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思想视角下《大学》中的和谐理念研究

2022-03-22彭茜

今古文创 2022年12期
关键词:修身和谐大学

【摘要】本文以儒家的和谐理念为切入点,对《大学》中的八条目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到如下结论:一、强调自我内部关系的和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均为物我感应环节中的一环,原发之情是将其连接起来的纽带,修身是使得原发之情真切体现的有效手段,贯穿始终促进内部的互动与和谐共生。二、强调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则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细微到整体层层递进前后贯通的体系,修身是其出发点。整个过程即为个体从内部出发,不断磨砺心性,由亲到疏由近到远地以自身的力量感染到他人,从而促进自我与外部关系和谐的过程。

【关键词】《大学》;和谐; 修身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2-0050-03

孔子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①孔子在此所提出的“和”的概念即不是单纯的否定差异强求一致性,也并非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各种差别对立的声音中寻求协调,实现和谐共生关系。基于此观点,本文将从如下两个方面对《大学》中所体现的“和谐”观念进行探析。

其一,“修己以敬”。②

从自身角度来说,《大学》强调通过修身达到自我关系的和谐。文中不仅指出修其身之前需要做到的四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暗示了需将这几个要素相互联系和谐共生方能达到己和。所谓格物,即能对所见所遇之事物进行归纳探究。关于格物之“物”,历来解释众多且意见不一,笔者认为于述胜之言: “‘格物’之‘物’,是构成人的意向对象、被纳入人的意义世界而与相感通之人伦物事。” ③所论极确。这里所指的物并不单单指自然界的万灵与现象,也指代最开始将个体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亲子兄弟之伦。

對于任何人类个体来说,最最原本之物乃亲子兄弟之伦。因他们是生命个体与世界建立起关系的最初的源头,人生从何开始,意义世界便从何构成,人因此进入世界,进入人与人的形成的社会关系网内,亲子兄弟之伦是人与外部产生感应的最基本的通道。由此,将物解释将人纳进人的世界意义的人伦物事是最精准不过的。

而致知之“知”又该如何理解?儒家有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④。对于此句的含义不难理解,即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基础。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大学》作为儒家思想中的经典之作,必然也遵循仁学的理论建构。由此,这里的“知”应当理解为亲子兄弟之爱。但“知”的含义难道就是指尊敬兄长、孝顺父母吗?并非如此,或者说是不全是如此。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皆可用一个上位词来指代,即原发之情,也就是指那也不需要学习、发乎之人天性、生来就有、人人皆有的情意状态。这种情意状态可以被人们所得且不需付诸努力,因此,致知之“知”首先是指原发的情意状态,即那些不需要学习、生来就有的道德意识与情感。它贴近个体的生命源头,能够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是个体最直接的认同世界的基础。这种情感自然呈现,它具有真和实的特质,不言而喻而人所共有。

而对比前文对于“格物”之“物”的分析,格物与致知的要求似乎趋向了一致。格物要求大家对那些能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最基本的人伦物事进行互动感通,致知要求人们获得发乎天性、不习而得的原发的情意状态。此情意状态与前句中的人伦物事实则为同一概念,即建立起人类认同世界起点的亲亲之情。

诚意何解?如将其拆分来看,其含义似乎更为明朗。诚,真诚、诚实,即不虚假。而“意”字又该做何解释?朱子曾言“人心本善,故其所发亦无不善,但以物欲之私杂乎其间,是以为善之意有所不实而为自欺耳。” ⑤此处不仅精准地论述了诚意的概念,也指出意的性质。诚意在这里被认为是为善之意,而这善意又是人心的“本善”。何为“本”?即人先天所具有的,最本真之趋向。诚意之“意”在此被认为是具有真善美特质的心之所向,它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是先天存在的而非后天所发。而前文述及,原发之情生来就有,人人皆有。

二者的关联究竟何在?事实上,这里的“意”与前文所述及的“物”“知”并无二致,皆是指最切近人生命源头的亲亲之情。格物要求大家对人伦物事进行互动感通,致知要求大家获得原发之情,诚意即是要求大家洞悉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意向使得其毫无遮蔽的展露。因原发之情生来就有,发于人的天性之中,故原发之情带有天然的未经雕琢性,换言之,即原发之情具有超功利性。此种不受内、外界因素影响,能够不被个人喜好、利益趋向、世俗眼光等所左右,真诚地面对自己内心,让最真实的情感真切地体现出来的性质即为“诚意”。而人一旦成为自然之情的所有者,便不可避免地出现情与自身相割裂的状态,或者为利益或者为私情或者为恐惧使得其原发之情不能自然呈现,其内心最真切的意向得不到诚实的展露,这便要求“正心”。

