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的溯源与展望
2022-03-22张杰陈国华
张杰 陈国华
摘 要 实验学校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我国近代以来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近代中国的实验学校萌芽于清末民初,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基本完成了制度化,为适应抗战时期的需要进行了特殊化改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模仿苏联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在“文革”时期基本上停滞,20世纪70到90年代回到正轨并不断发展。追溯中国近代实验学校的历史与发展进程,立足于对实验学校现状的审视,发现当前我国实验学校的办学优势不够明显,学校师资建设不够重视。展望未来,应深化实验学校与师范院校、教育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实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形成实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 键 词 实验学校 历史溯源 现状审视 未来展望
引用格式 张杰,陈国华.实验学校的溯源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2022(09):32-35.
实验学校,顾名思义,是以“实验”为教育目标和办学使命的学校教育机构。各个历史阶段对“实验”的认识不同,实验学校的办学特点、专业性质及其教育职能自然也就不同。对于实验学校的性质,有学者指出:“在中国近代教育实验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实验学校这一新生事物,不仅是教育实验功用的展现和具体化,同时又是人们对教育实验功用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1]作为教育实验功能的体现,实验学校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进行教育科学实验和研究,它肩负着推行教育实验成果、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回顾近代以来我国实验学校的发展历程、审视当前实验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展望实验学校未来发展的立足点和侧重点,对于加强实验学校教育研究、推动当前阶段我国实验学校的体系建设与教育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学校的历史溯源
近代以来,中国的实验学校在清末民初开始萌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逐渐兴起,国民革命时期基本完成了制度化,在抗日战争时期实验学校的正常发展路径被迫切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模仿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变革,实验学校开始苏醒,之后在“文革”时期基本停滞。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实验学校的发展才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从清末民初萌芽至今,我国的实验学校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
1.萌芽时期(1900-1915年)
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在20世纪早期共同完成了实验教育学派的创建,其理论在世界各地得到了传播。通过对日本教育学著作的翻译,实验教育学理论传入中国,我国的实验学校也在这一背景下开始萌芽。清末民初,在科学实证主义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推动下,中国的教育领域对于教育实验的理解呈现出明显的“实践”“有用”“实际”等倾向。因此,萌芽时期的教育实验活动主要体现在对我国传统中小学的实践变革以及日本教育理念与方法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在这一背景下,兴学伊始以培养和改造我国传统小学教育为发展目标的新式小学,以及提供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训练等为主要任务的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可以被认为是处于萌芽时期的实验学校,这些学校已经初步形成并具备了进行教育实验的职能。从我国各种实验性学校的数量来看,这一时期的学校数量非常少。从实验学校的效益来看,实际效益高于其学术价值。
2.兴起时期(1916-1926年)
在五四运动时期,社会上下都在经历着一场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此时的教育界也普遍认识到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当时,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广受推崇的人物。早在1918年,蔡元培就已在天津“直隶全省小学欢迎会”的演讲中传播了杜威对课程、教材和教法的主张,由此,实验学校及杜威的理论被引入中国[2]。这一时期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纷纷在中国效仿杜威的教育主张,由此,实验主义的教育哲学和科学主义的教育实验方法在当时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于是在这股“杜威热”的教育潮流下,实验学校被看作教育工作者检验教育理念以及开展教育实验研究的理想环境而备受推崇。当时的中国在这群先进教育家的指引下初步形成了第一批以“实验”为教学理念和教育宗旨的学校,其中的一批佼佼者有蔡元培所参与创建的北京孔德学校、从事教育原理研究的东南大学附属小学、附属于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尚公小学校等。这些实验学校对内都积极地响应我国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要求和号召,对外也顺应了国际文化教育发展的潮流,从学制、课程配置、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各个领域进行教育实验,构建了以促进儿童成长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我国新文化教育改革运动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新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制度化时期(1927-1936年)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作为当时的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江苏省率先开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取消独立的师范学校,将其纳入中学的师范课程”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当时担任第四中山大学普通教育科处长的程柏庐命令将原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改称为省立中学实验小学。这一操作,推动了其他师范附属学校“正名”与“更名”的进程。因此,在江苏省教育力量的带动下,周边省市紧随其后,改易校名、创办新校的浪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各种不同形式的“实验学校”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中国近代实验学校制度由此创设。
