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舆情治理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

2022-03-22田嵩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舆情民众现实

摘      要 教育舆情治理为教育现代化明确意识形态导向,为教育治理凝聚民心与共识,同时也为教育生态实现三重优化。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具体体现为:多重观点表达下民众教育舆情治理诉求的整合、多元治理主体共存下教育舆情治理目标的统合,治理理念分化下教育舆情治理路径的选择以及权责边界模糊下教育舆情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其优化对策在于:依托社会现实情境,推进城乡教育价值联动;洞悉民众教育治理诉求,科学衡量治理实效;深入治理本质,剖析教育舆情作用机制;明晰权责边界,促进治理主体间协同配合;激活教师主体参与,共同打造教育名片,从而提升教育舆情治理效果,推动教育现代化。

关 键 词 教育舆情治理  教育现代化  教育生态

引用格式 田嵩.教育舆情治理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2(09):20-22.

教育生态的地域性特征、区域发展理念的价值联动、意识形态的多维繁杂等使得其教育舆情治理呈现治理理念陈旧、治理重点迷失、治理途径单一、治理实效缺乏科学评测等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非理性传播蹭“热点”,偏向性解读教育现象,扭曲乃至丑化教师形象的事件时有发生,教育形象伴随污名化趋势。“学前教育、减负、校园安全、青少年健康、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等都是会内会外持续热议的主题。”[1]教育舆情的治理不仅应深入对舆情治理主体与目标等方面的探讨,还要结合社会情境与制度框架,在舆情治理主体间的互动模式中总结出现实治理路径,以优化教育舆情治理生态。

一、教育舆情概念的界定

南唐诗人李中的诗作《献乔侍郎诗》中“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最早提及了舆情这一概念,其含义为民众言论和意向。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与民众诉求的多元化对舆情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治理的本质内涵在于以多元治理取代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代替官僚化、科层制的传统管理。”[2]基于此,教育舆情可界定为民众关于教育的意见和意向。教育舆情的有效治理不仅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权责界限,探究均衡化的治理目标,更要依托中国现实情境,探索教育舆情治理的中国之路,回归人民满意这一根本诉求。

二、教育舆情治理的逻辑理路

1.教育舆情治理为教育现代化明确意识形态导向

舆情是社会的皮肤,是象征民意的“指针”,舆情治理目标在于意识形态层面的净化,是夯实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环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首先体现为教育舆情治理过程中意识形态层面的先导性,在教育舆情的治理过程中,个体的理念认知,数据的技术支撑等环节受制于区域文化价值、经济发展水平、信息环境的开放性等条件,因此意识形态层面中多元价值的统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同时也为教育现代化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育舆情治理为教育治理凝聚民心与共识

教育舆情是民众关于教育现状的系统性认知与反馈。教育治理应积极回应民众的呼声,依托教育舆情中所凸显的现实问题,通过舆情引发的民众实时关注,媒体议程设置的高关注度,将推动舆情治理主体督促下的教育舆情事件主体通过诉求协商、制度完善,信息公开等形式,实现利益均衡,从而建构教育与民众间的信任。教育舆情的显现深刻昭示了教育治理过程中主体间的博弈关系,随着政府职能转型、社会组织参与、民众监督等多维度渗透教育治理环节,逐步调试了教育的功能定位,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教育舆情整体态势良好。

3.教育舆情治理为教育生态实现三重优化

第一,教育舆情治理为教育生态前置了风险预警。从舆论到舆情,深刻昭示了民众关注度与观点影响力的扩散,是后续风险的预警。舆情呈现了舆论观点的聚焦和内卷化过程,将极大影响甚至左右民众的认知。第二,教育舆情治理为教育现状治理提供实时反馈。政策的调试与制定通常要结合现实情境,并受制于地域经济发展、公民认知等条件约束。教育舆情中所呈现的现象表征了教育治理中的薄弱点,更折射了民众对教育的隐形诉求,为政策的调试、适应与完善提供了现实支撑。第三,舆情爆发之时,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呈现是对权利主体间权利与义务边界的确认、调试与平衡。教育舆情治理的落脚点将实现对教育生态中关系主体间利益的均衡与权益自洽。

