法律制裁,但是这种制裁的理由却很难是低俗或者非主流。因此,理性方面的价值多元化使得审美多元化既有价值多元的支持,又很难依靠制度理性有彻底的改变,在根本上导致了美的贬值。
3.判断力危机:“镜像生活”加剧人的虚无
从康德的思路看,一旦知性混乱、理性多元,那么人的判断力也会相应地迟钝,对象的纷繁复杂以及价值的多元使得我们对美的定义、对美好事物的确定都受到了影响。美因物而分、因人而异,对于美我们丧失了确定性,人们认为只有反现实的、安逸的“镜像生活”才是美的,这正是人的虚无的表现。鲍德里亚把审美构成的这种生活称为“仿象”[6],居伊·德波则将这种生活称为“景观”并指出:“景观是现行秩序在其自身上保持的不间断的话语,是对自己的赞美式独白……景观关系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形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特征;有第二个自然似乎以其命定的法则统治着我们的环境。”[7]无论是仿象还是景观,都揭示了在审美活动之中人的错乱和虚无。审美对象被我们赋予美好的目的,人不再通过直面现实问题而去改善生活,而是在审美镜像之中建构一个自我陶醉的超现实的“镜像生活”,并且沉溺于其中,这反而使得“现实的人”被消解为“虚无化的人”。
美这一范畴本身就表达了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好生活的向往,人们之所以尝试以判断力去跨越“知性—客体”和“理性—主体”的鸿沟,实际上就是希望以自身的意志去对那些不能予以科学或者伦理解释的,也即不能完全归于真假的判准之下或善恶的评价之中的对象有所标示。一旦对象增加,在人的理性有限的情况下,就很难对对象的审美判断有更多的反思;而由于价值多元的出现,在人对审美判断本身进行证立的情况下也会面对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因此在这种知性和理性的双重困境下,似乎最为便利的审美判断的方式就是根据外在于人本身的对象和社会价值观去随波逐流地选择鉴赏的对象,并且以满足自身的美好憧憬作为美的赋予的理由。一方面,大量文化产品的出现,尤其是未经反思的文化生产之下,大量的虚拟和超现实的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更好地生活的欲望;另一方面,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每个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判断都有所差异,因此每个人选择栖身其中的镜像也就不尽相同。沉溺于各具特色、各有差异的镜像之中也就意味着在理性的共通感上人们可能会选择以最低程度的标准去标示共性,那就是人的欲望与幻想,因为所有的镜像都对于人的欲望有所满足。因此人的虚无既意味着人通过躲避到“镜像”给出的虚拟的美之中而对现实生活本身丧失了兴趣,也意味着诸“镜像”在对人的共通感的作用方式上,仅仅依赖于人们基于欲望的共性,而在欲望之上的知性和理性都由于对象和价值观的差异无法达成共识,这样人也就被虚无化了。
二、学校美育的三种功能及其对现代审美危机的消解
根据前文的表述,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社会在使得物质丰富、观点包容的同时,也使得美在贬值。这是由于一方面大量涌现的文化商品侵蚀了艺术作品作为美之载体的地位,挤压了艺术作品和相应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多元使得我们在对美进行判断的过程中丧失了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在制度理性无法干预审美活动的情况下,这种标准的缺乏使得美在多元的同时也相应地低俗和媚俗。在知性和理性的双重影响下,审美镜像的生活模式成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空间,同时在这一空间的宰制之下,人们的共通感仅仅限于欲望满足这一最低的要求上,这种审美危机因此也就成了人的危机。自然,美育无力去解决全社会的审美问题,但是在校园中以教育这种思想治理方式来推行美育,至少可以发现尚且处于成长成才阶段的学生在审美上的弊病,通过教育的知性阐明和理性引导的作用,使得接受了美育的学生得以从纷繁的文化商品中认出什么是美,从审美多元回到高尚文化进而去获取真正的、高标准的美,从而走出镜像生活,不再拘泥于欲望的满足,而是以美育获取直面现实的勇气。
1.知性功能:拓展与筛选审美对象
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组成之一,其在宏观的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已经获得共识。有论者指出:“美育能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其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在智能、道德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8]无论何时,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应然是无可置疑的。在本文看来,美育的第一重要性就是能把美的对象更为丰富地展现出来,以知性培养为最初的切入点。
這种表述看似是有悖于前文的论述,也即现代社会在极大地丰富了审美对象的情况下,为何学校教育反而又需要且能够拓展审美对象并且丰富认知呢?本文认为有以下的几个理由支持。