一般说来,“实验”二字就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当时我国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实验学校的创建也抱有十分赞同的态度,认为实验学校“是小学教育实验所,是教育的新方法的策源地,是改进小学教育的发动力”[3];“中国实验学校真正能够担负起中国新教育的责任,那么中国教育的前途,方有希望”[4]。实验学校聚集了更多的当地教学资源,教师待遇和学校硬件设施均高于普通学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学校包括有开展天才儿童教育实验的上海第一实验小学、进行人文生活教育实验的燕子磯实验小学和开展新课标教学实验的厦门大学实验小学等。然而,教学资源的集中并不足以直接说明其在教学上有创新性的发展。事实上,我国实验学校教育体制制度化后,学校的办学和实验活动由教育行政有关部门直接组织和监督,实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大多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规划来进行分配,这样对实验学校过于紧张的管理和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教学上的创新性发展和学校职能的发挥。
4.战时特殊化时期(1937-1948年)
抗战中后期是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性质的阶段,此前创设和发展起来的一些实验学校及其实验成果,大多在随后的战争炮火中被摧毁了,实验学校的正常发展路径被迫切断。
当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教育为抗战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基本原则,在解放区内部广泛实行革命根据地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以群众路线教育、阶级斗争教育和形式教育为主。在教育对象上,坚持干部教育第一,儿童教育第二。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战时的教育纲领,国民教育体制改革也在国民党管控的地区范围内进行。抗日战争期间的国民教育实验,要求各级学校必须在积极开展少年儿童教育的同时,对失学的民众实施补习教育。因此,抗战时期的国民教育实验是南京国民政府早期教育实验工作的继续,由于实验任务的特殊性,抗战时期的实验小学是特殊化了的实验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教育实验的区域得到扩大,到1947年,全国共设立国民教育实验区11处[5]。
5.变革时期(1949-1965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在教育领域,从美国引进的杜威模式及其教育思想受到强烈的反对并被摒弃,苏联的教育模式也逐步发展成为当时我国针对现代化的教育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而这种改革也基本上奠定了现今我国教育形态发展的基础。
苏联模式认为劳动具有塑造和改造中小学生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规定了学生必须每天在学校做操,定期去田地或工厂参与劳动。
同时,苏联的教育模式也十分强调对学生以人生观为基础进行教育,所以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这种模式也是在这一时期被我国模仿和采纳的。在教育理论方面,苏维埃模式基本与杜威模式背道而驰,不同于杜威的儿童、经验和活动三中心的观点,它更多地强调对于课堂、教师、教材的绝对主导性和引领作用,并且还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专门设立教研室来指导教师备课,而这一制度也一直沿用至今。虽然与战争之前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但新中国依然使用“实验学校”这个词来验证这种改革。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几所全新的教育模式的实验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正是其中之一。
6.发展时期(1966年至今)
“文革”期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彻底批判否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工作。这一历史阶段的“教育大革命”运动也进一步使得我国整个教育教学事业遭受了一次重创,学校的基础教育也因此一度陷入混乱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重新得以恢复并回到正常的轨道。1980年,《人民日报》刊载文章明确提出我国教育领域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只争朝夕育人才”等口号。于是,从1984年开始至之后的五年间,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并开始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由普通初中和小学共同合办的九年制实验学校,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深圳市经济特区成立后,当地政府组织创办的深圳实验学校。
直至20世纪90年代,实验学校的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不仅包括新兴的公立、私立学校,而且还有诸校合并的重点学校和窗口学校等,这些学校都被命名或改名为“实验学校”,实验学校在一时之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总体来说,实验学校的办学设施和教学质量比较不错,在当地拥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但是,相比较于过去,从90年代以后所出现的实验性学校中,“实验”这个词的实验意义并不那么明显。直到现在,实验学校主要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
二、实验学校的现状审视
从清末民初萌芽至今,实验学校逐渐走向正轨并不断发展成熟。但受限于时代背景,现如今的实验学校还存在许多问题:实验学校“有名无实”,其办学优势不够明显,师资建设不够重视等。对这些问题深度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实验学校,为今后的发展寻求更好的出路。
1.实验学校有名无实
多年来“实验学校”一直是优秀的代名词。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实验学校集中了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生源,而所谓“实验”并不仅仅只是某一届或某一项任务,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验学校是一个省市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标杆,它代表着一种创新,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与规范。但目前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实验学校有实验之名,没有实验之实,没有发挥实验学校应该有或者原有的功能。
王秀南例举出实验学校的6大病症,其中列在首位的便是“不为实验而实验”。在他看来,“实验学校所以别于普通学校的,全在‘实验’这一点”[6]。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实验学校的存在,不少普通学校也在争抢“实验学校”的称号。从理论上讲,实验学校应承担探索、检验某种教育理论或进行教育改革实验的责任。但目前大多数实验学校基本上没有很多实质性的教改实验,淡化了这些实验学校的内涵,甚至扭曲了“实验”的根本意义。
2.办学优势不够明显
实驗学校兼具人才培养(教学育人)和教育研究两大职能,但随着其他普通学校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实验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基本上没有太明显的区别。实验学校在实际的学校工作中担负的主要是教学的职责,追求的和普通学校一样也是升学率,没有明显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对实验学校重视程度也大不如前,没有具体针对实验学校而颁布一些政策规定,学校师资力量流失严重,硬件方面的优势也随着其他学校资金的不断注入不再突出,实验学校办学优势相比之前不再明显。
实验小学不是“挂上一块实验招牌”,应该从事“名副其实的教育实验工作”[7]。虽然目前实验学校已逐渐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教研管理和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科研动力和效率,但科研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仍然有所欠缺,科研成果数量少、适用性不强、转化不足。
3.师资建设不够重视