三、教育舆情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移動智联网实现了多元价值的呈现与融合。民众依据价值倾向、兴趣爱好结成网络社群,其治理模式也为教育舆情的治理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路径。然而网络言论的藏匿性与极端化,以及教育过程的繁杂性加大了教育舆情治理难度,本文将从治理诉求、治理目标、治理路径以及治理主体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多重观点表达下民众教育舆情治理诉求的整合

信息环境上来看,社会的沟通与交往机制使得个体认知存在层次与范围上的差异,社会结构的多向度给舆情治理诉求的收集与整理带来了难度;从沟通途径来看,通过传统的调研、信访等途径虽能某种程度上呈现教育舆情现状,但仍存在问题泛化、成本高昂、时效滞后、效果浅表等特征;从治理主体重视程度来看,教育舆情治理常被视为“宣传工作”,而解决思路在于“正面宣传”,而非积极倾听民众诉求,更难结合社会治理架构,探索舆情事件的本质。

2.多元治理主体共存下教育舆情治理目标的统合

对于处于宏观治理视野的教育事业统筹规划者而言,教育舆情是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对于处于中观治理视野的教育管理者来说,舆情是民众关于教育治理诉求的现实反馈;对于处于微观的教育工作具体执行者而言,舆情是融合了民众期待与现实情境的意义空间,教育舆情是联结教育治理现状与治理目标的过渡地带。从治理主体的涉身性来看,偏重技术监测路径的依赖将导致治理主体在治理意识上的“一刀切”,而淡化教育舆情的技术支撑将难以识别民众的真实诉求。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参与主体,造就了教育舆情生态的治理主体丰富而多元,而治理主体间对于舆情治理目标的统合就显得极为关键,它将突破经济条件的限制,防范城乡意识形态断层等带来的难题,提升对于教育舆情的认知,调试舆情治理的对策以及预估多重风险。

3.治理理念分化下教育舆情治理路径的选择

传统教育舆情信息的收集路径并未能很好的适切事件本质,还因舆情治理主体对于概念认知有限与理念保守等,误将舆情的呈现视为“麻烦”,惯用“防”“堵”“疏”等单向性管制思维模式应对。同时,在治理理念中还存在以民众情绪平复替代教育舆情本质探究,行政权力介入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化解民众的情绪冲突,重塑教育权威,但却极易助长网络空间中情绪极端以及观点极化的风气,不利于民众观点的理性与多元化表达。教育舆情生态的优化需要探寻舆情的本质,选择适切于现实社会治理架构的路径,以产生长远的教育舆情治理效能。

4.权责边界模糊下教育舆情治理主体间的协同

基于中国社会现实情境考量,在应对重大或突发事件时,制度发挥了“压舱石”功能,用以防范深层次危机,制度架构下行政力量干预在社会重大风险应对中的动员力与应对速度具有“中国优势”,而效率与公平之间需要度量各主体间的权责边界,以实现高效、稳定以及共赢的局面。舆情治理的行政化趋势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极易导致教育治理权力集中化,以及舆情治理生态中其他治理主体的“推诿”“懒政”等现象。特别在权责边界的模糊地带,甚至会成为教育舆情治理中权责规避的一种策略。教育舆情治理主体间的参与及协同既是深刻剖析舆情本质,推动教育舆情治理常态化的前提,更能有效防止治理主体单一化、治理格局浅层化、治理意识包揽化、治理思路单向化等现象。

四、教育舆情治理的优化对策

按照时限划分,教育舆情治理目标可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类,可概括为阶段性目标与远景性目标。从短期治理目标来看,可通过教育舆情事件主体间的利益协商、涉事主体的行为纠偏、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等达到舆情治理的实效。然而长期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现实情境与治理架构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均衡性。需依托社会现实情境,洞悉治理诉求,探索治理本质,建立沟通协同,激活主体参与共同建构良好的教育舆情生态。