首先,从逻辑上看,文化商品虽然丰富了审美对象,但是它背后的逻辑仍然是马克思所批判的“生产—消费”的商业逻辑[9],这正是教育和美的共同点。因此商业逻辑所丰富的仅仅是文化商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之中“物”是极为丰富的,但是每一个物都是明码标价,这样在大量的审美对象中,普遍存在“生产—消费”的逻辑。而“教育”和“艺术”的共同之处正是它们都能够洞彻这种商业逻辑:“教育”可以通过对人的知性培育去克服商业逻辑,而艺术则可以作为教育的素材,因而把那些非市场化的美育资料引入课堂是可能的。
其次,从现实来看,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格局下,一些艺术家也在进行商业化转型,独立艺术人创作和相应的艺术展览也在通过个人或社团的支持进行拓展,但是由于这些艺术创作需要耗费相当的心血,相应地也就面对生产成本较高而销售价格更高的现实处境。但在校园内,可以通过政府对各级学校美育活动的财政支持,以课外活动的方式把这些艺术形式引入校園,让学生能够无偿地获取第一手的美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对象与主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形塑他们的审美知性。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面对市场上文化商品的鱼龙混杂,面对即使在艺术家群体之中同样存在的风格各异的表演形式,政府和各级学校可以以把关人的身份,通过打破市场逻辑,对各种文化商品进行审视和观察,有选择地对学生呈现出适龄的美育资料。将那些不利于学生良好发展的,或者暂时不适合该学段学生接受的审美对象剔除,并且在美育过程中由教师对这些文化商品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在认知上对那些仅仅由于是投其所好而被生产的文化商品有所警惕,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日后在纷繁的审美素材选择中的批判性认知态度。
2.理性功能:培育与提升道德素养
正如前文所述,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必然伴随的是审美多元化,而直接以法律和政治的制度理性去调整个人的审美价值观,只能对那些明显违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观进行否定,而对审美活动的雅俗之争以及审美品味的高下之辩无法直接进行裁断。而作为学校教育的美育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群体在诸多价值立场中的思辨能力和理性自律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审美品位的提升,使得他们有更高的审美追求。
教育没有形式限制,因此反而能以更多的栽培方式去提升学生的理性能力。例如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美育可以存在:“通过充满美感的音乐教育形式,使其认识和感受到音乐教育形式之美,感受整齐美、韵味美、气势美、交错美、差异美,在对美的形式的品鉴中产生一种愉快、放松的心情,从对音乐教育形式美的品鉴中,感悟到语言美、行为美、外表美、形象美等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养成注重外在形象的行为习惯。”[10]在学校的语文教育中,美育也可以存在:“在这一活动(文学品鉴活动)过程中……分析鉴别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社会意义,这样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汲取精神营养。”[11]同样地,数学中的逻辑之美、物理中的规律之美、化学中的变化之美、历史中的兴替之美、地理中的自然之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制度之美,都是美育的着力点,它们既呈现了美的多元,又具有促进学生对审美对象本身的理性反思、引导高尚的审美价值立场的教育功能。
因此,美育在理性培养上的重要性也就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相比于政治手段和法律手段等理性规制方式来说,美育在根本上还是一种教育,虽然它并不能直接地对违反法律、违反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进行消除,但是它可以通过对道德的强调引导人们自动自觉地对那些引人堕落等不正确的价值观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尤其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成果的传播,在尊重价值多元的基本社会情况的基础上,能够对何种价值观应为主流、何种价值观得以被主流价值观判定为积极或消极、何种价值观应予以排斥等有所理解。特别是对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通过分学段和分年龄的美育的贯彻,让学生经过教育形成关于价值观等级的先验理性观念。
其次,美育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审美对象的引介,而可以更为宏观和深刻的方式,把审美对象置于社会情境之中进行解释,把如何审美作为教育的内容,这样既能突出具体作品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联,也能对如何正确品鉴审美素材进行方法论指导。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把在美育之中的所学和所感作为其对各类价值观更高级的评判标准,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超越多元审美立场的更高的审美标准。