在自身与外界的事物相感应时能够抛却诸多利益偏好的诱惑,避免各种情绪化的影响,实现物与我的感通,此之谓“正心”。何为心?儒家最早对心的论述见于孔子,《论语》中对于心的论述大都是将其与“仁”“思”的论述相结合,而要说具体详细的解释却并未见记载。直至宋明时期,儒家心学一派的兴盛,对于心的阐释才显得清晰明了。“如我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⑥。陆九渊认为,宇宙生生不息,但只要能尽我心,便能把握宇宙万物的规律,人的价值便能得到体现。心在此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给予人类意义的价值之源,是人类与社会、宇宙互相感应的根据。而前文述及,亲亲之情是人类与世界建立起意义关系的源头,由此,“心”依然可解释为亲亲之情。

至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联系已经极为明确,不论是“物”“知”抑或是“意”“心”,其最基本的概念都可解释为原发之情。而四者之间的互动又该如何实现?原发之情是联系四者的纽带,如能使得原发之情不受任何遮蔽真切的体现,便可实现四者的共通。修身为其指明了方向:从内部出发,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举止,长期地保持自我约束自我斗争的状态,去除那些包含着轻浮、自大、攀比等的思想杂质,而使得自己向诚心、仁爱等美好的情操趋近,不以利益为先,不为威胁所迫,不为偏好所倚,不为情绪所扰,控制自己的心思使得其意念纯正,积极表露内心的同时使其具备真的特质,实现自我内部的和谐发展。言行得到检束,思想便得到纯净,原发之情自然能够得到充分、真切的显现。这里修身所要求对象实为个体本身,因无法去猜想、控制外界的变幻不测,而要让内心真切之意向诚实展露便只得从个体入手。

由此,可以对四个条目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格物给出具体的路线,需对亲亲之情进行互动感通,而致知则要求获得原发之情,诚意要求真实的展露自己内心的真切意向,正心要求去除各种情绪保持心灵的公正诚明,亲亲之情是四者的根本,而修身是使得原发之情真切体现得最有效的手段,使得整个环节得以互动共通。是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实则均为物我感应环节中的一环,且这个物我感应环节需通过“修身”手段实现内部的互动与和谐共生。换言之,即个体需通过自身的修身养性实现个体内部的和谐共生。

其二,“修己以安人” ⑦。

从内外联系的角度来说,《大学》强调通过修身促进自我与外部关系的和谐。前文述及,修身是一种促进自我关系和谐的手段。除此之外,修身也是实现个人与外界和谐的手段。具体到文本而言,可从《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目的联动中得出。

“齐家”理念强调的是如何通过修养自己的身心来使家庭关系和睦。儒家有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⑧“譬”即比喻。“近取譬”則译为能够在近处(自身)找到例子。此句实则包含了两个要求,首先是自己能够成为范例,其次是能推己及人。前者要求人们须得对自身严格要求,即“修身”。不修己何以修人,不论己何以论人。在衡量和评论他人之前,个体须得对自身首先进行衡量与评论。自身是否为私欲所缚,是否为杂念所扰,是否被情绪所左右,是否在隐微之处也言行如一。

修身即是要求个体在任何时刻都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自我反思、自我控制,使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符合规范,从而成为他人的范例。后者则要求大家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做到身心的共振联动,将表面外在化的互动深入到共情同欲中,让他人获得最为直接的参考标准,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带动感染他人。后者这里所强调的实际上也是“齐家”理念的核心,即推己及人的思想。具体而言,即从自身出发,从个体开始,从内部做起,把一个人地完善自身的效用扩大到对外部的作用,使得自己对于仁义的践行成为身边人最切近最有效的范例,身体力行的感通、带动他人的生活准则。针对“齐家”而言,则是革除自身的恶习,使得自己向真善美的标准靠近,而在这个靠近的过程中,也能对整个家庭发挥作用使得各个成员能够融洽和谐的凝聚在一起,实现美方向的和谐互动。

