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2-03-22赵洁

医学概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

赵洁

摘要:目的 对比共同参与式、传统常规护理两种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130例,通过抓阄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分别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知识知晓度、护理能力、角色适应性等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以提升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增强产妇对护理知识的认知,促使产妇可以快速适应母亲角色,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为新生儿营造更舒适、健康的环境和成长条件,可推广。

关键词:共同参与式;常规护理;母婴同室

引言:

母婴同室是将刚生产的产妇和新生儿放在同一房间,其好处是方便产妇照顾新生儿,可增进母婴情感。但是,很多产妇由于缺少新生儿护理经验与能力,导致各种不良事件出现,影响新生儿健康及安全,同时对产妇的心理、情绪等也有不良影响。对此,护士要指导产妇采取正确的护理模式,本文对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观察,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的130例产妇均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分娩,且怀孕期间一直在本院进行产检,均为单胎产妇、身体健康、足月分娩,产妇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且愿意参与,排除依从性差、家属对研究不知情或者不支持、新生儿不健康等因素。设置实验组、常规组,通过抓阄确定产妇所属小组,统计各组资料。两组产妇数量均为65例,实验组产妇中初、经产妇比例为36:29,年龄24-38岁,平均(29.48±1.72)岁,常规组产妇中初、经产妇比例为37:28,年龄25-39岁,平均(29.71±1.60)岁。两个小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适合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护士对新生儿体征(呼吸、心率等)进行监测,记录新生儿基本信息(身高、体重等),为新生儿沐浴、更换尿片等,所有护理工作均由护士完成,产妇未参与。实验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所有护理工作由护士和产妇共同完成,同时,护士还要指导产妇护理技能及护理知识等,具体包括:①健康宣教:护士针对新生儿护理内容、要点、标准、注意事项、常见不良事件及防范、处理措施等健康知识向产妇进行宣教,根据产妇的学历、接受能力等可以选择发放手册、口头讲解、观看视频等方式。宣教过程中,护士要对产妇的疑问及时、耐心的解答,亲自示范护理操作的方法,保证产妇能理解、学会。②沐浴护理:沐浴是产妇在未来照顾新生儿过程中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护士要教给产妇给新生儿沐浴的正确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边操作一边让产妇观看、学习,掌握技巧后,产妇要亲自参与到对新生儿的沐浴护理中,护士在旁指导,及时纠正产妇错误,直到产妇可以顺利、正确的完成一整套操作。③意外事故预防:叮嘱产妇在护理新生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意外事故,比如抱姿不正确、衣服选择不合理、包被方式不对等,这些事故会讓新生儿不舒服,甚至会伤害到新生儿,影响其发育,另其哭闹不止等,护士要教给产妇如何避免这些意外事故,以及出现意外事故后如何处理。④喂养护理:喂养新生儿需要掌握正确的喂养姿势和科学的喂养技巧、采取合理的喂养频次,否则容易出现呛奶、溢乳等问题,护士要对产妇在喂养方面加强指导,让产妇掌握如何避免这些问题以及对此类问题正确的处理方法。⑤袋鼠式护理:为新生儿更换尿片、衣服时,产妇需裸露胸怀,抱直新生儿,使其俯卧在怀中,为新生儿盖好被子,用手拖住其背部及臀部,让新生儿感到安全、亲切,过程约1h左右,每日予以袋鼠式护理1-2次。⑥脐部护理:调节好室温,准备好医用酒精、医用棉签等,对手部进行消毒,用蘸取适量酒精的棉签采取画圈的方式缓缓、轻轻的擦拭新生儿脐带的周边。⑦健康监测:护士指导产妇掌握根据新生儿声音、呼吸、脐带、体温、排便等情况判断其是否健康的标准,使产妇可以密切的关注新生儿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妥善予以处理。

1.3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新生儿窒息、脐带感染、皮肤破损等;护理知识知晓度:问卷调查,0-100分,得分越高知晓度越优异;护理能力:对脐带、喂养、沐浴等事项的护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能力越强;角色适应性:问卷调查,产妇对角色的认知、对母婴关系的处理等,0-100分,得分在80分及以上,认为适应角色。

1.4统计分析

采集、审核研究数据,确保与研究实际相符,用SPSS20.0统计,分值用(`x±s)表示,t检验,p<0.05时,认为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

2、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明显更少,产妇对护理知识的知晓度明显更优异,产妇护理能力明显更强,且对角色能够有良好的适应性的产妇数量明显更多(p<0.05)。见表1。

3、讨论

母婴同室为新生儿及产妇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亲密的环境,有助于唤起产妇内心的母爱,有利于培养母婴感情,也便于母亲照顾新生儿。但是,部分产妇没有新生儿护理经验,也有的经产妇虽然有一定的经验,但是理念及方法是错误的,这样会影响母婴情感的建立,不利于产妇尽快适应角色,也不利于新生儿健康。常规护理模式中多是护士对新生儿实施护理,产妇从旁观看却不参与,因此产妇难以有所体会,缺乏实践锻炼。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是在护士的指导下由护士、产妇共同对新生儿实施护理,直到产妇完全掌握护理技能,这样的好处是既能保证护理的科学性,又为产妇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可以加快产妇对角色的适应,快速的提升其护理能力,预防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在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护理中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促使产妇快速适应角色并掌握护理技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婷婷. 共同参与式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23):3.

[2]冯国芳, 周红, 斯奇,等. 不同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效果观察[J].  2021(2013-11):1322-1324.

[3]张雅文. 探析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共同参与模式的应用价值[J]. 现代养生, 2019(24):2.

1768501186390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
探究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结核性胸腔积液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