最后,美育也能够对多元价值观表现出包容的态度。相对于其他的理性规范模式,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可以暂时允许学生对某种价值观的坚持,也可以允许学生对某一种审美立场有兴趣,但是它可以通过启发个人或群体对自身价值观和审美立场的反思,使得人们在不断的被教育中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因此,作为一种柔性的润物细无声的理性塑造模式,美育能够以讲解、启发、培育等理性的方式,对学生在多元价值观中的理性实践进行影响,进而升华其审美的意识,因此也是一种对于理性的治理活动。
3.判断力功能:养成和坚定知行合一态度
在有选择地呈现审美对象、有引导地改良主观理性的同时,美育也有逐渐把人引出镜像生活、直面现实的治理作用,尤其是在形成最终的审美判断力上有积极作用。有论者指出:“中国梦是‘魂中之魂,铸就中国梦的信仰之魂构成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牵引力量……中国梦是当前中国理想信念和社会信仰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12]这种观点实际上指出了希望、梦想并不是不存在的,把理想生活寄托在审美活动之中也并非错误的。一方面,中国梦同样是希望和梦想,但是这种积极正向的希望和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并非是使人安于虚拟的幻觉之中而以满足自身欲望为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几代中国人的努力,美育理应以中国梦的大美去引导学生走出“乌托邦”,去对现实社会有所认知,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有所践行,树立知行合一的基本立场。
从理论上来看,任何一种美都蕴含着对现实的观照。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力的养成,要基于理性对认知之中的经验对象进行目的设定。而这也就意味着判断力的养成标准既不在于设定了目的却把目的视为幻想而安于其中毫无作为,更不在于以欲望这一最低要求去进行目的的设定,把满足欲望视为一切行动的目标。美育必须纠正错误的判断,形成正确的判断,培养和坚定知行合一的审美态度。
首先,美育能够基于审美素材规模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对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判断力进行有针对地培养。例如,通过对中国梦这一中国人民奋斗目标的强调,美育能够指出未来的光明前景,也能指出实现中国梦这一宏大目标既要有梦想,又要有敢于面对事实的基本态度,它能够通过对人类不同梦想、目的等位序的梳理,以家国之美去超越和克服自满之梦。
其次,美育没有商业化的色彩,应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所坚守,它是为了社会发展而教育,也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进行教育。美育能够对照社会之中的审美镜像,但它不是去否定镜像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开展对思想之美、政治之美的审美镜像的建构,树立审美者对大美和小美的判断能力和区分能力,最终使得人在理性和知性上对构成大美的审美对象愿有所知,对合乎大美的理性立场愿有所行,以大美之境为更高的目的。
最后,作为一种教育,它也并非完全禁止学生由于升学、情感等压力而暂时休憩于小美的审美镜像生活,而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去强调区分大美和小美;它并不完全消除在审美之中的小趣味和小情致,而是要使得人不沉浸于小美之中,培养一种劳逸结合的人生态度,以奋斗为人生的主旋律,把休闲当作养精蓄锐的过程,明确大美与小美之间的先后位序。
三、三重功能导向下现代学校的美育体系建构
美育虽然重要,但是仍然面对着教育什么、谁来教育以及目的是什么等更为细致的问题,完善这些环节,一种全学段的学校美育才能成立。因此,就现代美育的体系建构来说,有必要讨论美育资源、美育团队、美育媒介以及大美之目标。讨论美育资源,就是拓展审美的知性对象的范畴,并且把纷繁复杂的知性对象结合到学校美育中,并将之作为美育的认知对象而明确。讨论美育团队,是考虑到在审美的理性培育上,需要以人去启发学生并引导他们的理性觉悟,而美育团队恰恰承担着这一理性启蒙和理性完善的任务,因此美育中的教育者在理性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从判断力的角度来看,如何区分美的大小,涉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目的设定上的大小,大美之中的大目的往往很难被表达出来,因而需要用创新的方法把大美直观且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样人们才能够利用判断力去进行大美和小美的判断。
1.拓展美育知性资源,发挥美育社会合力
审美之中包含了认知的成分,也即对审美对象的把握。如果审美的对象都无法确定,那么审美也就变得无的放矢。美育首先要对美育资源进行拓展,发掘出更多的能够被审美所指向的对象,尤其是让那些受市场优胜劣汰规则挤压的真正的美的对象在认知上能够为受教育者所把握。例如,有论者指出要在自然、社会和人性之中寻找美育资源[13]。美育资源极其广泛,而在目前的美育工作中,固然能够做到对政治之美、社会之美、人类之美有所引导,但是具体到美的对象上,它又往往很难以小见大。因此,在美育资源的拓展上,要聚合全社会的力量,发挥不同专业不同专长人才的作用。