1.依托社会现实情境,推进城乡教育价值联动

城乡文化价值的断裂以及社会治理架构的多元化等都将导致教育舆情事件在内容特征上的差异,教育舆情的产生、治理与回应路径伴随着隐匿性、污名化及滞后性等趋势。传统教育舆情治理表现为行为上的强制性、治理上的权级性,对事件的本质缺乏内涵式探讨,在治理目标达成上缺乏协作式沟通与利益均衡。在治理的回应策略上,以实现短期目标为主,缺乏对长远规划的前瞻式思考。教育舆情治理与社会现实情境的融合,不仅需要教育舆情治理主体将舆情事件置于特定的社会场域中思考,更要适切教育舆情事件的本质,融入社会治理框架,均衡舆情治理主体的权责,实现城乡教育价值联动与一体化推进,提升教育舆情治理实效。

2.洞悉民众教育治理诉求,科学衡量治理实效

民众关于教育治理观点的藏匿性与分散化,使得舆情在发展初期难以被察觉,再加之舆情治理主体的危机意识匮乏与问题意识泛化,很可能为接踵而来的次生危机提供土壤。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频发,并伴随网络空间中的非理性传播极大地煽动了民众的情绪,不断解构着教育的权威。对于教育舆情治理主体而言,存在于舆情发展中的非理性对抗,容易片面地将其归因于社会个体的偏激认知,而忽略舆情发展中对民众真实教育治理诉求的洞察。舆情监测体系的完善为科学衡量治理实效提供了路径,“数据”是反映民众态度的晴雨表,然而因个体行为的复杂性,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等更应结合人的现实情境对教育舆情治理作更为深刻的分析,实现信任驱动下的理性对话,回归治理要义。

3.深入治理本质,剖析教育舆情作用机制

教育舆情的产生和发展因传播路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舆情治理模式,坚持科学数据导向,将存在于特定社会情境的教育舆情事件按照事件类别、参与主体,治理路径以及治理实效等进行归纳与整理,总结出教育舆情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机制,明确治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与应对策略;善用意见领袖实现舆情引导,以其较强的感召力与沟通力,以及在特定领域的话语权,作为教育舆情引导的重要推力。学校作为教育舆情治理的关键场所,更应做好事前预警。从事件发展的逻辑进程,探究学校舆情产生与社会现实情境的关联性。深入社会治理框架,跨学科分析舆情发展动因,结合治理环节中的情境价值与人文根基,或将给现有教育舆情治理模式与教育舆情作用机制的探究赋予新的启示。

4.明晰权责边界,促进治理主体间协同配合

多元文化价值,不断稀释了传统话语精英嵌入乡村社会治理的能量。新时期的教育舆情治理,更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危机预判与应对能力作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员皆媒”的大环境下,提升管理者的数据思维能力与新媒介素养水平,要形成教育基层组织的监测与应对,教育行政部门调度,教育行业专家研判与解读,教育政策实施与调试等多维渠道协同配合的舆情治理体系。教育舆情治理要重新审视教育治理主体间的互动环节,明晰主体间权责边界,打破因行政路径依赖而形成“权级”式沟通壁垒,确立监控常态化意识,促进治理主体间高效、持续以及平等的协商与对话。

5.激活教师主体参与,共同打造教育名片

深入分析教育过程,教师成为众多教育舆情事件的“关键人物”,也是对接舆情产生与策略应对的重要环节。总结以往教育舆情治理模式的特征,治理主体多通过制定行动对策,媒体曝光澄清事实真相等环节实现舆情平息。教师在教育舆情治理中的主体性时常被忽视,其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准时常被媒体聚焦与放大,从而引发公众对教育的焦虑,还呈现出污名化的趋势。教师是教育形象的第一代言人,教师群体的主动发声与形象传播将积极推进教育舆情生态的建构,同时对于教师探求多元社会角色,从育人功能到社会服务功能的适切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以瑾,凌馨,孙铄,等.大数据透视两会教育热点[EB/OL].(2019-03-19)[2021-03-27].http://www.ict.edu.cn/news/n2/n2019

0319_57079.shtml.

[2] 于家琦.論民意表达渠道的“四维”评价标准和有效性分析框架[J].理论界,2010(06):193-194.

[作者:田嵩(1986-),女,湖南凤凰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民族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李  锐】

猜你喜欢

舆情民众现实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舆情
舆情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舆情
现实的困惑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