如今国家教育部门对实验学校的重视程度已不如从前,学校的实验工作并没有得到更多制度、经费上的保障,因而学校教师从事教育实验工作的热情变得没那么高涨。并且由于学校没有针对性地要求在职老师进行一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的学习与培训,这进一步导致了部分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不够突出。而且现在的实验学校和普通学校同属于公办学校,实验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通过该地区正常的教师招聘途径录取的,其教师在教研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势。再加上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的工资也和普通学校教师的工资相差无二,甚至远低于一些私立学校,这就导致实验学校的师资力量流失严重。
三、实验学校的未来展望
现如今的实验学校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深化实验学校与师范院校、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实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等措施,为实验学校今后的发展寻求更好的出路。
1.深化实验学校与师范院校、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联系
纵观中国近代实验学校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国现代学校教育的进步是在进步教育者的领导和规划下,以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为支撑,并以众多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来丰富教育理論而形成的。大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知识与中小学教育的各个层次都有紧密的关系,而教育科学研究则是沟通其专业知识和工作实际的桥梁,特别是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蓬勃发展、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迅速变化和更新的今天,更应该将师范院校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密切联系起来。
教育学院和师范院校办学及教研活动的展开,都应该注重将实验学校作为其承担教育科学研究任务的一个重要载体,为师范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和机会,以激发他们投身教育事业、改良教育的信心和精神,将所学习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实践的检验和证实。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实验学校与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的联系,使教育理论的丰富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从而为教育实践服务。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研究最重要、最直接的主体。要想提高实验学校在职教师开展教育研究和实验工作的热情和能力,就应从源头上改善学校教师的培养机制,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加以重视。对高校师范类学生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并锻炼他们实际运用教研方法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在教师培育时就重视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类毕业生在日后的学校教学中重视开展教育研究和实验。
还可以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教师的招考标准和门槛上来着手。在考试内容里增加一些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以促使教师提高对教育研究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招考内容的改变将使我们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从专业领域选拔一批懂得教育科研知识的人才,这样,实验学校将会招聘到更多优秀的教师,从而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3.坚持特色发展,形成实验学校核心竞争力
从我国实验学校的办学历程来看,实验学校的基本定位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实验学校应当实现教学和实验研究的有机统一,并根据自身基础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依据学校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确立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可优先着眼于开展教育研究和实验这一方面,切实提高实验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研究水平,形成实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特色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和创新点。在严格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实验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差异化和错位发展战略,避免对其他学校管理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机械照搬,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集中利用在那些最能够体现实验学校办学优势的地方上,使其成为具有特色的生长点,实现实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追溯实验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变革历程,我们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近代的实验学校经历了从自发式到规范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充分凸显了教育实验在我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但现如今的实验学校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有实验学校之名而无实验学校之实,对教育实验不够重视。总之,要想使实验学校更好地发挥其办学优势,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必须重视起来并相应地采取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剑.中国近代实验学校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7):25-28.
[2] 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66-167.
[3] 毛礼锐.明日的实验小学校[J].教育杂志,1929,21(05):15-22.
[4] 曹仞千.关于实验学校之商榷[J].中华教育界,1934,22(03):7-12.
[5] 张媛媛.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6] 王秀南.中国实验学校的病症[J].教育杂志,1930,22(10):41-45.
[7] 徐锡璜.怎样办理实验小学[J].江苏教育,1941,2(04):7-20.
[作者:张杰(1998-),女,山东潍坊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陈国华(1982-),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399650058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