拓展学校美育资源意味着要把“请进来”“走出去”与“自谋发展”相互结合,并且集中于知性的培育上。从“请进来”的角度看,要把音乐家、绘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等文藝工作者以及道德模范、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代表请到校园里来,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模式,或是采取校园宣讲,或是采取校园展览,或是在教师的协助下由这些美的创造者带领学生从事一些适龄的审美实践。从“走出去”的角度看,美育要通过组织受教育者集体观展、观影、实践的方式,去获取那些由于空间局限而“请不来”的美育资源。例如,采取集体购票并分发给中小学生的方式鼓励受教育者去主动接触美育资源,也可以通过学校所在的社区向中小学生或学生家长进行社区美育动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去,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同时也代表了学校这一教育主体对艺术创作者和道德模范等美的创造者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形成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自谋发展”则意味着美育活动要调动本领域内的美育资源,如针对初等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兴趣社团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艺术、文化、历史等美育资源的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文艺展演、敬老服务、社会调查,积极引导和努力帮助学生自我发掘审美资源。
2.提升美育理性水平,建设合格美育队伍
面对价值多元之下的审美多元现象,美育也需要教育者自身美育素养的提升,需要一支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美育队伍。这是由于理性的培养既有自发自觉的成分,更有启发引领的成分,教育者本身的理性水平尤其是其自身在审美价值观中的实践态度,是受教育者最好的理性榜样。从美育的理性角度来看,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性培养的前提是教育者本身的理性水平高于受教育者,尤其是在审美活动中的理性体现为更高的境界。有论者指出,美育中教师的主体作用是无可替代和最为重要的[14]。因此,要以美育的方式去纠正审美问题上的价值观错误,梳理对各种价值观的辩证理性态度,那么教育者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美育素养,让受教育者能够感受到教育者本人所传达的美,这样教育者对于美的价值观辨析和理性塑造才不会沦为说教。
具体来说,就教育者的美育素养提升来看,要坚持自主学习知识、美化塑造形象、理性自我纠偏等基本要求。第一,就自主学习知识来说,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多”和“杂”,且美育和美学本身具有特定的理论渊源和知识框架,教育者要实现对某一受教育群体的美育,就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美学和美育理论水平,不断拓展自身的美育知识。第二,就美化塑造形象来说,学校美育课程教学者、教学管理者均要注重言行举止,使得美育活动本身就给人提供美感。这种形象之美并不是说要刻意为之,而是要以孜孜不倦的育人实践、踏踏实实的美育研究工作、文明平等的话语使用,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本人投身于基层美育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守态度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道德境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自内心地尊重和认同教育者之为师长的地位,体会到教育者坚持理性自律而抵制不良诱惑、明辨社会思潮而坚守道德底线的素养。第三,教育者毕竟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也有可能在实践中陷入文化商品的诱惑之中,也有可能在遭遇工作的不顺和人生的坎坷时以“镜像”去麻痹自己。但是教育者之为教育者,就必须要坚持教育责任,一旦非理性的举动被受教育者得知,那么美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者必须要坚持自我纠偏。当然,由于美育队伍可能处于不同的社会大集体之中,集体也要对美育队伍进行相应的经济支持和精神鼓励,使得他们同样能够感受到集团大家庭的温暖。
3.建立审美判断媒介支持,呈现“大美”形象
就大美和小美的辩证关系,也即判断力的建构来说,小美往往以具体的文化商品为载体,具有易于传播的性质,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也易于理解,尤其是其对欲望的强调,是合乎人的惰性的;大美往往体现为理论化的意识形态、体系化的政治法律实践,这些大美虽然位序更高,但是表达出来则相对不易,尤其是怎样把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实践的美感表达出来则更为困难。如果我们把审美视为一种判断力的活动,也即有目的地对对象进行理性判断的过程,那么美育必须创新方法,建构展现和呈现大美的方式,为形成针对大美的审美判断力提供媒介支持。
