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2-03-22冒红艳

江西教育C 2022年3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冒红艳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生产力”,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前,许多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但是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手段简单,方法肤浅,没能實现深度融合。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完美对接,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价值优势,激活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的知识建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深度融合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生产力”,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各行各业的隐形动力。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自此,教育便进入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时代。

从“三机一幕”发展到“多媒体交互式”,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并努力尝试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但是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中,手段简单,方法肤浅,没能实现深度融合。因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情境创设

“情境能熏陶感染人的情感,启迪暗示人的思维。”情境教学法能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浸润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首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领域。在教学中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具体情境,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既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借助实物演示情境、口头描述设置情境、动手操作体验情境、利用图画感知情境等。不同的方法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激趣促思”是情境创设优劣的标志。优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让教学更有温度。现代信息技术集声、光、电等为一体,集图、文、音、像为一体,在动态与静态之间自由转换,让情境更加形象生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不仅能够增强数学教学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还能够增强直观性,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共同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笔者播放了“曹冲称象”动画视频导入,生动形象的视频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二、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加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从课本出发,借助粉笔、黑板、挂图、小棒等教具展开教学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容量小,课堂效率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技术就是效率,现代信息技术不仅知识容量无限,而且知识传播迅速。互联网具有海量的信息,并且能随用随取,随时展现。一张小小的PPT就像一块黑板,但是能展示出比板书更多的内容,而且切换自如,随即变换。交互式电子白板更是功能齐全,其中的“回放”功能,能将“擦掉”的内容重现,便于学习过程的回顾梳理与知识的归纳整理。高效的电子书、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与复习”时,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后,安排了各个知识点的练习,如“我会算”“我会说”“我选择”“解决问题”等。为了确保一定的训练量,提高练习的效率,笔者将所有的练习题做成课件,并适当采用交互式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直观高效,提升了教学的实效。

三、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概念建构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传统的概念教学一般采用讲授法,即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概念的含义,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概念。这种教学方式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主张学生自主探究概念的内涵,建立概念模型,从而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概念的建构包括概念特征的感知、概念内涵的理解、概念模型的建立、概念的表现形式等一系列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形成概念模型,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或借助实物操作,或深入浅出地讲解,或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结合、动态模拟等优势,可以让知识的感知更加直观,有助于概念模型的形成。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射线、直线”时,笔者首先利用手电筒、激光笔等实物进行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射线并理解射线的特点。其次,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演示“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会得到射线”。形象直观的演示能帮助学生理解“射线”的概念和特征,助推学生建构概念知识结构。

四、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过程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数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将一些事物或过程再现,能发现事物的特点、性质、规律等。数学实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借助实物器材进行的操作性和亲历性研究,另一类是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虚拟实验研究。两类实验各有特点,第一类实验学生亲手操作,真实感与体验性强一些,但一般仅限于简单而易于操作的实验。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验,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一些高难度的、真实实验无法完成的知识探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实验,具有直观兼抽象的双重特点,既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又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让数学学习更有深度。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例题时,课文采用“割圆术”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材中只设计了“求六边形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几倍”的活动,而该例题探究的核心是“内接图形边数越多越接近圆”,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课件,并通过动画演示“从内接正六边形,到正十二边形,再到正二十四边形”的变化过程。直观形象的模拟实验,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接图形边数越多越接近圆”的结论,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内容的教学做好铺垫。

五、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互动交往的机会,也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展示交流有两个层面,一是展示,主要是展示学生的作品成果;二是交流,主要是学生汇报各自的学习心得体会。传统的数学课堂展示一般是由汇报学生站在教室前面,将制作的作品、作业单等材料直接展示。这种展示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一是不方便学生示范讲解,二是很多学生理解不了作品中的文字、数据等,导致展示效果大打折扣。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信息化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为学生的展示交流提供了支撑,能提升展示交流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展台、电子白板来展示学生的作业,这样不仅能放大功能,还便于学生的讲解和教师的讲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优化了课堂展示交流的效果,而且促进了数学规律的探究发现。对于那些隐藏得比较深的规律,教师可以故意放大,以此来提醒和暗示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助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整合路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飞雪.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46):212.

[2]刘全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2021(32):116-117.◆(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溧水分校)

1990501186369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