而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也可以由此类推。个体严于律己,从自身出发,不断地磨炼心性、提升自我,在完成自我蜕变的同时,或多或少的会对其辐射范围内的人群产生影响。而受其影响并接受其生活准则的人也会在完成内部和谐的过程中影响其辐射范围内的人群。从一到二,从二到多,辐射范围不断地扩大以至于全体成员都将修身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国家乃至于人类全体成员都将实现正方向的和谐互动。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作为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任何成员的量变都是为群体的质变做累积。如此,上至为政者,下至普通的民众,皆需要修身。修身的过程,不仅是个体实现内部和谐,完善自我的过程,更是个体发挥作用,将个人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化,使得外部的世界逐渐着上我之色彩,实现个体内部与外部互动感通的过程。而对于治国、平天下的主体来说,主要是指为政者。但不论主体为谁,这样由一个人的内部推及到外部的相互联系并且呈现递进式上升的过程是始终存在的。 那么针对“治国”“平天下”而言,则是上位者洁身自好、率先垂范,在切实的贴近内心之情的同时向“仁”“义”趋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鲜活的生命尺度与他人互相生发,从个体逐渐扩散到整体,使得整个国家、黎民百姓都处于和谐状态之中。

为政者身居高位,一言一行所带来的影响远大于普通民众。为政者对于教育的推行与民众对于子女的教导,为政者对于百姓的关注与民众对于父母的赡养,高位者之间的为官之道与民众之间的行为作风,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是宏观,家庭是细微,从细微之处可见整体的面貌,反之亦然。国家也是家,为政者是这个大家庭的管理人,如若大家庭的行事方式粗暴武断,那么由民众组成的千万小家的行为风气又岂会文雅温和。

不难看出,同齐家之道一样,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仍然是修身。只有为政者时刻关注自己的举止言行,修身养性,摒除丑陋、粗鲁的习惯努力使自己达到“德”“言”的标准,实现自身内部的和谐之后才有可能促进自身的与外界关系的和谐。而当为政者完善自身的同时,他所奉行的标准原则又会成为身边官员及其余下位者的生活准则,下位者又重复此过程来带动较之更下位者,由上至下层层扩散,以至于天下的黎民百姓都模仿效法。在自我关系趋近和谐的同时也使得自己与辐射范围内的人的关系更为和谐,实现整体的和谐共生。 “齐家”的范畴是小家庭,“治国”的范畴相较于此又更为广泛扩大到了整个诸侯国,而“平天下”的范围则囊括了所有的黎民百姓,修身则是此三者共同的要求,贯穿整个过程且为三者能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故,由修身到齐家到治国再到平天下实际上是一个由个体到集体再到整体的前后贯通层层递进的体系。家、国、天下相对于自我来说皆可称为外界,而修身即是对内部进行改造完善。

由此 ,从修身到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实则为个体从内部出发,不断磨砺心性,由亲到疏由近到远地以自身的力量感染到他人,从而促进自我与外部关系和谐的过程。

综上所述,从儒家所推崇的“和”的理念对《大学》进行探析,可以发现《大学》强调自我内部关系的和谐以及自身与外部关系的和谐,其中修身贯穿始终,不仅是促进自我关系的和谐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与外部关系和谐的途径。联系到当下而言,这两个关系的和谐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内部关系和谐的过程,即是不断磨砺锻炼心性的过程,也是培养高尚人格、向美好情操趋近的过程。自身与外部关系和谐的过程,即是个体产生影响,将个人的作用由内发扬到外的过程。那么对于自身来说,磨炼心性有利于自我生理心理双重健康,而自我作用的发挥则有利于个体社会价值的实现。

而对于集体而言,每个个体都是集体的一部分,个体的任何动态都将对集体造成影响。如将个体内部的和谐推而至社会乃至于国家中,每个个体都将修身作为准则,自我反省自我约束,那么单独个体所能制造的冲突便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由于各种关系所造成的矛盾也会得到缓解,社会也将朝着更为和谐更为先进的方向趋进。

注释:

①②④⑦⑧张燕婴:《中华经典藏书·论语》,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9页,第277页,第3页,第227页,第83页。

③于述胜:《意义一感通”之学以情意为本——以〈礼记·大学〉为中心的义理阐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3期,第85页。

⑤朱熹:《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93页。

⑥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44页。

参考文献:

[1]张燕婴,中华经典藏书·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汤婧.从《礼记·大学》看《论语》中的君子人格[J].学理论,2012,(28).

[3]赵雪.浅析儒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4]赵书琴.《大学》“和谐”理念及其为政意义[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5]任蜜林.《大学》《中庸》思想比较研究[J].中国儒学,2019,(00).

[6]马丽君.论儒家经典《大学》的“三维至善”教育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2).

[7]张颖.王阳明《大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

[8]贾南.礼之用 和为贵[D].安徽大学,2017.

[9]朱希帆.儒家和谐思想及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

[10]陈光.王阳明《大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彭茜,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2046500783368

猜你喜欢

修身和谐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至善
傅雷家书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学生如何才能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