有论者强调以情动人的教育方式[15],也有论者提出以文化尤其红色文化作为大美的美育载体[16]。无论是强调以情动人还是文化铸魂,都可以被视为对现有美育方法的革新,而在本文看来,这种方法的革新还要有媒介的技术条件为支持。
学校美育要抓好媒介建设,充分调动各种技术手段,以整合技术手段的方式把大美呈现出来,同时依托新技术和新媒介,对大美的表达进行合理的设计。第一,现代美育工作者要把政治之美、道德之美、法律之美等大美表达出来,同时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必须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去拓展大美的传播路径,吸引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接受大美教育。第二,媒介的拓展也不能陷入唯技术论的形式追求,更不能由于媒介的多元而对大美本身进行片段化的割裂。例如,无论是在自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还是其他社交平台上去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在根本上还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大美的展示,而这些技术的使用须要以大美本身为鹄的,要避免割裂式的传播对学生群体尤其是中小学生群体产生负面效果。第三,在媒介的创新和对大美本身的整体感尊重的情况下,需要设计不同的美育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播放爱国主义电影选段来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大美,以布置对形势与政策的网络学习任务来促进学生体会政治实践的大美。概言之,对于大美的传达,尤其是让学生在判断力上对美的大小有所领会是学校美育的任务,学校在方法上的创新和在立场上的持守要达到合适的平衡。
美育作为一种针对现代社会审美问题的思想治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活动,对于现代社会之中存在的文艺商品化、价值多元化以及审美镜像化的现象具有思想治理的作用。就学校美育来说,我们应当承认的是,无论是在资源还是团队,抑或是技术和媒介等方面,美育还要进一步发展和革新,促使它发挥坚定青少年的政治信仰、传递红色基因、树立核心价值观、拥抱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美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
[2] 康德.康德三大批判精粹·判断力批判[M].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21.
[3]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7.
[4] 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公司,2005:96-97.
[5]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59.
[6]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3.
[7]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10.
[8] 李涛.论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05):76-77.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7.
[10] 赵继伟.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6):25-27.
[11] 刘晓红.文学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107-109.
[12] 李忠军.“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104-108.
[13] 刘晓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2014(02):137-139.
[14] 骞真,段虹.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3):115-119.
[15] 馮亚华.以美育德——加强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S1):68-71.
[16] 郭培荣,徐永超.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75-76.
[作者:刘悦钧(1988-),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硕士;袁一渟(1972-),女,上海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高级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